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

第160部分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160部分

小说: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谛5闹猓褂心切┍弦档难

    那些孩子中张三特意选择了二十个优秀的,第一批宣誓成为侠士,并且挑选了一批预备侠士,只要表现优秀,就可以转正为正式的侠士。

    这样的入会仪式,每年至少搞两次,张三计划要让学校里一半以上的孩子都获得侠士勋章,甚至只要孩子们做的足够好,哪怕全部都颁发张三也是高兴的。


………………………………

第三百五十五章钦天监带来的消息

    当孩子们都理解了侠士之道,并以此为榜样之后,这间义学仿佛被注入了灵魂一般,孩子们变得互敬互爱,而持强凌弱的事情也跟着消失了。

    虽然有一半的孩子是各个工坊里的,但是在大环境的感染下,也变得乖巧起来,最近学校里的学生不停的在增加,因为张三现在手上各个工坊的人在增加。

    这些人一开始觉得上学没什么用处,但是随着年后过来的那些孩子,能认识一千个字,并且能进行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之后,一些家长开明的家长看到了其中的好处开始把孩子送过来。

    这些孩子张三都是一视同仁,教学的时候也都是一样的教法,那些工坊里的家长送来的孩子,都是八岁以上,有的甚至都到了十岁,所以跟后世五六岁的小孩不一样。

    张三记得自己从学认识数字开始,然后认识钱币,比大小多少,加减乘除,认识钟表然后是应用题,差不多到了二年级才学完。

    这些两年学完的东西,张三现在压缩到一年学完,八九岁的孩子的适应能力还是能接受的。跟不上课的张三会安排到下一个班级里重新学,现在张三几乎每五天就要开一个新班级。

    只是随着教师的增加,老师的想法也变多了,以前张三能靠着自己的威望压制,现在这些外地来的举人似乎对张三教学中插入这么多非圣人之道的东西很是不满。

    以前张三用的是穷人的孩子学习一些基本的谋生本领,将来又不考取功名,这样的理由来搪塞,但是随着孩子的增多,一些优秀的孩子表现出了对古文的惊人理解能力,所以这些老师就往往在自己的课上加入一些私人的东西。

    例如宣扬儒家的好处,宣扬忠君思想等等,张三现在可用的人虽然不多,但是东京大街上找不到活干的举人确满大街都是,反正只要发现有人不按教学大纲授课,一律辞退。

    反正这些人也就能教教语文课了,现在张三学校里有近五千人,一百多个班级,一天八节课,一天两节语文课,这样一个老师就可以带四个班的课,一百多个班只需要三十个语文老师而已。

    至于数学课,张三现在除了一部分是第一批老师学过数学之后担任之外,剩下的都是第一批孩子里面学习的最优秀的来担任,这些孩子一边要学习新的知识,一边还要给孩子上课。

    碰到不懂的就一起讨论研究,学的最快的已经开始学习分数和一元一次方程了,张三一开始只想让这些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学习一点谋生的手段,然后给他们找一条活路。

    没想到半年之后,这些人确成了张三手下得力的干将,很多事情张三也能放心的教给他们,他们也能胜任,所以这些人的安排,张三也放弃了以前那种学完一千个字和加减乘除就不管了的想法。

    现在这些孩子,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张三又给他们安排了一天至少两节的学习,而张三每天至少要给一到两个班的还是上一节课。

    这些孩子既然进入了张三的核心产业,张三就要用心笼络,还好这些孩子自从张三把他们接回来之后,一直不曾亏待过他们。

    这些孩子要么是逃难路上新成为的孤儿,要么就是在东京乞讨多时,但是不管怎样,他们受到了世人的白眼,尝尽了人间的所有苦难,现在张三不仅给他们饭吃,更是教会他们知识,做人的道理,更是给予他们以尊重。

    所以这些孩子对张三都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爱戴,忠诚上更是不用张三担心,张三讲课的时候这些孩子听的也都很认真,他们更希望自己能承担更大的责任,避免在次被抛弃。

    是的,这些孩子都有一种怕被抛弃的情绪,学习的时候,特别认真努力,生怕自己不如别人被再次抛弃,有时一些学不会的孩子都会躲在角落里偷偷的苦。

    尽管张三反复的强调过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人,但是孩子们还是一直拼命,这也是为什么明明需要两年才能学完的课程,这些孩子用半年就能学完的原因。

