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唐朝-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
莲藕与鱼的混养,就讲究一个放养品种和放养顺序,放错了,会伤害到莲藕,可能血本无归。在莲藕没长出足够数量的叶片前,只能先放喜食浮游生物的鱼类,比如鲤鱼、鲫鱼,绝对不能放草鱼,草鱼会吃莲藕芽儿。等过上一至两个月,再放鲢鱼。待莲藕长上几个月,再放草鱼。
莲藕与放养的这几类鱼都是喜欢肥水的种类,经常追肥,也要经常消毒池塘。
平阳公主为了农庄,专门从她名下的庄子里调了十五户人家来,皆是种田的好手,人品也是踏实能干的,平时就由他们管理,农忙人手不够的时候,再从府兵里抽调人手。
薛朗在现代搞生态农业,除了聘请专门的技术人员教他之外,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自己也啃过、等书。
一书成于北魏年间,耕种技术与这时的差不多,薛朗指点、纠正的时候,所言皆有理有据,不然他一个细皮嫩肉,一看就是没什么耕种经验的人,也无法服众。
众人听他说的头头是道,十五户人家里的某位姓赵的大爷就忍不住道:“听薛主簿言,种田也是一门学问不成?”
薛朗道:“世间万事万物,做到专业、专注,都可以算是一门学问。农耕是国家的根本,其实早就是一门学问,只是不成系统。如果能集合世间种田好手,整理一本农书出来,广印天下,则收成肯定会增加最少一成以上。”
赵大爷笑道:“薛主薄说的广印天下,老汉不懂,老汉不识字,如果有人像薛主薄一般教老汉种田,老汉还是愿意学的,谁不想多打粮食呢?”
万思明插话道:“就是这个理。不识字就是有好书也无用,何况,刻印一本书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薛主薄所言,只怕有生之年都难做到了。”
也对,就算是在现代,采用科学方法种田也是才渐渐推广开,大批的农业技术人员下乡指导,也是近几年才有的事情。朝廷虽然重视农业,但也不可能把农业单独辟成一门学科,这个时代,掌握文字知识的,多是士族。士族不需要亲自耕种,自然也就不需要所谓的农书。何况,以现在的生产力,也不到能够培养大量专业的农业研究人员的程度,而有富余劳动力的士族,人家有看不上研究这个。
都是有时代和社会背景的。而但凡牵扯到时代、社会背景的事情,就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政策再好,不符合时代潮流也是没辙,乱来是要付出代价的。
在农庄盘桓了一天,直到晚饭时分薛朗才回家。江临这一天都默默跟在薛朗身边,抱着他的木棍,不说话的时候,几乎没什么存在感。
回家洗漱完毕,等着仆人们摆饭。薛朗笑道:“今天一天可觉得无聊?目前我主要就是负责这些事务,打交道的人也多,十分琐碎,其实只要我不出公主府和营区,几乎不会有什么危险,你可以去跟着公主殿下的军队训练,学学军政之事。”
江临道:“无聊到不至于,只是看大哥不拘身份,不管与谁交谈,皆能侃侃而谈,无有不自在之态,与时人颇为不同。时下士族,遇上这些军士、老农,态度颇为矜贵,生怕多说两句都会污了他似的。”
薛朗笑道:“关于这一点,我的观点于时人不同。在我看来,身份既是最无用的东西,也是最根本的东西。”
“大哥这话,颇为矛盾,与我在书中看过的大为不同。”
江临显然是个好学的年轻人。薛朗既然与他结拜,也不介意多教教他,人生应该学习书本知识,可却不止于书本知识。书本教你的是前人的经验与知识,但每个人都不一样,有些人会学会用,有些人会学不会用,这就是人与人最大的本质区别。
第二卷_第110章 论读书
人人读的书本都是一样的,为何别人就比你出色,就是因为人家比你更会读书。于是,薛朗问江临道:“你曾读过什么书?”
江临道:“读过时下流通的多数儒家典籍,还读过数本兵书。”
薛朗又问:“读到什么程度?精读、通读或是粗通?可能背诵全书?”
江临卡住,一时答不上来,想了想,赧然道:“兵书皆可背诵,儒家典籍通读过,大部分也能背诵,守孝时读过几本道经、佛经。”
“可曾读过史书?可曾读过法典?”
