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少之君临天下-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非是贾元春亲弟弟,是最信任的人,也是她母子的救命恩人,这次又立下了如此大功,什么样的封赏她都愿意,关键要大臣们不反对。贾元春接到韩非的奏折,立即召见内阁大臣商议。
内阁首辅杜云次辅江枫都与韩非关系密切,其他人不愿得罪韩非,便等待两人先发言。
江枫在朝堂的势力并不强,唯有紧跟韩非的步伐才能保持地位,上次在韩府已经被龚敬抢了先,这次急忙奏道:“启禀太后,忠国公功在千秋,就是封王也不为过,具体还请太后决断!”
“封王?好,哀家准了,众卿商议一个封号吧!”
大华还没有封外姓王的先例,其他人正要反对,想不到太后贾元春这么急着就决断了,看来她早就属意封王了,其他人哪还敢枉做小人,得罪了韩非?
杜云见太后决断了也是一怔,猛然想起苏州老友的预言,暗叹都是天意,便道:“启禀太后,忠国公倡导明心见性,老臣建议封忠国公为明王!”
“明——日月行空,普照万民,非弟的功绩当得明王的封号!”贾元春肃容道:“传哀家懿旨,封韩非为明王,皇上未亲政之前,军国政事皆有明王裁决!”
“明王?”韩非接到内卫传来的消息,心中一愣,自己是小明王的后人,想不到朝廷也封了一个明王,这是天意还是巧合?
京城西郊芙蓉庵,白莲教圣母韩芸回来后,也得到了韩非即将被加封明王的消息,禁不住对贴身使女秀娘,道:“非儿封号竟然是明王,看来张家的气数尽了,天命要归咱们韩家了,继续执行原计划,早日促成韩家上位!”
大军回京,韩非命令各军回归营地,然后押着一干俘虏进城,太后贾元春令满朝文武出城迎接。韩非交接相关手续,进宫向西宫太后贾元春复命,讲述了征讨叛军的经过,随后回到韩府。
第二天,司礼监总管黄叶来韩府传太后加封韩非为明王的旨意,韩非照例一辞二辞三辞,最后太后令文武大臣来韩府促请,韩非这才接旨领命。
(本章完)
………………………………
第四百二十九章 京城琐事
韩非接受了明王的封号,韩府一干人等自然水涨船高,九公主张婉仪顺理成章成了明王妃,薛宝钗薛宝琴两姐妹成了明王偏妃,其他女人也相继加封了诰命,连通房丫头晴雯也得了一个七品诰命,一时成为丫环群体中羡慕的对象。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韩非已经加封明王了,而且是权势通天,虽然没有摄政王之名却有摄政王之实,这样人物的女人如何封赏,外人除了恭贺艳羡,决不敢说三道四的。不过,有一件事,在韩非的亲族贾家引起了争议。
韩非是明王了,理所当然要尊自己的母亲韩芸为太妃,不管韩芸有没有过世,都不影响太妃的称号。但是现在问题来了,韩非的父亲是贾政,韩芸是贾政的女人,贾政只是一个侯爵,他的女人如何能成为太妃?而且,韩芸是未正式进门的外室,礼法上比妾侍地位都要低,韩非的嫡母应是王夫人,按照礼仪要尊太妃也只能是王夫人。这又回到了先前的问题,贾政不是王爵,王夫人也不可能称为妃子。更重要的,韩非根本就没认可王夫人为嫡母。
太妃虽然只是一个称呼,但表明的却是一个崇高的地位,朝廷大臣见了都要行礼的。贾家若是默认了韩芸太妃的称号,也就意味着要默认韩芸正夫人的地位,这让身为太后之母原本就是正妻的王夫人如何定位,难不成要变成妾侍?这是不可能的,不说王夫人自己不同意,就是太后以及王家也绝不会同意。
但能说韩芸是侍妾吗?除非谁活得不耐烦了才敢这么说。其实,若是贾政不在人世了,什么问题都没有,大不了加一些尊号,贾政活得好好的,就不能轻易加封了,但这个问题又确实与伦理有冲突。
贾家为此事连续召开了多次内部会议,包括贾母在内,都拿不出合适的解决之道,有人主张干脆就这么不承认不反对算了。但王夫人不愿意了,天下谁人不知韩非是贾政的儿子,她这个正牌夫人理所应当是韩非的嫡母,也应是韩府的太妃,若是认了韩芸为太妃,不说外人要怀疑她这个正牌夫人的地位,就是韩府中人也不认可她的身份了。
王夫人顾虑的也是事实,韩贾两家一体,韩贾两家下人对主子称呼基本一致的,若是下人都尊韩芸为太妃,称她为二夫人,让她情何以堪?家里商量不出一个解决之道,又没人敢请韩非过来商议,她就进宫请贾元春主持公道。
此事虽小,却关系着伦理,一边是母亲,一边是最信任的弟弟,西宫太后贾元春也拿不定主意,只得把韩非召进慈宁宫商议。
贾家的动静,韩非早有耳闻了,正因为想不出一个合理的策略,才迟迟没有表态。他不可能让母亲受委屈,韩芸的太妃尊号是当定了,但也不好打压王夫人而让贾元春脸面无光。他和贾元春商量不出良策,便把内阁大臣召进宫问计。清官难断家务事,那些世故的大臣哪敢乱表态,都是含含糊糊打着太极拳,不肯说出具体方法。
西宫太后贾元春叹道:“非弟,娘和芸姨都是哀家尊敬的母亲,你尊芸姨为太妃,哀家没有意见,但也不想娘伤心,你拿个主意吧!”
