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狐出没-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唔,老夫年岁已大,有些不堪了。”徐劫没有丝毫心理压力地说道。
以泮宫为基地,培养一批平民精英阶层,用来打破知识垄断,对抗世族亲贵。这是当下唯一能走的一条路。在这个宗族社会里,没有大家族的支持,单身匹马孤军奋战,最后只有死路一条。
沙丘之变不就是这样么?那些家族平日不声不响,一朝发难,就连赵雍这样的豪杰都只能束手自戕。国家被这些人暗中掌控着,我就算作为右师也不会有什么作为。
悲催的是,愿意投靠我的家族很少。而且说穿了都是一些不成气候的小家族,每个人脸上都写着“投机”两字。
贾氏和仇氏可以认为是站在我这边的大家族,但贾氏的实力不大,家族之中只有一个上大夫,其次就轮到贾政了。
仇氏曾经是赵国的大氏族,尤其在肃候年间很拉风,后来仇郝去了去了宋国为相邦,仇氏的许多人才也都跟着过去,虽然依旧是大族,但势力远不如前。如今仇氏在朝的人中,仇允算是站得最高的。除他之外,家族中只有两个下大夫。
等我的泮宫学子出来,这些人会首先送到基层单位听用,等熟悉了庶务就能层层提拔了。作为国君的老师,顶着右师的头衔,我获准进入守藏馆和史馆,阅读一些常人根本无权获悉的内容。这让我对整个赵国的情况更进一步了解,找到了自己的发展之路。
基层建设。
赵室立国百年以来,核心一直在国都。这貌似也是列国间的通例,都是以国都为中心辐射全国。这会明显导致发展不均衡,但因为缺乏必要的通讯条件,所以没有人意识到这点。统治者们看看脚下这片土地十分肥沃,人民富足,就会以为全国都是这样。
最明显的体现在国库。内史那边都以“粟可支某年”来表示国家储备的完成度,其实仅仅是指国库中的存粮对于邯郸人民来说,能够支持多少年。如果均分到每个赵国人头上,根本不可能有那么乐观的数字。
连瑞之前一直被我赶来赶去,虽然没做什么事情,但是人口汇总却的确做了不少。这些数据不一定精确,但提高到“百十万数级”的话还是能信的——赵国目前有三百五十万人!
而邯郸国野人口只有十万余。
如果放宽到整个大邯郸地区,也不会超过十五万人。
所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不到百分之五。
别看邯郸的基层工作可以扎根到闾,凡五户人家就有一个闾长。在赵国其他地方,许多行政机构只到郡、城一级。更别说那些靠近山区的村落,除了征粮征兵能想起他们,平时根本没人知道他们的存在。而那些地方就是靠宗族治理,一族的族长在他们眼里就和天子没有区别。
“所以说,我的天地还很广阔啊!”理清了这些,我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当然有些得意。不过看着徐劫微笑不语,我心中的得意很快就消弭不见了。这头老狐狸是想到了什么漏洞么?
踔厉风发 第3章 第二三零章 回归(三)
“你打算什么时候下手?”徐劫问我。
“不急,”我道,“等泮宫学子毕业人数到五百人的时候,我再下手。”
“能够不急躁,是你的长进。”徐劫叹了口气,“但是五百人,你有些乐观了吧?”
“今年第一年报名的就已经有一百多人了!”我列出数字反驳道。
“明年呢?”徐劫不动声色道,“今年是新开,大家图个新鲜才来的。明年还能有这么多人来么?”
“明年只有更多。”我很肯定。
“何以见得?”徐劫问道
因为这是我的实际教学经验。
人类之所以能够爬到生物链的顶端,就是因为对于知识的追求成为了不可磨灭的本能。如果不是横穿大半个中国传播墨学,我也不敢相信让多少天朝学子痛苦不堪的“知识”居然有这么大的魅力。每到一个地方,都能看到大量的少年,睁大了眼睛想将那些奇怪的东西装进脑子里。他们是真正快乐的学者,会因为多认识了一个字而欢呼,多了解了一个自然的秘密而兴奋。
只要泮宫能将学生负担降下来,甚至贴钱给那些贫困的学子,一定会有更多学子愿意来泮宫,学习各种知识。而这些人从来没有经历血族传承和精英传承阶段,所以压根不会有学术私有化的想法,能够将知识呈几何级数地普及开去。
“等有了人,你就要变法么?”徐劫的话里带着拷问的意思。
“不。”我摇了摇头,“在前三年,我不会有大动作。三年后,我会着手做一些想做的事,但绝不变法。”
“不变法,你就要被这个世道所禁锢,这你也愿意?”
