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传-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在大连养病的罗荣桓对于和与战的问题作了反复考虑,于是,专门写了一封信给林彪。三月十五日,林彪按照罗荣桓的要求转报中央。罗荣桓在信中说:
东北战争要作较长时间准备,不要把和平估计过急,而且自己应发展全面工作,要全力支持这一长期战争,应很好地接受最近与内战时的教训。
部队作战须要保持有生力量,就是和平,(也)须要有本钱,不要发生拚命主义情绪。东北局要努力加强主力,以保持元气。西满部队应迅速根据东北局指示,赶快合编组织两个机动纵队,并加强指挥。
巩固地(方)武(装),发展游击队,以造成主力运动战更果敢条件。
加强各地后勤工作、兵工建设,应就地取材,利用人力建设医院,安置伤员。要克服和平、大后方、大机关作风,力求作战化与加强下层领导。
罗荣桓这封信的基本思想是:在争取和平的同时要立足于战争;在战争时间上,要有长期打算;要进行主力、地方武装和游击队三者结合的传统的运动战,反对拚命主义,克服大后方、大机关作风。
罗荣桓在大连密切注视着战局的发展。
三月十三日,随着苏军撤退,国民党军队进入沈阳。
从三月中旬起,杜聿明集中了五个军的十个师的兵力,由沈阳沿中长路向东、南、北三个方向展开了“扇形攻势”,向周围扩张。
三月二十七日,国共两党关于东北停战问题的谈判达成初步协议,准备派遣军事调处执行小组到东北各地进行“调处”。蒋介石因东北停战协定即将生效,下令加紧进攻,要求在四月二日前进占四平街。于是国民党军先后占领辽阳、鞍山、海城、营口、抚顺、铁岭、法库等地。由于春天化雪,道路泥泞,加之民主联军四处袭击,四月二日限期已过,国民党军始北犯四平。
针对敌人的大举进攻和东北停战又有可能实现这一情况,三月二四日中共中央来电指出,苏军将于四月份撤退完毕,国民党部队必由沈阳出兵向北同我争夺长春、哈尔滨,我党方针就是全力控制长、哈两市及中东全线①〔指中长路长春至哈尔滨和哈尔滨至绥芬河段〕。不惜任何牺牲,反对蒋军进占长、哈及中东路,而以南满、西满为辅助方面。为此目的,请速布置派兵占领长、哈两市及中东全线,并进行剿匪。动员全力坚决控制四平街地区,如顽军北进时,彻底歼灭之,决不让其向长春前进。
三月二十五日,中共中央又致电林彪、彭真,指出:东北无条件停战的协定可能于数日内签字,“在此时间内,顽方会拚命进攻,企图控制更多的战略资源要地,而你们应尽一切可能,不惜重大牺牲,保卫战略要地,特别保卫北满。”“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你们必须在苏军撤退后十二日内控制之。”
四月间,苏军撤出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国民党对这几个城市鞭长莫及,除在一九四五年十二月曾空投了一支保安部队到长春外,只能收编由当地伪军、土匪充数的“国军”,控制上述城市。
按照中央指示,四月十八日,民主联军解放了长春,二四日解放齐齐哈尔,二十八日解放哈尔滨,共歼灭守敌二。七万人。这三个城市的夺取,大大加强了民主联军在东北的有利地位,使其能够更多地集中兵力于四平方向作战。后来当民主联军撤退的时候,又能依托松花江和新控制的中东路全线广阔地区阻止住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
就在解放长春的同一天,四平保卫战打响了。四平保卫战期间,中央多次指示坚守四平和本溪两市:“时局正变化。望死守四平,寸土必争。”“要打到敌人精疲力竭……便可能取得有利于我的和平。”在一次电示中,并曾以“保卫马德里”比拟之。
为了对付敌新一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轮番攻击,民主联军山东第一师、第二师、第七师、第七纵队、华中第三师形成一条以四平市区为中心,从东到西蜿蜒百余里的防线,与敌形成对峙。
对于彻底粉碎敌人的进攻,以控制与保卫中长路北段,争取实现停战的方针,罗荣桓是完全赞成的。问题是究竟应采取什么样的打法。四月二十三日,他在大连致电东北局并转报中央及在前方的林彪:
