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263部分

定居唐朝-第263部分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量又高,各地皆有种植意愿,只是,在传统的产粮区,热情不高,积极性也不大,特别是土豆,因为要用有水的田地耕种,种植意愿都不算高。倒是红薯,耐旱耐干,产粮区也有旱地,到有人愿意耕种。晋、陕、豫三地,除少数地方外,水田都不算多,粮产低下,对于红薯、土豆这等作物的兴趣自然极大,也愿意多多耕种,算作粮食之外的补充。”

  说着,意味不明的看了王显一眼,立时便把当时各地的耕种面积,耕种的种类等,皆一一道来,如数家珍。然后薛朗还推算了一番,顺便估计了一下今年这几个地方的红薯、土豆的收成,解说了一下杜淹疏奏上未言及的一些情况,听得殿上大臣频频侧目,即便李二也是目现异彩,唯有王显如丧考妣,脸色灰败。

  薛朗特意看王显的那一眼,殿中大臣并李二都是人精,自然看到了。杜如晦暗自发笑,赞颂道:“久闻薛驸马博闻强记,有过目不忘之能,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佩服佩服!”

  这是穿越者的福利啊,又不是自己的真本事!

  薛朗被夸得有些心虚,连连拱手道:“过奖,过奖,博闻强记不敢当,不过就是记性好些。”

  杜如晦笑道:“只是记性好吗?在我看来不然,若无有刻苦与勤奋,只靠好记性,则也是诸事不成的。想来其中定有驸马踏实勤奋之功,否则,如何过了数年仍能如数家珍?仍能只凭旧数据便能大致推断出近年情况?盖因当初乃是用了心去学、去做,于民部诸事了如指掌,方才有今日之如数家珍。”

  被杜如晦这么一点,众人恍然,看薛朗的目光不由多了几分赞赏。世间事最怕不过是用心二字,只要用心,几乎很少有做不成的事情。

  被这么夸,薛朗自然是要谦虚一番的,连忙道:“杜侍中过奖,我不过是在其位谋其政,尽职尽责,不愿尸位素餐,辜负圣恩。”

  众人听得心中暗自点头,李二若有所指的扫王显一眼,道:“幼阳所言所行,吾自知矣,然有些人却连尽职尽责都做不到!”

  王显脸色更白,跪伏于地。李二冷哼一声,不搭理他。

  薛朗挑眉,也对痛打落水狗失去了兴趣,他想起一件事情来,连忙拱手道:“陛下,有一事还需提防。”

  “何事?”

  薛朗道:“臣在种花家时,曾听说过大旱之后须提防大涝。种花家也曾有文献记载,北方大旱之后,南方来年多会有洪涝灾害发生;若是南方干旱,则北方多会发生洪灾。臣前几日特意查看过,这两年发生干旱的地方多在北方沿线,来年,南方一代还需注意,若是不幸发生洪涝灾害……最好提前准备一下。”

  众人一惊,李二及众臣还未说什么呢,王显已然叫起来:“陛下,陛下,薛朗在妖言惑众,臣提请陛下治薛朗之罪!”

  薛朗巍然不动,连眼皮都没撩一下。李二与一干臣子几乎是傻子似的看着王显,王显甚至在长孙无忌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丝怜悯,不禁有些懵逼——

  这是何意?

  王显搞不懂了!

  薛朗淡然以待,并不在意。他在想起发生旱灾的时候,便想起了明年会发生的蝗灾,以及同年发生在徐州的洪灾。

  蝗灾的发生,他还能用土壤里数量众多的虫卵做证明,以证实他的言论,但洪灾要怎么说?

  薛朗的科学知识储备不足以让他用浅显、易懂的话语,也无法找到证据来佐证他的预测属实,很容易就被说成妖言惑众。

  思来想去,薛朗只能先从蝗灾入手,让众人明白他并非信口开河、妖言惑众之人,树立他踏实认真、言皆有据的形象,然后再说洪灾的事情,想来可信程度就能高些。

  事实上,大旱之后必有大涝的话,在他穿越之前,并无什么科学佐证,之后会不会有科学家研究证明别的理论,他也不知道。

  只不过,网上曾有人统计过,如果南方发生干旱,北方发生水患的次数其实很多,南北的灾害对调发生的次数也很多。据说,这种现象还有是科学可以解释的,只是,具体的科学解释,薛朗没关注过,现在自然也无从说起,只能先这么说着。反正,蝗虫乃是鱼虾卵所化这种荒谬的言论都还能上各种文献,薛朗也只是说一下史载会发生的灾害,并不是信口开河。

  历史事件和人物可能会因为蝴蝶翅膀效应发生改变,但气候类的灾害,就算那只蝴蝶把翅膀拍断,只怕也影响不到,薛朗觉得,气候规律应该不会有什么改变。这是真实的世界,不是玄幻修真世界,气候……普通人的薛朗还影响不到。  

第七卷_第568章 晋封

  

  听到发生蝗灾的同时,还可能发生洪灾。

  李二并众臣面色都凝重起来,此时不过是贞观初,李二又是以那样的方式得到皇位。这些灾害的发生,简直妥妥的给人送咒骂和损他声望的理由和借口。

  李二的表情很复杂,沉默片刻后,道:“水旱不调,皆为人君失德。朕德之不修,是故,这是上天在责罚朕吗?”

