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

第9部分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第9部分

小说: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薷此帧薄U馐翘饔蛞耘潘饕康亩私ǖ淖钤缱畲蠊こ獭

  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今浙江海盐境内,有“古泾三百条”。这些唐人心目中的“古泾”,当然,有许多是六朝时修建的。江苏省常熟县原名海虞,南朝萧梁大同六年(公元540年)才改成常熟。改名原因即与农田水利建设有关。清人修的《常昭合志稿》解释说,因为这里“高乡濒江有二十四浦通潮汐,资灌溉,而旱无忧;低乡田皆筑圩,足以御水,而涝亦不为患,以故常熟,而县以名焉”。可见,太湖东北,南朝时,也已有较好的水利设施了。

  太湖流域因为六朝时建有众多的湖、塘、泾、浦等水利工程,可灌可排,水利条件大大改善,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因此,这里当时不仅摘掉了“下下”田的帽子,而且还可以与“富甲全国”的关中媲美。

  ——————

  注释:

  ①从公元304年到439年,汉、匈奴、羯、鲜卑、氐、羌各族统治者,纷纷在北方建立割据政权。历史上将其中的15国加上巴蜀的成汉,合称十六国。15国为:前赵、前凉、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后燕、西秦、后凉、南梁、南燕、西凉、夏、北燕、北凉。

  ②赤山湖位于茅山山脉西麓,在秦淮河上游,太湖流域之西,不属太湖流域范围。但这一地区与太湖流域关系密切,因而我们也在这里作了介绍。

  第四节 唐、宋的河网化和圩田化

  由于太湖流域的农业也需人工灌溉,特别是占流域面积22%的山地和丘陵区的农业,因此,隋唐两宋时期,修建陂塘等蓄水工程,仍然是这里水利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唐朝为例,据《新唐书·地理志》和《元和郡县志》等书的记载,扩建旧的、创造新的大型蓄水设施,就多达十几处。其中最重要的有绛岩塘、钱塘湖等。绛岩塘由三国时期吴国兴建的赤山湖扩展而成,唐朝时可溉农田10000顷,是太湖周围溉田最多的蓄水工程。钱塘湖即“山水甲天下”的西子湖,由唐穆宗时(公元821—824年)白居易主持兴建,以江南河为灌溉干渠,灌溉钱塘(今杭州市)、盐官(今海宁县)一带农田4000多顷①。

  在太湖流域修建以排洪为主要目的的塘、渎、泾、浦,更受到隋唐两宋时期人们的重视。太湖流域自古以来虽然有许多自然河道可资排洪,如上起太湖下注东海的松江②,上起太湖下注长江的娄江(浏河)等;虽然从隋朝起又因为凿成江南大运河,在客观上这条大运河也成为

  排洪的重要干道。但是,由于太湖流域的大部分(62%)地区为平原和洼地,而台风雨的来势又十分骤猛,洪水仍然无法及时排出,洪涝之害大大超过旱灾。这就有必要修建更多的以排洪为主的工程。更何况这些工程还有灌溉、航运之利。

  隋唐两宋时期,在太湖流域修建的、对排洪有重要意义的水道,数量很大。其中大型的除隋朝的江南大运河外,有唐朝的元和塘、孟渎、泰伯渎、汉塘和宋朝的至和塘等。元和塘又名常熟塘,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穿凿,南起今苏州市,北抵常熟县,长90里。下接白茆〔mao毛〕河以通长江。孟渎又名孟河,位于今常州市西北境,沟通江南河和长江,长40里。泰伯渎在今无锡市东南,下注阳澄湖,长约80里。孟渎和泰伯渎都在唐元和八年前后,在刺史孟简主持下,由故道疏凿而成。唐大和七年(公元833年),还修复了古老的汉塘。汉塘西起今浙江嘉兴市,东到杭州湾。至和塘又名昆山塘,凿于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上起今江苏苏州市,下至昆山注入长江,主要由自然河道娄江改造而成。娄江在宋元时期是太湖下游第二大河,仅次于吴淞江。

  除上述这些主要水道外,隋唐两宋时期还以这些主要水道为骨干,建成为数众多的泾浦,使太湖流域水道密如蛛网。据宋朝著名的水利专家单锷的记载,地处太湖上游的宜兴等地,即有“百渎之利”,其中宜兴为74渎,武进为26渎。太湖下游的塘浦更多,宋朝另一水利名家郏亶〔jiadan夹胆〕说,苏州境内的塘浦多达265条。唐宋时期,这一带的河网化已经发展到了“五里一纵浦,七里一横塘”的地步。

