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孙膑传 >

第27部分

孙膑传-第27部分

小说: 孙膑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聪走后,庞涓痛定思痛想了一夜。

  魏惠王欲派大将陪太子申去赵国当人质,与庞涓商量派谁去合适,庞涓想了想说:“就派庞聪去吧!”

  惠王说:“庞聪是你的亲侄子,又是你的左右臂膀,你怎么忍心让他与太子一同去赵国当人质呢?”

  庞涓说:“正因为是臣下的亲人,又是我的智慧过人的助手,我才让他陪太子一道去赵国。”

  魏惠王十分感激庞涓的一片忠心赤胆,于是就派庞聪陪太子一同去赵国当人质。

  临走的那天,庞聪对惠王说:“大王,现在有一个人说大梁街中有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惠王说:“不信。”

  庞聪又说:“有两个人说街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惠王说:“寡人开始怀疑了。”

  庞聪又说:“有三个人说街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惠王说:“寡人相信了。”

  庞聪说:“街上没有老虎是明明白白的事,可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的有了老虎。现在邯郸离大梁比街市远得多,而议论臣下的人要远远超过三个人,希望大王能对此明察。”

  魏惠王说:“寡人自己知道分辨。”

  于是,庞聪和太子申辞别大梁而上路了。然而毁谤庞聪的话很快便传进魏惠王耳中。

  后来,太子申不在赵国做人质了。庞聪果然再也没有得到魏惠王的召见。

  ------------
第六章

第一节

  齐都临淄。

  齐威王被飞马来报的桂陵大捷的胜利喜讯惊得半天合不拢嘴。他吩咐左右:“快备宴,我要用国宴迎接凯旋的田、孙将军!”

  齐威王终于能够安心吃饭睡觉了的时候,静心一想:在这之前,频频传来齐军失败的消息,几乎动摇了他对孙、田的信任。他甚至曾忧心忡忡地问邹忌:“孙膑斗得过庞涓吗?”邹忌说:“斗不过。”他又问:“为什么?”

  邹忌很自信地说:“斗得过就不会让人家把双腿膑掉,斗得过就在魏国任军师了,何况齐国是个不如魏的弱国呢?”

  田忌、孙膑率领齐军浩浩荡荡开进临淄城郊的时候,齐威王亲率满朝文武到郊外恭候迎接。终于能够看到前军的七彩战旗了,成千上万的临淄老百姓敲锣打鼓、欢歌笑语、递茶送食,从几十里外把齐军迎进了临淄城。

  在威王亲自主持的国宴上,威王把盏频频向田、孙二人敬酒。他神采飞扬、红光满面,对田、孙此次统军救赵攻魏给予了无以复加的高度评价。他几次重申:这次桂陵之战能够取得如此重大胜利,全凭孙、田的智慧和胆略。

  魏国一直强于其他大国,更强于齐国。齐军能够赢得这场战役,不能不说孙、田二人功盖千秋。自从赵、魏、韩三家分晋以来,齐国在与魏国的战争中还从没赢过。这一次把强魏调动得附有听命,更把强魏打得落花流水,真叫齐威王扬眉吐气,叫全齐国的人民扬眉吐气!

  威王高兴得连饮数十杯酒,且谈兴不减。最后,他醉沉沉地被扶下休息时还喊着要敬田忌和孙膑喝酒。

  桂陵一仗打出了齐国的威风,使赵国在魏赵战争中的地位得到彻底改变,赵成侯分外感谢齐威王,派重臣送来许多宝贝礼物,齐威王把这些宝贝挑了几样好的,又从国库中取出一些分别赏给田忌和孙膑,并犒赏参战的有功人员,抚恤阵亡将士的家属。

  桂陵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54 年。

  国相邹忌与大司马田忌久来不和。桂陵一仗,田忌、孙膑大胜回国,威王喜悦无比,宠幸有加,邹忌心中唯恐田忌夺去国相之位,于是,日日不安,夜夜不宁。本寄希望于这次与魏军作战被打得大败,威王对田、孙二人问罪,却不想孙膑智慧过人,庞涓远远不及,田、孙二人建功凯旋,使魏国不得不收敛其在中原的称霸野心,这于齐国当然是好事,但于他齐相邹忌却未必是吉兆。

  田忌、孙膑的日渐得宠,势必使威王忘却他邹忌鼓琴而谏以振兴国家的功劳,一旦失宠,别说国相,恐老命也难保。即使老命尤在,国相无保,这荣华富贵则随之尽失。邹忌决不甘心。

  这天,齐威王向孙膑请教用兵打仗之道,邹忌、田忌相陪。邹忌看到田忌他就浑身不自在,几次欲寻借口离去,又怕田、孙二人趁他不在之机加害于他,无奈,只好勉强陪坐静听威王与孙膑的谈话。

  齐威王说:“军师,这次桂陵大战,我军得胜。请问军师,你是不是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比如军队建设有没有规律可循?”