    经过双儿等人近半年的心里疏导,现在这些孩子也逐渐走出了过去的心理阴影,最起码一开始那种想方设法的藏事物的事情很少发生了。

    一开始这些孩子为了藏食物,真是煞费苦心,张三一开始没有介意,但是后来当一个孩子藏了一布包的炊饼并且放发霉了之后,张三才意识到这是心理疾病。

    张三没有时间处理,只能让双儿进行,双儿她们虽然没有学习过什么心理学,但是她们还是凭借着自己的真诚感动了这些孩子,让这些孩子走出心理阴影。

    张三正在计算着杨泰和石宝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杨泰去江南已经有二十多天,按照行程预计三五天就能回来了,而石宝去西北才七八天,预计回来还要十多天的时间。

    自从张三不再使用超一流高手担任老师之后,石宝就被抽调出来坐镇东京威远镖局,霍老爷子自然不会放过这尊大神,正好碰到开通西北镖路,霍老爷子就安排石宝带队来完成这个重任。

    考虑到西北自古民风彪悍,又是战乱之地,悍匪众多,确实需要一个高手带队,否则不能威慑那些宵小,所以张三也就同意了。

    为什么战乱之地多悍匪?一个是很多土匪都是战败的士兵,还一个原因就是这里的土匪生存环境更加恶劣,面对的围剿官兵也更加强大,大浪淘沙之下,只有真正的悍匪才能生存在这战乱之地。

    张三正在想着下一步的计划,闻焕章摇着扇子回来,看到张三说道:“三郎,我正有事找你。”

    张三笑道:“闻先生快请坐,这些天辛苦你了。”

    闻焕章进来坐下说道:“还有十多天就要收麦,预计粮食至少能保证五成的产量,我去钦天监特意问了一下,今年的蝗灾只是初发,而根据钦天监的记录明年才是真正的蝗灾,而且可能会颗粒无收。”


………………………………

第三百五十六章应对之策

    张三听的一愣一愣的,这要是真的,明年的锅谁来背?张三摇摇头,先不管谁背锅,这灾情不重的话,自己调运过来的粮食岂不是没有用处了?

    闻焕章接着说道:“既然明年灾情更加严重,那么今年是不是先不对付章惇?毕竟一个宰相可不是这么容易对付的。”

    其实闻焕章一直不看好张三对付章惇的行为,人家在怎么失势也是宰相,宰相岂是张三这种七品官可以搬倒的,虽然从天子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对章惇有些不满,但是官场沉浮这事谁说的准。

    有道是天心难测,说不定看他现在一朝穷途末路,但是转眼又是锦衣荣华,这事谁说的准,所以闻焕章觉得这蝗灾固然可以把帽子扣在他头上让他引咎辞职,但是要是蝗灾不严重的话,效果就不理想了。

    所以闻焕章一核实了这个消息就过来找张三询问对策,虽然这个锅他背定了,但是这个锅压不垮他,那他一翻身张三就完蛋了。

    至于为什么这个锅他背定了,道理很简单,天子新登基,京畿闹蝗灾,这个时代一般这样的事情都会归结为谁谁谁失德之类的,这新皇帝刚登基,这个锅可不能背,那次一等的宰相就逃不掉了。

    张三现在也很纠结,总不能告诉他,历史上记载的章惇就是在赵佶上台不久就倒台了,而且弹劾他的奏章早就如同雪片一般飞入禁中,在就不差他这一刀。

    但是张三必须要补这一刀,而且必须要起到主要作用,因为赵佶因为章惇的话,对他早已恨之入骨,所以谁把他拉下来,谁就能获得赵佶的好感。这么好的刷好感机会错过想在找就不好找了。

    张三想了想,对着外边看了看,然后坐到闻焕章身边说道:“前日我在宫中得到消息,天子登基前,太后问何人可为帝,章惇曾言道‘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闻焕章听完浑身一震,惊讶的看着张三,张三点点头,闻焕章吓得扇子都忘记扇了,站起来走了几圈说道:“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三郎尽管等我的好消息吧。”

    闻焕章一脸我懂了的表情走了,张三看着他的背影有些无奈,这样的谋士是不是都喜欢玩深沉,你懂了,也把计划说给我听听啊,万一办砸了怎么办?