  与河网化水利建设同步,在农田建设方面,又逐步走向圩田化,人们纷纷将纵浦横塘之间的方块土地,建成圩田。由于这里地势低平,许多地方是:水涨,成沼泽;水退,为农田。圩田化就是把这些土地改造成为基本上旱涝保收的良田。圩田化建设的最主要工程,是:在濒临塘浦的圩田四周,筑造坚固的堤防。堤的高矮宽窄,视圩的大小、地势和周围水情而定,一般高五尺到二丈,宽数丈。堤上有路,以利通行;堤外植柳,以护堤脚。圩周有闸门,以便旱时开闸,引堤外塘浦之水灌田,涝时闭闸,防外水内侵。圩内穿凿纵横排水渠道,形如棋盘;涝则排田水入渠,旱则戽〔hu户〕渠水灌田。圩内地势最低处,则改造成为池塘以集水。一圩方数里到数十里不等。圩田虽不能抗御大旱大涝,但对一般水旱有自卫能力,其经济效益远远高于普通农田。它是水乡人民伟大的创造。南宋时太湖流域圩田分布已经很广,在平江境内,即今苏州、吴江、常熟、嘉定等县市,便有1500多圩(图7)。

  河网化和圩田化建设,促进了太湖流域农业生产的发展。“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反映了从南宋起以苏州和湖州为代表的太湖流域,已经成为南宋“天下”的粮食主要供应地。

  ——————

  注释:

  ①唐朝钱塘湖的溉田面积,有两种不同说法,一说为4000多顷,另一说为1000多顷,两者差别很大。

  ②松江即吴淞江,古人认为它是太湖之水排入大海的尾闾。

  第五节 元、明、清的疏浚河道

  太湖流域下游,地势平缓,向东注入东海,向东北注入长江,向东南注入杭州湾的水道,都因比降很小和潮水顶托,行洪缓慢。又因为圩田的经济效益很好,一些达官贵人又往往倚仗权势,强行在湖区和河道上修圩,使湖泊蓄水能力下降,水道行洪更为困难,结果是洪涝灾害急剧上升。近人缪启愉先生根据历史资料统计,唐宋元明清各代,太湖流域发生水灾的频率是:唐朝20年一次,北宋六七年一次,南宋四至九年一次,元朝三至五年一次,明朝三至七年一次,清朝四年一次。因此,元、明、清三代都把疏浚太湖流域下游的水道,作为这里农田水利工作的重点。

  图7 明代圩田

  据史载,元朝90多年中,疏浚太湖下游的河道不下百次,平均约一年一次。在古代,吴淞江是太湖流域排洪的最重要孔道,对太湖水利深有研究的宋人郏侨说,吴淞江“故道深广,可敌千浦”。因此,元朝疏浚的主要对象便是这条水道。其中有两次的治理,效果较好。一次是在元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由江浙行省平章彻里(蒙古族)主持。从事这一工程的有数万军工,他们清除了沉积在吴淞江口的大量由潮汐搬来的泥沙,从而恢复了吴淞江的排洪作用。另一次是元大德八年(公元1305年),由当时著名的水利行家、都水监丞任仁发主持,治水的规模也很大,用工(工作日)共165万,疏浚了吴淞江中堵塞比较严重的38里江道。

  明朝,太湖流域的经济继续发展。它每年上交国家的夏秋两税,仅北部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便高达500万石左右,约为当时山东、湖广(湖北、湖南)两个纳税大省的总和,占全国两税总额2900万石的1/6强①。太湖流域是明朝的经济命脉,而当时水旱灾害又十分严重,特别是水灾,所以明朝政府不得不用更大的力量,治理这里的水道。明朝历时276年,以浚河排水为主,在太湖流域施工1000多次。

  在明朝频繁的疏导太湖流域河道的工程中,最重要的是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户部尚书夏原吉主持的一次。他认为太湖流域治水的关键是疏浚下游河道,使洪水畅流入海。又认为吴淞江的下游淤塞严重,重新疏浚工费太大。于是,他率领10万多河工,既重点开夏驾浦,引吴淞江上游之水,取道刘家河入长江;又重点凿范家浜,使之与黄埔江相接,将太湖东部河湖之水,特别是浙西来水,循黄埔江排入长江。这次治水,不仅改善了太湖下游的泄水状况;而且改变了泄水格局,由从前以吴淞江为主泄道,逐步变成以黄埔江为主泄道,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今天。

