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少之君临天下-第2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没讨到便宜,但联军集结的并不是全部兵马,若是他们再集结后备兵马,我部就有灭顶之灾呀!”
大明朝廷至今一点消息都没有,赵敏何尝不是忧心忡忡,但她心里始终有个信念,相信韩非一定会派人来救她和族人的。她望着远处渐渐退却的诸部联军,面色坚定地说道:“诸位头人,大明皇上一定会派人来救塔塔尔部的,毕竟朝廷调遣兵马不像草原上那么简单,援兵还未到达也很正常!”
“可是……朝廷若是有援兵过来,怎么没有信使过来联络?”
“这些天,我们一直在打仗迁移,朝廷的信使要找到我们也不容易,总之一定要对朝廷有信心!”赵敏见头人们还是犹疑不定,犹豫一下,说道:“时到今日,本王也不瞒你们了,大明皇上是本王的夫君,怎么可能不来救本王和本王的族人?”
“啊,大王是大明皇上的妃子?”
“那是自然!”赵敏望着大明的方向,说道:“若非本王是大明皇上的女人,塔塔尔部怎么可能会得到朝廷如此的照顾,朝廷还派遣那么多的医生为族人治病?”
“原来如此,卑职一直疑惑大明朝廷为何如此偏爱塔塔尔部,都是因为大明皇上爱惜大王,继而让塔塔尔部族人得到恩惠,这也是大王对族人的大恩典呀!”
这时一名塔塔尔部军士引领着汉人太监走到赵敏面前,众人知道大明的信使终于来了,顿时兴奋不已。
那名太监向赵敏叩拜,双手高举一封书信,道:“启禀顺义王,圣上命奴才呈送一封亲笔信!”
赵敏接过书信,拆开翻阅后,大喜过望,急忙召集主要将官进入王帐议事。
赵敏指着地图上一个地点,说道:“诸位头人,皇上已经派遣了十万精锐的神机营出关,赶到此地埋伏,皇上命本部将诸部联军引入埋伏圈,一举歼灭联军!为死难将士复仇的机会到了,所有人按本王命令出击,配合朝廷军队歼灭诸部联军!”
“遵命!”
朝廷援军已经到达的消息令塔塔尔部族人非常振奋,将士们摩肩擦踵,斗志昂扬。赵敏按照韩非的部署,出动兵马袭扰诸部联军,吸引着诸部联军进入朝廷兵马的埋伏圈。
朝廷神机营一见诸部联军进入埋伏圈,立即封锁了联军退路,四面合围,先是几轮火炮轰炸摧毁了联军斗志,随即火枪营出击,诸部联军溃不成军,最后朝廷骑兵营与塔塔尔部骑兵一同出击剿杀。
一场大战,诸部联军二十余万军队被全歼,朝廷军队在塔塔尔部军队引领下,继续征剿乃蛮部以及周边部落。历时十余天,乃蛮部和周边部落一败再败,可战之兵被剿杀殆尽,宣布向大明朝廷投降。
战报传到京城,朝野共庆,韩非顺势启动拟定的北胡战略,命内阁和各部筹备在所占之地筑城设置县府。
(本章完)
………………………………
第四百七十一章 十年纪事
大明朝廷果断出兵救援塔塔尔部,征服了围攻塔塔尔部的乃蛮部和周边诸部,引起了北胡部分部落的抗议,朝廷随后宣告塔塔尔部首领顺义王赵敏是大明皇上的妃子,顿时平息部分议论。当然,最主要的,是朝廷军队强悍的战力,使北胡各部落胆寒了,没有人愿意当出头鸟,引来朝廷军队的征伐。
而且,如今汉地不是大华了,而是立国不久的大明,大明到底对北胡采取何种政策,各部落也在观望之中。不过,从此次朝廷出兵救援塔塔尔部的举动来看,大明朝的北胡政策明显不同于大华朝。
随后,大明日报刊载了朝廷权威人士的评论文章,言明北胡各部凡是归顺大明朝廷的,都能享受到大明国民待遇,危急时刻能够得到大明的保护。这一点虽然不是大明朝廷正式文告,但大明军队展现出来的强悍武力,以及果断救援塔塔尔部的举动,似乎证明这一观点的权威性。
大明军队解决了塔塔尔部危急后,并未撤回境内,而是就地安营扎寨了,摆明了不走的架势。随后,大明朝廷调集了十余万劳役工匠,进入大漠择地修筑城池道路。
北胡部落意识到大明这是要永久占领北地的架势,特别是临近塔塔尔部的部落,更是感觉到了强大的压力,于是,他们派出游击骑兵侵扰大明朝廷筑城事宜,遭到朝廷军队数次毁灭性打击后,才逐渐消停。
大明拥有水泥这一神器,修筑城池的速度惊人,第一座雄城修筑成功,也预示着大明朝廷成功在北地站住了脚跟,随后按照预定计划逐步向周边扩展。当然,大明在北地扩充版图的过程,与大明军队的血腥征服分不开的,有了城池做依靠,扩张的道路尽管不平坦,却也没有停滞下来。
