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340部分

崇祯十七年秋-第340部分

小说: 崇祯十七年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众清将听了,却有些震惊,端重郡王让他们阻击王彦,这才刚开始就撤么?坏了大事可怎么办?

    “固山,郡王正要击破金声桓,俘虏南朝皇帝,因而命令我军在此阻击,若此时撤退,万一坏了大事,恐怕不好交待!”

    佟图赖眯着眼扫视战场,他短时间内根本没有办法阻止明军在侧翼登岸,除非拿马军去拼,但那也未必能够阻止明军。

    王彦兵力远胜于他,他能依靠的就只有青戈江,现在侧翼已经被送上来三千多人,如果登岸达到万人,那他就危险了,这仗根本没法子打?

    佟图赖怒目瞪了那将一眼,“你们愿意拿命拼个鱼死网破么?”

    众清将闻语,微微一愣,神色一暗。

    现在明军过江的人少,骑兵不多,还能赶紧抽身,要是等明军大部过了江,他们不仅完成不了阻击的任务,反而要把性命都要搭上,实在是不划算。

    如此还不如撤退,留下有用之身。

    佟图赖见众将都不说话,叹了口气,说道:“传令,全军撤退!”

    鸣金声响起,正面战场杀得正惨烈之时,许多绿营兵听了还没反应过来,可两翼的蓝甲骑兵,却反应迅速。

    八旗儿郎如今早已抢的盆满钵满,家大业大,顾虑自然也大。他们还没来得及享受,大伙儿都不想死在战场上,他们听到金声,见大纛退走,立刻扯动缰绳,调转马头,撇下步军迅速撤离战场。

    厮杀的绿营兵反应过来,心里顿时直骂娘。

   

………………………………

第714章中军危机

    隆武四年七月十七日,王彦领忠贞、忠勇、都标,击败退了青戈江一线阻击的清军,稍加整顿后,便继续东进。

    外线战场上,因为诸路清军,得知王彦也扑向大胜关后,明白博洛的兵力不足,所以纷纷向大胜关一线靠拢,意图将王彦困入网中,但明军左右两翼变攻为守,在外围疯狂阻击清兵向大胜关靠拢,所以到底鹿死谁手,现在还是扑朔迷离,尚未可知。

    此时孙守法领右路军两万,将清廷浙江巡抚萧起会近三万人阻拦在宁国府一线。

    李过再得知多铎分兵南下,要抄王彦后路之后,立刻改道,急转东进,去拦多铎,两军遭遇于和州。

    皇帝与金声桓在攻占芜湖后,急于抢占南京,也没想到中清军诱敌深入之计,所以在芜湖没有留下重兵,只有一个千户的人马驻守,兵力十分有限。

    金砺穿插过来之后,芜湖守军就知道大事不妙,吓得赶紧关闭城门。

    这突然一支人马,穿插过来,谁到知道前面过去的明军危险了。

    守将忙派探子出城打探,带回来的休息,却不容乐观,城中守军、士绅百姓开始人心惶惶,这才复南冠,难道又要脱下故国衣冠?

    对于守军而言,金砺的清兵虽然没有攻打芜湖,但他们依然提心吊胆,甚至有些绝望。

    十七日下午,周长十多里的城墙上,稀稀拉拉的站着几百明军,一个个都是忧心忡忡的,担心着自己的命运。

    几名士兵站在城墙上放哨,忽然一人指着城下惊呼道:“总旗,快看!”

    一名插着盔旗的军官闻声,向城外眺望,只见西面杨起一片尘烟,以多年的战阵经验,他十分清楚,只有骑兵才有如此声势。

    总旗脸色立刻刷的一变,他脑海中,第一个反应就是,完了,前几天穿插过去的清军杀回来了。

    城上不多的守军,看着烟尘,感受着大地的震动,心中都生出了恐惧。

    片刻之后,城上的守军便看见,杨起的烟尘中,一支蓝甲骑兵疾驰而出,但是却并非直奔城下,而是飞驰着绕过城池,往东面跑去。

    城上守军见此微微一愣,没过多久,从烟尘中又跑出一队队绿营步军,他们的状态比骑兵糟糕许多,一个个拖着旗帜、长枪,仓皇的逃跑,有的还不时回望,似乎后面有什么恐怖的事情。

    “总旗,这是?”城上的士卒,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那总旗见此,却忙道:“你们看着,我去请千户过来。”

    等千户来到城上时,刚好赶上绿营兵的尾巴绕过芜湖城。从城上往外看,一路上俱是清兵丢弃的旌旗、兵器。

    清军这样跑,明显是吃了败仗,但城中明军太少,城墙都站不满,所以并不敢轻举妄动。

    就在这时,芜湖西面杨起更大的烟尘,大片的人潮涌动,数千精锐骑兵在前,无数碟盔在后攒动。

    城上守军,只见一杆三丈高的金边王旗大纛,被众多旌旗簇拥着,往城下移动,左右还各有一杆两丈高的大旗,一绣白虎御风图,一画玄武纵水图,迎风猎猎。

    千户脸色一变,混身肃然,“快开城门,那是衡阳王的大纛旗!”

