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的100次大事-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在从事国内的各项改革,但北方匈奴贵族集团觊觎中原财富,经常南下侵扰,匈奴贵族趁着北方的燕国、赵国的衰落,一步步向中原侵犯,把黄河河套地区大片的土地夺了过去,给人民带来了莫大的痛苦,同时对秦国的首都咸阳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当时在群众中就流传着“亡秦者胡也”的说法,可见问题的严重性。秦王政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派大将蒙恬率兵30万讨伐匈奴,夺回河套以南地区。接着又夺回河套以北的阴山一带的大片国土,重新设置九原郡。匈奴贵族的进犯虽然被赶走,但它的实力并未受到彻底的打击,对秦国内地仍有很大的威胁,这就需要时刻防备匈奴人的再次进攻。于是秦始皇决定修筑起一条新的长城。
秦王朝从民间征发大批的民工,同时命令大将蒙括率士卒来修筑长城。这条长城以六国时的秦、赵、燕国北部的原为防御匈奴而修筑的旧长城为基础,修葺、增补,同时又建造不少新的城墙,将它们连接起来,使之屹立于秦王朝的北方。这条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沿广阔的黄河流域,依峻峭的阴山山脉,行经内蒙古草原,蜿蜒曲折,全长约5000余公里,前后共用9年时间,终于修筑起这抵御外敌的屏障。
2000多年来,总共有20多个王朝和诸侯国家修筑长城,而且许多朝代修筑的长城无论从长度、工程质量和工程规模上都可与秦朝长城匹比甚至超过秦长城。明朝统治者对长城的修筑最为重视。这与当时北方蒙古各部经常纵兵骚扰中原地区有关系。明朝大规模修长城有三次。到1500年前后,明长城全部修完。西起甘肃省的嘉峪关,东到河北省东北部的山海关,经过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等省。它随着山脉的曲折盘旋,绵延6300公里,形成中国北方崇山峻岭上一道气势雄伟的城墙。这一驰名中外的万里长城,表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度智慧,也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
万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历代历朝统治者征调千百万人,经过多年艰苦劳动,死亡无数生命,才修建成功的。正如古人留诗:“嬴政驭四海,北筑万里城。民命半为土,白骨乱纵横。”长城的建筑,绝大多数地段是以山脉为基础,随着山势的高低起伏。有的地段是建在距地面1300米左右的高山上。长城本身的高度从5米到10米不等。在山势陡峭的地方,墙身就低一些,较平坦的地方墙身就高一些。
墙的外部用砖和石砌成,内部用黄土夯实。长城顶部靠外的一面还修造一条女墙(城墙上的小墙),女墙上留有许多小孔,可以瞭望城外。每隔130米,修造一座碉堡,作为监视哨楼。
在险要地方设置烽火台,一旦发现敌情,便立刻发出警报:白天点燃掺有狼粪的柴草,使浓烟直上云霄;夜里则燃烧加有硫磺和硝石的干柴,使火光通明,以传递紧急军情。
长城沿线地势险峻,施工极其困难。但是,劳动人民克服千难万险,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地形。在山冈地方,就利用山脊作基础,既控制了险要,又便于施工;在河岸和深谷,则利用原来的陡坎和山崖,从外面看来,非常险峻。
把大量的土、石、砖运上山岭,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每次修建都动员大量的劳动力。例如,555年,北齐王朝修筑从居庸关到大同一段约450公里的长城,就征调了180万民伕。
在八达岭上发现的一块明朝石碑,上面记载1582年修长城的情况:几千名士兵和民伕,总共才修了70多丈长的地段。可以想见,当时的工程是多么艰巨。在那万山重叠的山谷中和茫茫无际的荒原上,数以百万计的劳动者顶风冒雨,经受着烈日和严寒,日夜不停地劳动着,建造出举世闻名的宏伟工程。如果把修筑长城的砖石用来改筑成高2米半、宽1米的城墙,可绕地球1周还有余。如果改铺成宽5米左右、厚0.3米左右的公路,就可以绕地球三四周。如果把历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总长度在10万公里以上。
秦代长城现在还保存着几段遗迹。如在山西大同西北5公里地方,有段长城土色皆紫,人们称为“紫塞”,据说就是秦朝修筑的。在甘肃岷县城西10公里,开城县、环县一带都有秦朝长城遗迹。长城在风雪严寒的侵蚀下,受到了损坏。现在,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河北、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都有长城的遗迹。人们在北京八达岭看到的长城,是明代修筑的。