同时,在东南沿海,大明成功收复流求后,也采取了筑城移民设置县府的策略,巩固大明对流求的统治。流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海商们的最佳中转站,在朝廷一系列优惠政策刺激下,迅速发展了起来。
大明海军正式划分为四大舰队,分别为东海舰队、南海舰队、黄海舰队以及北海舰队,四大舰队清剿了辖区内小股海贼,逐渐掌控大明周边海域。按照韩非的指示,海军提督杜亮亲自督导海军训练远洋作战能力,为大明海军进一步拓展海洋空间,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南北两场战争结束,大明进入了休养建设期,除了北地与北胡部落有零星冲突,整体上都在大力发展经济。特别是对北边新纳入版图的地区,朝廷实行多项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扩大商贸,不遗余力提高辖区内牧民生活水平,吸引更多部落向朝廷归顺。
时间一晃,到了大明立国第二年春,太皇太后贾母薨。贾母在世对韩非非常偏爱,韩非也给予贾母最高规格的葬礼,京城全城服丧。
大明立国第五年秋,内阁首辅杜云告老还乡,皇上韩非恩封杜云太师。同时,内阁次辅江枫升任内阁首辅,吏部尚书龚敬入内阁,岭南行省总督余世英进京接掌吏部。
到了大明立国第七年,发生了一件革命性的事件,大明科学研究院发明建造的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蒸汽机,试车成功。蒸汽机的出现,预示着大明工业革命的开启。皇上韩非亲自赶到试车现场观看指导,并指示进一步拓展蒸汽机的实际用途。随后,运用蒸汽机带动的小型试验发电厂的建造,标志着大明正式进入电力运用时代。
大明立国第八年,太上皇贾政驾崩。韩非尽管与贾政没有多少亲情,但贾政毕竟是自己的父亲,也办了高规格的葬礼。贾政的去世,对贾家是一个转折,没有他与皇上的纽带,作为皇族一支的贾家势必会边缘化。特别,随着诸多皇子的逐渐长大成人,朝野观念上,必然只会认可韩家是真正的皇族。
时间到了第十年,大明经过十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形态空前繁荣,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百姓安居乐业,对大明的归属感高涨。海上有无敌舰队护航,大明海上贸易船队远达欧非美洲,并在澳洲建立海军远洋基地。
北胡原有势力形态,在大明朝廷的高歌猛进中分崩离析,大部归顺大明朝廷,部分部落则迁徙到更北的地区,原来的北胡地区逐步被大明朝廷掌控,先后修筑城池设置县府。至此,北边的隐患基本解除了。
这天韩非盯着一张巨大的地图,沉默不语,稍侯说道:“宣海军提督杜亮觐见!”
杜亮如今已经回到京城,在大明作战参谋部任职,接到韩非的旨意,连忙赶到御书房。
韩非见杜亮来了,忙道:“杜爱卿,北海舰队如今怎么样了?”
杜亮奏道:“启禀圣上,北海按照圣上的旨意,去年已经占据虾夷岛,对倭国形成威压之势,如今一直在加强训练,等待圣上的进一步指示!”
“嗯!”韩非把杜亮召到地图附近,指着一个地方,道:“倭国这个地方叫石见国,银矿极为丰富,命令北海舰队威逼倭国,以租借的名义将此地占据了,朕再命工部派人过去勘探开采!”
“陛下,北海舰队占据石见没问题,但倭国距离大明比较远,海路运输困难,后勤补给跟不上的话,很难长期占据!”
“这个问题即将解决,科学研究院研制的蒸汽机作为舰船动力的试验已经成功了,朕已传命加快建造蒸汽机舰船,有了这等舰船,来往大明与倭国之间就便利了!”
“太好了,微臣立即传命北海舰队占领石见国!”
“占领石见国只是第一步,朕的长远计划是彻底占领倭国,此事不宜操之过急,要以蚕食的方式,逐步掌控,必要的时候,调黄海舰队配合北海舰队行动!”
“微臣遵旨!”
杜亮走后,韩非依旧看着地图沉思。这时,当值太监捧着一叠奏折,进来道:“启禀陛下,通政司送来了新收的奏折!”