韩非沉思良久,说道:“臣弟倒是想出了一个办法,只是会引起朝野非议!”
“什么办法?”
“让父亲不再担任朝廷职事,加封一个闲散王爷……”
“此计好,父亲有了王爵,娘和芸姨可以同时为王妃,就不存在争议了!”
“太后,此计虽可解决问题,但朝野议论……”
“反正内阁大臣也知道了,想来也无话可说,其他人乱议论,哀家饶不了他们!”
在西宫太后贾元春的强行干预下,一个新的外姓王出炉了,免了贾政所有职事,恩封为荣王,顾名思义,贾政只是一个荣誉性质的闲散王爷。贾政成了王爷,王夫人顺势成了王妃,贾母尊为老太妃,也算各得其所。
大华经过了一段战乱,当前的经济之策是以休养生息为主,韩非除了采取了一些刺激经济复苏的策略,并无大的改革。韩非近期主要针对军事方面进行了一些变革,在京城近郊设立一个讲武堂,自领讲武堂山长,专门培训军队的中高层将官,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军队中所有中高层都算是韩非的学生,为进一步掌控军队打下基础。
新式火器经过这场战争的检验,非常有效,韩非加大了新式火器的生产研发力度,再次扩编神机营,计划将步兵营逐步换装火枪,淘汰老式兵器。
时间一晃,又过去了一个多月,蓝羽护送安东王遗孀和子女到了京城,韩非闻报命人将安东王家眷带进慈宁宫见太后,同时正式招募蓝羽为韩府幕僚。
“王爷,太后召见!”
韩非知道贾元春定是商议安置安东王家眷的事,便匆匆赶到慈宁宫,进门就见贾元春侧面坐着两个三十余岁的美妇,下首站立着一男两女三个十几岁的少年人。
“臣妾拜见明王千岁!”韩非一进殿,两个美妇带着三个孩子大礼参见。
“两位王妃不必多礼!”韩非坐在贾元春旁边,叹道:“安东王之死,本王难辞其咎,特向两位王妃道歉!”
“明王言重了,夫君也是深感愧对朝廷……”
“时候对错都不必说了,两位王妃带着郡主世子就住在京城,若有什么难处,尽管告诉本王,本王为你们做主!”
“多谢明王!”
这时贾元春对韩非问道:“非弟,两位王妃何处安置为宜?”
韩非沉吟片刻,说道:“两位王妃和郡主住在西苑吧,至于世子……西苑门外有一个院落,划拨给世子居住,这样她们母子离得近,联系也方便些!”
“好,哀家赞成非弟的安排!”贾元春望着两位郡主,忽又说道:“好标致的姑娘,王妃,两位郡主可曾许亲?”
“启禀太后,还未许人家!”
“这样标致的郡主,可不能马虎了,非弟,你注意一下京中可有合适的才俊!”
韩非上下打量了一遍两位郡主,两人差不多相貌,就像是双胞胎,大约十六七,长得确实花容月貌的,忽然心中一动,笑道:“太后,三弟宝玉还未娶妻,不如将一位郡主赐婚给宝玉!”
“甚好!”贾元春呵呵笑道:“哀家怎么把宝玉给忘了?两位王妃,长郡主赐婚给贾宝玉,小郡主就随哀家身边担任女官吧!”
“多谢太后恩典!”
(本章完)
………………………………
第四百三十章 天下大势
西宫太后贾元春同意了自己的安排,韩非便命人召来总管太监黄叶,吩咐道:“在西苑收拾一套雅静的院落,供安东王妃和两位郡主居住,挑选几名机灵勤快的宫女太监伺候着,再把西苑门外那栋梨花精舍收拾出来,供安东王世子居住,也安排伺候的人,另外传本王令谕,加派几名侍卫保护安东王世子安全!”
“老奴遵命!”黄叶领命后,引领着安东王妃和三个子女,退出慈宁宫。
西宫太后贾元春望着一行人的背影消失在宫门外,叹道:“也是孤儿寡母的,可怜可叹呀!”
