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143部分

崇祯十七年秋-第143部分

小说: 崇祯十七年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战过后,鄂西北的广阔土地上,将十室九空,成为千里无鸡鸣的荒芜之地。

    “那襄阳的情况现在怎么样?”王彦脸色沉重的问道。

    “吴三桂与阿济格已经在上游搭建浮桥,准备过江攻打襄阳,以清兵的残暴,恐怕又是之前的打法,他们祸害了汉水北岸的百姓,南岸的百姓,恐怕也不能逃过这一劫。”

    王彦听出了扬彦昌的意思,清兵根本不会怜惜百姓的性命,他会再次强迫百姓填城,用百姓的尸体,为他们堆出一条通往襄阳城头的大道。

    襄阳城虽然高三丈,但不需要泥土,几万百姓的尸体,也能堆得比城墙还要高。

    这是蒙元灭宋的打法,当年的常州之战就是如此做法,简直无耻至极。

    王彦不禁恼怒的一掌排在卓案上,他站起身来,嘴中喃喃的骂道:“人面兽心~人面兽心~”

    扬彦昌与一旁的刘芳亮见此,心情也同样沉重。

    这时王彦心里不仅是担心鄂西北诸府的百姓,士大夫悲天悯人的情怀,确实让他痛恨清兵拿百姓攻城的龌龊做法,但是他经历过那么的战事,不再是一个普通的文人,而是杀伐果断的大帅,所以他对百姓怀着悲悯之心时,也认可了刘体纯射杀填城百姓的做法。

    这就是战争,这就是那么残酷。

    王彦现在最担心的还是襄阳城,能否按着约定再守一个月的时间。

    这时王彦心里不禁一阵权衡,攻打襄阳的清兵有十万人,而且其中吴三桂、阿济格都是极难对付的存在,没有与之相当的兵马,王彦实在没有把握去与北路清兵作战。

    现在武昌周围集结了将近十六万大军,但其中五万多蕲黄义军,基本只能摇旗呐喊,壮壮声势,何腾蛟部六万人的战力也只是一般,真正能与清兵精锐相抗衡的,也就是王彦手上的五万人马。

    如果这时分兵去救襄阳,去少了,就是给阿济格送菜,想要与北路清兵抗衡,那他也至少要分兵十万,但这样一来,武昌就没法打了。

    江南和江西都在清军手里,武昌一地十分重要,若占据武昌,王彦只需放上两万人马,就可以阻挡清兵进入湖广内地。

    如果没拿下武昌,万一清兵又派兵马入楚,便可以武昌为根基,抄掉王彦的后路。

    王彦在帅帐内,来回走动,心里不停的思考着,最后他还是决定只有同清兵赌时间,看谁先一步打下城池。

    “子湛,你立马赶回襄阳,告诉必正,让他无论如何再坚守二十天,本督攻破武昌,便立马挥师北援。”

    扬彦昌闻语,虽然王彦只是将期限提起了十天,但他知道,或许就因为这十天,武昌城下可能要多死近万明军。

    “末将领命!”扬彦昌一路风尘,为曾歇息,但他这时却不敢丝毫怠慢,连忙行礼应下。“我这就返回襄阳。”

    扬彦昌说完,便告辞离开,王彦遂即又让卫士唤来棋牌官道:“尔等速度快马传讯勋阳、承天等地,立马将城外百姓收入城中,严防清军劫掠。”

   

………………………………

第299章坑杀八旗

    樊城的丢失,使得王彦不得不加快武昌战役的进度,以便尽快拔掉清廷在湖广的这个重要据点,然后纠集全部兵力去北上迎战阿济格和吴三桂。

    在扬彦昌乘船渡过长江,往襄阳而去之后,王彦也立马安排大军,准备攻打武昌。

    兵书有“凡伐国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胜为上,兵胜为下。是故圣人之伐国、攻敌也,务在先服其心。何谓攻其心?绝其所恃,是谓攻其心也。”

    武昌城内,佟养和所恃者,便是城中的一万七千多人的绿营兵,光靠图赖的三千八旗兵,他是无论如何,也守不住武昌,所以王彦便要想法,动摇武昌城内的军心,然后才能有机可乘,打下武昌城。

    次日清城,武昌城上的守军,便看见大队民夫,从晒湖边的明军营寨里走出,带着铁锹、锄头,挑着箩筐来到离武昌城一里远的地方,然后在明军的指挥下,开始挖掘十个大坑。

    城上的清军见此,不明白明军要做什么,不禁议论纷纷,“明军干嘛在那么远的地方挖坑啊?”