万里长城对阻挡游牧民族的骚扰,保障内地的生产起过一定的作用,从而有利于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万里长城的修筑虽然给当时的劳动群众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但并未因此而失去它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劳动人民用血汗和生命换来的,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创造力量。它是世界上最长最古老和最雄伟的长城。据曾踏上过月球的美国宇航员说,从月球上看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地球上能用肉眼看得见的两项特大工程之一,不愧为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13 陈胜、吴广起义
人民再造了历史
陈胜、吴广起义是爆发于秦末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东方到沙丘(今河北平乡、广宗一带)突然病死。赵高伪造秦始皇的遗诏,逼死太子扶苏,立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为帝,这就是秦二世。
秦二世是个昏庸而残暴的皇帝。他在埋葬秦始皇的时候,下令把全部工匠封死在陵墓里。他继续修建阿房宫,豢养大量狗马禽兽,供游猎之用。老百姓的徭役赋税负担更为沉重,刑法愈加苛毒。当时社会上出现了“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的现象。广大劳动人民在饥饿与死亡线上挣扎。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下令征发淮河流域900名贫苦农民去防守渔阳(今北京密云)。在这伙人中,雇农出身的陈胜和贫农出身的吴广被指定为屯长。七月时候,正是多雨季节。
当他们走到蕲县大泽乡(安徽宿县西南)的时候,连绵的阴雨把他们阻隔在这里,不能如期赶到渔阳戍地。秦法“失期当斩”,这900戍卒面临死刑的威胁。
他们由两个县尉押送着。这两个县尉对大家非常凶暴。正当他俩行凶打人的时候,陈胜和吴广就借机把县尉杀掉。接着对大家说:各位遇到大雨,都已误期,误期要被处斩。即使不杀我们,而戍边死的也有7C10。何况壮士不死则已,如果死,就要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他的话激励了戍卒的斗志。这900名戍卒“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大家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组成一支农民起义军。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陈胜,即陈涉,阳城(今河南商水西南)人,雇农出身;
吴广,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也是农民。为了扩大影响,他们于夜晚在驻地旁丛祠中燃篝火,作狐鸣,发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呼声,被民间传为神话。陈胜、吴广率领农民起义军,首先占领大泽乡,接着又攻下蕲县,很快攻占五六个县城。起义军所到之处,贫苦农民纷纷响应。当起义军逼近陈县(今河南淮阳)时,已拥有战车六七百乘,骑兵千余人,步兵数万人了。陈县是战略要地,楚国后期在这里做国都。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攻占陈县后,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为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政权。
陈县成为全国农民起义的中心。起义军乘胜前进,分三路攻秦。吴广为“假王”,西击荥阳;武臣北进赵地、魏人周市攻魏池。吴广围荥阳,久攻不下。陈胜又命令周文为将军,领军绕过荥阳,进攻关中,攻破函谷关。这时起义军已发展壮大到几十万人,有兵车千辆。
这时,混进起义军队伍的旧贵族势力的代表人物张耳、陈余阴谋分裂起义军。他们要求北略赵地,陈胜没有识破这个阴谋,就以武臣为将军,张耳、陈余为左右校尉,率兵2000渡过黄河北上。张耳、陈余用招降和重用秦朝官吏的办法,攻占了30余城。
周文军很快发展到车千乘,卒数十万人,进抵关中的戏地(今陕西临潼境),逼近咸阳。秦二世见起义军打到都城附近,十分惊慌,急忙派遣少府章邯率领几十万在骊山修墓的刑徒,迎击起义军。同时,又从边塞调回王离的军队30万人,与义军对抗。周文率领的农民军,虽然英勇作战,因为孤军深入,缺乏训练,没有作战经验。在遭到秦军突然袭击时,打了败仗,被迫退出函谷关,驻扎曹阳(河南灵宝东),等待增援。
武臣占领了旧赵都城邯郸后,在张耳、陈余怂恿下自立为赵王。陈胜为了顾全大局,勉强予以承认,并命他率军西上,支援周文。张耳、陈余不但不救援周文农民军,反而割据自立,拥武臣为赵王,陈余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不听陈胜指挥。接着,六国旧贵族相继割地称王,韩广称燕王,魏咎为魏王,田儋自立为齐王。这样,就造成陈胜、吴广所领导的起义军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周文率军在曹阳坚持斗争三个月,多次失利,退到渑池。这支起义军队伍由于众寡悬殊,又无后援,损失过重,周文最后自杀。不久,围攻荥阳的吴广被部将田臧阴谋杀害。吴广死后,军心涣散。秦将章邯率军攻来,田臧兵败被杀。其他几支起义军,先后也被秦军各个击破。公元前209年12月,章邯率军向陈县扑来,陈胜亲自领导义军奋力抵抗。因为兵力太少,不幸失利,败退至下城父(今安徽涡阳东南)。这时,他的车夫庄贾暗杀了陈胜,投降秦军。
