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建成通济渠和山阳渎后的第六年,隋炀帝又下令拓展江南河。
春秋末年,太湖流域已有运河。秦始皇建立了统一国家以后,为了加强对吴中地区的控制,也为了东巡会稽(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市,辖地有今苏南及浙江中北部)的需要,在春秋古运河的基础上加以扩建,沟通了北起丹徒(治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东南丹徒镇),中经会稽郡治,南到钱塘(浙江杭州市)的水道。这应是后来江南河的雏形。据说丹徒的得名,就是因为当时有3000赭衣囚徒在此参加治河的缘故。丹徒、曲阿(治所在今江苏丹阳市)位于太湖流域西北部,这里的地势比附近其他地方稍高,因而从此经过的这段运道,河床偏高,河水不足,行船不畅。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三国、东晋时期,曾一再在此施工,如吴国疏浚丹徒——曲阿间的河床,以改善这里的航道;东晋于京口(镇江市)筑丁卯埭〔dai带〕①,以控制河水泄入长江等。
在上述基础上,隋炀帝扩建了江南河。《资治通鉴·隋纪四》载:“大业六年冬十二月②,敕穿江南河,自京口到余杭(今浙江杭州市),八百余里,广十余丈,使可通龙舟,并置驿宫、草顿,欲东巡会稽。”这里的会稽,当指今浙江省绍兴市境内的会稽山,相传大禹曾会诸侯于此,千古
一帝的秦始皇也曾登此山“望于南海”(实指今东海),好大喜功的隋炀帝,大概也要效法大禹、秦皇的故事。不过隋炀帝登会稽的目的并未达到,因为下令穿凿不久,就被高丽战争和农民起义所困,再也无暇南渡长江了。但江南河的拓展,大大地推进了太湖流域航运的发展,也加强了与江、淮等地的联系。江南河至今仍是太湖流域的黄金水道。
——————
注释:
①埭是横截河渠上的建筑,用以防止河水流失,调整水面比降,提高航道水深等。三国始有关于埭的记载。
② 大业六年十二月,已是公元611年初春。因此,江南河的穿凿应系于公元611年,而不能系于公元610年。
第四节 北通涿郡的永济渠
在隋朝,今河南省东北部、山西省东南部和河北省大部,是又一个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地区,这个区域当时有户200多万,在全国900多万户中,几乎占了1/4。隋朝推行租庸调制,按户、丁征收粟帛,征发劳力,户多丁多,上调的粟帛等也多。这就需要有一条粮帛南运进京的水道。隋炀帝着意开拓边疆,积极准备用兵辽东,他以涿郡(今北京市)作为征辽基地,要将大量的军用物资和军事人员北运,也需要有一条从东都到涿郡的军需供应线。自东汉末年,曹操穿凿河北五渠后,那里虽然形成一条纵贯南北的水道,但它以自然河道为主,深浅不一,航路不畅,难以适应隋朝经济、政治、军事的需要。于是,隋炀帝在完成通济渠和山阳渎之后,决定在黄河以北,在曹氏旧有水道的基础上,拓展一条航运能力较大的运河,这就是穿永济渠。
大业四年(公元608年),“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隋书·炀帝纪上》)当初曹操发展河北水运时,白沟的渠首工程是“遏淇水入白沟”。隋炀帝的新渠与曹操旧渠相比,有两个重大改进。一是沁水源远流长,淇水无法与之相比,因此,新渠的水源远比旧渠丰沛。这是新渠航道远比旧渠通畅的基本因素。二是旧渠在白沟、黄河之间筑有枋堰,由沟入河或由河入沟,舟船都必须盘坝或换船,这就大大降低了通航能力。新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表明渠口建有分水工程,舟楫可以直接出入河渠,无须换船或盘坝,这就大大提高了通航能力。
永济渠也可分成三段。南段起于沁水入河处,北到卫县(治所在今河南浚县西)。这是当时新凿的渠道。卫县以下经馆陶、东光等地,至今天津市境与沽河会合。这是中段,它以曹操时的故道为基础,扩展成为大渠。由今天津市到古涿郡(今北京市)为北段,系改造两条自然河道而成。一条是古潞河下游,它位于今天津市和武清县间。另一条是桑干水(今永定河)下游,当时它位于今武清县到古涿郡南郊。南、中、北三段运河共长1900里左右,大体说与通济渠相当。这也是一条历时很短、不到一年便完工的运河。它的宽度虽然不及通济渠,但运输能力很强,并且也可航行庞大的龙舟。大业七年(公元611年),隋炀帝伐辽东,当时他就是乘龙舟到达涿郡的。伐辽东出动军队100多万人,后勤供输极大,主要就是沿这条水道北运。
