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邓小平的意见,1981年6月8日,陈云召集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六七个人开了一次座谈会,写出《关于老干部离休、退休问题座谈会纪要》。
后来,陈云的《提拔中青年干部是当务之急》这份文件印发给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阅读。
陈云在这份文件中,提出了关于提拔和培养中青年干部的12条建议。
陈云指出:
有人认为“中青年干部缺乏经验”。过去常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当然,中青年干部没有老干部那样丰富的经验,这正是一般中青年干部的必然现象。但是我们应该问一问,经验是从哪里来的?还不是从实际工作中锻炼出来的。把中青年干部放到实际工作的负责岗位上去,让他们挑担子,只要有三年五载,至多十年的锻炼,他们是一定能够锻炼成材的。
我们应该回顾一下,我们这些老干部还不是二三十岁已经担负了重要工作?老干部都是经过青年时期的锻炼,才逐渐成为成熟的中年干部、老年干部。才干是锻炼出来的,并不是天生的。
陈云强调:
从现在起,就成千上万地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让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在各级工作岗位上锻炼,老干部对他们实行传帮带,使大量的中青年干部成为领导干部。这种办法是对我们最有利的办法,也是应该努力去做的办法。
陈云提出重视知识分子工作:
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必然涉及对知识分子的态度。十年内乱时期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的观点,虽然已经受到过批判,但是,党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提拔干部的政策远远没有实现。我们应该看到,没有老干部不能实现四化,没有大批知识分子参加到我们党的干部队伍中来,也决不能建成现代化的新中国。现在的情况是,知识分子要求入党,时常被拒之于门外。有些长期要求入党的知识分子,在生前往往不能实现,直到他们做出贡献而死后,才追认为党员。这种情况必须坚决加以改变。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成为中共高层领导开始新老交替的会议。
在这次会上,华国锋提出辞去中共中央主席的职务。由于考虑到华国锋虽然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在粉碎“四人帮”中有功,这次会议仍选举华国锋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
会议选举胡耀邦为中共中央主席,增选赵紫阳为中共中央副主席。
这样,中共中央副主席增至6人,即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华国锋。
中共中央主席和副主席,均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这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由中共中央主席和副主席组成。
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之后,1981年7月2日,陈云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书记座谈会上,又作了题为“成千上万地提拔中青年干部”的讲话。
陈云说:
我在《参考要闻》上看到,美国卡特政府一个什么办公室主任,只有32岁;里根政府也是一个什么办公室主任,40岁。外国人一定比我们聪明,我们中国人一定笨一点吗?并不是这样。
陈云谈及,在中国,“提50岁左右的人,现在可能争论少一些。我只说‘可能少一些’,并不是说没有争论”。
陈云举了李鹏为例:
我看了国务院部长的名单,电力工业部的部长叫李鹏,在延安是个小孩子,李硕勋的儿子,后来到苏联学习,是学电的,回来以后在小丰满工作,我参观小丰满的时候还看见过一次。中央组织部第一次提出来的名单里头不是李鹏,到第二次,名单变了,是李鹏。这件事情刘澜波同志是力争的,说一定要提李鹏。为什么呢?他年纪轻,而且搞电是内行。刘澜波同志还跟我打了招呼,要我注意一下。就像这样的人,52岁,专门学电的,解放以后在电力部门工作了20几年,还有争论!所以,我说,提50岁左右的人可能争论少些,但不是没有争论,会有争论。
陈云再三地说,必须“成千上万,几千,一万,两万”地提拔中青年干部。
清理“三种人”
陈云大力提倡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之际,特别告诫人们:
“绝对不要提拔那种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青年干部。”
1981年7月2日,陈云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书记座谈会上,提到了“文革”中那位“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王洪文。