  继夏原吉之后,周忱、徐贯、李充嗣、林应训、吕光洵、海瑞等,都曾对太湖水道作过较大规模的治理,对排洪都起过一定作用,而以林应训的成就更为显著。林应训是在万历五年到八年(公元1577—1580年),在大学士张居正大力支持下,主持治理太湖水道的。他认为太湖下游虽有黄埔江、刘家河等可以泄水,而仍多水灾,与历史上的主要泄水道吴淞江淤塞有关。因此,他的治水以浚吴淞江为施工重点,兼疏黄埔江、白茆港等其他一批水道。先后疏浚吴淞江140里,黄浦江90多里,白茆港45里,以及其他港浦数十处。这是一次对太湖水道较为全面的治理,工程质量也较好,排洪作用得到了改进。

  由于太湖流域的特殊经济地位,清朝也在这里进行频繁的水利建设,据统计,在它立国267年中,以疏河为主的施工在2000次以上。它对太湖流域的一些主要泄水道,如吴淞江、黄浦江、浏河、白茆河、孟渎等,都一再加以治理,尤其是吴淞江和浏河,先后疏浚一二十次之多。有些工程规模也很大,如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三次疏浚吴淞江河道,长度都在10000丈(150丈为一里)以上。清朝的这些治水工程,对于减轻太湖流域的水旱灾害,都有积极意义。

  修建河浦湖陂等工程(包括改造自然河湖和穿凿人工河湖两个方面),对防御干旱和一般洪水,成效都比较显著,它促进了太湖流域农业的发展。但是,太湖流域常遭台风雨的袭击,其中强台风雨,日降雨量可达几百毫米。它会形成特大洪水,而在特大洪水面前,这些工程就显得软弱无力了。就河浦来说,它受太湖流域碟状地形的制约,比降极小,无法将特大洪水迅速排往江海。就湖陂来说,它不像后来的大型水库周围筑有坚固而高大的堤坝,无力容纳大量的洪水。洪水水量大,排蓄能力弱,酿成洪涝灾害是不可避免的。古人在太湖流域修建农田水利很勤,而洪涝灾害仍然频频发生,应该说这就是主要原因。

  现代,人对自然斗争的能力大大增强,已经有可能较为彻底地征服太湖流域的水旱灾害了。为了将可能变成现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便着手在太湖流域推行这样一个综合性的水利建设计划。其主要内容为,在上游兴建七座大型水库,以便有效地拦蓄上游洪水,它既可灌溉当地农田,又能减轻中下游的洪水压力;在中游,于太湖周围修建坚固的混凝土大堤,一方面可以大大增加太湖的蓄水量,另一方面又能防止太湖洪水溃堤泛滥;在下游,除疏浚旧有排水道外,还要穿凿10多条新的泄洪干道,以提高排洪能力;在江(长江、钱塘江)边,建造八座大功率的电力抽水站,以便涝时迅速抽洪水入江,旱时抽江水内灌。这些计划中的工程,一部分已经建成,全部完工后,便可基本上解除太湖流域的水旱灾害。从最难解决的洪涝灾害来说,可由目前的三五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这一计划完成后,又能解决区域内的工业用水和城市人民生活用水。它还可满足扩建后江南运河增水的需要。到那时,太湖流域才是真正的人间天堂。

  ——————

  注释:

  ①关于明朝两税的数额,详见梁方仲先生《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一书的344—34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这里采用该书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的数字。由于太湖南部的杭、嘉、湖等府没有单独的两税记录,它们的两税纳入浙江行省的总额中。因而这里只能以北部四府为代表,进行比较。

  第六章 历代关中农田水利

  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北抵北山,南达秦岭,面积约34000多平方公里。由于黄河最大支流渭水自西向东流经全境,所以又称渭河平原。它由黄土沉积而成,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无霜期较长,180—200天,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但降雨量较少,多年平均在500—700毫米间,又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特别是春播的需要。为了发展关中农业,必须发展水利,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相继在这里凿成郑国渠、白渠、成国渠等一批重要的灌溉工程。

  第一节 秦人兴建郑国渠

  最早在关中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是战国末年秦国穿凿的郑国渠。当时所以要兴建这一工程,除上面所说的自然条件因素外,另一个因素是政治军事的需要。

  战国时,我国历史朝着建立统一国家的方向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国,都想以自己为中心,统一全国。兼并战争十分剧烈。关中是秦国的基地,它为了增强自己的经济力量,以便在兼并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很需要发展关中的农田水利,以提高秦国的粮食产量。

  韩国是秦国的东邻。战国末期,在秦、齐、楚、燕、赵、魏、韩七国中,当秦国国力蒸蒸日上,虎视眈眈,欲有事于东方时,首当其冲的韩国,却孱弱到不堪一击的地步,随时都有可能被秦并吞。公元前246年,韩桓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个非常拙劣的所谓“疲秦”的策略。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员郑国为间谍,派其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说是可以发展秦国农业,真实目的是要耗竭秦国实力。

  这一年是秦王赢政元年。本来就想发展水利的秦国,很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