  “陛下!”

  如今朝中重臣,多是与李二一路同甘共苦过来的属僚,多出自天策府中,与李二可谓君臣相得,感情深厚。闻言皆有些难过。主辱臣忧,不外如是。

  薛朗看气氛有些沉默,心里默默挠头后,道:“好在,不幸中的万幸是,朝廷现在开始早作准备,总好过到时候被打得措手不及吧?”

  李二一听,颔首:“也对。”

  然后,众人打起精神,开始商讨洪灾的对策。薛朗对此所知不多,作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新一代四有新人,薛朗就跟大多数小伙伴一样,习惯了哪里有灾害哪里就有大PLA的光荣传统,怎么对抗和解决灾难,那是PLA和国家发愁的事情,作为老百姓,做好自己的工作,力所能及的时候捐款就行了。我大种花家的子民就是这么酷炫!

  薛朗的性格,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一般不会胡乱发言,听着众臣讨论,听了一阵,才像个小学生似的举手,道:“陛下,臣有一句想说。”

  “你且讲来便是。”

  “喏。”

  薛朗应着,严肃道:“灾后防疫病问题!怎么诸位都没涉及?”

  众人……包括李二陛下都一怔,长孙无忌道:“灾后当防大疫,我等皆知,只是,无有有效之手段,又对疫病缺乏相应之了解,是故,此事还需交由太医署和尚药局去做才是。”

  长孙无忌一说,薛朗不由想起某次府中婢女生病的事情来。按律,杂役生病,主人有请医延药的义务。

  某次,平阳公主府上的婢女生病,管事回了后,苏寒不在京师,平阳公主便命人持了她的帖子去请了太医署的某位医学博士来,结果,那博士来了后,开了一方,让患病的婢女抱着一只鸡跳舞,便算是治病了。

  薛朗知道的时候,简直快风中凌乱了!Exme?!你特么不是在逗我?三观都要炸裂了!向平阳公主请教后,才知道这是普遍的医疗手段!

  薛朗无语之下,毫不犹豫的把人赶了出去,重新换了个博士来,重新诊脉、开药,那婢女的病症才好了。

  想及这桩蛋疼的往事,薛朗立即道:“医师、医生在灾害发生后,当即面临的就是僧多粥少的局面,为了好钢用在刀刃上,发挥医者的最大作用和优势,其实,防疫的有些措施,可以让普通人来。比如,灾后的生水不能喝,必须烧开了喝;垃圾一定要清理干净;尽量减少积水,不给蚊虫繁殖的场所等等……”

  薛朗搜肠刮肚的把所有知道的防疫病知识都倒了出来,一边说,一边还解释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好让立政殿上的众臣和小李圣人一次就能听明白,免得他二次解释。

  跟宫里开了个长会,等薛朗回家的时候,宝贝们都睡了,就平阳公主抱着个小手炉,依着熏笼在等他。

  “天气这么冷,不用等我的!应该早早上床,盖上被子才暖和。”

  薛朗是这么说着,不过,平阳公主只是微微一笑,并不以为意,一边命人给他端备好的热水来洗漱,一边道:“还需要忙几日?今天的冬天比之过去暖和些,园中的梅花开得略早,我原想着与你一起去采集梅花回来,酿些梅花酒。还有,庄子上来报,说猪已长成,可以宰杀矣,襄阳阿姐和同安姑母皆向我讨要我们府上出的香皂,今年可多做些,赠她们一些。”

  即便不参与朝政,两口子的日子其实过得还是十分精彩的。薛朗动手能力强,学的又博杂,在不参与政务的日子里,小俩口儿一年四季皆能找到乐趣。对着平阳公主,薛朗给予全心的信任,酿酒的手艺、手工皂的制作方法、原理等,皆倾囊相授,每年到了季节的时候,两人一起忙碌,也不赶时间与产量,权当一桩爱好与趣事进行,倒也意趣十足。

  平阳公主自然知晓这些秘方的重要性,对薛朗的信任,心头感动之余,更加爱煞了他。原以为她不过是短命之人,谁知上苍如此厚待于她,予她一位这般惹人喜爱的夫君,于她来说,还有何不满足的?足矣,大大的足矣!

  平阳公主的心理活动,薛朗自然不知,听平阳公主的话语,脸上笑得开心:“是吗?我想着,朝中的事情,应该不大用得上我了,我也把我知道的说完了,接下来的日子,应该能好好安享几日清闲了。既然梅花要开了,正好先把香皂做了,然后就采集梅花准备酿酒吧!”

