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565部分

崇祯十七年秋-第565部分

小说: 崇祯十七年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侧坐着的七位宰相,议论了一下,礼相孔闻褾没好气道:“今岁年中,多尔衮就派人来邀我们出兵,当时我就反对。现在怎么样?果不其然,什么好处没捞到,自己却惹一身骚,招惹上了大麻烦!清军入关不过十年,多尔衮又不接受汉化,采取激烈的民族政策,清本来就不得人心,根基不稳,他理应先整肃内部,稳定人心,消除隐患,可他却偏要去招惹明朝,结果惹下这么大个麻烦,又想拉我大金下水,真是岂有此理!”

    孔闻褾先骂了一通,然后才给豪格行礼道:“陛下,臣以为这事得清国自己扛,我大金不能插手!”

    豪格也不想插手,可是从他得到情报来看,这次满清估计是抗不过去,他不出手,明军至少要将多尔衮赶回关外,那大金也就危险了。

    金国权力不集中,豪格基本快被架空,这点从勤政殿里几位宰相一屁股坐着,便可以看出来。这待遇在明朝只有严嵩等几个首辅才有,剩下的都得站着。

    豪格手指在龙椅上敲了几下,看向孟乔芳道:“孟卿,你怎么看?”

    孟桥芳见豪格点名,他只能起身行礼回道:“陛下,如果援救清国,那大金在青海与明军对持的部队就要撤回,另外联合哈萨克汗国夹击叶尔羌的计划也要推迟。还有朝廷扩大铜川矿山,于宁夏卫开垦棉田,在固原增开官窑的计划,都会受到影响。”

    明军在青海南部筑了两座城池,像钉子一样插在青海,金军利用骑兵优势,已经围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想要将明军逼出青海,但目前还未实现。

    现在金国的兵力大概只有十六万左右,其中汉中五万不能动,河西走廊两万人也无法抽调,剩下的九万人中,潼关函谷要各放一万,北面长城一线,也要放一万,长安也要万把人守卫,这就一共去了十一万人。

    就圆满清,至少也得去个四五万人,那在青海对持的人马,肯定就得撤回来,至于攻打叶尔羌,就更加不要提了。

    打仗除了军队之外,还要数倍于军队的民夫来运送粮草物资,而关中因为崇祯年间的战乱人口凋敝,若是征发大量民夫,必定影响金国的生产和商业。

    豪格听了皱了下眉头,同时心中也有些不高兴。

    从战略上讲,金国这次必然要站在清一边,如果金国见死不救,清被南明灭了之后,下一个必然就是金国。

    豪格虽然也是恨极了多尔衮这个惹事精,但是他从理智出发,觉得还是应该拉他一把,不过几位相国和他们背后的汉族士绅,似乎都只顾这家族或者自身的利益,不愿意参与这场战争。

    “孟卿的意思是也不赞成出兵吗?”豪格沉声说道。

    孟乔芳是首辅,又是大金的郡王,他不同意的话,就算豪格坚持,金国也不可能出兵。

    孟乔芳却摇了摇头,“陛下,臣说这些,并非反对出兵,而是让陛下和几位相国知道,出兵会对我大金造成了什么样损失!清国想要我大金出兵,就得拿等价的东西来换!”

    豪格闻语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确实不能像上次一样,被几句空话一忽悠,就傻乎乎的出兵四川。这次多尔衮想要金国出兵帮助清国,他就必须要大放血!

    这时韩朝宣也开口说道:“唇亡齿寒,所以臣也赞成出兵,可是这件事情毕竟是清国自己惹出来,我们出兵必须要有好的条件。臣以为,约制我大金国力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地,二就是人口。地的话,可以将河套地区拿来,人口我们可以趁着战事从山西迁徒一些过来。”

    汉族士绅对于土地永远充满着欲望,要了土地,还需要人口,特别是矿山、作坊、棉田这都需要很多劳动力,另外开发河西走廊,经营西域都要迁徒人口过去。

    豪格听了点点头,问道:“几位卿家还有什么条件要提?”

    感谢小余生的500打赏

    (本章完)


………………………………

第1166章金国出兵

    范文程在金国争取援兵时,多尔衮也在进行诸多努力。

    他这个“睿王”可不是白叫的,像他这样狡诈的人,不可能只在一颗树上吊死,必然为自己想好一两条退路。

    这时清廷能用上的兵力已经用上,可是蒙古人却还没有使出全力。

    满人起自关外,知道北方的民族,无论男女老弱,只要能舞得动刀,拉得开弓,那都是战士。

    蒙古人可以说是全民皆兵,这点也正是北方民族能与中原王朝相抗的原因。

    明朝人口四五千万,养兵不到五十万,可北方民族人口可能就百万左右,经济文化都比不上明朝,确能轻轻松松拉出十多万人马出来,这就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渔猎的巨大区别。