    张三无奈的摇摇头,开始考虑蝗灾的事情,既然今年不足以成大灾,那么张三做的准备就有点多此一举,恐怕此时消息已经到了江南,粮食也开始起运。

    张三现在又想抱怨这消息的不灵通,这要是有个电话,打个电话说一声,然后粮食别往这边运了,运到海鲨岛去吧,然后船只转向这样就方便多了。

    张三转了两圈,还是决定通知一下吧,运来太多粮食用处不大,而且自己下一步计划开始之前,海鲨岛也要囤积一部分粮食。

    张三立刻写下一封信,交给威远镖局,然后趁送报的快船送到江南,以报船的速度,七天之后,就能送到,到时多少可以截下来一批吧。

    蝗灾的阴影过去,那么百货商店计划又可以提上日程,张三把钱进叫过来安排一番,钱进立刻又开始了新店的开始工作。

    张三讲课告一段落之后闲了下来,开始巡视各个工坊,码头这边都在眼皮子底下,张三还算清楚,但是离得远一点的两个工坊张三从购买后到现在都没有去看过,正好趁着这次观察蝗灾情况的机会去转转。

    首先就是黄河边的造纸坊,最近随着新报纸的发行,这边的纸张用量剧增,张三一直担心纸的供应出现问题,而且也打算趁着这次麦收的机会,利用北方丰富的秸秆芦苇等资源,在开几家造纸厂,张三需要看看这边的生产能不能抽调人手出来。

    这两个工坊都属于李四管辖,两人自从忙起来也很少有机会单独在一起聊天,所以这次外出,张三也没有带其他人,就和李四两人骑上两匹马就出发了。

    路上两人聊了一会天,李四就开始说起以前的兄弟,随着义兴和记的扩大,除了张三挣了钱之外,以前的十几个兄弟也个个成了腰缠万贯的大官人。

    兄弟们也知道张三事情忙没有时间见他们,他们现在也都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除了个别不成器的,其他人都还算干的不错。

    张三现在确实忽略了过去那些兄弟,张三一直觉得,这些曾经的泼皮朋友会成为自己的负担,会变成自己的阻碍,所以张三一直避免和这些人过多纠缠,甚至年后都没有和他们见过一次面。

    但是现在从李四的话里张三才知道,自己过去的那些兄弟,现在很多都在经营着义兴和记的分店,而且相互之间为了比较一个个做的也都很用心,而那些不懂经营的也成了义兴和记各个食品作坊的监工,监督着作坊的生产质量。

    这些人因为现在张三的生意越做越大,这些人越来越不敢找他,反倒是和李四猴子接触较多,以前李四和猴子跟张三走的最近,现在这些老兄弟中真正地位教高的就算是李四,猴子和吴德才了。

    李四不用说,和张三的关系最好,现在主管着一大批工坊,俨然成为了张三的作坊管家,现在谁要是能和李四搭上线,从他手指头缝里漏出来一点,都能一月挣上一两百贯。手下更是管着几千人。

    猴子一直是跟着张三跑腿,靠着张三的名望,现在俨然是东京黑道上一颗巨星,现在更是瞬间成为了东京日报的副主编。

    大家虽然不知道这副主编是干什么的,但是跟一大帮读书人,在一起,手下管着一百多个举人,这就可以想想有多厉害了。

    举人是什么?人家是等着哪里有出缺的就可以去当一个县尉,或者学正的官的人,那可是官,猴子能管一百多个官,那是什么级别?

    至于吴德才,现在听说在江南主管一方,多厉害是不知道,但是张三的货物一船一船的往南运其他人不知道他们还是知道的。单单是义兴和记就抽调了大批人手南下,准备在江南开设新的分店。

    李四今天跟张三说的,就是这些人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也都希望帮张三干更多的事情,他们不敢找张三,就希望李四能帮他们转达一下,李四因为不知道该怎么说就一直没有找张三,正好趁着这次机会,李四干脆就跟张三说了一下。


………………………………

第三百五十七章一视同仁

    张三听了李四的话,也陷入了思考。用和不用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这倒不是张三对他们有什么歧视,常言说英雄起于微末,例如李四和钱进这两个原本都是东京底层的小人物,现在管理着几千上万人,也是游刃有余。

    所以张三不怀疑他们的能力,就算没有能力也可以慢慢培养,但是张三还是担心重用他们会出现意外,有一种行为叫做倚老卖老,这些人毕竟是跟着自己最早的一批。

    要是知道轻重能摆正自己位置还好,但是要是觉得自己是张三身边的老人,欺压新人,甚至把张三的作坊当成自己家的作坊,任人唯亲欺上瞒下,为了自己的私利出卖张三的利益,这样的事情这些人干起来比别人要方便的多。

    这些人往往会以张三的兄弟自己人自居,这样其他人就算有意见也不敢提,因为常言说疏不间亲不是么。张三把自己的这些想法跟李四委婉的说了一下。

    李四考虑了一下说道:“三哥,其实我觉得,兄弟们多数还是好的,还是愿意帮助三哥的,例如闫老七,他虽然老实木讷点,但是你看他监督起食品作坊,又认真又仔细,他老婆的弟弟做供应应为不合格就被他赶走,还把老婆打了一顿。”

    张三听了有点无语:“这个心是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