目前东北情况,已产生于我有利之改变。红军自奉天①以北迅速撤退〔即沈阳〕,国民党军被阻于四平街以南,且遭受我严重打击,使我争取控制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各大城市成为完全可能。同时,经过四个月我在沿长春路两侧广大地区之肃匪与初步发动群众工作,再回到上述城市,是有良好条件的。但是需要我们作更大的努力,准备在长春以南及以西地区粉碎国民党军大的进攻,争取停战谈判之实现。
国民党军现在广大战场采取分进的方式向我进攻,是便于我各个击破的,并已开始遭严重打击。敌或许会引起警惕,行动迟缓,不敢冒进,但我仍可采取一纵一攻,从运动中寻求其弱点,集中我优势之力量,予以各个击破。
四平战况日益激烈,罗荣桓无法安心养病了。五月初,他离开大连返回东北局。
路过安东时,他受东北局委托,抱病了解了南满情况,对坚持南满斗争作了具体部署。他连续几天听取了辽东军区和中共安东省委的负责人肖华、江华、莫文骅、刘澜波、林一山等的汇报,然后又找军区参谋处长吴瑞林要来1:250000 的地图和实力统计。吴和作战处长肖剑飞便替他把图挂到墙上,并将敌我态势用红黑两色小旗标好。罗荣桓认真研究了一天,并同肖华、吴瑞林等交换了意见后,在辽东军区的会议上就坚持南满斗争问题发表了系统的意见。他特别强调了南满创建根据地的战略意义。他认为,不坚持南满,北满也保不住。他提出,坚持南满,首先要充实主力,建议尽量抽调一些地方武装补充南满的主力第三纵队和第四纵队。他说:“这样做,减少了一些单位,但加强了领导。主力加强了,既可打好仗,也可以支持地方武装的生存、发展和壮大。”在部署上,他提议作一些调整,由第三纵队控制梅河口至通化的铁路以西地区,第四纵队摆在安奉路(安东至沈阳的铁路)以东地区。两个纵队一西一东,背靠着长白山。他说:
“这样摆是很重要的,因为敌人主要不是在安奉线上分割我们,而首先是企图分割南满和北满。因此,南满的主力应当放到安奉路和通化之间,以便于同北满、东满我军联系和相互策应。安奉路以东要争取保持七个师到八个师,其他地区则安排一些独立师,并且把县、区武装搞起来,坚持游击战争,打击敌人。”
罗荣桓离开安东的时候,即将调任辽南独立第一师师长的吴瑞林来到车站送行,并向他请示关于坚持大连以北、中长路两侧即辽南地区的斗争问题。罗荣桓说:
“辽南地区是个咽喉之地,可以威胁到北宁线,特别是能控制营口,控制中长路,地位很重要。辽南的斗争将是非常艰苦、非常激烈的,但一定要坚持下去。你到那儿,要准备按照抗战时在沂蒙山区坚持斗争那样干。你们要准备付出极大代价,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个咽喉地区坚持下来!当然,在这里坚持也有沂蒙山比不了的有利条件,这就是背靠大连,伤员可送进去治疗,部队疲劳了也可到大连的外围休息几天。有这样好的条件,更应当坚持下去。”
罗荣桓坐了一段火车,便换乘汽车转向东北。当他路过驻在梅河口的辽宁省军区时,向省军区司令张学诗等分析了四平保卫战敌我双方的态势,估计敌军必将沿沈(阳)吉(林)路东进,占领作为铁路交叉点的梅河口,以迂回包围四平和长春。他向辽宁省军区的领导人交代:一定要早作准备。然后他便迅速赶往长春。
他来到长春,与彭真会合后,五月十九日又赶到驻在公主岭附近的范家屯的“前总”。
这一天深夜,民主联军从四平撤退。
四平保卫战历时一个月。敌人是包括由美军军官在印度直接培训的、全部由美国装备的机械化部队新一军在内的五个师。民主联军人数虽与敌军相当,但装备甚差。他们依托工事,英勇抗击敌人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轮番疯狂的进攻,歼敌万余人。五月中旬,敌进攻兵力增加到十个师。经中共中央同意,五月十九日,民主联军主动撤出四平。此前,五月二日,经中共中央和东北局同意,民主联军在南满已撤出本溪。四平保卫战显示了民主联军的战斗力,给国民党以沉重打击,对于配合东北的和平谈判,遏制国民党军向北满进攻的势头,起了积极作用。民主联军从四平撤退的当日,中共中央即来电指出:“四平我军坚守一个月,抗击敌军十个师,表现了人民军队高度顽强英勇精神。这一斗争是有历史意义的。”但在此役中,民主联军有生力量消耗甚大,伤亡达八千人,而且大部分是老的骨干。因此,五月二七日中共中央又致电各大区,指出:四平防御战为一时特殊条件所致,不能成为我一般的作战方针。四平撤退后,在少数人中产生了消极悲观情绪,个别人甚至厌战动摇。还发生了总部作战科副科长王继芳携带机密文件叛变投敌的严重事件,使敌人掌握了民主联军各部队的实力和动向。民主联军撤退时比较被动,有的部队部分人跑散了,暂时失去战斗力,但不久又重新集结,元气基本未受损伤。