    虽然在朵儿滚的要求下,蒙古诸部已经凑了一支两万人的大军南下,接受尼堪的指挥,但是多尔滚觉得,将蒙古十四岁以上的男子全部抽调,至少还能凑出一直四五万的大军。

    多尔滚想继续抽调蒙古人,其实还存在另一个盘算,就是让蒙古人冲在平叛的第一线,这样平定了叛乱,自然万事大吉,可要是没能平定叛乱,大清在明军的反攻下被迫退回关外,那满清与蒙古的联合,必然就此告破,臣服于清的蒙古诸部,肯定不会再理会没落的大清。

    可要是这场战事,蒙古人死得多些,伤了元气,那大清即便是退到关外,也还是能保持对蒙古人的压制,至少是保持皇太极时的态势,防止蒙古诸部反叛。

    多尔衮盘算打得叮当响,可惜蒙古人也有蒙古人的底线,他们拼凑的两万人马南下之后,在宣大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反而在攻城拔寨中死伤甚众,这让蒙古人不得不谨慎起来。

    大清能平定姜襄守住北方,那还是满蒙一家,要是守不住被赶出来,那今后会怎么样就不确定了,蒙古人不可能投上全部的筹码和部落的未来。

    多尔衮派往蒙古继续催兵的使者,并没能给多尔衮带来蒙古人马,包括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土谢图亲王巴都尔在内,几乎所有的蒙古部落,都不愿意陪着多尔衮孤掷一注。

    蒙古人目前投入的蒙古藩兵和后来投入的两万人,已经是蒙古诸部的底线。

    这让多尔衮大发雷霆,大帐外远远便听见他的怒吼声,众将还是第一次看见多尔衮如此大发脾气。

    “他们以为自己是谁,还真以为自己是什么亲王吗?居然敢不听本王的调令,坏了我的大事!”

    多尔衮痛心疾首,少不了咳个二两血出来。

    他这么失态,除了因为他的算计,没法子实现之外,最主要还他是内心有些恐惧,没想到蒙古也不听话,这说明大清真的到了危机存王的关头了。

    如果蒙古人愿意听命,那他至少可以先平定宣大,可现在他就真的只有求豪格一条路了。

    多尔衮气归气,可是终究无可奈何,只得老实的一边进攻山西,一边等豪格的回应。

    如果豪格不愿意出兵,他或许真的会考虑,趁着实力尚存,撤回关外去。

    时间到了十一月,清军三个方向的进攻,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北路清军和中路清军因为兵力上了劣势,并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还是与叛军相持不下,被多尔滚给予厚望的南路清军,也因为姜襄调义军万链部南下支援高鼎,而至今没有攻破潞安。

    姜襄见搅动河北不成,退回山西之后,便开始统筹各路义军,化地而守,令诸部人马大修工事,巩固城墙,加强防御,准备依靠山西的诸多关隘和坚固的城墙,同多尔衮打持久战,拖到开春,为明军争取准备的时间,只要楚王肯出兵,那么他还有翻盘的机会,就有机会大败清军。

    多尔衮也在等他翻盘的机会,那就是豪格出兵。

    豪格在与几位大臣商议之后,没有见范文程,而是直接开出了条件,多尔衮答应,那他就出兵,多尔衮不答应,那他就坐视不理。

    当然这个坐视不理是说给范文程听,要是多尔衮不答应,他还是会出兵,只是会降低些要求,让多尔衮能够接受。

    多尔衮并没有给范文程足够的权限,特别是涉及割地这样的大事,范文程还做不了主。

    金国故意拖延了范文程许久的时间,可那是为了好坐地起价,豪格也知道平定山西的事情拖不得,所以他让范文程去找多尔衮时,金国上下便已经开始备战。

    多尔衮现在就是个溺水的人,豪格有十足的把握,多尔衮会接受他的条件。

    这么多年来,豪格第一次,在多尔衮面前找来了一股碾压般的快感。

    豪格的直属人马被明军歼灭之后,豪格一直再偿失重新掌握军权,而打仗是最好的与军队拉进关系的机会。

    通过与内阁的商议,分配利益之后,汉族官绅同意出动部曲三万人,豪格出动满蒙兵马一万,驻兵于同州府境内,洛水河畔的大荔县外。

    这里位于晋陕之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为东面就是通往山西的重要关隘蒲津关和蒲津桥,只有占据蒲津关,金军才能从容进入山西,并且将山西的人口,迁徒到关中来。

    豪格不可能真的放弃清国,让明朝的计划成功,他已经部署好了一切,耐心等待多尔衮是否答应他的条件。

    时间已经到了十一月,天气日渐冷了下来,要说秋收以过,已经进入农闲时节,可是在大荔县外却是热火朝天。

    大荔县临近洛水,地处关中平原,土地适合耕种,但是因为关中混乱多年,许多田地和水渠都荒废了多年。

    豪格的大营正好就在一大块荒地的旁边,这时正好看见当地大族组织百姓开垦,特别是疏通水渠,以便来年耕种。

    这天上午,豪格正领着士卒,进行视察,一队骑兵飞奔而至,来到他身前单膝跪地,“陛下,清国使者范文程来了,说是送来了多尔衮的答复。”

    豪格听了微微点头,“让他到这里来!”

