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军事文选合集:罗荣桓-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训、充实野战军,建设地方军,统一作战指挥与后方之组织。
五、西满[5]野战军之分布请你们考虑,速决。此间很难照顾,现彭[6]
已去辰兄[7]处。
注 释
[1]长春路,指中国长春铁路。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国东北地区原中东铁
路、南满铁路合并后,由中苏共管时的总称。自哈尔滨西至满洲里,东至绥
芬河,南至大连,形如“丁”字。一九五二年十二月,苏联政府将该铁路的
一切权利及属于该路的全部财产移交给中国政府后,分别改称滨洲、滨绥和
哈大等铁路。
[2]海上交通之门户旅顺、大连,为苏方所控制,指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
日中苏签定的友好同盟条约。该条约附件规定中苏两国共同使用旅顺海军基
地,而在对日作战期间,大连亦包括在该基地范围之内。
[3]南满,指当时长春路沈阳至大连线以东的庄河、安东(现丹东)、通
化、临江、清源和沈阳西南的辽中等地区。
[4]进入沿长春路各大城市,在其军事行动上亦将受中苏协定的束缚,指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规定中国长春铁路由中苏共管。
[5]西满,指当时长春路沈阳至哈尔滨线以西的齐齐哈尔、洮南(今洮
安)、扶余、双辽、开鲁、阜新等地区。
① 本文是罗荣桓从山东到达沈阳后,为了力争控制长春路两侧广大地区给已经到达辽西前线的林彪(东北
人民自治军总司令)以及吕正操(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一副司令)、李运昌(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二副司令)
的电报。
[6]彭,指彭真。时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一政治委员。
[7]辰兄,指进入中国东北的苏军。
对东北地区作战的几点意见①
(一九四六年三月十五日)
一、东北战争要作较长时间准备,不要把和平估计过急。要全面开展工
作,全力支持这一长期战争,很好地接受最近与内战时的教训。
二、部队作战需要保持有生力量。即使和平了也需要有本钱,因此,不
要滋长拚命主义情绪。东北局要努力加强主力,以保持元气。西满部队应迅
速根据东北局指示,赶快合编组织两个机动纵队,并加强指挥。
三、巩固地方武装,发展游击队,以造成主力进行运动战的有利条件。
四、加强各地后勤工作、兵工建设,应就地取材,利用人力建设医院,
安置伤病员,要克服和平、大后方、大机关作风,力求战斗化与加强下层领
导。
① 一九四六年二月下旬到五月初,罗荣桓因肾病严重在大连疗养。他在大连两个多月,一直在思考分析东
北的战争形势,观察敌我态势,考虑我之对策。本文是他在疗养期间给林彪并转报中共中央的报告。罗时
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
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争取停战谈判之实现①
(一九四六年四月二十三日)
一、三日、二十日两电均收到。
二、目前东北情况,已产生于我有利之改变。红军[1]自奉天[2]以北迅
速撤退,国民党军被阻于四平街以南,且遭受我严重打击,使我争取控制长
春、哈尔滨、齐齐哈尔各大城市成为完全可能。同时,我在沿长春路两侧广
大地区经过四个月的肃匪与初步发动群众工作,再回到上述城市,是有好的
条件的。但是须要我们作更大的努力,准备在长春以南及以西地区粉碎国民
党军大的进攻,争取停战谈判之实现。
三、国民党军现在广大战场采取分进的方式向我进攻,是便于我各个击
破的,并已开始遭我严重打击,敌或许今后会引起警惕,行动迟缓,不敢冒
进,但我仍可采取一纵一攻,从运动中寻求其弱点,集中我优势之力量,予
以各个击破。
