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

第44部分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44部分

小说: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三在看这老头,一副笑容可掬的模样,这么看就是一个普通教书先生,看不出他那里像满肚子的才华?张三试探着问道:“安仁村闻焕章?”

    闻焕章微笑着问道:“哦?三郎也听过闻某薄名?”

    张三欣喜道:“哎呀呀,险些怠慢了贵客,快上茶,上好茶!”

    闻焕章笑着说道:“何来贵客,一村夫尔,上次赏菊一别三郎让闻某日思夜想,念念不忘。今日特来上门求教。”

    张三听着闻焕章说起赏菊,又是念念不忘的,想到那日的菊花汁顿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再看闻焕章顿时觉得他整个人都怪怪的。

    张三驱散心中的胡思乱想奇怪道:“闻先生说笑了,张三那日赏菊并未识得先生,先生怎会对我念念不忘?”

    闻焕章笑眯眯的说道:“三郎不认得我,我可是认得三郎,“除却陶家到我家”,“问世间情为何物”。今日特来一见陶家第二的真隐士。”

    张三这才知道,原来是看了留下来的诗,张三当时留下诗词,也是为了能让人看到好羞辱那些才子一番,没想到竟然引来一条大鱼。

    当下张三谦虚道:“闻先生说笑了,拙作难登大雅之堂,比起当日才子佳作,贻笑大方了。”

    闻焕章看着他,笑着问道:“哦?三郎当真如此想?”

    张三被他看得有些尴尬,倒不是张三谦虚,而是那些所谓才子还真的不配和这些千古留名的佳作相比。一菲把茶端上来,又悄悄退下。

    张三端起杯子说道:“我素来喝不惯点茶汤,反而觉得这清茗别有一番风味,前几日在街上偶遇这西湖龙井散茶,特于先生品尝,有道是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请……”

    闻焕章见张三不再回答也不再纠缠,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道:“好茶,好诗,好一句一盏清茗筹知音。”

    张三想起自己视乎又说了一句人家未听过的诗,这不又成自己的了。反正张三素来脸皮厚,也不在意当下接着说道:“我最喜庄子中那句君子之交淡如水,就如这清茗一般,色淡而回味悠长,茶清而口有余香,不掺杂其他,个中滋味只于懂的人细细品味。”

    闻焕章听了张三的话又端起杯子尝了一口,说道:“三郎真雅士,好茶,果然与点茶别有一番风味。”

    其实至唐朝开始已经有清茗一说,但是泡法还是把茶叶捣碎居多,张三当日看到这散茶觉得自己得到了一见装那什么的利器,当时就买了一点,准备招待那些读书人。今天这一招果然奏效。

    接着张三开始和闻焕章神侃起茶文化,反正张三说的都是后人总结的,让人听着是字字珠玑,高深莫测。闻焕章一边听一边应和。一直聊到午饭时间,张三让厨房备饭。

    两人又开始聊起酒,还好张三现在也是状元之才,虽然不能说对那些古文了如指掌,但是也不至于人家说话他都听不懂在说什么。再加上张三每每总结起来都如高屋建瓴,让人耳目一新。这闻焕章也不是腐儒,两人聊茶,聊酒,聊的也算开心。

    下午闲来无事,张三又和闻焕章一起到河边散步,看着过往的船只,张三觉得自己应该把这个闻焕章彻底击倒,让他认识到自己比他高明无数倍,那么才能压下他的嚣张气焰。

    至于怎么来,这还不简单,于是张三突然问道:“久闻闻先生大才,张有一事不明,还望闻先生赐教。”

    闻焕章一听这话就知道张三是要考较自己,当下说道:“不敢,不知是何事?”

    张三问道:“闻先生可信浑天说?”

    闻焕章不知道张三为什么要问这个,但是从张衡开始浑天说就以被广大读书人认为是正确的,闻焕章当然也是相信的。所以闻焕章点头说道:“自然。”

    张三笑着说道:“以前我也是相信地是平的,只是后来有一次我在汴河上看到远来大船,先看到高高桅杆,后来船身才慢慢出现,我就想这是为什么?先生可知?”

    闻焕章想想笑道:“此乃水流高下,船在下游,被水面挡住的缘故。”

    张三笑笑说道:“起初我也是这么想,但是我又去城西的湖里去看看,结果发现依旧如此。先生以为为何?”

    闻焕章拽着胡子思考着。金明池他也是去过的,而且闻焕章曾经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发觉事情确实如张三所说。闻焕章在原地转着圈思考着。

    张三笑笑接着说道:“后来我就想,难道是只有水中是这样的么?我就在京城附近观察,发现平地上一人扛旗而来,也是先看到旗杆在看到人。先生可曾注意过。”

    听了张三的话闻焕章仔细想想确实是这样,只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

第九十七章 万有引力是我发现的

    闻焕章只在原地转着圈,张三看着差不多了,就继续说道:“因此我就想难道地是一个弧面,而不是平行的?共工撞塌了天柱是真的?”