(本章完)
………………………………
第四百七十二章 皇子养成计划
通政司接收的奏折,若不是紧急事,一般都是每天定时送到内廷司礼监,由司礼监太监分门别类整理后,分出轻重缓急,再呈送到皇上的御案,等待皇上批阅。
韩非见今天的奏折送过来了,便吩咐当值太监把地图收起来,顺手拿起一奏折翻阅,然而才看了几行字,又扔下奏折,皱起了眉头。原因无二,这又是一份奏请皇上立太子的折子。
大明立国后,韩非尽管有了几个儿子,但并没有立下太子,当时也有大臣劝说早立太子,不过韩非以皇子都还年幼为由推脱了。当时情况也确实如此,最大的皇子也不到十岁,皇后张婉仪的儿子更是连五岁都不到,所以大臣们的情绪还不激烈。
随后的十年来,时不时还有大臣劝立太子的声音,特别是到了最近,皇子们逐渐长成了,年长的皇子已经接近二十岁,嫡长子也有十五岁,朝臣中立太子的呼声越来越强烈。韩非能够理解朝臣们的心情,大明有了储君,确实能让朝政更加稳固,这也是大臣们忠心的体现。
韩非何尝不想到这一点,但是太子的名位是一把双刃剑,早早确立了,固然能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却也让太子过早成了众矢之的,成了各方阴谋诡计的对象。他爱每一个孩子,不想因此让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按照正常礼制,太子的人选应该从皇后的儿子中挑选,如今皇后有三个儿子,这就存在了竞争。还有一点,韩非还未当上皇帝之前,就曾立下家规,韩家的子孙不分嫡庶一视同仁,后来也确实这么做的,所有的皇子皇女们,不管他们的母妃是什么身份,都接受了相同的教育,享受到的待遇也基本一样,韩非对每个孩子的要求也基本一致。这就形成了一种观点,庶出皇子也不是没有成为太子的可能。
基于这一点,所有皇子以及他们的母妃们,要说没有争取太子的期望,那是不可能的。皇宫大内素来是权力斗争的漩涡中心,尽管在韩非严厉压制下,后妃们表面上一团和气,背地里必然搞些动作为自己儿子造势,特别是皇宫里同时存在多个强势嫔妃的情况下。
皇后张婉仪具有天然优势地位,同时又是前朝公主,能够吸引一大批前朝同情者的支持;皇贵妃薛宝琴、贵妃薛宝钗姐妹组合的能量同样巨大,而且还有外戚薛家的强大外援,最主要的,皇上韩非对皇贵妃薛宝琴的感情也是众皇妃中最深的,她们的儿子谁敢说没有胜出的可能性?
另外,贤妃杜兰有外戚杜家这个强援,庄妃王若兰有王家的支持,敬妃柳如是的能量更是不可低估,未进宫前就凭借韩家产业实质上的掌门人拉拢强大的人脉。也就是说,这些后宫嫔妃们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激发的能量足够搅得翻天覆地。
当然,太子的最终归属人选,决定权在身为大明皇上的韩非手中,韩非到底是如何想的,没有人知道。其实,韩非何尝不知道当前局面,所以在作出最终决定前,慎之又慎。
在当前后宫嫔妃强人太多的局面下,最佳破解之道就是遵循历朝礼制,选择嫡长子为太子,如此一来,其他人也无话可说。韩非内心也有此打算,不过,嫡长子年龄还不大,心智方面都还不成熟,他又担心仓促作出决定,若是选了一个愚蠢的儿子,就毁了大明江山社稷。
如今嫡长子已经十五岁了,韩非观察下来,嫡长子各方面都还比较优秀,有贤明君主的潜质,韩非考虑再三,可以立为太子放在身边亲自训练了。但对其他几个年长的皇子如何安排,韩非却一时难以决断。
平心而论,韩非的几个儿子都非常有才干,特别是长子虎儿更是显示出了优异的军事天赋,若是就这么闲散在京城,太屈才了。当然,分封番王国的制度,韩非是不愿重启的,他不想给后世之君埋下隐患。
韩非沉思了,拿起一幅世界地图,起身赶往坤宁宫。
坤宁宫是皇后张婉仪的寝宫,太监宫女们见皇帝韩非来了,正要叫喊,被韩非摆手阻止了。
韩非走进坤宁宫,见皇后张婉仪、皇贵妃薛宝琴、贤妃杜兰以及敬妃柳如是四人在打麻将,惠妃何翠琴、顺妃顾横波、康妃李香君三人围坐在旁边观看,不由笑道:“今天这么热闹,你们谁输了?”
“啊……臣妾恭迎圣驾!”几位后妃闻言,急忙起身拜见。
“都起来吧,家里面不用太拘礼!”韩非走到牌桌旁扫了一眼,笑道:“杜师妹今天手气不咋样呀!”
贤妃杜兰娇声道:“可不是嘛,今天皇贵妃的手气特好,一个人赢了三个人,臣妾的手气最差,都输了一百两银子啦!”
皇贵妃薛宝琴闻言笑骂道:“杜妹妹就知道叫屈,你昨天赢了两百两银子咋不说了?”
韩非听几个妃子说笑也不接腔,以前韩家产业就非常庞大,升格为皇家产业后,规模进一步扩大,皇家产业的收益都是归入内廷管理的库房,如今后妃们尽管退出了产业管理层,但韩非念及她们以前的贡献,从收益中拿出一定比例作为红利赏赐给了她们。尽管后妃们不需要买啥东西,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