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153部分

崇祯十七年秋-第153部分

小说: 崇祯十七年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回去后约为思索,觉得天子移驾这样的大事,还是应该让王彦知晓,遂即做书一封,派遣幕僚黄旭东,前往武昌去禀报王彦。

    黄旭东字克渊,常德府武陵县人,崇祯十年考取举人功名,此后屡试不中,回乡讲学,他信奉阳明心学,十分注意自己的操行。

    张献忠大掠湖广时,他于山中避祸,此后朝廷倾覆,清兵南下,适逢堵胤锡经营湘北,联络李过、高一功,知他才名,遂即寻访聘为幕僚。

    黄旭东得了堵胤锡之命,遂即驾船顺湘江而下,入长江顺流到达武昌,但王彦已经领军北上,他随与江面上运输粮草的船只一起,进入汉水去寻王彦。

    他们一行来到承天府,但又得知王彦移师宜城,遂即便连夜坐船前往。

    黑夜里,船头点着几盏油灯,黎遂球笑着指着不远处一到河湾道:“国公让长庚先生制作了一个大沙盘,山川地貌一目了然,我虽从来没有来过江汉之地,但只要看上一眼沙盘,就可以对地形了然于胸,过了前面那道河湾,想必就可以看见宜城了。”u000b黄旭东微微点头,脸上漏出感慨:“想国公入楚以来,先战岳州,再破荆州,现如今又攻下武昌城,兵锋所指,所向披靡,实乃我大明第一名将也!美周兄,在下一想到马上就能一见楚国公真容,心中便异常激动啊~”

    “哈哈~”黎遂球闻语,笑道:“国公礼贤下士,甚为爱才,若是见了克渊兄,只怕要长吁短叹一番,久久不能入眠也!”

    “哦?这是为何?”

    “恨,堵抚台捷足先登,使他失一大才也。”

    “哈哈~美周兄说笑了。”

    院内的庆功宴举行到一半时,运粮的船队到达宜城城外,黎遂球一面让人将粮食运入城内,一面差人去禀报王彦。

    王彦得到消息,遂即让卫士将黄旭东请过来,但他心中有些疑惑,不知道堵胤锡为何会派人前来,难道是湖南出了什么问题?

    这时王彦在桌上一边思索,一边又小酌一口,估摸着人也该来到院外,遂即便起身来到院门处。

    不多时,亲卫便将一个三十岁左右的青年男子,引了过来,王彦遂即笑着迎上,拱手道:“这位就是克渊先生?彦恭候多时矣。”

    黄旭东见此,心里才是一惊,遂知黎遂球所言不虚,王彦礼贤下士之名并非虚传。他遂即连忙作揖一礼,“职堵公门下参赞黄克渊,拜见楚国公,职受堵公之托,特来为国公送信。”

    当下黄旭东便从袖中拿出一封书信,双手递给王彦,王彦微笑的接过,放入怀中,遂即说道:“宴席已经开了一段时间,克渊先生如不嫌弃,可随彦一同进去小酌一杯,燕及先生,长庚先生都在里面~”

    (感谢胡道一,悦冻窝芯的打赏)

   

………………………………

第320章观书信,局势堪忧

    王彦将黄旭东带入院内,为他引荐诸人,安排他在姜曰广那一桌坐下,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拿出信件观看。

    “什么?”信的内容很简短,一目了然,王彦脸色不由得一变,“天子要移驾?郑芝龙要降清?”

    这个消息对于王彦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湖广战役的初衷,就是为了分担朝廷的压力,使得清廷将注意力集中到湖广,从而保证福京朝廷的安全。

    现在郑芝龙如果降清,王彦虽然在战役上取得胜利,但在大的战略上,却陷入了失败。

    这就向下象棋,王彦好比就是那棋盘上的车,就算他大杀四方,连连吃子,只要己方的帅被将死,就整盘棋而言,他还是输了。

    这不仅是丢掉福建一省的问题,更是事关天子安慰,以及南明整个战略全面失败的问题。

    天子若有失,南明这一年来好不容易稳固的局面必定会再次瓦解,不仅使民心士气受到打击,整个朝廷都有可能四分五裂。

    傅上瑞虽然派遣两万人马前去迎驾,但王彦心里却依然不太放心。

    再者郑芝龙一旦降清,博洛二十万大军就会涌入福建,而明军的主力却在湖北之地,到时候无论清军北上,与金声恒夹击万元吉,还是西进杀入广东,后果都不堪设想。

    纵观历史,种地不可能使得国家富裕,南明朝廷的财政还能支撑,完全是依靠海外的贸易。

    在王彦的布局之中,广州一地十分重要,整个西南,湖广的物资,都要运往广州,进行贸易,换取银钱,再从东南亚诸国够入稻米,是他财政的重要来源和海上生命线的起点,所以绝不能落入清廷之手。

