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军事文选合集:罗荣桓-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政治部主任。
围攻山地,兵力分散,常采用分进合击的办法。
D.日军点多、线长,兵力不足,故大量组织伪军、伪政权。
(2)反敌人围攻的经验:
A.敌兵力薄弱、分散,用分进合击的办法;我们有广大的回旋区和充裕
的时间。
B.在平原进行游击战主要是依靠群众,比在山地更重要。
C.改变地形,利用湖泊对付敌人的机械化部队。
D.变敌人围攻为反围攻,进而围攻敌人。
E.在反围攻中,可巩固统一战线,扩大自己。
坚持平原游击战,对坚持华北的抗战是有重大的意义,可使山地游击战
得以巩固。
三、东进支队[11]的任务
总的任务: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创造泰山西端的抗日根据地,依山傍湖
的发展。向北可连萧华领导的鲁西北区[12],向南可与五团[13]、四旅(三
四四旅)、苏鲁、鲁豫区联系,东连鲁东区,西连冀鲁豫区。
具体工作:
(1)帮助发展、坚强一切抗日的地方武装(可配合主力作战,扩大本身,
消灭伪军,实行乡村包围城市)。
(2)帮助地方党的发展,加强党在农村和下层的基础,争取公开活动,
保存党内组织的秘密,帮助地方党传达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决议。
(3)广泛地开展地方群众工作:
A.组织农民抗日救国团、青年妇女等组织,组织各级地方武装,搜集民
枪。
B.对会门[14]、土匪应与其上层建立良好关系,与下层群众加强解释,
争取下层群众;对伪军进行争取和瓦解工作,是目前的中心,消灭了伪军可
孤立日军。
C.对友党友军、地方政权要尊重与联系。
D.扩大宣传:深入口头宣传,动员大家来作宣传。方针:坚定持久抗战
的决心,反对伪政权、伪军,持久战中游击战争的重要性,八路军的游击战。
E.坚持统一战线的政策(友军力量虽少,然阶级依然存在),遇事磋商,
发扬民主主义的工作作风。
(4)自力更生,不是合理负担[15],而是靠打汉奸。打汉奸应注意到协
同地方政权办理,大小汉奸要有区别。筹足经费,节省开支,清查账目。
(5)培养地方群众领导者。只靠外来干部、部队干部是很不够的。
(6)准备战斗,消灭伪军。以战斗胜利开展群众工作,兴奋群众,并准
备艰苦的斗争,在不妨害战斗任务下帮助群众春耕。
(7)部队倾向问题:
自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部队有了新的气象,但也发生了很多问题。
A.政治原则问题:
(一)离开政治原则,不向自由主义作斗争的态度。
(二)生活问题高于工作,误解干部政策。
B.群众纪律:不注意尊重政权,对群众利益不关心。
C.团结问题:同级的、上级的关系与信任的建立不够。
D.对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文件的学习不够。
E.要以模范的动作、纪律、工作,来影响、团结我们临近的八路军部队。
注 释
[1]“扫荡”,指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失守后,日本帝国主义逐渐集中主
要兵力进犯敌后抗日根据地,极其野蛮地实行烧光、杀光和枪光的“三光”
政策。敌人把这种疯狂的军事进犯叫做“扫荡”。
[2] 近卫内阁的倒台,指一九三九年一月四日,日本近卫内阁总辞职;
五日,平沼组成新内阁。
[3]《九国公约》会议,指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五日《九国公约》会议通
过谴责日本宣言。
[4] 英美共同借款给中国:指一九三八年十二月十四日,美国对华信用
借款二千五百万美元;十二月十八日,英国确定对华借款五十万英镑。
[5]蒋的进步,指一九三九年二月十一日蒋介石在重庆召开的国民参政会
第一届第三次大会闭幕会议上许诺:要动员民众,组织民众,实行彻底民主
政治。会后蒋介石自食其言,根本没有实行他的许诺。
[6] 汪精卫,大汉奸。名兆铭。生于广东番吕。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
辛亥革命后被袁世凯收买,袁世凯失败后又投奔孙中山。一九二五年在广州
任国民政府主席。一九二七年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以后历任
南京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外交部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副总裁、
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国民参政会议长。一九三八年十二月离开重庆,公开
投降日本。一九四○年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任主席。一九四四年死于日
本。
[7] 蒋发表谈话痛斥近卫内阁的声明,指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蒋介石发表痛斥日本内阁首相近卫在十二月二十二日发表的第三次声明的声
明。
[8] 国民党五中全会,指一九三九年一月二十一日,中国国民党在重庆
召开的五届五中全会,表示了继续抗战的意向,但随后又制定了反共反人民
的方针。
[9] 大后方,指国民党统治区。抗日战争时期,人们习惯称未被日本侵
略军占领而在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西南部和西北部的广大地区为“大后方”。
[10] 九国公约,全称《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
一九二二年二月六日,美、英、法、日、意、比、荷、葡和中国北洋军阀政
府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条约规定:“维护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
均等”和“中国之门户开放”的“原则”。这个条约是对中国主权、独立、
领土完整的粗暴侵犯。
[11] 东进支队,是罗荣桓和陈光于一九三八年十二月率第一一五师师.