  孙膑说:“大王提的问题极好。是的,近一个时期,我一直在想:一支什么样的军队才能打胜仗?我齐国军队具备了哪些条件后才能久战而不败,我想从下面八个方面说明:军队的优胜,在于士卒的精强,而不在于多众。

  军队作战的勇敢,在于组织指挥的严密。军队作战的机巧,在于能创造有利的态势。军队战斗力的坚强,在于赏罚必信。军队的政治素质好,在于管理教育有方。军队的物资供应充裕,在于能速战而归。军队的强盛,在于能及时休整。军队的削弱,在于频繁作战而得不到休息。“

  威王说:“军师说得很好。再请问军师:战场上如何才能消灭敌人而取得胜利呢?”

  孙膑说:“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是军队建设的深厚基础。言而有信,是军队最严明的奖赏。不好战,是用兵的根本。能取得士兵的拥护,是胜利的根本保证。战场上能够打胜仗有五个条件:将领得到君主的信任有独立指挥权的,能胜利。将领懂得用兵之道的,能胜利。将领得到士兵拥护的,能胜利。将帅之间同心协力的,能胜利。将领善于分析敌情和熟悉地形险易情况的,能胜利。因军队经常受挫折打败仗的也有五个因素:将领受君主遥控指挥的,不能胜利。将领不懂得用兵之道的,不能胜利。将帅之间不和的,不能胜利。不会使用间谍的,不能胜利。将领得不到士兵拥护的,不能胜利。

  总之,胜利的取得在于将领能够忠于国家,赏罚严明,有精选的士卒,善于乘敌之弊。这是使军队强大的法宝。军队的魂魄在将领。做将领的,一要信,二要忠,三要敢。忠于谁?要忠于君主。信什么?要信赏分明。敢什么?要敢于纠正各种错误行为。不忠于君主,就不敢统帅他的军队。不信赏明罚,士兵就离心离德。不敢纠正各种错误行为,士兵就不会敬服。“

  齐威王频频点头,连连说“妙”。威王说:“军师每一句话都有深刻的含义。军师把用兵之道研究得如此透彻,想必统军打仗时正是按照这许多去仔细认真做了。”

  孙膑谦虚地说:“大王过奖了。这次桂陵之仗能取胜,全仗田忌元帅统军有方,我只不过略施小计,使庞涓产生错误判断而误入我设伏之地罢了。”

  田忌连忙说:“军师智慧超群,胆略过人,像派精兵车马直捣大梁而又佯攻这一举措我是绝不敢想的。此战役能够取胜,全仗军师功劳。”

  齐威王哈哈笑了一阵,说:“二位大将不要谦虚,此仗之功全仗二位同心协力呵,刚才军师还说过这话呐!”见孙、田二人都谦虚地笑了,他心中力他二人不居功自傲,更不邀功争宠而深感欣慰和钦佩。

  邹忌觉得这是孙、田二人故意在威王面前卖弄,以争得更大的宠幸,果然齐威王给予了他们两个极高的评价。邹忌心中不服,又不便当着威王的面与田、孙二人撕破脸皮,于是不冷不热地问孙膑:“听孙军师话的意思,这次桂陵一仗能够取胜,是孙军师运用智慧使魏军误入歧途造成的,而不是我齐军八万之众英勇善战、流血牺牲换来的?”

  田忌听出邹忌话中的不善用意,站起来先向邹忌行了个礼,后说:“国相未临其境亲身参战,又不曾懂得用兵之道,怎好仅凭个人猜测而抹灭军师之功呢?”

  邹忌深深被刺伤,说:“圣人一贯反对穷兵黩武。战事频繁则民不安生,民不安生则家不富、商不兴、国不强,这是我齐国治国的根本。”

  田忌见邹忌别有用心把话叉开,便针锋相对地说:“国相所谓的穷兵黩武指的是这次救赵击魏的桂陵之战吗?连桂陵之战这样的正义战争都被划进国相的穷兵黩武之中,不知道国相胸中还有什么战争是正义的战争?如果按照国相意思,我们只有坐等魏国全部占有赵国土地而不管不顾才是正义的话,那么齐国又用什么手段来抵挡魏国向齐国的进攻呢?”田忌转向齐威王说:“大王,臣下认为,军师提出的富国强兵的策略才符合齐国的国情,国富兵强则自立,则他国不敢来犯,则能够战胜一切敢于来犯之敌。”

  威王高兴地拍手称好,说:“田臣思(田忌)说得极好,寡人也正是这个意思。要想不败于他国,恐只有富国强兵一条路可走孙膑说:”大王英明。

  魏军虽在这次战斗中失败,但我并未动摇其根本。魏国的强大恐怕不是一战就能消弱的。且这次战役是我齐国灭减了他的威风,恐怕魏不会善罢甘休,必定挑起事端再与我军较量。臣下以为,我军建设不但不可放松,还应大大加强。“