    王彦在广东并没有留下多少人马,赣南的万元吉也不过三四万人,无论哪一边,都无法承担福建落入清廷的后果。

    皇帝、堵胤锡都没有认识到事件的严重,但王彦却一眼看出了南明所面临的巨大危机。

    另一边,姜曰广等人也从黄旭东口中得知了此事,也是脸色一变,他观王彦拿着信件沉默不语,面色阴沉,双眉锁愁,遂即起身对还在畅饮的诸将道:“诸位将军,今日便就到此时吧,莫要醉酒,误了大事。”

    一众将领闻言,微微一愣,待看向首位的王彦脸色一阵阴沉,似在思索什么大事,不禁统统站立起来,抱拳齐齐行了一礼,便全部退出院子。

    这时,姜曰广遂即问道:“国公,可是为陛下移驾之事,而忧心呢?”

    王彦沉默片刻,微微点头,沉声道:“郑芝龙的为人,本督有些了解,他重利轻义,想的永远是如何将郑氏的利益最大化。如果天子在福京,那他还能以此向清廷讨教还价,换取更多好处,而天子一旦离开福京,也就到了他投降满清之时,本督心中实在是担心,黄朝宣、张先壁能否接出陛下。再者福建一失,清军就可以迂回到万元吉之后,或者攻打广东,而本督兵力困在湖北,却鞭长莫及,好不容易支撑起来的局势,恐怕又会全盘崩溃~”

    一众人开始没有细想,即便是送信的黄旭东,也没有想的那么长远,他们现在听了王彦之语,才发现事情要远比想象中的严重许多。

    陈弘绪见气氛一下变得十分沉重,遂即出言道:“之前听国公谈起福建时局,郑国姓忠于陛下,还有国公麾下大将王元章,护卫在陛下左右,朝中不乏忠义之士,再说福建官员也未必会全部追随郑芝龙投降清廷,就算是郑芝龙,即便与清廷达成协议,想必也与清廷之间存在龌龊,不会马上成为清兵的一大助力。在下以为,就算清兵占据福建,也会因为地方不稳,而暂时无法对广东和赣南用兵,国公尚有反应的时间。”

    王彦闻言,心中稍微安定了一点,“士业先生说的不错,郑芝龙此人重视自身利益,他投降清廷,也只会想着佣兵自重,与清廷扯皮,但一旦失去福建,我们在战略上将立马陷入被动,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事关天子的安慰,我们也不能抱以侥幸。”

    “那当今之计,唯有大军南移长沙。清兵若入江西,国公便入援江西,清兵若攻广东,国公便南下两广。”陈弘绪思索道。

    黄旭东闻语,眉头微皱道:“士业兄的策略,在下觉得有些被动,不如直接南返武昌,然后集结水师战船,南入鄱阳湖,破南昌,逆赣江而上,直驱赣州与万督师会和。”

    王彦听了不禁眼前一亮,“江西金声恒兵力最弱,又没有什么满洲兵,本督若是直接南下江西,就可与万督师夹击江西清军,破之不难。而此举即可光复江西,又可迎接陛下,就算清兵杀入广东,本督也可发兵直接攻入福建,将入广清军围而歼之也!”

    说着王彦有些兴奋的站了起来,赞许的看了黄旭东一眼,但遂即又神色一暗道:“不过,本督想要南下,这阿济格、吴三桂却必须解决。襄阳的高一功,不能不救,而清兵力雄厚,绝非短时间内就能击败,一旦与清军打成焦灼之势,必然会被长期拖在襄阳之地,使得本督无法南下,实在是不好处理!”

    北路的清兵,确实是个大问题,明军及不能再短时间内将其击败,又不能放弃襄阳,因为一旦弃守襄阳,王彦南下,阿济格、吴三桂必然尾随而至,加之无什么险要可守,结果只能是一场溃败。

    这时姜曰广沉思片刻后,为王彦分析道:“眼下的局势,使之前制定的伤其一指的计划已经行不通,国公的目标应该从击败阿济格、吴三桂,重创他们的兵马,改为迫使清兵退兵。而这一点,其实并不太难,福建之地与湖北相距甚远,阿济格未必会与博洛形成配合,而北路清兵的目标是救援武昌的勒克德浑,但武昌已经落入国公之手,也就是说阿济格的战役目标已经失败,他攻打襄阳的作用一经不大。以我军之前的强势,以及先声夺人,或许能使阿济格他们觉得难以取胜,无功而返。”

    (感谢风中行走的树,shyion的月票)

   

………………………………

第321章明使南来

    清军攻破樊城之后,从汉水上游搭设浮桥,渡过江面,又将襄阳围了起来。

    刘体纯放弃樊城时,纵火将整个城池焚毁,所以清兵在汉水北面,依然没有获得立足的据点,阿济格遂即留下少量人马驻守北岸,护卫粮道,便率领大军一起渡过了汉江。

    襄阳城乃是历史雄城,南宋能靠着此城与蒙元拉锯五年之久,足以见正此城的不凡,但如今火炮发展迅猛,城池却不如南宋时那么容易坚守。

    此时,襄阳的护城河早以被泥土填平,城外是比城墙还要高的一个个大土堆,城下则到处都是攻城塔,云梯,槽车,冲车的残骸。

    城墙上的弹坑,地上折断的箭矢,损害的兵器、旌旗,以及乌黑了的泥土,都在诉说着发生过的一场场恶战。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扬彦昌便领着卫士从马道上城,换下了值夜一宿的刘体纯,准备迎接清兵今日的攻城。