直和第六八六团由晋西入鲁,从晋东南向山东挺进时公开使用的番号。
[12] 鲁西北区,指一九三八年八月,罗荣桓等根据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
部决定,派萧华率部分部队东进冀鲁边区,开辟和扩大的根据地。
[13] 五团,指八路军第六八五团。一九三八年十月,罗荣桓等根据中共
中央决定,派第六八五团向山东开进,开辟的(微山)湖西根据地。
[14] 会门,又称会道门,是旧中国一些民间秘密团体。如三合会、哥老
会、大刀会、在理会、一贯道、青帮等。参加者主要是破产农民、失业手工
业工人和流氓无产者。这类团体大都用宗教迷信为团聚成员的工具,采取家
长制的组织形式,有的还拥有武器。参加这类团体的人,在社会生活中有互
相援助的义务,有时还共同反抗压迫他们的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但是
农民和手工业工人不可能依靠这类团体得到出路。同时由于这类团体带有严
重的封建性和盲目的破坏性,他们又往往容易被反动统治阶级和帝国主义势
力所操纵和利用。随着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农民和手
工业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之下逐步建立了完全新式的群众组织,这类落后的团
体就逐渐失掉了它们的存在价值。
[15] 合理负担,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改革的税收制度。根据
有钱出钱,钱多多出,钱少少出,无钱不出的原则,实行的合理负担。即按
每户人口依其土地财产的数量分出不同的等级,规定每等级负担多少分,每
分多少钱。这一措施,大大减轻了贫苦农民的负担。
巩固与东北军及同盟者的团结,对付敌之进攻①
(一九三九年四月二十六日)
一、鲁南一般的状况
鲁南位于津浦路以东、胶济路以南,地形有小平原,有泰山、鲁山、蒙
山、沂山等山地,是能相互联络的。
敌只占铁路附近各县城,中间尚有几个县城在我手。群众条件很好,特
别是对八路军的爱戴,送饭、送水,给养不成问题。群众的抗日情绪非常热
烈,特别对老八路的热望,认为八路军是他们自己的军队。
日军不多,只在胶济路沿线稍多点,其它县城仅数十人,甚至仅有伪军。
敌近来对鲁南未有大的进攻,仅派少数兵力出来掩护汽车的通行或武装侦察
任务,完后又退回。敌在鲁南的兵力是在山东境内最薄弱的。因为敌人今天
主要是对平原,对山地仅设些据点。作为今后进攻我们的出发点。
八路军在鲁南有五万多,现正在发展着。友军有东北军的五十一军、五
十七军(二万人),对八路军及群众均有良好关系,很愿意配合我军之作战;
沈[1]有七千人稍微正规点,目前与八路军不融洽,但有的部队他不能直接指
挥,师长李文焕有点不听沈之指挥;
张专员[2]掌握了一支土匪部队,企图当鲁南土皇帝,对沈的瓦解、勾引
不满,对我稍有倾向;秦启荣[3]是个顽固分子[4],是国民党 CC 派[5],假
报六万军队,实际仅有六千人,多是土匪成分,是伪皇协军[6]的基础;省政
府直接领导的部队不能发展。相反,八路军部队的扩大很快,枪支很齐备。
秦部与我八路军磨擦很厉害。
鲁南有有利的地形、良好的群众条件,军队也多。然内部的磨擦太厉害,
直到今天鲁南根据地的创造和巩固……等,还有很多问题。
二、磨擦问题
张里元想作鲁南王,秦启荣想作省主席,所以张、秦、沈间亦有磨擦,
然他们的共同点是对付共产党、八路军,最近磨擦得厉害:
(1)国民党防共、限共的政策;
(2)山东封建势力很浓厚,保守的腐败的现象顽强地存在着;
(3)因此,便于汉奸的活动,使磨擦增加;
(4)自己本身也有弱点。
A.军队虽占优势,然政权大部分在封建顽固分子手上,我们没有给以改
造(下层),没有开放民主,没有发动群众。在群众方面我们还不占优势,
各方面的力量还不占优势。