  齐威王觉得孙膑的分析极有道理,当时就授与田忌、孙膑全部的兵权,命其加强军队建设,操练兵马,巩固边防,严阵以待,时刻注意齐国南、西、北几个大国的动静。

  邹忌本想奚落孙膑以此来羞辱田忌,却被田忌一番道理噎住,使田忌更得威王宠幸,原来的兵权丝毫未减,却又掌握了新的大权,邹忌在心里把田忌、孙膑恨得咬牙切齿。

  ------------

第二节

  忽然有一天,一个自称来自魏国的人求见邹忌。邹忌家臣公孙阅把他领进邹府中。来人献上千金及四对碧玉珍宝说:“魏国大元帅庞涓久慕国相英名,现特遣小人将此钱物馈赠国相,以表庞元帅的仰慕恭敬之情。”

  一听庞涓的名字,再看金灿灿明晃晃的金玉,他心里已明白了七八分。

  但是,他仍然问道:“我与庞元帅素无交往,何故要送我如此厚礼呢?”

  来人说:“庞元帅恳请国相除去一个人。”

  邹忌问:“谁?”

  来人说:“孙军师。”

  邹忌一惊,转身给了来人几个嘴巴,高喊道:“来人!来人呐!把他给我押起来!”

  公孙阅赶紧招呼人把那人押进土牢。

  公孙阅早知邹忌心思,但见他此时如此心虚害怕就问:“国相,既然庞元帅有求,何不收下呢?”

  邹忌见左右无其他人,说:“你哪里知道,我并不是害怕庞涓,而是担心此人是孙膑、田忌的人。谁又能保证此一招不是孙膑用计刺探于我呢?”

  公孙阅说:“国相何不也用计陷孙膑、田忌之辈呢?”邹忌说:“你说得容易!刚打了胜仗,大王宠还来不及呢,现在又把所有兵权交给他们,我恐怕国相地位不保啊!”公孙阅说:“邹忌、孙膑和如一人,动一个而惊动另一个。不如等待时机,一并除去,以解除国相心腹大患。”

  邹忌无计可施,但仍不甘心:“只有这样了。”

  公孙阅问:“那么,那个自称庞涓派来的人怎么处置呢?”邹忌说:“杀了他!”

  因此,邹忌既得千金和几双宝玉,又不声不响地灭了人证,心中稍稍安定了些。可是,田忌、孙膑一日不除,他心中潜伏的憎恨便一日不灭。他在等待时机的到来。

  桂陵之战的第二年,即公元前353 年,魏惠王一方面向襄陵(今河南省睢县境内)增兵,一方面加强对韩国的外交,力促韩国出兵。魏惠王亲自到襄陵督战,韩国军队及时赶到,在魏、韩两国强大攻势下,齐、宋、卫三国联军被打得大败,齐威王派人去求楚国,由楚国相景舍到大梁与魏惠王讲和。

  到这时,魏惠王总算挽回了桂陵惨败的面子。

  公元前352 年,魏惠王与赵成侯在漳水之滨会盟,并把邯郸归还赵国。

  这一次魏与几国的大战,魏虽然在襄陵之战中取得了最后胜利,但齐在桂陵之战消灭了他几万精兵,且大灭了他欲霸中原的威风,逼迫他不得不放弃久攻才克的邯郸城,至此,割赵邯郸以南为魏地的美梦彻底破灭。与此同时,西方秦国乘魏与赵、齐作战之机先后夺取了魏不少土地。此时,秦国经过公孙鞅变法改革已近十年,国力日渐强盛,蚕食魏国土地,目的在于逼魏东迁,进而占据险要地势,控制东方大国,从而成就“帝王之业”。在攻占魏位于大河(今黄河)西岸的少梁(今陕西省韩城县南)后,于公元前352 年,公孙鞅任大良造(相当于相兼将军)率军东征伐魏,一举攻入河东(黄河东岸),攻取了魏的安邑(今山西省夏县)。第二年,公孙鞅率军再次伐魏,包围了魏国的固阳(今陕西省米脂县),迫其降秦。此时,秦国已打进了洛水,收复了部分当年在吴起伐秦中被占去的西河之地。秦国的崛起,给中原各国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使魏、齐、赵诸国矛盾缓和以对付秦国。

  后来,魏国和齐、赵两国结盟讲和,到了公元前350 年,魏就回头向秦反攻,不但收复了失地,而且围攻秦上郡的定阳(今陕西省宜川县),迫使秦孝公在彤(今陕西省华县)与魏惠王相会修好。于是,魏最终在西方也取得了胜利。

  魏惠王为了充分显示其霸主地位,于公元前344 年,召集邹、鲁、陈、蔡等“十二诸侯”在逢泽(今河南省开封市南)朝见了周天子。秦国慑于魏国实力,也派公子少师参加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逢泽之会”。魏惠王组织的这次会盟,目的是谋图进攻秦国。秦孝公对此非常恐惧,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他下令在所有城池的城堞(城上的矮墙)上都配备攻守的武器,在边境防线上还组织了敢死队,准备随时抵抗魏国的进攻。

  这时公孙鞅对秦孝公献计说:“眼下魏国的功业很大,并且号令通行天下,又联合十二个诸侯国朝见周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