    这些日子,清兵每日用过早饭之后,必定会派遣人马攻击襄阳,前些天,他们驱百姓攻城,现在百姓死伤殆尽,鄂西北掠无可掠,所以绿营也参与到攻城中来。

    随着绿营参与攻城,守军的压力也陡然提升了数倍不止,使得城内军民心情都沉重起来。

    这时,城上明军正在换防,城楼上一名士卒却忽然呼道:“将军,有一只兵马进入清营。”

    正在巡视的扬彦昌闻语,以为清军又从南面掳来了百姓,他转过身来,随即大步走上城楼。

    他站在二层往外眺望,便见一支清兵,队伍拖得老长,稀稀拉拉的进入清兵大营,模样似乎是吃了败仗。

    “这是高第的人马!”扬彦昌仔细看了半天,终于分辨出来,顿时一声惊呼。

    城外清兵大营绵延数里,数千座军帐,搭建在汉水南岸,无边无际,像是一栋栋白房子。

    清军大营里,身上带着箭伤,一脸狼狈的高第跪在大帐中央,坐在虎皮座椅上的阿济格脸上写满了愤怒,一旁的吴三桂则一脸阴沉。

    他们已经知道宜城失陷的经过,阿济格深恨高第无用,吴三桂则惊讶于明军的能力,既然一天就取了宜城。

    这其中多有计谋的功劳,但五千明军,把一万清兵赶出了宜城,却是不争的事实。

    “哼~”阿济格看着高第,暴怒道:“一万人马,你连一天都守不住,本王要你何用?”

    阿济格的脾气在满清诸王之中,以粗鲁残暴而著称,他连满清的小皇帝都敢羞辱,何况是杀一个无关紧要的绿营将领。

    宜城作为清军在南面的前哨站,轻易被明军夺取,而作为主将的高第不仅没有起到预警监视的作用,而且连明军的底细都没有摸清楚,实在让阿济格不能容忍。

    高第闻语赫赫发抖,连忙磕头道:“王爷息怒,奴才是不小心中了明军的奸计,王爷再给奴才一次机会,奴才一定将功补过。”

    “将功补过?”阿济格耻笑道:“你要怎么将功补过!”

    “请王爷拨给奴才一些器械,奴才一定将宜城拿回来!”高第磕头连连。

    宜城对于清军而言确实很重要,他能为襄阳城下的清军起到警示作用,又宜城扼住明军北援的水陆要道,清军就能放下心来围攻襄阳。

    阿济格闻言,有些动心,他刚欲说话,吴三桂却说道:“王爷,这攻打宜城的可不是一般的明军,据我兄长所见,他们打的旗号可是王彦的督标,其将领乃是锦候袁宗第。此人历经战阵多年,乃是一员大将,恐怕不容易对付。最为关键的是,袁总第出现在宜城,那是否代表着王彦已经攻下武昌,大军开始北上救援襄阳了呢?”

    阿济格闻语,微微一愣,然后惊疑道:“长伯的意思是,勒克德浑已经战败,王彦的主力,可能已经到了宜城?”

    武昌城高强厚,有近六万清兵,居然被王彦攻下,这点让阿济格不敢相信。

    “正是~”吴三桂见此微微点头,但他见阿济格表情惊疑,他自身也不太相信,明军能够再这么短的时间内攻下武昌,于是又提出另一种可能道:“除此之外,便是王彦久围武昌不下,又担心襄阳局势,分兵过来支援,不过无论是那种情况,我们都应该先弄清南面的情况,不能轻易出动兵马,严防明军主力突然杀到。”

    阿济格微微思索:“那攻城也要暂时停下吗?”

    “停下来!万一我们攻城之时,被明军突袭,那就不妙了。”吴三桂道:“如果明军主力真的到了,那我们的作战计划就得从攻城改成打援。”

    阿济格点点头,他看了跪着的高第一眼,遂即喝道:“没用的东西,还不给本王滚出去探查,看看到底来了多少明军。”

    襄阳城上,明军士卒已经做好了准备,滚石雷木被堆积到城上,臭烘烘的瓦罐里装满了煮沸的粪便,一支支羽箭正浸泡在其中。

    明军将士,早以做好了准备,但早饭时间以过,往日该出营攻城的清兵却没有什么动作,绵延数里的大营显得异常安静。

    高一功带着亲卫走上城墙,抬头看了看头顶的太阳,不禁疑惑的问道:“清兵今日难道不准备攻城了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