B.军队还有些不健全的地方,内部尚有不少的弱点。干部缺乏(因为山
东的八路军是从无到有的[7]),供给不统一,统一战线教育的缺乏,部队的
巩固工作不够。
C.争取和巩固同盟者的工作做得不够,没有从顽固分子中利用同情者去
反对顽固派(如对大和事件[8]的处置)。
D.群众工作与政权工作的运用不够,部队参加民运工作不够。
三、太和事件
这一事件是汉奸利用这种磨擦,进行阴谋破坏,从而扩大磨擦。
① 本文是罗荣桓在肥城中固村干部会上的报告。根据梁必业的笔记整理,梁时任第一一五师直属政治处主
任。题目为编者所加。
对事件的处置:说明是汉奸的阴谋,同时也是顽固分子的磨擦所致。我
们应提出反汉奸,对于秦[9]等应交政府查办,军队交苏鲁豫战区整编,给我
们蒙难的干部战士以抚恤。
四、今后鲁南发展的形势及我们的工作方针
A.于学忠[10]到鲁南,对八路军将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可进一步与其靠
近,统一战线的形势可能会好些。
B.防地已划定,我们与东北军东西互相配合,向南发展,沈[11]省政局
更形缩小。
我们应很好地巩固与东北军及同盟者之团结,对付敌人之进攻,使现有
的防地巩固起来。并使之成为今后发展的出发地。
注 释
[1]沈,即沈鸿烈,国民政府山东省政府主席兼山东游击总司令部总司
[2]张专员,即张里元,国民政府山东第三专署专员兼第三专区保安司令
部司令。
[3]秦启荣,秦是蒋介石军统特务组织“蓝衣社”在山东的头子。他的公
开职务是国民党山东省党部的常委和山东省政府委员。以后他在惠民打出“国
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特别总队第五纵队司令部”的番号,自称中将司令。
[4]顽固分子,指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内坚持反共的分子。
[5]国民党 CC 派,国民党内部派系很多。CC 派是指曾任国民党中央常务
委员兼组织部长、监察院副院长、江苏省政府主席等职的陈果夫与其弟陈立
夫组成的中央俱乐部。他们进行反革命特务活动,残酷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因陈氏兄弟的陈的英文第一字母是“C”,所以称
CC 派。
[6]伪皇协军,抗日战争时期的华北伪军之一种。日本侵略者搜罗国民党
军队的散兵游勇和土匪、反动会道门武装等组成。他们协助日本侵略者守备
交通线和据点,配合日军进攻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一九四
五年九月日本投降后,为国民党政府改编。
[7]从无到有的,指抗日战争爆发后,山东的中共党组织领导人民举行武
装起义发展起来的抗日武装。
[8]太和事件,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顽固派破坏团结、破坏抗战的罪行之
一。一九三九年三月三十日,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沈鸿烈指使秦启荣部队袭击
博山东太和地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游击支队,惨杀团政治处主任鲍辉及营
长吕乙亭等四百余人。
[9]秦,指秦启荣。
[10]于学忠,国民党军鲁苏战区总司令,辖东北军第五十一军和第五十
七军,驻鲁中、鲁南一带。西安事变前后,于学忠和东北军与中国共产党建
立过友好关系。抗战开始后,蒋介石对于既不放心,又不得不用。于既要服
从蒋介石,又要效忠张学良。于的政治态度是:“既不红、也不蓝,三条道
路走中间”。所以于是共产党统一战线的争取对象。
坚持创造泰西抗日根据地的两个基本问题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