四、此间友方[3]对我们甚关心,最易得到他们帮助,此间已运出大批医
药、武器、弹药。
五、大连工作,我各方面干部甚弱,友方亦多次提出意见,要求派来得
力干部,对我久不能答复,有些不满。此间工作一般的呈现
停顿状态。
六、病来此复犯,开始渐愈,仍未能得到可靠医治办法,但已证明是难
以医疗,我准备回东北局。
注 释
[1]红军,指进入中国东北的苏军。
[2]奉天,即今沈阳。
[3]友方,指苏军。
① 本文是罗荣桓在大连疗养期间给中共中央东北局并转报中共中央及在前方的林彪的电报。题目是编者加
的。
关于部队建设的若干问题
(一九四七年十月)
一、战争局面与我们的任务
此次战争规模超过任何时期。四平战役给予我们更高阶段的考验,日后
还可能更大、更加激烈,而进入决定的阶段。一年的自卫战争共歼敌一百多
个旅。中央指示:战争不是一年两年可以结束,也不会如抗战时期八年那样
长。目前从敌人方面看,力量是优于我们,还可能向我们进攻,尤其魏德迈
来华[1],今后可能给蒋更大的援助。因此,我们虽在发展中,但对战争的规
模大应该重视,今后困难更多,干部思想一定要弄通。明年要发展四十万野
战军,十五万地方武装(除今年秋冬季作战补充外),准备大规模的搞一下,
在后方训练三十八个团拿到前方去。
二、部队补充问题
过去俘虏争取工作做的不够,夏季攻势共五万俘虏,现在补充到部队只
有八千人,在后方训练的八千人,其余的不知何处去了。明年要争取有一万
俘虏补充部队。由于战争的规模较大,伤亡必然要大,过去死伤一千人就了
不得了,现在伤亡两千人,是平常的事。现在一次战斗下来,总要死伤几个
团级干部、十多个营级干部、连排干部不用说,一个连一次战斗可能换几个
连长,一个班长很快升连长。因此,干部问题的补充与培养是很大的一个问
题。应该注意大胆地提拔干部。各级设副职,以便经常保持有干部。营团干
部要特别注意培养,干部来源主要靠纵队设法解决。炮兵很重要,各纵应注
意收集人才,加强其领导。
三、政治工作
政治工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中央苏区时期,抗战时期,现在时期。
毛主席说,过去是犯了教条主义毛病。教条主义主张强调政委制度,把它立
于党之上,不重视思想领导,削弱了党的一元化领导作用。教条主义思想,
不知坏了多少事情。抗战初期,统一战线把军队政委制取消了,改为副师长、
副旅长,许多同志觉得政治工作没有地位了,没有威信,因而不愿做。在中
央苏区时,党代表离开部队,大家都要哭,现在一个政指离开就不会有人来
哭。这说明威信是要依靠自己在群众中建立的,强调威信与地位都是不对的。
我们说政治工作有地位,有威信,主要靠自己,自己的工作搞好了,才真正
成为群众的领袖。
四、后勤工作
(1)要知道人民群众分了土地,还没有从土地上得到果实,如果负担太
重,会影响我们建军与后方根据地的任务。因此,各纵队均应成立运输部队。
人员的来源,从后方清查整理出来的黑人、黑马、黑车[2]来解决,同时收集
后方汽车和最近收到的汽车配置一点,拿到前方去。
(2)卫生员确实太少,各连设两个卫生员,把后方医院中男护士调去,
后方训练班要改成速成班,很快的拿到前方去用。
(3)药品问题由卫生部到各处收集,集中解决前方药品的困难。
(4)干部休养问题应更多地进行教育,干部生活标准应按前后方区别、
体力强弱与消耗来规定,按级别是次要的。前方弱的调到后方休息一下,后
方强的调到前方去,总部要计划设立一干部休息所,搞得好点。团以上干部
身体实在不行的,原来规定可以休息一年,但因战争与工作需要不能离开,
还是不要休息。
(5)家属问题:内战时代[3]没有这个问题,抗战时代就感觉是一个问
题。战士家属由政府负责,前方干部家属,在生活上要给予适当安置,提高
政治觉悟,在后方机关里要分配他一点工作。家属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干部
团结,现在有的家属穷,有的家属富,常常闹这个问题。师级的家属由总政
规定,团级的家属由师或纵队规定,开支不能过高,适当地调剂与处理。
(6)前后方关系问题:各纵队应在部队中进行教育。前后方存在对立现
象,前后方关系应调整。前方是打仗,后方搞支援,是战争的两面,不可缺
一,不要以为战争胜利只是由流血换来的,产生出枪杆子第一,老子打出来