    老闻听的眼睛一亮,觉得如果这么想一些事情就解释的通了。

    张三接着说道:“后来我查阅史书发现,这个也是不对的。”

    闻焕章一听急了问道:“为何?”

    张三看着闻焕章着急的样子,心里想着要是自己说道这停了,那这老闻会不会急死,当然这不是张三的目的,所以张三转身指着西方说道:“根据唐史所载西域大食国之西有大秦,距离大唐几万里远,我根据刘徽的割圆术计算过,仅仅以三到四万里计算,那大秦人所处之地的弧度已然快到我们脚下。”

    张三说着指了指脚下说道,闻焕章倒是知道圆周率的,虽然自己没算过但是想想也知道,真是弧形那么远之后确实会弯到脚下去。

    闻焕章看着张三觉得张三一定还有话说,张三笑笑又指了指东边说道:“京城到登州已有几千里,登州之东又高丽,高丽之东有扶桑国等,此又不下万里。”

    闻焕章点头确实如此,这些书上确实有说,闻焕章现在被张三说的脑子有点混乱,一会提出新的理论,一会又自己否决。只是张三说的问题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张三见闻焕章已然迷糊了,当然不会放过,接着说道:“而且这扶桑东边又有海,据闻大秦之西又有海不知多宽,所以我就做了一个大胆的推测,这脚下土地会不会是一个圆筒形的?”

    闻焕章彻底被张三的话惊到,就算闻焕章自认为自己学富五车也从来没有敢想过这样的问题,闻焕章只觉得张三说的话简直是荒谬。但是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于是闻焕章就提出了一个经典的问题:“不对,若是圆筒那我们脚下的人都岂不是都要掉下去了?”

    张三笑着点头说道:“正是!我也常常为这个问题苦恼不已,后来我发现我的想法是错误的!这地不可能是一个圆筒。”

    闻焕章终于露出笑容点头抚须,接着张三看着闻焕章说道:“张某发现这地不是一个圆筒,而是一个圆球!”

    闻焕章被噎的胡子差点拽掉指着张三道:“你!……何出此言。”本来闻焕章想说张三荒谬,但是考虑到张三每言必有佐证,一时也不敢轻易下结论。

    张三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接着说道:“因为我发现不仅东西有弧度,而且地之南北也有弧度。”

    闻焕章听完仔细一想确实是这样,闻焕章只觉得张三在说一些惊世骇俗的话,但是自己确没办法驳倒,一时急的头皮发痒,不知如何是好。

    张三看着天际高深的说道:“汉有苏武牧羊之北海,言北海之北亦不知多远,唐史有载琼州之南有占城三佛齐等国。所以非球不足以形容地之弧度也。”

    闻焕章觉得张三想崩坍了他的世界观,也要击毁了他建立在世界观上的人生观,他只得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说道:“非也,若是球,这脚下之人,大海之水不知流到何处去了。”

    张三点头道:“正是,其实张某也在想,若真是个球,为何这地上之水不往天上去,这树上之果不往天上飞。”

    张三这时想到了牛顿,还有哥白尼,伽利略等等人,当然不是羞愧,而是觉得以后这些人都要靠边站了。张三接着说道:“直到有一日,我读《内经》书上言道世间万物皆有阴阳,又有磁石阴阳相吸也。所以我大胆推测,这地有吸引力把我们吸在上边所以才能不往四周飘散。

    闻焕章摇头说道:“古语有云轻者为天,浊者为地,人下浊而上清故而顶天立地。万物皆是此理。”

    张三看着闻焕章笑道:“正是,我当初也是这么想。”

    闻焕章一听到我当初也是这么想这句话就是头皮一炸,这句话张三已经说了几遍,难道这话又不对么?

    张三接着说道:“后来我想,既然如此为何天上会有雨落下,地上为何万物皆往上长?雨从何来?这地上的树木难道不含浊气?”

    闻焕章看着张三呐呐的不知道怎么解释,不是不能解释,只是觉得自己怎么解释都会被抓住漏洞,索性不答看他怎么说。

    张三想想说道:“所以天清地浊不能尽信,那么这地何以产生吸力?难道是神灵所为?”

    闻焕章想想也有这个可能但是要一个儒士去说神灵之力显然是违反孔子的话的。闻焕章也不说话,心里暗道:“莫非这张三是个修道之人?”

    张三继续说道:“非也,直到有一日我想到,莫非这世间万事万物皆有相互吸引之力?”