陈胜的部下吕臣等人坚持斗争。吕臣率领的“苍头军”进行了反攻,两度收复陈县,处决了叛徒庄贾。这支起义军,后来与项羽、刘邦等人领导的起义军会合,继续同秦军战斗。公元前206年,秦王朝在农民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灭亡了。
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大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在中国历史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农民军推翻了秦王朝,打击了地主阶级,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开辟了中国古代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革命道路。农民军在斗争中建立革命的政权,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奇迹,为后世农民起义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14 楚汉之争
中国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据说就是从这场争斗中演变而来的
楚汉之争是秦末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封建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角逐。
秦朝末年,伴随着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也出现许多反秦武装集团。其中,项羽和刘邦就是两支主要力量。
项羽原是楚国的旧贵族。公元前209年9月,他跟叔父项梁,响应陈胜、吴广起义,杀死会稽太守,在吴(江苏苏州)举行起义,队伍发展到8000余人。刘邦早年做过沛县亭长,在萧何、曹参等人支持下,杀死沛令,自立为沛公,集聚了起义者3000多人。
陈胜、吴广的主力军失败后,部下召平渡江与项梁取得联系,用陈胜的名义拜项梁为楚王上柱国。项梁率领8000人渡江,和陈婴、英布等人起义军会合,到下邳时队伍发展到7万人。不久,吕臣的义军和刘邦的队伍也前来会合。项梁等人为了号召群众,共立楚怀王的孙子心为楚王,仍号楚怀王。
公元前208年,在东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交战,打败秦军,接着转攻定陶(今山东定陶)又取得胜利。项羽和刘邦率领的另一支起义军也连破秦军于雍丘(河南杞县),斩秦将朱由。
项梁被胜利冲昏头脑,放松了戒备。秦将章邯夜袭定陶,项梁战死。
章邯得胜之后,又击破魏、齐等割据势力,然后渡黄河北上击赵,大破赵军于邯郸。接着,他以重兵包围巨鹿(今河北平乡县)。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7万人救赵。宋义到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后,饮酒作乐,46天未进兵。项羽愤杀宋义,率义军渡河破章邯军。项羽令义军“破釜沉舟”,每人只带3天口粮,表示决一死战。项羽军渡河后,先打败章邯的军队,又进攻王离的军队。双方在巨鹿大战9天。农民起义军英勇杀敌,每个战士无不以一当十,喊杀声惊天动地,使秦军惊恐万状,王离被俘,农民军取得重大胜利。巨鹿之战基本摧毁了秦军的主力军,扭转了整个战局。章邯走投无路,率20万秦军投降了项羽。
正当项羽北上救赵时,刘邦带领一支起义军西向击秦。由于秦兵在黄河以南较少,刘邦又采取了避实击虚的战略,迂回曲折地向咸阳进军。公元前207年8月,大破武关,进兵蓝田,取得节节胜利。这时,秦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化。
赵高杀死秦二世,立子婴为秦王。子婴又杀赵高。刘邦率军直扑咸阳,驻兵灞上(今西安市南)。秦子婴无可奈何,捧着玉玺,向农民军投降。公元前206年,秦王朝的统治结束了。
刘邦攻占咸阳后,想住在这里。樊哙劝他想得天下,就不要留恋宫中美色财宝。刘邦接受他的意见,还军灞上,刘邦废除秦的苛法,又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深得秦人拥护。
项羽听说刘邦先入关中,非常愤怒,率军攻破函谷关,杀奔咸阳而来。公元前206年12月,项羽军队40万驻扎新丰(今陕西临潼县东北)鸿门(今临潼县东项王营)。当时,刘邦军队只有10万人,实力不敌项羽。他听从张良的意见,亲自去鸿门拜会项羽。刘邦向项羽故意请罪,卑辞言好。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