“太后,这也是安东王自作孽造成的,若不是他私欲作祟,起了不轨之心,何来如此下场?”韩非已经在权谋场锻炼成熟了,也就少了一些多愁善感,“若是番王作乱得逞了,凄惨的就是太后和皇上了!”
提到此事,贾元春心中一凛,是呀,若不是韩非剿灭了作乱的番王,自己母子就算不死,也要终身幽禁,见不到天日了。想到这里,她心肠也硬了起来,恨声道:“那些乱臣贼子都该死!非弟,安东王虽然参与不深,也以死谢罪了,但安东王一家毕竟是戴罪之身,你为何提议哀家将长郡主赐婚给宝玉!”
“这是为了安抚民心!”韩非望着贾元春,说道:“太后,战乱已经结束,当务之急是要融合战乱造成的民众不稳情绪,尽快恢复社会繁荣景象,安东王有过,太后却将他的女儿赐婚给亲弟弟,表明了太后的包容之心,朝廷不会再株连无辜之人!”
“还是非弟想得深远,只是,这安东王家眷来了京城,什么时候让他们回安东?安东王世子年龄也不小了,也该让他继承安东王爵位了吧?”
“不,太后,臣弟根本没打算让他们离开京城!”
“这是何意?”
“太后,这次番王作乱,充分说明了分封番王国的危害性,如今八大番王都死了,剩下的安东王家眷也是戴罪之身,朝廷正好趁机撤番,彻底改变分封番王国的祖制……就算暂时不改变祖制,那也要等皇上成年后,由皇上决定是否继续分封番王!”
“也好,就撤销现有的番王国,等皇上亲政后由皇上决定是否继续设番吧。那,安东王妃一直留居在西苑?”
“西苑本就是皇家妃嫔供养之所,安东王妃居住在西苑是合适的,两位郡主找个合适人家赐婚了就是,安东王世子也留居京城将养着吧!”
“那安东王爵位?”
“太后,安东王毕竟有罪,他以死谢罪了,朝廷可以不追究,但若让世子继续承继王爵就不合适了!”
“嗯,此事非弟做主就行了!”贾元春点点头,忽又想起一事,说道:“非弟,你公务繁忙,经常要留居宫中处理事务,身边没个贴心的人伺候也不行,干脆让你的王妃们也住进宫里来吧,再说这空荡荡的皇宫里,多些人也热闹一点!”
“臣弟多些太后关怀,但此举不行,这是逾越皇家礼仪!”
“无妨的,皇帝年幼,后宫没有妃嫔,不用忌讳什么,而且以前也有皇家亲眷留宿宫中的成例,以哀家邀请的名义留住就行了!”
自己女人能够来宫中侍寝,韩非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沉吟片刻,便道:“那就多谢太后恩典了!不过,王妃们还要处理府中琐事,这样吧,臣弟若是需要留居宫中之时,就让她们轮流进宫伺候!”
“行,非弟自己看着办吧!”
这时,小皇上张元朗在宫女太监簇拥下跑进殿内,贾元春望着小皇上,忧虑地说道:“非弟,皇上的身子骨有些弱,总是感冒咳嗽,哀家很是担心!”
这情况韩非都是知道的,宽慰道:“先帝的体质就不太好,导致皇上体质也弱了一些,等长大一些就好了,有太医每天诊察看护,太后不必忧心!”
安东王妃到京城后的第三天,朝廷以皇帝的名义昭告天下,安东王与叛乱的淮南王相勾结属实,鉴于安东王以死谢罪了,朝廷决定撤销安东王番国,治权收归朝廷。紧接着又是一道圣旨,恩封安东王世子为安乐公,赐宅邸居住京城。
隔天,宫里传出太后懿旨,将安东王长郡主赐婚给荣王贾政之子贾宝玉。
这几个消息引发朝野一番议论,经过七王叛乱叛乱这件事,朝廷撤番已是大势所趋,而且八大番王都死了,居住在京城的北静王一向不涉足政事,可说是撤番的最佳时机,几乎没有任何阻力。太后将有罪责的安东王之女赐婚给亲弟弟,权势显赫的贾家嫡子,也表明七王叛乱一事告一段落了。
不过,出人意料的,安东王世子没有继承王爵,而是恩封了一个公爵,似乎又透露出一点什么信息。特别是“安乐公”这个封号,是不是意味着安东王这一支,将退出政治舞台?
不管京城舆论如何评说,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皇权的代表,张家的影响力越来越式微了,代之而起的是韩贾两家,特别是韩家,可说是大华事实上的第一家族。韩家的产业遍及天下,韩非在民间的威望非常崇高,又是主宰大华命运的摄政王爷,韩家对士农工商都有无以伦比的影响力。
在如今皇上年幼,太后又不愿打理朝政的局面下,皇家的影响力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若不是依然是大华这个国号,有人可能要怀疑,天下是不是已经换了主子了?改朝换代,向来都是权势的重新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