    “不清楚,可能是取土,准备填河吧~”

    “会不会准备挖地道,来攻城啊~”

    “蠢货~”巡城的把总听着士卒的议论,不禁骂道:“人家挖地道会让你看见吗?你们都老实在这里呆着,老子去禀报将军。”

    把总叫来的将军叫王光恩,他还有两个兄弟,分别叫王光泰、王昌,三兄弟原来都是流寇,王光恩在闯军中很有名气,绰号关索,又号称小秦王。

    潼关之战后,李自成大败,三兄弟接受了崇祯皇帝的招安,手下人马被改编为官军,镇守郧阳。之后李自成在葵未年、甲申年,多次攻打,都未能攻克。

    乙酉年,李自成败入湖广,清兵尾随而入,三兄弟与大明朝委任的郧阳抚院徐起元一起投降清廷,王光恩被清廷委任为襄阳总兵。

    王彦在湖广大败勒克德浑之后,派高一功扫荡鄂西北,佟养和为了保存势力,加之没有粮草运往襄阳,便让他们撤到了武昌。

    王光恩来到城墙上时,城下的民夫已经忙碌一段时间,泥土并不是无规则的胡乱堆积,而是有人专门处理,他看了片刻只得猜测道:“因该是要堆砌高台,然后架炮轰城!你等继续巡视,不用大惊小怪。”

    时间来到午时,武昌城外已经被挖掘出了十个大坑,而挖出来的泥土,已经堆砌出二十一个比城墙还要高的高台。

    城上清军见明军果然在往上面运炮,便以为明军挖掘大坑,真的只是为了取土而已,但就在这时,晒湖边的明军大寨里,却一阵战鼓声擂起。

    不久之后,王彦的大纛旗便从营内徐徐出来,在他的身后,忠勇、忠贞、督标骑兵,也各自按着营号,列队出营,然后在大坑和高台边停下。

    这是明军围困武昌以来,第一次在城下列阵,五万多明军,摆成整齐的方阵,长枪如林,旌旗如云,在午时的太阳下,没有发出一声响动,其观感与前些日子围城的蕲黄义军决然不同。

    “当当当~”感受这城下明军的肃杀之气,城楼上的清军,心里便紧张起来,连忙敲响警钟,大队大队的清兵遂即登上城楼。

    佟养和也一路来到南城,他站在墙朵边向下观看,见明军虽然列阵,但阵中既没有云梯,也没有冲车,并没有推出任何的攻城器械,不禁疑惑的问一旁的图赖道:“王彦弄这么大的阵仗,又不似要攻城,却是要做些什么呢?”

    图赖也一头雾水,“总督且看看便知,料想他也玩出什么花样~”

    这时在明军阵中,王彦悠悠放下千里镜,他已经看见城头上的佟养和,遂即一挥手,对后面卫士说道:“可以开始了!”

    卫士见此,立马退下,片刻后便压着一人出来,站在王彦身后,王彦遂即翻身下马,走向中间一座高台,卫士压着那人与戴之藩等人一起走在王彦身后。

    高台上已经摆好了香案,大纛起也被插了上来,城头上的佟养和见此,眼睛不禁一眯,心里已经明白,王彦这是要杀人祭旗,可要杀的人是谁呢?

    佟养和等一众清将看这阵势,便知王彦欲做何事,不禁纷纷将目光投向高台,要看看被杀人的身份,但毕竟距离太远,而被杀之人又受了折磨,他们根本看不出身份。

    高台上,王彦没有让人久等,他见亲卫将那人按跪于地,遂即拿出一张奏折,展开大声念道:“何鸣銮者,原为大明进士,朝廷高官,食君之禄三十余载,享朝廷之恩惠,却不思上报君王,下保黎民,在国朝危难之时,反而谄媚胡夷之君,引胡马践踏故国河山,屠戮大汉之民。其所犯之罪,罪孽滔天,天理不容。今筑坛告祭,臣杀之,以告慰大明高皇帝与历代先皇。”

    王彦诵读之声很大,加之站在高台上,所以声音传的很远,城墙上的佟养和闻声,心里一颤,才知杀的是湖南巡抚何鸣銮。

    王彦这边话音一落,那边卫士便立马手起刀落,将何鸣銮的人头砍下,鲜血顿如泉涌,台下的数万明军立马一阵欢呼。

    王彦遂即让人将人头摆在香案上,与众将一起拜祭上天,以及大明历代先皇,高台下则鼓乐齐鸣。

    待拜祭完成,王彦遂即站起身来,向着武昌城大声说道:“本督奉天子之命,扫荡胡虏,以有道伐无道,以华夏讨胡夷,解民于倒悬,上应天命,下顺民心。今武昌擅阻天兵,本该尽数杀绝,然上天有好生之德,本督便给尔等一个机会,三日之内,若开成投降,汉军仍以原官待之,满蒙可免一死,三日之后,若还是不降,全军皆斩,居清廷高位者,祸及家眷,杀其父族、兄族、子族。”

    王彦微微停顿,然后一挥手,台下明军便分开十条通道,每条通道里面都有一队兵马,押着被长绳串联的五百名被俘虏的八旗兵,来到坑边,然后将他们统统赶入坑内。

    王彦见此遂即接着说道:“本督一言九鼎,怕尔等不信本督之言,今先坑杀八旗俘虏五千人,以示本督之决心。”

