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三野的战役兼评粟裕的战功-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役我东西兵团歼敌1个整编师部、3个旅及新泰、蒙阴一线进攻的国民党军各一部,共2。8万人,缴获长短枪6300余支,轻重机枪700余挺,各种炮200余门,炮弹4900余发。解放军伤亡9819人。”
4月中旬,南线国军兵分5路,向沂蒙山区进攻,企图压迫华野主力退入胶东或北渡黄河,占领沂蒙根据地。第一路为整编第27军军长王敬久指挥的整9师、85师、75师、72师,首先打通并控制津浦路邹县至泰安段,然后进攻莱芜和新泰,整编第5师则开进山东,由大汶口向东进攻新泰、蒙阴;第二路为整25师、65师,自费县进攻蒙阴;第三路为整74师、83师,自临沂向西北进攻蒙阴;这二路国军由汤恩伯指挥。第四路为整7师、48师,自临沂向东进攻莒县、沂水;第五路为整11师、64师,自泗水向东进攻新泰、蒙阴;这二路国军由整编第19军军长欧震指挥。北线国军和南线其他部队则担任二线部队进行策应,守备交通线和各要点。
整编第9师(9旅、76旅、预2旅),即原第2军,何应钦系中央军,美械,滇西远征军,战斗力较强,原属重庆行营,在云南待命。47年初原计划与整66师一起用于山东战场,但3月刘邓发起的豫北攻势迫使国军把整编第9师、66师调往豫北战场。国军开始对山东实行重点进攻后,也只有整9师调了过来。胶东战役后,47年12月调离华东,属华中剿总序列,48年辖9旅、76旅,改回军师建制后仍称第2军,在向淮海战役增兵计划中原来也有第2军,但因白崇禧阻挠,未能成行。
整编第75师(6旅、16旅),陈诚系中央军,国械,战斗力一般,原属武汉行营。在中原围剿李先念后,调入华东战场,但一直在与刘邓作战。47年2月在由商丘增援毫县时,其16旅又被晋冀鲁豫野战军大部歼灭。整69师在宿北被歼后,其残部又扩充恢复第60旅番号,划归整75师。
整编第72师(34旅、新13旅、新15旅),王陵基的川军,国械,战斗力较弱,其基干部队只有一个第34旅,2个新编旅均为临时拼凑而成。整72师原来也属于武汉行营,先是在中原围攻李先念,后来刘邓发动巨金鱼战役,被调至晋冀鲁豫战场,一直与刘邓周旋,调至山东的时间比整75师更晚。48年辖新15旅、34旅。
整编第48师(138旅、174旅、176旅),桂军,国械,战斗力一般,比整46师稍强一点。虽然属徐州绥靖公署序列,但在此前与华野基本没有正式作战。47年8月即调华中。
整编第5师(45旅、96旅、200旅),中央军,美械,战斗力较强。整5师与整48师相似,虽然一直属于徐州绥靖公署序列,但除了淮南小露一手外,其余绝大部份时间都在与刘邓作战,战争打了快一年,才摆脱了刘邓的纠缠,开始与华野作战,而且还降了一格。不久又进行改编,辖45旅、200旅,96旅划归整70师,48年辖45旅、46旅、200旅。
莱芜战役后,蒋介石对其军事指挥机构作了调整,撤销徐州绥靖公署,薛岳被免职,顾祝同率陆军总部移驻徐州,统一指挥原徐州、郑州所辖部队,王敬久兵团被用于山东战场,实行重点进攻。
华野自2月底开始得到了一个多月的整训期。华东军区抽调2个师、11个团补充华东野战军。除10纵外,各纵队均按“三三制”补齐员额,1纵还有一个独立师。并根据中央“今后军事方面的中心任务,是用一切努力加强炮兵和工兵的建设”指示精神,各纵队陆续组建炮兵团,师建立了炮兵营,团成立炮兵连。老毛已经认识到炮兵这个“战争之神”的极端重要性,在那个年代,一支部队的装备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其炮兵实力,一场战役的战果大不大,缴获多少门炮是一个重要指标。从这个角度来看,华东国军的平均实力要远逊于东北。