广通渠、通济渠、山阳渎、江南河、永济渠,虽然是五条运河,但由于它们的规格大体一致,组成了一个由长安—洛阳两都为中轴、成扇形、东南通余杭、东北到涿郡的完整的运河网,实为一条运河的五个组成部分。这个运河网把我国当时经济、政治、文化最发达的区域紧密地联在一起,对统一国家的巩固和繁荣,都有难以估量的作用。正是因为如此,隋炀帝兴建这些工程,虽然多从他本人需要出发,并给当时广大群众造成严重灾难,但后人还是给予很高的评价。唐末著名诗人皮日休便是这样认为的,在《汴河怀古》中说: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龙舟水殿事,与禹论功不较多。”
第五节 唐朝的运河工程
唐朝的运河建设,主要是维修、完善隋朝建立的这一大型运河体系。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运河的作用,对旧有的漕运制度,还作了重要改革。
隋文帝时穿凿的广通渠,原是长安的主要粮道。当隋炀帝将政治中心由长安东移洛阳后,广通渠失修,逐渐淤废。唐朝定都长安,起初因为国用比较节省,东粮西运的数量不大,年约几十万石,渭水尚可勉强承担运粮任务。后来,京师用粮不断增加,严重到了因为供不应求,皇帝只好率领百官、军队东到洛阳就食的地步。特别是武则天在位期间,几乎全在洛阳处理政务。于是,有天宝元年(公元742年)重开广通渠的工程。新水道名叫漕渠,由韦坚主持。当时在咸阳附近的渭水河床上修建兴成堰,引渭水为新渠的主要水源。同时,又将源自南山的沣水、浐水也拦入渠中,作为补充水源。漕渠东到潼关西面的永丰仓与渭水会合,长300多里。漕渠的航运能力较大,渠成当年(开元二年),即“漕山东(崤山以东)粟四百万石”。
将山东粟米漕运入关,还须改善另一水道的航运条件,即解决黄河运道中三门砥柱对粮船的威胁问题。这段河道水势湍急,溯河西进,一船粮食往往要数百人拉纤;而且暗礁四伏,过往船只,触礁失事几近一半。为了避开这段艰险的航道,差不多与重开长安、渭口间的漕渠同时,陕郡(治所在今三门峡市西旧陕县)太守李齐物组织力量,在三门山北侧的岩石上施工,准备凿出一条新的航道,以取代旧航道。经过一年左右的努力,虽然凿出了一条名叫开元新河的水道,但因当地石质坚硬,河床的深度没有凿够,只能在黄河大水时可以通航,平时不起作用。三门险道问题远未解决。
通济渠和永济渠是隋朝兴建的两条最重要的航道。为了发挥这两条运河的作用,唐朝对它们也作了一些改造和扩充。隋朝的通济渠,唐朝称汴河。唐在汴州(今开封市)东面凿了一条水道,名叫湛渠,接通了另一水道白马沟,而白马沟下通济水,这样,便将济水纳入汴河系统,使齐、鲁一带大部分郡县的租、调,也可循汴水西运。唐对永济渠的改造,主要有以下两个工程。一是扩展运输量较大的南段,将渠道加宽到17丈,浚深到24尺,使航道更为通畅。二是在永济渠两侧凿了一批新支渠,如清河郡的张甲河,沧州的无棣河等,以深入粮区,充分发挥永济渠的作用。
对唐朝政府来说,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运输各地粮帛进京。为了发挥这一功能,唐后期对漕运制度作了一次重大改革。唐前期,南方租调由当地富户负责,沿江水、沿运河直送洛口,然后政府再由洛口转输入京。这种漕运制度,由于富户多方设法逃避,沿途无必要的保护,再加上每一舟船很难适应江、汴(泛指运河)河的不同水情,因此问题很多。如运期长,从扬州到洛口,历时长达九个月。又如事故多、损耗大,每年有大批舟船沉没,粮食损失高达20%左右,等等。安史之乱后,这些问题更为突出。于是,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开始,刘晏对漕运制度进行改革,用分段运输代替直运。规定:江船不入汴,江船之运积扬州;汴船不入河,汴船之运积河阴(郑州市西北);河船不入渭,河船之运积渭口;渭船之运入太仓。承运工作也雇专人承担,并组织起来,10船为一纲,沿途派兵护送等。分段运送,效率大大提高,自扬州至长安40天可达,损耗也大幅度下降。
除漕运租、调外,大运河还大大促进了沿线许多商业城市的繁荣。如扬楚运河(即隋朝的山阳渎)南端的扬州和北端的楚州(治所在山阳县,今为淮安市),汴河上的汴州(今开封市)和宋州(今商丘市),永济渠上的涿郡等。扬州因为位于扬楚运河与长江的会合处,公私舟船,南来北往,都要经过这里,是南北商人的集中地,南北百货的集散处。它“十里长街井市连”,在全国州一级的城市中,位列第一,超过成都和广州,人称“扬一益二”。汴州位于汴河北段,经过济水,东通齐鲁;经永济渠,北联幽冀;经黄河,可达秦晋,迅速发展成为黄河中下游的大都会。后来,梁、晋、汉、周、北宋五代都建都于此,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它是一个水运方便的繁华城市。