在范家屯,林彪、彭真、罗荣桓和周保中等开会讨论今后的作战方针,讨论中,一种主张是继续坚守长春,不能再退,另一种主张是撤出长春,撤到松花江以北。罗荣桓说:
“长春、吉林都是大城市,不利于防守,防线又宽,现在部队打得很疲劳,如果守长春,敌人从梅河口沿奉吉线插到吉林,就会把我们的后方打个稀烂,不但长春守不住,非退到西满蒙古大沙漠不可。我赞成撤出长春,一直退到松花江以北。”
经过讨论,东北局最后决定:向松花江北岸撤退,退到哈尔滨。
退出长春前,民主联军前总的政治部副主任陈沂向罗荣桓探询东北局下一步的打算。罗荣桓对他说:“我们已经商量过了,长春还是不要了。”陈沂拥护撤出长春的决策,同时又反映一些干部对撤出长春这个大城市有些恋恋不舍。罗荣桓坚定地说:“我们将来还会回来的。”他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我们的部队不能同美式装备的敌人硬抗。要打持久战,要经历一个艰苦的阶段。在长春跟敌人打阵地战不是办法。”当时在长春正酝酿选举市长,对此罗荣桓很不以为然,说:“现在前方那么紧急,还选什么市长,和平麻痹不得了!”
五月二十二日,罗荣桓随东北局撤出长春,几天后迁到哈尔滨。这时,国民党军已逐步控制第二松花江以南广大地区。为了迟滞、牵制国民党军向北满的进攻,五月二十五日,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在南满发起了鞍(山)海(城)战役,连克鞍山、大石桥、营口,并且促使驻海城的国民党军第一八四师师长潘朔端率部起义。此役使东北的蒋军首尾不顾,不得不停止了进攻。六月六日,国共双方达成东北停战十五天的协议。十五天后,国民党对新的进攻仍未准备好,停战又维持了四个月。
第二十章 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七七决议》通过前后
“这个仗,打得可真被动。我们一个劲地撤,敌人一直在屁股后面追,就象拖了个尾巴!”
一到哈尔滨,罗荣桓便这样风趣地对“东总”机关干部说。考虑到部队疲劳,情况复杂,要办的事情很多,又说:
“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一五天!”
罗荣桓知道,蒋介石同意东北暂时休战,无非是需要有一个喘息时间,他迟早要大举进攻。因此,抓紧这一五天,总结前一阶段的作战经验,确定当前坚持东北的斗争方针,准备粉碎国民党军队新的进攻,是当务之急。六月中旬,罗荣桓与彭真、陈云等一道主持东北局的工作,紧急安排了几项重要的战略部署。此时,林彪尚未到达哈尔滨。
第一项,是以拉法战斗为例,总结和推广“诱敌分散,各个击破”的作战经验。
六月十一日,东北局以林彪、彭真、罗荣桓的名义致电各部队,介绍了拉法战斗的经过。敌第八十八师二六三团及一个营共二千余人,由吉林市东进,进入山区,六月五日分占新站、拉法。七日,休战令生效后,又迫近蛟河,炮击城区。八日拂晓,山东第一师歼敌一个营,夺回拉法。九日,山东第一、二师等部合力猛攻新站,全歼该敌。是役歼敌一千八百人,俘虏九百余人。
电报说:可见敌人愈分散,愈便我歼灭,敌进入山地,尤便我歼灭。因此,我指战员勿因敌占我一些城市而感觉恐慌,须知我军在现时的作战条件下,在不得已时放弃某些城市,以诱敌人分散,换取歼敌的机会,是有利的。我各部须准备在半月停战期满后,继续组织对分散之敌采取各个击破的方针,目前应加紧此种作战的一切准备。
第二项,是确定坚持东北斗争的方针和坚持南满的任务。
六月十二日,东北局以林、彭、罗的名义发出了《当前南满任务及东北斗争方针》的电报,指出:东北的斗争,我们虽一方面力求争取和平,但应以九十九%的准备作艰苦的持久的打算,切不可存侥幸的和平心理和企图以一两个恶战解决问题的心理。我们斗争的根本方针,应当依靠乡村的广大农民群众,坚决实现清算、减租的斗争,其中分地是最主要的。只要能真正地争取了广大的农民群众和一般的群众,则万一城市失去,我仍能坚持斗争,等候国际国内有利的形势策应。如我们不坚决做到发动群众,则我们在东北有不能立足的极大可能。
指示还说:蒋军占领了沈吉线,我南北满已无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