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乱世宏图 >

第304部分

乱世宏图-第304部分

小说: 乱世宏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儿臣查阅史册,黄河好像每间隔百余年,就会有一次改道。每次改道,都会造成一场大灾。如果父皇决定治水,儿臣建议,干脆人工于博州和齐州之间,开凿一条河道出来。勾连黄河与济水!如此,一旦下次来了更大的洪水,超过了沿岸湖泊的蓄水能力,则打开河闸,让一部分黄河水分流到济水中,双道入海。如此,可保我大周,百年之内,再无黄河决口之忧!”稍微等了一下郭威的反应速度,柴荣又点了点舆图,朗声提议。
  “这……”郭威的眉头再度紧皱,双目当中,宛若有两团烈火在熊熊燃烧。
  百年无黄河决口之忧!真的能够做成,即便自己生前无法一统九州,在史册上,也必将留下浓重的一笔。功业无法跟秦皇、汉武相较,但遗泽,绝对不输隋文,唐高。(注1)
  只是,又要开凿人工湖泊,又要挖掘连通黄河与济水之间的沟渠,其耗费之巨,恐怕将远超朝廷这几年赋税所得。而眼下光是赈济灾民,已经淘空了各地府库,哪里还能挪出钱粮来,为如此浩大的工程提供支撑?
  所以,图画得再好,也终究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太子终究还是过于年青,不像王峻等老臣,知道量入为出,量力而行……
  想到这儿,郭威忍不住闭上眼睛,摇头长叹,“唉,君贵,难为你了。咱们大周如今穷得……”
  “父皇,儿臣不需要朝廷支付任何钱粮。”仿佛早就料到郭威会为“无米下锅”而为难,柴荣笑了笑,大声打断,“儿臣临入宫之前,有人教了儿臣八个字,‘以工代赈,卖地换钱’。若是父皇肯将治河之事,尽数委托于儿臣。儿臣保证,五年之内,湖泊河渠尽数完工,而从始至终,不拿国库一分一文。”
  注1:隋文,唐高。隋文帝杨坚,唐高宗李治。这两个,在历史上,都不是凭武功而著称的皇帝。但在位期间,与百姓休生养息,令国库充盈,民间殷实。都算得上有作为的明君。