我军在加强,而国军却在自我削弱。老蒋的脑子里不知是否被灌了水,战争打到47年,双方已是你死我活,打得不可开交,他却将华东和中原战场的国军统统进行了整编,此时华东原来的几个骨干军(5军、7军、8军、48军、54军)都变成了整编师。其它如73军被歼后重建为整73师,12军整编为2旅4团。过去收编的伪军新编第36师被歼后虽又重建,但后来划入整32师。更可笑的是吴化文的汉奸部队被整编为整84师,陈金诚的汉奸部队96军则整编为整45师,这些部队所辖各旅都有粟迷所看重的正式番号,呵呵,也算是抗战骨干,只不过是伪军的骨干而已。整编师不仅人员要比过去少三分之一(辖2个旅的整编师人数更少),更重要的是指挥上极为不便,很多国军将领在战后的总结和回忆中都提到这一点。一般作战行动,指挥员在手中都要保留预备队。以整编旅为例,一般辖2个团,如果只以一个团投入进攻,力量显得不足,而把2个团都投入战斗,手中又没有预备队,无法应付突发情况,而在实际战斗中,这种突发情况很多,因此很容易造成全盘崩溃。如果把两个旅的两个团投入战斗,又存在建制不同的问题。因此,抛开武器装备不谈,很多两旅四团的整编师实际战斗效能还不如一个三团的普通师。到了48年初,关内国军整编旅才开始恢复3个实编团建制,48年9月才恢复军师建制(新疆除外),但造成的恶果早已无法挽回。
实际上,即使是“一个师配2旅6团制,也难以担任战略任务,且指挥不便,故应实行一师三旅九团制,以便指挥作战。”(皮定钧48年8月12日日记)
从指挥官的水平和能力上看,顾祝同也远不如薛岳和陈诚。薛岳自红军时期就是我军的老对手,抗战时期也屡立功勋,对我军的战略战术非常了解,除了鲁南大败,在其任上实际上是胜多负少。陈诚也比顾祝同强很多,尤其在治军方面。陈士榘在谈到这些问题时,在回忆录中写道:“论军事才能,顾祝同远不及陈诚,但他无限忠于蒋介石,善于投其所好,并能忍受蒋介石盛怒时的痛骂,像李莲英对慈禧太后一样,是一个忠实的奴才。……此次重点进攻山东,蒋介石把获胜的赌注都压在这个绰号叫‘顾粥桶’的奴才身上了。”言语之中,对顾的藐视跃然纸上。
47年3月底,正在南线视察工作的陈毅致电毛泽东并告粟裕、谭震林、陈士榘、唐亮,提出华东野战军的休整可告一段落,须考虑新的行动。他估计敌正全力修复津浦铁路,并重占胶济线,注意力在西北,我军可考虑出东南,向临沂、东海、新安镇之间出击。
粟、谭、陈、唐等人商议后,认为陈毅的意见很有道理,当时北线除强攻济南、青岛、潍县外,无战机可寻。南线敌军各师之间间隙较大,便于分割。于是决定华野主力于3月28日由胶济线分三路向南移动,东兵团由2纵组成,向苏北进逼,在11纵配合下,寻机歼灭向北推进的右路敌军;中兵团由第4、6、7、8、9、12纵队和特种兵纵队组成,迎击敌主要兵团,由陈毅、粟裕指挥;西兵团由第1、3、10纵队和部分炮兵组成,沿津浦路南下,配合中兵团寻机歼灭敌人,由陈士榘、唐亮指挥。
西兵团的主要任务是对付邹县的整9师、泰安的整72师及大汶口和南铎西侧的整75师、85师。陈士榘和唐亮商议后,将目标选定为泰安的整72师,因为南线之敌相距较远,增援不便,而北线的整12师(原12军)靠近济南,容易得到增援,且刚在莱芜战役中受过打击,不敢大胆增援泰安。当时泰安守军只有整72师师部及新13旅、34旅,新15旅当时驻守津浦路西的肥城。决定由10纵配属榴弹炮营攻取泰安,1纵、3纵部署在泰安以南地区,准备歼灭由大汶口的北援之敌,鲁中军区警备第1旅配合10纵行动。
4月22日晚,西兵团开始攻取泰安外围各要点,尽管整72师战斗力不强,但10纵还是遇到了麻烦,战至23日下午,西关及嵩里山要点均未攻克,第一次攻击受挫。这时国军固有的劣根性表现出来了,整5师、75师及85师等中央军在10纵攻击72师这支杂牌军的两天中,均未表现出积极的增援行动,坐视整72师被消灭。陈士榘分析敌人增援泰安的可能性不大,决定调三纵参加攻打泰安的战斗。24日黄昏总攻开始,激战一夜,攻占了各要点,但25日拂晓,整72师集中力量发起反击,又将嵩里山夺了回去,华野的攻击又告失败。25日黄昏,我军再次向泰安发起攻击,陈士榘叫特种兵纵队司令员陈锐霆集中榴弹炮营、3纵炮兵团及各师团炮兵火力轰击嵩里山守敌,守军一个营无法坚守,向城西关退却,被3纵歼灭,我军重新占领嵩里山制高点和城西关。25日夜,整72师师长杨文瑔见形势危急,越过王敬久,用报话机直接向南京求救,要求增援,而南京的答复是“顶住!坚持!”杨文瑔气急了,说:“顶不住!共军有大家伙(105榴弹炮)!……还不是你们在鲁南送给人家的?!”26日拂晓,攻城部队从各个方向突入城内,将守敌大部歼灭,当3纵8师开始攻击整72师师部所在地岱庙时,杨文瑔企图混入散兵人群中逃跑,被10纵28师抓获。26日10时,战斗结束。泰安战斗“共歼敌15000人,缴获长短枪5300余支,轻重机枪450余挺,各种炮60余门,击落飞机一架,解放军伤亡3447人。”
攻克泰安后,陈士榘决定乘胜扩大战果,南下威胁南线国军侧翼,吸引整5师、75师、85师回援,以减轻陈、粟的压力。28日,叶飞的1纵攻占宁阳,歼灭吴化文部第一团2000人,“缴获长短枪500余支,轻机枪13挺,各种炮30余门,解放军伤亡378人。”但是国军并未被调动。