    语毕,那千户便匆匆转身下城,前往城下迎接。

    芜湖守军虽是王得仁、金声桓的人,不属于五忠军的系统,但从金砺的清军迂回穿插过来,城内的守军,就意识到了前线可能大变,而他们已没了主心骨,这时看见王彦过来,自然跟见了亲人,看见了大家长一样。

    片刻后,芜湖城门大开,一身金甲的王彦被簇拥着进城,但他并没有打算在芜湖久留,因而大军依然驻扎在城外。

    军队经过渡江之战后,有些疲乏,他一面令人马稍作休整,清理斩获,统计损失,一面派出斥候往大胜关方向打探消息。

    打仗不能鲁莽,他必须摸清楚。

    王彦虽然撞进来,但也不是瞎撞,若是皇帝和金声桓已经完了,那他深入进去,就是自己找死,必须立刻组织大军撤退,但若是战事并未结束,那他将当即尽起大军,前去解围。

    芜湖府衙,王彦听了黎遂球等人的汇报,已经将伤兵安置在城中医治,又听了刘顺等人的关于伤亡的汇报。

    方才一战,进行的时间极短,前后不到两个时辰,五忠军主力还没过江,金砺便主动撤退,因此伤亡并非十分巨大。

    这一战的损失,主要来自正面进攻的广武营,战死近千人,受伤的也有五百多人,铁人军损失则不到二十人。

    清军一方,骑兵损失比较少,除了之前冲阵被砍死的四百多号人马,剩下的骑兵跟兔子似的直接溜掉,不过绿营步兵没那么好运,被杀三千多人,俘虏也超过一千,最主要的是金砺两万人马的辎重、火炮,全部落入了王彦之手。

    总体而言,这一战收获还是十分可观的。

    等将领和幕僚汇报完事务,那留守芜湖的千总,又被唤入堂来。

    这将名唤左梦长,长七尺,体貌魁伟,是左良玉的旁支族人,一直在金声桓军中,金声桓反正,他便跟着反正。

    此人还有些本事,但是因为左梦庚的关系,一直受到排挤,许多将领看了他都不舒服,但金声桓对他却比较信任。

    “参见,殿下!”左梦长进得大堂,单膝行礼。

    王彦挥了挥手,让他起身,然后便座直身子,开口询问道:“左千户,陛下从芜湖出发已有多久?”

    “回禀殿下,陛下与金都镇,出发已有八日时间。”

    王彦看左梦长脸上带着忧虑,心中也是一阵苦涩,八天时间,足够发生许多事情了。

    王彦心里跳了一下,身子前倾了些,开口问道:“可有消息传来?”

    “三天前,两万清兵绕过芜湖,前往青戈江一线布防。卑职就知道前线必然出了重大变故,因而派出斥候出城,打探了一些消息。”

    王彦眉头皱着,催促道:“如何?”

    左梦长,吸了口气,“斥候往大胜关方向探查,从附近百姓口中得知,数日之前,有清军大军,从溧水县方向西进,队伍蔓延数十里,声势十分浩大。”

   

………………………………

厚颜再请一天


………………………………

第715章被困马鞍山

    正午,七月的烈阳高照,万里无云,天空湛蓝,远处树林中知鸟吱吱叫着,一队数十人的骑兵,忽然出现在旷野上。

    骑兵们挎着战马,立在一片野草疯长的田野中,为首的骑兵四下张望,周围骑兵靠拢过来,警惕的看着四周。

    夏日炎炎,日头如火,几名骑兵都被太阳烤的面色赤红,豆大的汗珠从他们的额头上滚落,骑兵胸襟前和后背湿了大片,如同水洗过一般。

    “总旗,这一路过来,怎么没有见到中路军的踪迹,连清军的人影也没看到?”一名骑兵催马上前一步,靠近插着盔旗的头领,用袖子擦了下额头的汗水。

    总旗眉头一皱,他们是横冲马军的斥候,奉命前往大胜关方向探查中军所在,顺便摸清楚清军的动向。

    可他们已经深入应天府五六十里,沿途均未见任何军队的痕迹,实在是让人感到奇怪。

    总旗目光扫视了前方一眼,从马鞍上取下一个水袋,仰头倒了下,水早已饮完,一旁的骑士见此,忙将自己的水袋丢了过来,总旗接过,却只喝了一口,便丢回去,手抹了下发干的嘴,然后开口说道:“往前继续探查。”