江临道:“略读过,法典不曾读过。”
薛朗道:“从明天起,我就在附近,不需要护卫的时候,你就在家读书。先读法典,再读,然后从读起,、、都要读,但凡能找到的史书,都要读上一读,不止是通读,还要精读,每读一遍,都要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江临摸摸头,道:“为何是史书和法典?我以为大哥会让我多读儒家典籍来着。”
薛朗笑看着他,解释道:“如果你已三十岁,那我不会让你读法典,只会让你精读史书。你才十八岁,正是心比天高、斗志勃发的年纪,这个年龄段,朝气、心气足矣,缺的是对规矩的认识。人生在世,非是孤独一人,要与人交往,要融入社会人情,要在这世间行走,你就要学会世家的规矩。俗话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聪明人能活用规则,笨蛋死守规则,这两者,一般都不会活得太艰难。”
江临想了想,道:“大哥的意思是说让我遵守规矩?”
薛朗笑着摇摇头,道:“也是,也不是。”
“何解?”
这话却不是江临问出来的,而是一道女声。薛朗连忙往外看,却是平阳公主和柳女官站在门外。
两兄弟连忙起身行礼:“见过公主殿下!”
“免礼!看幼阳在教导阿临,说得妙趣,听得入神,我就没让人通报,想不到居然听到如此一番精彩论调。为何让江二郎先看法典礼记,幼阳快速速讲来。”
公主殿下兴致勃勃的进来,径自在首位坐下,催促薛朗赶紧接着往下说。薛朗朝柳女官拱拱手,让人出去准备茶水,接着刚才的话说:“我刚才说了,十八岁正是心比天高的年纪,先读法典,就是要你明白天高地厚,让你明白行为的界限在哪里。再读礼记,就是让你懂得世俗礼法,熟读此两本,则世间可去也。”
“妙妙妙!”
平阳公主抚掌赞叹道:“此言之妙,颇有道尽世间情势之妙也!”
柳女官忍不住插言道:“敢问薛主薄,知法守礼固然好,可若遇上无法无天、不通礼仪之辈当如何?”
薛朗摊手:“你都已经占据有理的位置,善加利用,不就进退由心了吗?法典礼仪是死的,人是活的。既已占据有理位置,还怕他作甚?有句话叫人言可畏;还有句话叫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遇到要脸的,则知法守礼可通行也。”
柳女官追问:“若遇到那不要脸皮的呢?”
薛朗笑笑,道:“一力降十会!”
都是聪明人,点到为止即可。柳女官笑着瞟薛朗一眼,道:“原以为薛主薄乃是端方君子,如今看来……”
话没说完,意思却非常明白。薛朗自然不服,反问道:“我哪里不是端方君子了?我既不是言语轻浮,动作轻佻之辈,又有仁德之心,殿下还说我虚怀若谷来着,这样的一个人,哪里不是端方君子?”
“……”
柳女干哑口无言。薛朗笑道:“所以说,规矩也好,礼仪也好,知识也好,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做个仁德君子,却不是要做个笨拙的仁德君子!”
“啪啪啪”——
公主殿下又鼓掌了:“幼阳之言,深得我心,颇有知己之感。”
薛朗笑眯眯的拱手致谢:“殿下过奖,过奖。”
这位公主也不是死守规矩的人,如果平阳公主是死守规矩的人,只怕早就死在长安,而不是领军作战,镇守一方了。
平阳公主道:“幼阳才说了为何要读礼记、法典,还未说读史书有何妙趣?”
薛朗道:“读史明智,历史就是一个又一个轮回。纵观历史,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王朝的轮回。顺时者昌,逆时者亡。今天就是过去历史的再现,多读读史书,多思考,古今对照,总会有收获。这种收获,需要自己慢慢体会,不可说也。”
平阳公主一震:“今天就是过去历史的再现……今天就是过去历史的再现!妙哉斯言,多谢幼阳教我!”
薛朗汗,他说的不过是某位现代历史学家的观点,薛朗认同这个观点,所以才会说出来。所以,现代人比古代人好的地方在于,可接触的书籍和知识面太广阔,见识就不是古代缺乏书籍流通的古人可比拟的。
其实,在古代能读书读成大家的,都有一个共同点,博闻强记。因为这时代书籍实在太少了,书籍印刷成本太高,书籍的流通,多靠读书人们自己抄写,记忆力好的,自然就容易读出来。
也因此,藏书丰富的世家,积累越深厚,出人才的几率越大。就拿著名的关西六大姓来说,可能会有一两代没什么人才,但是,过不了几代,又会有人才出现。著名的唐宋八大家里面,就有好几人出身于累代士族之家。
薛朗道:“阿临是从军的,兵书读了,还需战阵之上验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是成事之道。其他的东西,我教再多也无用,我俩性格、经历不同,体会也不同。所以,你须得多读书,做好知识积累,所谓厚积薄发,不过如此。”
“谢谢大哥,弟受教也!”