天下,你们在后方休息享福。要知道,没有后方就没有支援,就不能打仗。
出关时的经历就是经验。后方搞翻身,动员补充人员,运输枪弹、伤员,是
很大的成绩,是起决定作用的。现在大批伤员下来,超过任何时期。伤员打
人的现象相当严重,应特别进行教育,要他们遵守医院规则与城市纪律;不
然搞的秩序相当坏就不好了。
东北三十五万人参加战争,整批伤员下来后方安置了,大部财经拨给了
前方,但是后方工作有缺点,这个缺点就是后勤工作赶不上今天战争的需要。
前方应该注意节约,否则增加后方工作的困难。但是后方最大缺点是局部的
工作未搞好,后勤工作组织机构乱,人员多,官僚作风,贪污腐化,浪费现
象,应批评纠正。后方实行精简,要有固定的编制。后方这些个别的现象,
前方也有,不过表现形式不一样,应好好教育。后方的同志对前方来的同志
应很好照顾,态度不要冷淡,有些问题处理不了应给予和蔼态度的解释,不
要拒之不理。
注 释
[1]魏德迈来华,指一九四七年七月二十二日到八月二十日,美国总统特
使魏德迈来华考察,回国后向社鲁门总统提交了一份长篇报告,建议全面援
助国民党政府。[2]黑人、黑马、黑车,对不在编制的人员、马匹和车辆的习
惯称法。[3]内战时代,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政治工作综合报告①
(一九四八年一月二十四日)
一、从去春开始至今,士气直线上升,无论主力和新组成之师,在各次
战役中士气都是饱满与旺盛的。一部分部队因四平一仗,元气损伤过大,略
见减退,但不久即告恢复。现部队已建立起一种好的战斗意志与战斗作风,
在连续作战,远距离的奔袭,气候严寒与大兵团行动给养、住宿困难等情形
下,已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过去顾虑伤亡,欢喜叫苦,不愿走路,不愿待
机,不习惯于大踏步进退的心理与现象,现在一般的消失了。现在没有打上
仗或未能担负主攻的部队,常常表示不快。每一战斗开始,部队争相请命,
要求给予艰苦任务,并以担负艰巨任务为荣。战士们把打地堡、实施爆破,
列入自己的立功计划。战斗缴获对巩固部队情绪有甚大关系。凡有相当缴获
者,即令伤亡大亦不影响情绪。伤亡大的如能及时补充,战力恢复就较快。
补充质量好的恢复更快。四平战役后,曾以经过相当训练的一个团零二十一
个连补充一纵,该纵不久即恢复了战斗力。
二、夏季战役后,干部中出现了一种右倾情绪,感觉战争残酷,死亡的
威胁太大,认为革命有前途,个人无前途,想脱离前线到后方享乐。表现此
种情绪的多为连排干部,但尚不普遍,不严重,现在
注意克服。此外,部分干部还有恐美心理,怕原子弹,怕三次世界大战,
怕国民党失败后美国直接出兵。因此,认为战争结束将遥遥无期。对此,曾
作过一些教育,认识上有些进步。毛主席的报告[1]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武
器,希望中央就此写些有鼓励与说服力的文章。过去新华社许多论战局的文
章,对于鼓励士气,建立信心,作用颇大。
三、部队在敌区作战,粮食给养均需就地补充,不能依靠后方接济(财
力运输均不许可)。秋季作战以前,曾规定没收大地主、汉奸、恶霸的粮食
及敌之军粮,充作我军军粮,不足者,向中小地主、富农捐借,不得已时向
中农借,实施结果,农民损失很大。秋季起,停止向农民借粮的办法,改为
没收地主、征发[2]富农多余粮的办法。由师团组织工作队,统一调查没收分
配,禁止各自力政。除粮、肉类保障军用,三分之一的牲口补充军队运输(牲
口主要靠战斗缴获解决),其他财物及多余粮食、牲口则分给群众。地主兼
工商业者只没收其封建部分,不准没收其工商业部分,两种财产混在一起者
则暂时不予没收。此法较前法要好,但执行中仍有许多漏洞,如私打土豪,
违犯政策(富农当地主,中农当富农),及不按规定征用地主车马、宰杀耕
牛等,发现后已予以制止纠正,并将没收批准权归师首长掌握,未经批准者
以违法论。但在大兵团行动时仍有困难,因需求量太大,在作战环境下难于
集中与统筹。在集中行动地区,物价普遍上涨,伙食费多不够用,好的只能
保持四钱油、盐、一斤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