    语毕,总旗一拉缰绳,双腿夹了下马腹,便催马奔驰起来,后面的骑兵见了也连忙催马跟上。

    一行人继续往前,冒险向大胜关方向探查。

    骑兵们奔驰了十多里,大胜关的城墙隐约可见之时,终于有所发现。

    在广阔的关前平原上,一座绵延的大营,营门处的望塔被消去一半,斜倒下来,营盘的寨墙和据马被拉倒,木桩散落,里面绵延的白色营帐,也被焚毁大半,剩下的则冒着阵阵青烟。

    营盘内,以及四周的旷野上,到处都是残破的旌旗,箭矢和刀枪,明军的尸体,清军的尸体,八旗的尸体,铺满了大地。

    骑兵见此纷纷拉住缰绳,将马速放慢下来,在尸体间穿行。

    总旗骑在马上,心中沉重,他们催马在尸体间慢行,伸手拔起一杆烧去一半,斜插着的军旗,然后将卷着的旗面展开,只见中间的“明”字,已经被烧的只剩一个“日”字,旁边一行小字到还在“武卫左军磐石营甲千丁旗”。

    总旗眉头紧皱,从眼前的情况,不难看出战事的激烈程度。

    这大营被攻破,方圆十里人尸马尸随处可见,中路军恐怕是遭遇了大败,但具体败到什么样子,残兵退往何处,还需要进一步的打探。

    一众骑兵的心,陡然悬了起来。

    骑兵继续在尸体间缓慢前行,不时拔起一面军旗,展开查看,看见旗上的营号,心又不禁沉了一分。

    骑兵不时下马翻动一具具身穿山纹甲的尸体,从尸体腰间扯下一枚军牌,收拾起来。

    从尸体的散布来看,明军死伤要比清兵多得多,也可以看出中路军抵抗非常激烈,哨骑一路已经收了一员参将,三个千户,十多个百户的军牌,应该是出现了成建制战死的情况。

    值得庆幸的是,他们没有发现陛下的大纛,金声桓、王得仁等大将的大旗也都没有出现,他们只能期望陛下逃脱了。

    众人心情沉重的向前又摸了几里地,一名骑兵忽然惊呼一声,扬鞭指道:“总旗,有清兵!”

    总旗闻声,寻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见远处正有些人影在尸体间行走,不时将一杆杆长枪、鸟铳等兵器拾起,捆扎在一起,尸体也被拖上大车拉走。

    这是清军在打扫战场,骑兵发现清军时,清军自然也发现了远处的骑兵。

    远处一支徘徊的白甲八旗骑兵,嘴中叽歪着说了几句满洲鸟语,便一夹马腹,分为左右两部,向骑兵包抄过来。

    总旗见此,忙一挥手,然后一拉缰绳,令道:“走,咱们撤!”

    当下骑兵们急忙调转马头,口中发出催动战马的声响,手里马鞭挥动,急忙往西面退去。

    白甲骑兵一路追击,可是天气太热,白甲八旗骑兵有些吃不消,直追了十多里,依然没有追上,这才放弃了追赶。

    当涂县北面,另一路五忠军斥候,选择了贴着长江进行搜寻,他们一路前行,摸清了清廷沿江重新设立的墩台,逐渐要进入应天府的地界。

    这时哨骑一骑接着一骑的登上一座土山,忽然发现远处马鞍山角下,一座大营在山脚绵延一片,将马鞍山围的水泄不通。

    在马鞍山的对面,乌江镇与之只有一江之隔,相传当年楚汉之争时,霸王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败退至乌江,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挥剑自刎于江边,只令人将跟随他征战多年的乌骓渡至对岸。

    乌骓有灵,恋主思主,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一山,马鞍山由此而得名。

    哨骑站在土坡上观望,他们奉命沿江探查,摸清清军江防的情况,以便水师顺江而下,却不想在马鞍山下撞见了清军大营。

    哨骑只见山下,旌旗招展,号带飞扬,白色的营帐遍布山脚,无数人影在营盘内走动。

    “总旗,看山顶!”在众人目光被山下大营吸引时,一名哨骑忽然指着山顶惊呼道。

    众人寻声望去,果见山间有旌旗若隐若现,山顶似有大纛旗迎风而舞,但哨骑们离的太远,却看的不够真切。

    就在这时,清营中忽然传出,轰天的号炮声响,似汪洋大海起春雷,紧接着振地的战鼓擂起,似万刃山前丢霹雳。

    清营中,无数人影涌出大营,如林的长枪,漫天的旌旗,如海潮滚滚,一座兵山出营,向几座山头扑去。

    众多哨骑见此,心中一凛,总旗当即回头,“孙定义,你领五人,迅速回去向大王禀报!我留下继续监视。”

    一名插着盔旗的小旗闻声,当即抱拳,然后点了五名手下,一拉缰绳,疾驰而去。

    “总旗,清军游骑发现我们了!”那小旗刚走没一会儿,一名骑兵立刻惊呼一声。

    众人只见一队清兵骑兵,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绕道了土坡后面,另一支清军骑兵,正从正面奔来。

    总旗见此,神色一厉,一把抽出战刀,夹动战马,喝道:“杀出去。”

   

………………………………

第716章发兵救主

    太平府,王彦在芜湖稍作休整后,大军便开始向大胜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