第七章 治河(六)
  “以工代赈?让灾民们自己出力去修河挖渠?对啊,朕怎么没想到这一招!”郭威先是微微一愣,旋即跳了起来,抬手狠狠拍自己的脑袋!“朕还一直担心呢,那么多无家可归的流民,整天吃饱了没事儿干,被人一煽动,肯定要闹事。而不给他们饭吃,肯定其中老弱会先饿死。以工代赈!以工代赈!想养家糊口就赶紧给朕干活,每天干活累个半死,谁还有心思瞎闹腾!”
  “还有卖田换钱,将黄河南北各州的无主之田,公开发卖给富豪!这个也很关键!”柴荣笑着拉了自家义父一把,然后继续补充。“我大周如今是荒地多,人口少。而朝廷一直实施的,又是每丁十五亩的授田令。所以一些大户人家,空有钱财,却没资格多占田产。而小家小户,既没有余钱,没有力气去开荒。如此下去,恐怕没有三五十年太平光景,即便是洛阳、长安附近,也恢复不了史书上所载的那种,良田连绵如锦的景象!”
  “的确,连续打了七十年的仗,把人丁都打光了。唉!”郭威咧了下嘴,摇头苦笑,“一时半会儿,怎么可能恢复得起来?卖吧,谁能多种就尽量种,总好过让田地都荒在那!不过……”
  犹豫了一下,他压低声音,带着几分沮丧提醒,“我儿可曾想过,黄河下游,可是高白马和你岳父的地盘。你无论卖地也好,开渠也罢,没有他们两个点头,恐怕为父也没办法让你得偿所愿!”
  做皇帝做到这个份上,可真有点儿郁闷。但事实就是如此,眼下大周朝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也没有足够的理由,让手握重兵的几位地方诸侯,乖乖地听从朝廷的安排。所以,想要治理黄河,光是有朝廷的支持还不够,沿途各位诸侯的配合,一样不可或缺。
  然而,在他看来极为繁琐的事情,到了柴荣这里,却变得无比简单,“父皇,儿臣请求,出任都水监水部郎中,主持治理黄河。举荐符昭文、高怀亮为主事和少监,协助儿臣一同治河。”
  “这……”郭威歪着头,像不认识一般反复打量自家义子。半晌,才笑着长叹,“唉,为父老了,真的老了。什么事情,都瞻前顾后,远不如君贵你干脆利索。呵呵,让高怀亮和符昭文出来帮你做事,高,这招实在是高。那高白马正愁给自家老二找不到露脸的机会,符老狼也绝不会难为自家侄儿。有他们俩在,从曹州到滨州,你的命令定然能畅通无阻!”
  “有他们俩在儿臣身边,也可以让地方诸侯安心!”柴荣点点头,笑呵呵地补充。
  治河不是个小工程,涉及到的人员、钱粮、器械都数以万计。所以任何一位地方诸侯,看到自家一亩三分地上忽然来了如此庞大的队伍,恐怕心里头都不会觉得踏实。而让高行周的儿子和符彦卿的侄儿来参与决策,则等同于主动邀请两家势力前来全程监督。高行周和符彦卿无论是为了替自家子侄扬名,还是为了向朝廷投桃报李,都该全力给与配合。
  这其中的弯弯绕,当然瞒不过郭威的眼睛。轻轻颔了下首,他笑着道,“办法是好办法,不过格局还是小了。想收买高白马和符老狼,区区都水监主事和少监怎么够?这样,你明日早朝,主动请缨前去治河,朕就封你为工部尚书,主持处理黄河水患。符昭文和高怀亮两个,一个做工部侍郎,都水监丞,正三品,一个做工部郎中,都督监水部主事,从三品。协同你督办河务,治下官员,由你们三人共同选择推荐。”
  “谢父皇!”柴荣喜出望外,立刻长揖及地。
  早已熟悉了朝廷各项政务的他知道,郭威这样做,等同于把大半个工部和整个都水监,都交给了自己。让自己从此在大周的朝堂上,正式拥有了一支嫡系文官队伍。不再是像原来那样,事事都受王峻的擎肘,无论想干什么,做得对与错,都会被对方严厉打压。
  “不用谢!朕早就说过,咱们父子之间,不必如此客气!”看到柴荣那喜不自胜模样,郭威忍不住又悄悄地叹气。有些矛盾,如何无法调和,就只能想办法保持平衡了。比起王峻的实力来,太子恐怕连此人所掌控的两成都不到。“你出去后,一定要努力做,别辜负了朕的期望就好!”
  “儿臣不敢,儿臣发誓,不治好黄河,不回汴梁!”柴荣在王峻和冯道二人手下历练了一年多,早就憋出了犄角。立刻接过话头,大声承诺。
  “什么话,你不回汴梁,谁来看我这孤老头子?”郭威心头一酸,笑着质问。
  “父皇,父皇恕罪,儿臣,儿臣逢年过节,肯定还是要回来的。只是,只是不能再像现在这般,总是能膝下承欢了!”想到义父身边已经没有了任何子嗣,柴荣心中也是一酸。赶紧又拱了下手,笑着安慰。“但儿臣一定努力,让您明年这个时候能报上孙子。有孙子在,您老肯定就顾不上再思念儿臣了!”
  “那还差不多!”郭威被逗得转怒为喜,摇着头道,“你真该跟你那义弟学学,看看人家,十月成亲,如今胎儿都能看出男女了。不像你,比他成亲早,却至今没有造出娃娃来。”
  “义弟,义弟那是,那是天纵之才,孩儿,孩儿真的不如!”柴荣被说得好生尴尬,低下头,红着脸解释。
  “生孩子跟天纵之才有什么关系!”郭威难得跟自家儿子开句玩笑,抬腿虚踢了一下,继续大声说道,“你勤快些,多努力就是。不说这些了,明天早朝,朕会让那郑子明兼任河道巡防使。如今辽国内乱不休,暂时无力南下。他是一员虎将,继续蹲在沧州实在浪费了。干脆替你把沿河两岸的治安管起来,免得有宵小之徒,趁着水灾闹事。你如果遇到麻烦,也可以随时跟他商量,就不用发过信去,然后眼巴巴地等着他再给你回信了!”
  “这,这……”柴荣闻听,脸色立刻变得更加红润。像偷吃糖瓜却被大人抓了现行的孩子般,流着汗主动认错,“今天,今天的那幅舆图,还有,还有治河策略,的确大多出自子明之手。儿臣也不是想贪墨他的功劳,是他,是他自己一再叮嘱儿臣,不准,不准把他推出来的。儿臣,儿臣……”
  “行了,你是在保护他,他自己也想韬光养晦,免得木秀于林。朕知道,朕早就知道!”郭威拍了拍柴荣的肩膀,低声叹气,“唉,小小年纪,怎地一个个都如此老成,就跟活了好几辈子一般。去吧,好好做,你们兄弟联手做出点事情给朕,给文武百官看。朕当初和你年龄差不多的时候,跟刘知远、跟常思,也曾经有志拯救万民来着。可后来,后来却一步步,唉,不说了!总之,你们兄弟三个,比我们兄弟三个强。你们兄弟三个,将来一定会比我们兄弟三个强!”