    不多时,范文程在士卒的带领下,匆匆来到豪格身前,豪格则指着正在疏通沟渠的百姓,笑道:“范文程,朕治国比多尔衮如何?可以做中国之君吗?”

    范文程却一时说不出话来,憋了半响,才开口道:“陛下治国有方,关中百姓能有陛下这样的君主,是他们的福气!”

    要说范文程还是当年皇太极提拔起来,豪格盯着他,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到后悔的神情,后悔当初没有跟随他,现在被困在多尔衮的破船上下不来。

    “听说清国去岁一年的赋税,不到三百万,粮食也没有结余。你知道我大金去年的赋税有多少吗?”豪格继续说道:“近三百五十万两!另外有结余粮食十万石,腌肉八万斤!大金版图不及清国,然而赋税和钱粮却比清国多,这是不是因为多尔衮无能啊?”

    范文程心急如焚,哪里有心思听豪格埋汰多尔衮,他直接认输,忙深深行一礼道:“我大清危急,摄政王请陛下看在昔日的情分上,出手相救。”

    “昔日情分?”豪格眉头一挑,“朕与多尔衮有什么情分可言?你直说多尔衮同不同意朕的要求?”

    范文程忙道:“摄政王同意将河套让给大金,只是陛下要的钱粮和马匹,摄政王只能分批付清!”

    “哈哈···”豪格闻语不惊大笑,多尔衮那厮为了胜利,还真是能屈能伸!

    感谢信佛xs,之前看成一千了,感谢信佛xs的10000打赏,另外也感谢衰草枯楊,孤雪傲蓝,悅凍窩芯,書友201007,天堂守門員O地獄看門狗,藏名ang的打赏,感谢大家的支持

    (本章完)


………………………………

第1167章偷袭蒲津

    十一月十八日,一场大雪不期而至,白色的雪花飘落,慢慢笼罩着远方的山林和旷野,人们都躲入屋内避寒,白茫茫的大地变得格外的凄冷和苍凉,呈现出一副壮丽的北国风光。

    这里是黄河西岸的一片枯树林,一支万余人的军队,隐藏在被白雪覆盖的树林里,每个士卒都披裹着臃肿的毛皮,披着白色的斗篷,全然不顾冬季的寒冷,在大雪的掩护下寻找机会。

    寒风凛冽的天气,这也就北方的汉子能够忍受,换成南方人,怕是就算裹着被子,也要冻死。

    范文程快马将金国的条件送给多尔衮后,多尔衮并没有犹豫,他已经别无选择,只能同意将河套地区让给金国,并付给豪格兵饷一百万,战马一万匹。

    清的财政并不乐观,多尔衮要求银子和马匹,每年给一点,分数年付清,豪格也乐于接受。

    他主要的目标是河套,那里牧草肥美,也能种地,面积广大,是块非常好的地方。银子和马匹是他打的掩护,没想到多尔衮也答应了。

    虽然没有一次付清,但是每年给一点,到是让豪格有一种多尔衮向他称臣纳贡,岁岁来朝的感觉。

    得到确切答复之后,豪格一面让济尔哈朗之子,简纯郡王济度前往河套接收牧场,以防多尔衮今后反悔,一面让汉将王永强,领兵夺取蒲津关。

    值得一说的是,满清一边,在代善死后不久,金国的满人亲王济尔哈朗因为政治斗争失败,被孟乔芳、韩朝宣等汉族官绅赶出朝堂,废除亲王爵位,罢除一切职务之后,也在今岁年初郁郁而终了。

    王永强是陕西吴堡人,是金国的延安总兵,负责金国长城一线的防御。

    历史上他在陕北响应姜襄反清,最后为吴三桂击败,然而就像原本该在晋南反清的韩朝宣、虞胤等人加入了金国一样,王永强也并没有参与姜襄的反清起事,反而成为了姜襄的对手。

    这主要是因为,金国汉化之后,没有像满清境内那么深的********。

    王永强在延安府有土地上万亩,部曲三千,佃户上万人,已然跻身统治阶层,所以他暂时没有反金的动机。

    在得到豪格的命令之后,王永强便汇合另一个陕北豪强高有才的两千部曲,再加上其他几路兵马,还有索尼一千满兵,共计万人,准备随时向山西进兵。

    蒲津关是连接山西和关中的战略要道,尤其是横在黄河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