当西兵团在泰安激战时,陈、粟的中兵团在东起界碑西至观山100余里的战线上开展了阻击战,“杀伤敌军4000余人”。27日,整74师占领界碑,整11师占领蒙阴城西的白马关,整5师占领石莱,整25师、65师占领紫锦关,整83师占领青驼寺,整7师占领汤头。5月3日,整11师占领新泰。其中白马关战斗“歼敌1500人,俘敌56人,缴获步枪27支,轻机枪9挺,炮一门,华野9纵伤亡1729人,”最后“主动转移阵地”。实际上这是一系列“不良战例”,但军科战史大多是一带而过,仅提到白马关战斗,而青驼寺战斗华野损失更大。双方主力部队渐渐都集中在蒙阴地区。
这时,中央军委指示:主力部队后撤,放蒙阴之敌北进,寻机歼敌;将兵力集中,不要分散,不要性急,只要主力在手,总有歼敌机会。4月底,陈士榘、唐亮回到蒙阴以东约50公里的东里店华野指挥部,开始和陈、粟一起研究下一部作战方案——孟良崮战役,谭震林则晚回来几天。
泰安战役的意义在于这是华野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城市攻坚战,但实际上只是一场大会战的一个局部战斗,而且整72师并未被全歼,只歼灭其新13旅和34旅。整个泰蒙战役在战果上也是一本糊涂账,战史中称此役歼敌2。8万余人,但同一战史所列举的其中三次大的战斗(包括陈粟的中兵团阻击战战果)歼敌人数为21000余人,尚有7000人、200余挺机枪、100余门炮的战果无着落,要知道,白马关战斗整整打了近一星期,只缴获了一门炮。看来都是各部队在零敲碎打时胡乱统计上来的。泰蒙战役的主要战斗——泰安战斗,与粟裕基本无关。
十四、孟良崮战役
1947年5月13日至16日,华东野战军第1、4、6、8、9纵队16个师及特种兵纵队,同时还以4个纵队阻击敌其它部队的增援。“此役我共歼灭蒋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74师3个旅、整编第83师1个团及其它增援的国民党军各一部,共3。2万余人,缴获长短枪9800余支,轻重机枪1200余挺,各种炮270余门,炮弹7200余发,击伤坦克、装甲车4辆,解放军伤亡12189人。”
4月至5月间,华野组织了4次试探性进攻,试图调动国军以便分散突击,但都没有成功。第一次,陈、粟的中兵团准备出击郯城、码头镇,寻歼汤恩伯部主力,但因野战军直属队的一名解放战士叛变,走漏了风声,汤部迅速收缩到临沂,没有如愿。“解放战士开小差是常有的事,这个‘解放战士’逃跑没有引起注意。”第二次,也就是前面所述的泰安战役,虽然歼灭了整72师2个旅,但国军不为所动。第三次,汤恩伯部于4月28日占领河阳、青驼寺、桃墟、蒙阴,29日,陈、粟指挥中兵团以第2、4、7、9纵队向桃墟、青驼寺出击,拟分割汤部。但整83师迅速退据蒙阴至临沂公路以西山区,“攻击部队仅歼其一个半团,3000余人,只好放弃打击该敌的计划。”实际上,这也是一个不良战例,华野攻击不成,损失不小。第四次,整11师于5月3日占领新泰之后,陈、粟、谭指挥第1、3、4、10纵队乘其立足未稳包围了新泰,激战数小时毫无进展。这时,王敬久急调整5师赴援,华野无力同时对抗两支主力,只好于次日撤围退出战斗。这几次战斗行动只有陈士榘指挥的泰安战斗有所斩获,但根本目的没有达到。
这些行动被陈毅戏称为“耍龙灯”,其实只是一种自我安慰,因为国军根本没有“耍”、被调动,仍然按部就班前进。而华野部队却十分辛苦,有战士发牢骚说:“陈司令员的电报嗒嗒嗒,小兵拉子的脚底板嚓嚓嚓。”陈、粟在这一阶段的指挥是很不成功的,完全不得要领。把主力用于正面阻击,但是想守的地方又一个没守住,实际上还是不想主动放弃一些地盘,并且又想分兵出击。国军越打越集中,华野回旋的余地越来越小。
华野开始沉不住气了。陈毅、粟裕、陈士榘商量后,于5月3日两次致电中央军委,计划派第1、6纵队南下鲁南,第7纵队南下苏北,威胁敌人后方,以图在鲁南军区部队配合下恢复鲁南局面,吸引国军回援,以便分散敌人。可以看出,仍然犯有不集中兵力的错误。4日,毛泽东回电:“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处置甚妥。只要有耐心,总有歼敌机会。你们后方移至胶东、渤海、胶济线以南广大地区均可诱敌深入,让敌占领莱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