这时,邓小平便插话道:
“1975年,他(笔者注:指王洪文)到上海、杭州,第一句话就说,十年后再看。这句话可触动了我们,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正因为这样,不论是陈云还是邓小平,都不能不对“王洪文式”的人物格外注意,格外警惕。
此后,陈云在1982年7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又一次强调了在提拔中青年干部时,要警惕“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人。
陈云说:
党的干部交接班的问题历来是党的一件大事。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有过严重的教训,在中国党内也有过严重的教训。我们现在主动地有意识地来进行这项工作,证明中国共产党已经进一步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伟大的党。
对于提拔青年干部要注意:
一方面必须成千上万地提拔,决不是提拔几个或几十个;另一方面,在提拔中青年干部时,必须对“三种人”保持警惕,决不能提拔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打砸抢分子,对这些人一个也不能提拔,必须坚决撤下来。
从此,“三种人”成了一种专有名词。
1982年9月6日,陈云在中共“十二大”上发言,强调了要警惕“三种人”。
陈云说:
关于提拔中青年干部问题,我要说的另一句话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跟随林彪、江青一伙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打砸抢分子,这“三种人”一个也不能提拔,已经提拔的,必须坚决从领导班子中清除出去。
为什么一个也不能提拔呢?因为这“三种人”如果进到领导班子中,若干年后,到了气候适宜的时候,他们就会跳出来兴风作浪,再次为害国家,为害人民。
除了“三种人”之外,陈云还提出要警惕另外“两种人”。陈云说:
除了这“三种人”以外,还有两种人也不能提拔,这就是反对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路线的人,以及在经济领域内和其他方面严重违法乱纪的人。
根据陈云的意见,中共中央于1982年12月30日,发出《关于清理领导班子中“三种人”问题的通知》。
通知指出,在中央提出对追随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打砸抢分子这“三种人”不可重用以后,对“三种人”进行了初步清理。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在少数地方和部门,仍有一些“三种人”留在领导班子中或要害岗位上,继续受到重用,有的还被作为接班人已经提拔或准备提拔。
1983年10月12日,陈云在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上,又一次强调了清理“三种人”的问题。
陈云指出,“三种人”为数不多,活动能力很强,活动范围很广,是一种不安定因素和不可忽视的潜在危险。必须坚决把他们从领导班子中清理出去,调离要害部门和要害岗位。
陈云说:
“文化大革命”对党造成的损害是严重的。有一批老干部(包括军队干部)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错误,这些人虽然也有一定数量,但大家都知道,容易认识。最危险的是党内混进了一批“三种人”。
粉碎“四人帮”以后,对浮在面上的“三种人”,在揭批查中清理了一次。但因为各种原因隐藏埋伏下来的“三种人”和他们的“军师”还不少。
“文化大革命”中各地都有两派,发生了派性。现在有的领导干部用派性对待清理“三种人”的工作,只清理对立派中的“三种人”,而对自己支持的那一派中的“三种人”不积极清理,这是错误的。
“三种人”和他们的“军师”现在表现很“听话”,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对这类人很赏识。
这次整党必须把“三种人”清除出党。为什么必须这样做?因为这些人是党内最不安定的因素,他们彼此间还有联系,若干年后,气候适宜了,他们还会兴风作浪。
1984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根据陈云的意见,又发出《关于清理“三种人”的补充通知》。
通知指出:
清理“三种人”的方针既要坚定,又要慎重;
既不要漏掉,又不要扩大化;
强调清理“三种人”要抓住重点,关键是防止“三种人”进入各级领导班子、要害部门和第三梯队,已进入的要坚决清除出去;
要求严格区分“三种人”和“文化大革命”中犯有严重错误的人。
对“文革”中犯有各种错误或罪行的人的清理和处理问题,补充通知也作出了明确的政策规定。
第37章 最后岁月(1)
虽然陈云年事已高,很少公开露面,但是外界仍高度关注着这位对中国命运产生过极大影响的老人的一举一动。
在中共“十四大”之后,陈云过着离休生活。
退居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共“十二大”在北京召开。
陈云在会上作了讲话,着重谈中共干部新老交替的问题。
早在1979年,陈云便很风趣地谈及要培养“后排议员”:
我们这些人都快要“告老还乡”了。解放时,我45岁,那时,可以三班倒、四班倒,上午、下午开会,晚上同周总理谈,午夜去找毛主席,安排得满满的。现在我一个星期只能工作两个半天,多了不行。如果还要那样干,无非是向“八宝山”开快车就是了。我看是要有一些“后排议员”,这些人参与讨论问题,参与决定大政方针的事。培养这样的人,我看很有必要。
中共“十二大”决定成立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
大会结束之后,紧接着召开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会议由胡耀邦和赵紫阳主持,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已从第二代领导向第三代领导过渡。
这次会议决定中共不再设立中共中央主席和副主席,只设总书记。
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胡耀邦当选为总书记。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由6人组成(照理政治局常委不应是双数,只是因为从上届7名政治局常委中删去了华国锋,所以成为6人)。这6名常委依次为: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
1982年9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主任。
同日,在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陈云当选为第一书记。
1983年6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陈云不再担任人大副委员长。
此后,在1983年10月12日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陈云曾作这样的发言:
有些人看见外国的摩天大厦、高速公路等等,以为中国就不如外国,社会主义就不如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就不灵了。对于这些人,我们要进行批评教育;对其中做意识形态工作的同志,经过教育不改的,要调动他们的工作。
中国现在还很穷,但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根本制度比资本主义优越得多。
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有百万富翁,但他们的财富是剥削劳动人民得来的。资本主义必然要被共产主义所代替,这是无可改变的法则。
1984年2月14日,《陈云文选(1926年~1949年)》出版发行。7月15日,《陈云文选(1949年~1956年)》出版发行。
1984年10月20日,陈云在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上作书面发言,讲了一个颇为生动的事例:
有的地方总结“经验”,叫做“二菜一汤,生意跑光;四菜一汤,生意平常;六菜一汤,生意兴旺;八菜一汤,独霸一方”。据说,现在八菜一汤也不灵光了。还有的厂子,选两个二十多岁的漂亮姑娘当外勤人员,跑材料,推销产品,男外勤人员办不到的事,她们能办到。
陈云由此指出:“我们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抓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一起抓。”
据陈云的小女儿陈伟兰回忆:“1983年春节,父亲接见烈士子弟,气氛很热烈。大家散了以后,我陪他走回办公室,他情绪很激动,脸涨得红红的。他跟我讲,中国革命特别艰难,牺牲的人太多了,成千成万的人都牺牲了。这些人有些是我的上级,文化水平、工作能力都比我高,资历也比我老。中国有一大批老干部还在世,他们很多人对党有很大贡献。对这些老干部我们没有宣传过他们,当时也还没有这个条件。”
陈伟兰还说,父亲反复提出干部“四化”这个问题,他和小平同志讨论得也很多。小平同志已经讲过很多关于干部队伍要年轻化的话,但是我父亲提出这个问题以后,他就马上呼应,说应该注意考虑这个问题,而且要求在党的会议上正式地提出,要发文件。他们是从国家的长治久安,从国家长远的发展来考虑的。
自1984年起,陈云患帕金森症,身体开始走下坡路。
陈云的头发日渐稀疏,视力日衰,听力也在减退。
1985年6月13日,陈云在北京家中度过八十寿辰。那天,聂荣臻给陈云送去一个大蛋糕。
1985年9月,陈云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言,再次谈了自己对经济问题的看法:
社会主义经济,还是要有计划按比例。
我们是共产党,共产党是搞社会主义的。
现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从全国工作来看,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话现在没有过时。
小平同志8月2日接见外宾,谈到我国工业发展速度太快时说,“听起来可喜,但有不健康的因素”。我赞成他的意见。
说到底,还是要有计划按比例地稳步前进,这样做,才是最快的速度。
否则,造成种种紧张和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