    “王彦居然要坑杀俘虏!”城墙上,佟养和将王彦的话语,一字不漏的全部听到耳中,脸上写满了震惊。

   

………………………………

第300章佟养和的忧虑

    泱泱中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心怀包容,讲究仁义,所以自古便认为杀俘不祥,但王彦今日却执意要坑杀五千八旗兵。

    军中无论是何腾蛟,还是姜曰广等人,都不赞成他坑杀俘虏的举动,只有戴之藩等武将脸上漏出兴奋之色,对于反对之声王彦自然不为所动,他要速破武昌,就必须震慑住武昌的人心。

    满清入关以来,正是靠着残酷的屠杀,震慑住了大量的汉民,使黎民感到恐惧,从而屈服于他的统治。

    满州人也是人,也会害怕,会恐惧,那王彦为何不能,坑杀八旗来震慑他们呢?

    随着王彦一声令下,五千八旗统统被推入大坑之中,他们惊恐万状,不停的想要爬上大坑,嘴中说着王彦听不懂的满语,向明军求饶。

    这时明军阵列之后,又走出一支人马,却是剪了辫子的绿营兵,他们分成十队,每队近两千人,走到大坑边,拿起民夫堆在一起的铁锹,便将大坑围起来填土。

    王彦让两万绿营兵负责填土,也是为了让他们纳个投名状,让他们知道八旗没什么可怕,同样能被击败,能任人宰割。

    绿营兵在坑边挥动铁锹,将筑造高台后,还剩下的泥土,抛到坑里,砸在八旗兵的头上,使得土壤慢慢过了他们的膝盖。

    坑里的八旗兵,立马感受到死亡的恐惧,但他们被绳索缚住,根本不能逃脱,即便是侥幸要爬出坑时,也会被一旁的守卫的明军,用长枪捅下坑去。

    一时间,哀嚎和绝望了的声音,在武昌城下蔓延开来,传入列阵的明军之耳,也传入城上清兵的耳中,使他们感到阵阵恐惧。

    佛说,人有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

    死为八苦之一,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清军不是得道高僧,做不到万事皆空,看淡一切,他们只是普通人,所以面对死亡的恐吓,同样会像被他们屠杀的汉民一样,感到恐惧和害怕。

    大坑里,泥土越堆越高,八旗兵头部一下几乎全部埋入土里,他们心中也越发绝望,可他们越是呼喊,泥土便越紧,使他们无法吸气,最后面目狰狞的慢慢死去。

    城下五千八旗的哀嚎呼救之声,已经随着被掀下坑中的泥土,慢慢变的稀疏,最后彻底安静下来,永远埋在泥土之中。

    这时日以西斜,城下的明军已经徐徐退回营寨,只有民夫还在继续喊着号子,将一门门大炮拉上高台。

    城上的清兵却没有从刚才的事情中回过神来,他们脑子里只是不停的回响着王彦说过的话语,“三日之内,若开城投降,可免一死,若是不降,城破之后,一律杀绝。”

    在一众清兵将领,或者武昌官员的心中,却又比士卒更加害怕,毕竟士卒们只需要为他们的安慰考虑,而他们却要担心自己家眷,是否也会被牵连。

    明代崇祯年间,朝廷与流贼的内部战争之中,双方斗争其实并不算残暴,除了老朱家的王爷基本被杀之外,下面的人,其实位置变化频繁,尝尝看见这个人开始是流贼,没过多少时间就变成官军,然后又变成流贼,也有大明官员被流贼招降,并非是你死我活的战争。

    在这些战争中,成王败寇,往往不会祸及家人,所以王彦誓言要诛杀三族,就使得满清官员特别震撼。

    清兵每次攻城,必以屠城相威胁,王彦却不能说破城之后,将全城屠绝,第一清兵不会在乎城内汉民的性命,其次城内的汉民也是大明遗民,杀了会丧失人心。

    既然王彦不能以屠城相威胁,那他便只能屠清朝的官,屠官员的家眷,屠清朝的军队,而这向命令,也成为王彦麾下兵马形式的准则,凡攻一城预期不降者,必定将城内满清官员,极其家眷尽数杀绝。

    这向策略,之后更是在天下间,形成巨大反响,一时间凡入清廷为官者,多被其家族除名,逐出家族,更有父子断绝关系者也大有人在。

    是夜,佟养和对白天的事情耿耿于怀,在总督府内,踌躇不安,他知道王彦的举动已经动摇了武昌守军的军心。

    事实上,王彦通过逼死耿仲明,活剐沈志祥,击败勒克德浑,已经将湖广清兵的信心完全击溃,就算是远在北京的大清朝廷之内,也大为震动,出现了要同南明议和的声音,只是被多尔衮压了下来。

    现在武昌的三千八旗都已经丧胆,何况是忠诚度不高的绿营兵,佟养和极其怀疑,等不到三天,绿营就可能发生哗变,然后将他抓起来献给王彦。

    佟养和心里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而就在这时昂邦章京图赖也一脸忧心的来到总督拜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