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三野的战役兼评粟裕的战功-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汝南。而孙元良兵团因战斗力太弱,在中牟地区被中野9纵和豫皖苏军区第5军分区部队击退。邱清泉兵团也被华野1、4、6纵队、两广纵队、中野11纵等部阻于内黄、红庙一线。如果没有宋时轮的急中生智,开封战役将是另一个结果。宋时轮打阻击打出经验来了。对于宋时轮的功劳和自己的失误,粟裕在回忆录中当然也不提,只是说“中野第1、3纵队和华野10纵在刘伯承、***和陈毅同志的直接指挥下,于上蔡以北地区阻击并重创胡琏兵团,使敌不敢轻举冒进,……对攻克开封起了直接保障作用。”对山野旧将,他是有情绪的。
6月20日夜和21日,突击部队两次突击龙亭阵地未能成功。21日17时,陈士榘祭出枣庄、泰安攻坚的法宝——集中600多门大炮轰击国军防御阵地,22日晨,全歼守敌,李仲辛被击毙。
在开封战役即将胜利时,粟裕、张震、钟期光来到设在开封天主教堂的陈唐兵团指挥部,研究下步作战方案,实现了华野外线兵团的会师。粟裕在回忆攻取龙亭核心阵地两次未果时,不再强调客观原因,而是以“因组织准备不充分,协同动作不密切,未能奏效”来描述了,因为谁都知道,战场指挥官是陈士榘。但是紧接着在后面总结开封战役的“伟大实践”时,又说他曾督促3、8纵队不要留恋开封阵地,除留足够的兵力攻击龙亭外,其余部队撤出城外,集中兵力歼灭援敌。并要求3、8纵队不要过早攻克龙亭,“迟一点不要紧”,要把龙亭当作吸引邱清泉这条大鱼的钩子。一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样子,在外围阻击战打得热火朝天的情况下(“6月21日,开封守敌已能隐约听到增援部队的炮声”),真是自相矛盾。
开封是当时河南的省会,“敌人”多,物资多,政治意义大。华野攻占开封的确发了一笔,为抢运物资,陈唐还专门向军委、华东局及野司报告,要求4纵及特纵在兰封以西阻击邱清泉,力求多控制一天。但如果说到歼敌,则又是非正规部队和勤杂人员占了一大半,歼灭整5军也没有头绪。对于这个结果,毛泽东当然高兴,又是致电祝贺,又是亲自为陈唐写安民告示,但要说到十分满意恐怕也未必,因为根本目的没有达到,在6月23日的电报中要华野“继续努力”。
此间正值国民代表大会召开,河南籍代表哭天抢地,要求蒋介石收复开封,蒋明知军事意义不大,但也万般无奈,命令各路援军仍向开封攻击前进,收复开封。将邱兵团整编第75师附88师新21旅调出,与从新安镇调至柳河的整72师组成一个新的兵团,由第6绥靖区(商丘)司令官区寿年指挥,从民权经睢县、杞县迂回开封;将自临沂经金乡来援的整83师调入邱清泉兵团,与第4绥靖区(荷泽)刘汝明部仍从正面向开封攻击前进。可以看出,邱兵团的战斗力却有所加强,而区兵团两个师都很弱。国军是否把邱兵团当拳头,而以区兵团当诱饵反钓粟裕,也未可知。从睢杞战役的过程来看,区兵团的“徘徊”和邱兵团的大迂回攻击,是有这种可能性的。当然,在粟裕的回忆录中,这些都是华野主动行动,调动敌军的结果。
6月24日,粟裕、陈士榘、唐亮、张震、钟期光等人开会进一步研究下步行动,决定打较弱的区兵团。华野第一兵团1、4、6纵、两广纵队等部渡河南下已近一个月,十分疲劳,而陈唐兵团3、8、10纵队更是来回奔波作战,加之“开封战役伤亡较大”(仅3、8纵队就已经伤亡近万人),相比之下,前者状况还稍强些,因此决定由1、4、6纵及中野11纵组成突击集团,由第一兵团副司令叶飞指挥,隐蔽集结于睢县、杞县、太康之间及民权地区,伺机围歼区兵团;由陈士榘、唐亮指挥3、8、10纵队及两广纵队组成阻援集团,在杞县以西隔离邱、区两部;中野9纵仍旧监视郑州方向的孙元良;冀鲁豫军区和豫皖苏军区部队则破击陇海铁路徐州至民权段,从侧翼袭扰邱兵团。
粟裕在回忆录中对与众人商量一事没有提及,都成了“我们”的杰作:“我们鉴于这次战役关系全局,决心不怕疲劳,不怕牺牲,抓住有利战机连续作战,再歼援敌。于是,我们在攻占开封后的第三天,便毅然决定主动放弃该城,敌人既然想要它,我们便将计就计……”。在作决心中提到了叶飞指挥突击集团,唯独不提陈唐指挥阻援集团,而成了“野司直接指挥”。
实际上,华野已经放弃了此次围歼整5军的计划,只能退而求其次,先打区兵团,也好对老毛有个交待。客观地说,这个部署是十分合理的,因为当时华野各部状态已经大幅下降,强打整5军不会有好结果,再弄出一个南麻、临朐来如何是好?