第六节 宋朝运河新体系
梁、晋、汉、周、北宋都定都汴州,称汴京。北宋历时较长,为进一步密切京师与全国各地经济、政治联系,修建了一批向四方辐射的运河,形成新的运河体系。它以汴河为骨干,包括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合称汴京四渠。并通过四渠,向南沟通了淮水、扬楚运河、长江、江南河等,向北沟通了济水、黄河、卫河(其前身为永济渠,但南端已东移至卫州境内)。
五代时,北方政局动荡,频繁更换朝代,在短短的53年中,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而南方政局比较稳定,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北宋时,政府对南粮的依赖程度进一步提高。汴河是北宋南粮北运的最主要水道。汴京每年调入的粮食高达600万石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取道汴河的南粮①。因此,北宋政府特别重视这条水道的维修和治理。例如淳化二年(公元991年)汴河决口,宋太宗强调说:“东京(宋以汴京为东京,洛阳为西京)养甲兵数十万,居民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朕安得不顾!②”他率领百官,一起参加堵口。
不过,为了这条运道的畅通,北宋付出的代价也是十分巨大的。汴河以黄河水为水源,而河水多沙,自隋经唐到宋,经几百年的沉积,河床已经高出地面,汴河极易溃堤成灾。北宋政府深知汴水无情,治汴工程丝毫不敢放松。它组建了一支维修专业队,负责平时汴河的维修和养护。汴河大汛,则立即出动禁军防汛。大修时,发动沿河百姓参加。为了巩固堤防和利用汴水冲刷河中积沙,它在汴河两岸下了600里木柱排桩,将汴河束窄到可以冲沙的地步,开了后来“束水攻沙”的先河。
惠民河是经北宋初年多次动工修建的一条运河,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以蔡河(已湮)支流潩〔yi异〕水(浍河)为水源,开渠将它引向京师。下段自汴京南下,改造蔡河干流而成。惠民河的重要性仅次于汴河,淮水流域的大部分税粮,可从此河调入京师。广济河因河宽五丈左右,又称五丈河。其前身是唐朝开的湛渠,下接白马沟和济水,可通齐鲁之运,也可分泄汴河的洪水。北宋对它进行多次治理,在漕运中也占有重要地位。金水河是北宋初年新凿的一条河道,它以郑州、荥阳间的几条小水,如京水、索水、须水等为水源,凿渠向东到汴京。它除了给广济河补充水源外(从汴渠上架槽通过),还为京师提供较为清澈的生活用水。
除汴京四渠外,为了改善漕运,北宋又分别在江淮和江汉间,也进行运河建设。
扬楚运河是“汴渠之首”,它南接江南运河。这三条运河构成了北宋政府的主要粮道,即江南运河将主要产粮区太湖流域的税粮运出,然后经扬楚运河、汴渠入京。江南运河的航道基本上良好,无须大修。但扬楚运河及扬楚运河与汴渠之间的航道,都需要作较大的改进。原来汴渠与扬楚运河并不直接相通,由扬入汴,舟船还要走一段较长的淮河河道,而这段河道滩多水急,常常损坏漕舟。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北宋前期,先后进行三次施工,傍这段淮河的南岸,从楚州北面的末口,到盱眙东北的龟山镇,凿了长约150里的运河,避开了这段险滩。扬楚运河的突出问题是水枯河浅,不便大船通航。水道西部的洪水威胁也很严重,经常冲断航道。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宋在高邮湖北筑了一条比较坚固的、长达200里的石堤,以保护航道,并在堤上设置10座石闸,进行有控制的排水。在真州(治所在今江苏仪征县)、扬州等地,利用当地自然湖泊,改造成为运河的水柜,以接济运河用水。
除太湖流域是北宋的主要产粮区外,四川和两湖的农业生产,也占有一定地位。如何调运这些地区的税粮入京,也是北宋统治者需要解决的问题。绕道扬、汴,路程太远;从襄樊陆运,效果太差。经过酝酿,北宋统治者决定穿凿第二条江淮运河。按照计划,这条水道西起江陵,凿渠向东,经潜江境与汉水会合。下一段是利用汉水及其支流白河两条自然水道。白河与淮水支流澧〔li礼〕水很近,如果在这两水间再凿一条运河,江船便可循淮水另一支流蔡河直达汴京城下了。这一工程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