江临行礼拜谢薛朗。薛朗坦然受之,如果不是性命相交的结拜兄弟,这些话,这些经验他才不会去教,正因为江临视他如亲人,他才愿意花费心力交代江临,愿他成才。
薛朗在感情上,其实是个被动的人,不管是亲情还是爱情,虽然开朗随和,却不是热情主动的人。经历的缘故,让他防备心颇重,江临先视他似亲兄长,他才以亲弟待之江临。
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是成事之道,此乃老成睿智之言也,几乎一语道尽世间成事之理也。”
平阳公主赞叹道。薛朗心里默默的说,能没道理吗?那是现代伟人说的话。
柳女官也道:“世间事知易行难,此话正是把知与行结合起来,是故成事之理也。薛主薄之学识,奴家佩服!”
薛朗故做讶然:“现在才佩服,难道以前都不佩服吗?”
柳女官也不是饶人货,笑道:“以前佩服五分,现在佩服八分。”
薛朗笑问:“还差两分,难道是留着让我不要骄傲的?”
柳女官答:“非也。剩下两分,留着督促薛主薄进步的。”
这番口舌,惹得众人笑起来。薛朗朝平阳公主拱拱手:“殿下玉趾光临,不知有何事?殿下有事使人唤属下一声就是,怎能劳驾殿下亲自登门呢?”
平阳公主道:“听闻幼阳一康复就马不停蹄的去往农庄理事,辛苦一天,我虽身为上峰,可不是不知体恤下属之人,不过是过来问问农庄的近况,幸亏我走了这一遭,否则就听不到幼阳如此精彩之论调也。”
薛朗笑道:“殿下过誉,不过是些经验之谈,一点愚见而已。”
柳女官娇笑起来:“我的好殿下,还有薛主薄,两位就不要夸来让去的。薛主薄忙碌一天,病体才复原,还是不要劳累为好,殿下我们不如长话短说,好让薛主薄早些安寝。”
平阳公主点点头:“阿柳提醒的对。幼阳可与我说说农庄如何了。”
“喏。”
平阳公主已经挑选好兵员,开始训练,如今给士兵补充的肉食,多是外面买来的羊和成鸡、成鹅等,花费颇大。长此以往,自然扛不住这个花销,以后主要的供应还是要靠农庄。所以,公主殿下才这么关心农庄的进度。
薛朗道:“禀殿下,农庄的建设已经完毕,如今已进入育肥期,猪只要养上一个月,就可以慢慢开宰,鸡鸭鹅估计也差不多快进入产蛋期,除了留一小部分孵蛋育苗,其余的都可以提供给军中。鱼苗就算买的大,也要养上两个月左右份量才足够。蔬菜倒是很快就能供应上。”
平阳公主点点头,道:“已比我预期快上不少,辛苦幼阳。”
薛朗连忙道:“这都是我分内之事,不辛苦。”
平阳公主道:“如此看来,至多五月中旬,农庄就能供应上军中的消耗?”
薛朗估算了一下,点头:“应该能,到六月就可开始捞鱼,六月、七月是莲藕生长的高峰期,七月我打算放一批最少巴掌大的草鱼苗,到莲藕采收的季节,草鱼也养成,届时,气候也冷了,我打算建一个冰窖,把多余的鱼肉做成鱼丸,冻起来,就可以保证鱼肉的长时间供应。”
平阳公主沉吟道:“建个冰窖是简单,只是冰块花费颇巨,初雪时节可无有冰块。”
柳女官道:“或可派人到深山中寻来?”
薛朗道:“不用那么麻烦,冰块我来想办法就是,倒是要劳烦殿下给我找些材料来。”
这点不用犹豫,平阳公主爽快道:“幼阳需要何物,尽可列出来,我派人去寻。”
“喏。”
说完农庄的事情,公主殿下道:“今日来此,还有一事。来人,拿上来。”
跟着公主殿下来的侍女立即奉上一个木盒,打开木盒,露出一堆毛茸茸的大颗粒来。薛朗“咦”了一声,抓起两颗看了看,喜道:“这是棉花……哦,也就是白叠子的种子?”
“然也。如圭带回来的。前几日你在养伤,就没让人惊动你,一直留着,如今你好了,正好带过来。这些白叠子种子,交由幼阳处置,需要什么,尽可说来,我让人协助于你。”
平阳公主的态度虽然重视,不过显然对棉花的具体功用和效果还没具体的概念,还不够重视。
薛朗一边默默念叨等着哥们儿种出来震翻你,一边把木盒子盖起来,估算一下,道:“如今已是四月底,恰是棉花播种期,须得赶一赶才行了。”
“一切幼阳做主即可。”
“喏。”
说完事,公主殿下立即带着柳女官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