    闻焕章听了觉得张三在瞎扯,终于发现张三如此明显的漏洞,哪能不去抓住,当即说道:“此言大谬!若如此怎不见你我相吸?”

    张三微笑着看着闻焕章也不说话,闻焕章看着张三一直在防备着他再说出我当初也是这么想。直到张三把闻焕章看的有点发毛,张三才说道:“这个我能证明!”

    闻焕章起初还不明白张三说的证明是何意,但是听完确怀疑的看着张三,张三微笑着看着他,终于闻焕章还是抵不住好奇心问道:“如何证明?”

    张三看看太阳就要落山,微笑着说:“走先生跟我回去,我自然能证明。”

    两人回到客厅,张三立刻让人找来红绳子、铜镜、长木棍、还有两个布袋。大家不知道张三要干嘛但是纷纷照做。

    张三想了一下,觉得这是教育孩子的好机会,当下让杨泰去把孩子们都叫过来,站在大厅的四周。

    张三首先让李四爬上梯子将绳子的一头拴上房梁,一头垂下。然后把木棍平着拴在绳子上,又打个结把铜镜固定在棍子中间的绳子上,点一根蜡烛一面用东西挡着,只有向着铜镜的一面能让铜镜的光能反射到墙上被大家清楚的看到。两个布袋挂在棍子两端。都拴好后,在往两个布袋里一个放上鸡蛋,一个放上同等重量的米。

    接着在等待棍子和绳子不动的这段时间,张三跟大家解释了一下这个实验的原理,特别是孩子们,要跟他们讲明白万有引力可能很难,但是只要有了这个实验,他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个概念。反正张三自己只是在屋里课上见过一次,就深深的记住了。
………………………………

第九十八章 傻眼了吧

    这个著名的扭秤实验,简单的说就是通过镜子的光反射,来增加微小的引力变化的可见性,物体和绳子的细微移动大家可能看不到,但是通过镜子照到对面的墙上这样大家就都能看到了。

    介绍了一遍之后,大家知道了这个东西能测测所有东西都有引力,但是并不知道测这个能干嘛,只有闻焕章激动的胡子一抖一抖的,有些想看,又有些害怕。

    张三看着绳子和棍子都不动了,就问去问闻焕章道:“闻先生觉得如何?是否需要检验一番。”

    闻焕章深吸一口气说道:“不必,你开始吧。”

    张三看着闻焕章说道:“不如闻先生亲自来试试如何。”

    闻焕章抖抖胡子摇摇头,张三也不强求,当下拿过张元霸的一个锤子,轻轻的往鸡蛋那边靠近,直到孩子们看到反射光懂了喧哗起来,锤子离鸡蛋袋子至少还有五六公分远。张三又拿开锤子镜子的反射光又回到刚刚的位置,接着张三又把锤子伸向米袋,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接着张三又拿来砖头,石头,煤块等物一一试过,孩子们新奇的看着,大人们议论纷纷,张三停下来示意胡歌带着孩子们一个个自己动手试试。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张三找到失神的闻焕章跟前问道:“如何,闻先生?”

    闻焕章此时觉得脑子里非常乱,整个人仿佛都被抽去了精气神一般,看着张三拱手道:“文某身体不适,告辞!”

    张三看着闻焕章的样子知道这事对他打击甚大,也不强留,当下让李四去送他回家。李四打着灯笼跟闻焕章走了。张三看着他的背影出神。杨泰凑上去问道:“这位闻先生是怎么了?”

    张三看着他邪恶的笑笑说道:“不久你就会知道。”

    杨泰看着张三的笑容有一种想逃跑的冲动,也不敢在问连忙离开。张三自语道:“你还会不会回来?”

    晚上张三叫过杨泰李四等人,大家坐在一起,张三又提起吕布和冷清秋的事,张三意思是想尽自己的能力收容一部分孤儿,教文习武。不让他们再在街上乞讨免得被坏人利用,自古以来这些乞儿就是最容易被人利用,要么拐卖,要么组成小偷团伙,要么被弄断手脚乞讨。

    所以张三就想让大家出出主意,也是听听大家的意见。大家彼此看看,首先李四说道:“三哥你有这心是好的,但是朝廷有规定,私自聚众演武等可能被人污告谋反的。”

    张三听了很奇怪,就问道:“据我所知,很多田庄,豪强家中都有武术教师聚众演武,怎么不见有人举报谋反?”

    李四笑着说道:“豪强之家请的教师多是教庄户习武自卫,家中的护院也都是官府报备过的。另外还有一些乡团等组织。”

    张三想着这个确实是个麻烦,想了一下就问道:“如果我成立一个私塾,给这些孩子提供衣食教这些孩子文武。这样行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