当时国军向开封步步进逼,已经迫在眉睫。粟裕心里十分着急,尽管老毛在17日已经说过要他在紧急情况下独立处置,但粟裕还是在24、25日两次上报军委和刘、邓、陈,搞得军委也于25、26日两次复电粟裕,说其“部署甚好”,“在睢杞通许之线(或此线以南)歼敌一路是很适当的,如能歼灭75、72两个师当然更好,否则如能歼灭敌75师也是很好的。”最后一句话里,失望之情溢于词间。也难怪老毛失望,华野出击外线已近一年,为打邱清泉准备了几个月,结果又是一场毛毛雨。对此粟裕当然明白,也许正是此刻埋下了第三阶段失败的伏笔。
3、8纵队撤离开封后南下向通许方向前进,6月26日,邱兵团一个旅配合刘汝明部重占开封,主力“果真随3、8纵队南下,如此一来,使好疑的区寿年产生错觉,致区兵团在26日进至睢县西北铁佛寺、龙王店、榆厢铺一带时‘徘徊不前’,结果两路敌军在我挥师南下的引诱和迷惑下,一路踌躇不前,一路向西南疾进,很快拉开了距离,使邱、区两兵团之间形成40公里的间隙”,粟裕等人抓住这个“战机”,于27日下达了围歼区兵团的命令。实际上,3、8纵队要想割裂邱、区两兵团的联系,阻击邱兵团,必须向东南方向运动,这本来是再正常不过了,粟裕却把这个行动吹成神来之笔,文字固然写得十分精彩,但从地图上看,邱兵团向西南运动正是向“徘徊”的区兵团靠拢。如果邱兵团不南下,两兵团的间隙又何止40公里。到底谁是鱼?陈士榘在回忆录中对此也承认:“本来我军的意图,不但想等区兵团都过了惠济河以南,也想等邱兵团都进入开封,再发起睢杞战役,……可是由于情况变化,邱兵团的5军先头部队27日就分别进至小城集、万全砦、大昔、青龙市口、富村、全村、吴岗地区,83师也由开封向杞县方向前进,因此……”这就是粟裕笔下的邱兵团“被诱南下”真相。
6月27日晚,突击集团向“犹豫徘徊,立足未稳”的区兵团发起攻击。28日晚,1纵1师楔入整75师和72师之间,割裂了两者的联系。至29日晨,将区寿年的兵团部和整75师附新21旅包围在龙王店地区,将整72师包围于铁佛寺地区。如果说国军的计划没有完全成功,导致整75师被歼和区寿年被俘,这个因素是关键,这次华野没有按部就班来进行“运动攻坚战”。
6月29日,突击集团开始肃清龙王店外围据点,战斗十分激烈,1纵1师在攻击常朗屯时,“攻进去一个营,但马上被敌人封闭了突破口,伤亡很大,”后来,1纵将警卫营,1师将机关干部和勤杂人员组成突击队,连随军担架队的民工也投入了战斗。终于在30日8时攻克了常朗屯,歼灭了整75师第6旅旅部、第18团、一个加强营及师直属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共5000余人。至7月1日中午,整75师第6旅和新21旅全部被歼。
7月1日晚,突击部队向龙王店发起总攻,激战至2日3时,区寿年兵团部、整75师师部及第16旅一个团被歼灭,区寿年、沈澄年被俘。整75师还剩下16旅2个团据守在榆厢铺、何旗屯。突击集团开始转兵围攻铁佛寺的整72师。
在此其间,胡琏、吴绍周集团被中野1、2、3、4纵队和豫皖苏军区部队牵制在周口镇、西平地区。邱兵团的增援也遭到华野1、4、6、两广纵队和4纵12师顽强阻击,推进到最近处仅距区兵团10公里,成了强弩之末。虽然华野打得很艰苦,“最紧张的时间是7月2日上午10时,我方阵地西北角曾一度被敌人突破,我立即组织全力反击,不仅预备队全上,连南下干部队也参加了战斗。……终于将敌人打垮,保全了阵地。”由于孙元良兵团没有动作,中野9纵也从郑、汴间出动,袭占陈留,挺进韩岗,从侧后对邱兵团进行牵制,于是双方形成对峙。其中10纵28师的桃林岗阻击战最为激烈,这次宋时轮没有再让邱清泉得逞。
此时,出现了一个华野众将谁都没有想到的事情:黄百韬率整25师、第3快速纵队和交警第2总队急速杀到,7月1日突然出现在距铁佛寺只有10公里的帝丘店地区。整25师原来是刘峙计划用于增援兖州的,6月28日已进至滕县以北界河一线,由于中原战场吃紧,于6月29日由徐州车运商丘。许世友那边又高高兴兴地第二次围住了兖州,粟裕在战前也考虑过整25师的增援问题,但得知整25师增援兖州后,就没有再注意整25师的动向,开战后更是忘到了脑后,许世友通报粟裕与否也不得而知。
7月2日,1纵遭到整72师和整25师的两面夹击,连1师指挥所也被炸塌,3师7团打得“仅剩几名有炮无弹的炮兵和17名战士,在团长曾昭墟带领下坚持战斗。”