第七章 治河(七)
  说到最后,话语里隐隐已经带上了几分沉重。
  太子柴荣听在耳朵里,唯有默默点头。
  战乱已经持续了七十余年,曾经的大唐盛世,已经彻底成为了传说。曾经被随便一个地方诸侯就能打得溃不成军的契丹野人,如今已经成为需要大周以举国之力才能扛得住的庞然大物,并且曾经一度攻入汴梁,席卷半个中原。
  如果中原再继续乱下去,恐怕就不仅仅是几家几姓妻离子散了。而是要再度重复当年的五胡之乱,所有汉人都会变成两脚羊,所有雕梁画栋和经史子集都再度被付之一炬。
  义父郭威,后汉太祖刘知远和泽潞节度使常思三人半辈子苦心孤诣,就是为了结束这场浩劫。他们走着走着就走歪了,他们走着走着,就渐渐忘记了当年的初心。而自己,赵匡胤和郑子明,却可以接过他们当初的志向,避开他们曾经走错的弯路,将大周,将整个中原,努力拉回正轨!
  自己、赵匡胤和郑子明还年青,有的是精力和时间。自己、赵匡胤和郑子明的起点就比义父那一代人高,未来,也理应比他们走得更远!
  “去吧,记得明天早晨把奏折弄得漂亮些,别让王秀峰挑你的毛病!”见到柴荣那郑重的表情,郭威就知道今天自己的话没有白说,在他肩膀上轻轻按了按,低声吩咐。
  “是,父皇,儿臣定不负你所望!”柴荣用力点头,拱手告别。转过身的瞬间,背影居然带上了几分决绝。
  父子两个当天夜里都辗转反侧,第二天早朝,却抖擞精神,相互配合着,把预先的安排,都尽数兑现。
  期间,虽然遭到了王峻等老臣的一些擎肘,然而,毕竟郭威心意已决,再加上治河自古以来都是件费力不讨好的苦差,其他人都避之唯恐不及。所以,很快,反对者就自动偃旗息鼓。
  散了朝后,柴荣立刻着手准备。又花了些时日,调集人员和物资,终于赶在下一波暴雨降临之前,水陆兼程离开了汴梁。
  他急着做出成绩堵朝中某些人的嘴巴,所以早在出发前,就派人给好兄弟郑子明送了信,约后者与自己在博州汇合。而郑子明虽然身在沧州,对王峻于汴梁城内针对自己的那些小动作,却并非一无所知。因此,无论是为了帮义兄柴荣的忙,还是为了自保,都没有拖拉的理由。接到信后,立刻点起三千精锐,押着数十船辎重,沿运河一路奔向了目的地。
  博州,十日后。
  浑浊的黄河之水,如同一条朝天怒吼的蛟龙,带着呼啸声而来,卷着漫天的泥沙,奔腾而去。
  滚滚波涛,使劲地拍打着岸边,带起一个又一个令人恐怖的旋涡。
  对此地,郑子明和郭荣两个,都不陌生。
  两年前,郭威起兵南下复仇,各路人马约定的汇合地点,就是博州。当时,初出茅庐的沧州军,还以整齐的军容,激昂的士气,娴熟阵列配合,引起了友军一阵阵惊呼。高怀德、符昭序等人,也是在此地与郑子明相识,进而彼此结为关系亲密的好友。
  而现在,曾经的大校场,已经彻底沉入的水下。曾经的河岸码头,已经变成了一座大湖的中心。当年众将比武的高地还在,就紧邻在刚刚形成的大湖边上,看上去如同一头俯身饮水的怪兽。在“怪兽”的脊背处,有个堆满了鸟屎的木头亭子,则正是当年复仇大军开拔时的点将台。
  点将台里,郑子明和郭荣苦笑着站在一处。放眼望去,浊浪排空,水雾弥漫,前方是一片汪洋,左右则各是一片沼泽。
  博州城其他地方,也跟脚下的情况差不多。肆虐的河水,将地势低洼之处,全都变成了湖泊。原本的城墙和城内楼台馆舍,已经尽数被河水泡塌。城内的十余万男女,被河水淹死了大约三万有余,剩下的七万余人,此刻都逃到了三十里外,隔着一条干水沟的夹河县。与其他从各地蜂涌而至的十几万灾民一道,如同数群初生的羔羊般,嗷嗷待哺。
  而夹河县城,原本只是个弹丸之地。全县城乡人家总计才不过四千多户,怎么可能容纳得下忽然涌来的二十余万流民?几乎是在短短数日间,整个县城就变成了大杂货摊子,旅馆客栈,寺庙道观,都挤满了人。大街小巷,墙根屋檐,也全都是三尺高的简易窝棚。以往热闹喧哗的大街上,布满了屎尿垃圾。街道两边的店铺,十家有九家关门谢客。唯一还开着门的只有妓院,只需要付出几个荞面窝头,就可以将黄花大闺女往里头拉。并且还能可着劲儿挑,个子矮,脸上有斑点,性子不狗温顺的,一概不要!
  “好在你带了粮食和腌鲸鱼肉过来,否则,为兄我真的要在夹河县大开杀戒了!”想到城内某些地方大户那趁火打劫的丑恶行径,柴荣的火气就不打一出来。狠狠踢了点将台的柱子一脚,咬着牙说道。
  郑子明给他谋划的治河方的确略切实可行,但眼下,他的首要任务却不是治河,而是先想方设法安定人心。否则,再好的方略,也推行不下去,到最后,兄弟二人只会落个纸上谈兵的笑话。
  “杀人的事情,倒不用急。而是想办法,先让百姓们从城里疏散出来,暂时在附近的高地上,结营而居!”郑子明虽然比柴荣年龄小许多,面对眼前的乱局,却远比对方能沉得住气,笑了笑,小声开解。“只要先把流民都撤出来,当地不法之徒,自然就失去了浑水摸鱼的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