  洗漱了换了睡袍,与媳妇儿一块儿钻入温暖的被窝里,两口子悠悠闲闲、不紧不慢的说着话,薛朗觉得这才叫过日子。电视剧里老演的“宝贝,我爱你”,宝贝长,宝贝短的,拉倒吧,那不是过日子,那就是骗小女生的。生活不止谈情说爱。

  之后,果然如薛朗预料的一般,宫中并未再宣召他入宫,只偶尔会有宫中或是诸位大臣们的人来请教问题,薛朗的日子又恢复之前的清闲。

  薛朗清闲下来了,早先让人准备的火碱也弄好了,薛朗就带着人去庄子上,命人开始杀猪。

  灌血肠、卤猪肉、塞香肠等等,就着宰杀好的,人手又足够,立即有条不紊的忙活开了。水奴吃得小嘴油汪汪地,要不是怕她积食拉肚子,不敢给她多吃,她能吃个小肚溜圆儿。

  花费了数日才算把猪杀完,特意留了几头,等着过年的时候再杀。现在先杀的这一批,主要是为了熬油脂做手工皂和香肠、腊肉的。

  待薛朗与妻女高高兴兴地带着长安的时候,立即迎来了小李圣人的诏书——

  薛朗因功徙封梁国公,封长女薛净识为永宁郡主!


第七卷_第569章 “粮公”

  

  谢恩之后送走宣诏的宫人,薛朗摸摸头:“我以为怎么也要到明年才会有封赏,这冬天都还没过完呢,怎么封赏就下来了?”

  薛朗知道这次关于蝗灾的诸般建议,他是有功劳的。以李二赏罚分明的作风,他肯定会有封赏。也想过他已经是国公,以抗蝗灾的功勋,多半可能会把封赏加到水奴身上。

  檀奴作为长子,将来肯定是要袭爵的,自然无须封赏。水奴是他与平阳公主的长女,公主的女儿照例可是无品级的,如今,给了水奴一个郡主,可谓皇恩浩荡了。李二很大方!

  不过,薛朗还是觉得奇怪,觉得封赏的早了。平阳公主若有所思,眼珠一转,已然成竹在胸,低声道:“你且随我到书房去。”

  “嗯?”

  薛朗虽不解,不过还是依言跟着平阳公主回了书房。到得书房,平阳公主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木盒子,递给薛朗,笑道:“且看看先。”

  薛朗懵逼着脸,打开木盒子,里面全都是书信。平阳公主道:“离开台州时,我让韩进在台州留了几个人,留观占城稻试种之效果,这些都是台州传回来的书信,你且看看。”

  薛朗笑起来,一边翻书信一边问道:“走得匆忙,我想着来不及安排了,只好忍痛舍弃,想不到你竟然还能记得安排?”

  平阳公主淡然一笑,理所当然的道:“占城稻若真如你所说一般,于国于家都是大大的功劳。旁的我自然无有功夫顾及,然而我郎君的功劳,我自然记得!”

  薛朗听得心口一热,脸上笑得跟傻子似的,摸摸脑袋,公主殿下的情话真是听多少次都听不腻。特别她这般理所应当的姿态,真真是感动了他。

  摸摸跳得砰砰的心口,很是殷勤的给公主殿下倒了一杯水,亲手奉到她手上方才喜滋滋的坐回位子,低头看起信件来——

  信件从去年开始,也就是他们离开台州的之后。占据篇幅最多的还是关于占城稻的。刚开始的时候,还有提到水师的,后来却没有了,只重点写了占城稻的事情。

  这几年,关中这一代都有些旱,沿海的台州一代,却雨水丰沛,降水较之往年为多,虽然还不至于酿成洪灾,但也有些涝。

  去年的时候,裴矩裴老尚书尚未亡故,裴云昭也还在越州任职,见状,便在他主政的越州境内,全力推广起占城稻来。这一推广还真推广出好处来。

  在江南境内各州都因为雨水太多而导致稻谷有些减产的时候,越州境内的稻谷不仅没有减产,反而略有些增产。这产量,一时间,竟有些一枝独秀的味道来。因此,裴云昭还受了朝廷的嘉奖。

  有了去年越州做榜样,今年,无需太多宣传,各州都下了老力的去推广占城稻。而今年的气象变化更为复杂。沿海各州降水比去年多,甚至还来几次台风;而扬州一代却有些干旱。这样复杂的气象条件,恰是占城稻显威之时。

  朝廷因为这两年北方的连年干旱,粮食压力很大。特别是传统的产粮区关中干旱越来越严重,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如今人口大多还聚集在北方,如果北方闹饥荒……只怕又会发生揭竿而起的事情,那刚安定下来的大唐……简直不可想象。

  在朝廷的粮食库存压力巨大的时候,骤然听闻江南一代并未因自然灾害而减产,甚至还大获丰收的消息,朝廷自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