对于这个“突然”出现的敌情,粟裕在7月2日上午,与陈士榘、唐亮、张震、钟期光等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方案,决定歼灭黄兵团。“通过对敌情的分析,认为黄兵团长途跋涉,立足未稳,反倒有利于围歼;整72师伤亡较大,也无力出援;邱兵团伤亡较大,加上进攻正面变窄,可抽掉阻援集团一部加强突击力量。”因此决定:第3、10纵队和8纵一部继续阻击邱兵团;以8纵主力和6纵一个师围歼榆厢铺、何旗屯的整75师残部;以中野11纵监视整72师,并作预备队;以1、4、6纵和两广纵队围歼黄兵团。我军战史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敌人错误地估计我军经过……激战已经伤亡惨重,无力再战……”,这次在华野众将身上也生动地体现出来。这个决定具有浓厚的粟裕风格:不顾疲劳,连续作战,这边还没有消化,那边又盛满了饭。但在盛夏季节,我军已连续外线作战一个多月,伤员救治、弹药物资补给、饮水等等都已经问题成堆,粟裕的决定根本就是违反自然规律的蛮干。本来他就有贪多求大,爱慕虚荣的毛病,这次老毛再一施压,更是变本加厉。皮定钧在战斗中一直坚持写日记,唯独6月30日至7月2日是空白。7月3日在日记中写道:“4天的时间没有记,……主要是在紧张的战斗生活中失去了记的时机。”由此可见华野突然改变任务和部署使部队十分紧张。
毛泽东的最低要求是歼灭整75师,对于还剩下的两个团,粟裕当然拼了命也要消灭。7月2日晚,8纵22师、23师,6纵17师向榆厢铺、何旗屯的整75师残部——第16旅旅部及2个步兵团、一个炮兵营发起总攻,激战至7月4日9时,终于歼灭了这股敌人。6纵17师何旗屯战斗伤亡378人。(7月5日)
实际上此时整75师仍有一部未被解决,6纵16师及17师49团共4个团,自6月28日起围歼整75师16旅47团二个营的杨拐村战斗,一直持续到撤退之前的7月6日,打成了胜仗中的败仗,伤亡超过了2000人。
在消灭整75师残部的同时,1、4、6、两广纵队向黄兵团全线出击,至3日晨,达成了对黄兵团的大包围,至5日,将其压缩在帝丘店地区。如果此时粟裕见好就收,不仅完成了老毛的任务,而且已经对黄兵团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邱兵团也没有突破,可以较为从容地撤出战斗。但是他却误认为有了乘胜歼灭黄兵团的良机,要给毛泽东来一个更大的惊喜,于量又调刚刚结束战斗的8纵参加到围歼黄兵团的战斗中来。对此,败军之将区寿年都指出其“违反了兵家之道,接下来要失败”,粟却不以为然,对毛泽东6月3日的忠告也早已忘得一干二净。甚至就在不久前的6月22日,毛泽东在给中野、华野的电报中也要求部队“你们两大集团或者分开行动,一次歼敌以不超过一个整编师为限度;或者集中行动,一次以不超过两个整编师为限度。目前必须打确实有把握的仗,哪怕歼敌一个旅也是好的,例如宛西那样的仗。”但是也没有引起粟裕的重视。果然,华野的疲惫之师与黄兵团在帝丘店陷入僵持局面,欲进不能,欲退不得,伤亡惨重。皮定钧在7月6日的日记中写道:“昨晚我们攻赵庄、王庄都失利,全部被敌人反击了,主要原因是我们过分疲劳。……兵团指示:要我们立即抢运伤兵向后退,不要停留。”
这时,“豫东战场形势又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阻击力量的削弱,邱兵团绕过3纵、10纵的防御正面,从右侧杞县以北谢砦、柿园地区向尹店方向华野突击集团侧后发起猛攻。由阜阳北调的整74师一部也由商丘到达宁陵以西地区,华野部队陷入被合围的被动局面。而胡琏兵团也摆脱中野的纠缠,正兼程北上,向太康急进。此时粟裕已感到大事不好,命令华野全线撤出战斗,分别向鲁西南、豫皖苏和黄河以北转移,但两军对垒,谈何容易?粟裕在回忆录中说“我军在多路援敌逼近的情况下,一下子跳了出来,进入预定地区休整。当敌人查明我军位置时,我军已休整一周了。”7、8个纵队一下子跳出去,这可能吗?并说黄百韬“动也不敢动”,“邱、孙两兵团遭我回击后,也未敢再进。”真是大言不惭!他难道忘了自己的部队是怎么被邱清泉一直追到黄河边上的?皮定钧日记的7、8两日又是空白,要么是匆忙之中没有时间写,要么是牢骚满腹没有收录。
而在7月10日的日记中他写道:“目前的主要任务是要各部都要设法拖住敌军,我们能得到弹药补充,才能连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