“不变而变。”我笑道,“为什么什么事都要放到台面上,冠上个惹人遐思的名号呢?我虽然不变法,但是一切都会按照我的意愿执行,这还不够么?”
徐劫难得地点头称赞我:“有点夜行的味道了。你可知道,之前我差点就去了。”
去了?什么意思?你病危过了么?
“就是你击杀李兑的时候。”徐劫见我不解,解释道,“我以为你一旦秉政,就会大刀阔斧,报仇雪恨,所以想一走了之。”
我捏了一把冷汗。
徐劫有时候很透明,但是关键时刻却很能辨清时事,指明出路。所谓一人计短,他要是走了,我还真有点罩不住的感觉。
“不过你今天的答复倒是很合老夫的心思,看来还是可以雕琢一番的。”徐劫点头道。
“夫子,你今天有事要让我办?”我直截了当道。
从刚才开始就有些奇怪,先是无缘无故装傻,被我识破之后转而装作是在考校我。然后又将曾经的往事拉出来,敲我的警钟。玩这种拉拉扯扯的小把戏,若说没什么事,我怎么都不相信。
“我一把年纪足不出户,需要你办什么事?”徐劫不以为然道。
我还没来得及开口,他突然放软了口气,又道:“是这,连儿年纪还小,一直跟着我这个老朽,也就不能得到童年的乐趣了。我想让他去小学进学,跟同龄人一起,适宜他的心智长育。”
安插个学生当然不是问题,现在又不可能有什么“招生名额”……不过鲁连那个小鬼头去上小学,那不是等于去砸场子的么?他那个脑子教小学都够了!
“这不行,”我连连摇头道,“你家鲁连是有乐趣了,他那些同学呢?都给鲁连当伴读?许多大人在鲁连面前都自惭形秽,你让人家娃娃的自信心受到创伤怎么办?不行,绝对不行!”
“真不行?”
“真不行。”
“那我要去教小学。”徐劫一副老脸不要耍无赖的神情,“你还能不让我去?”
我只得陪笑道:“夫子要是愿意,我便在泮宫再开一门势数让你执教?”
“少来这套。”徐劫貌似铁了心,“老夫只教小学!”
“小学都是我的墨门种子,你可不能染指。”我板起面孔。
“我怎么记得你说过,那些犯事的官员可以用发配执教来赎罪呢?”徐劫寸步不然。
我见徐劫软硬不吃,只有使出大招了!
“先生怎么忍心弃我而去啊!”我稽首在地,大声放出哭腔。
徐劫果然无语了。
不过同样都是心志坚定的人,所以我们谁都没有让步。
直到冯实进来,说是门口有人送了一封信。
送信的人已经走了,没有留下任何身份。信函里只有一片竹简,上面写了一个奇怪的地址——沙丘离宫东南三里柏树林。
这是约见?
不会,连名字都不留下,我堂堂上卿右师怎么可能前去赴约?
上面没有写时间,说明我无论何时过去都会看到某样东西。
沙丘,真是个让我不愉快的地方啊!
好奇心折磨着我,让我一天比一天更想知道这个地址到底意味着什么含义。
“袁晗,派人去看看。”我将竹片交给了袁晗。
过了两天,前去探访的人回来了。
“主公,那里除了柏木成林之外,只有一座荒冢,有墓碑,上面刻着‘邯郸狐家妇’。”袁晗向我禀报道。
“喔……”我知道了。
当时在沙丘事情一件连着一件,我连此生母亲的葬身之地都不知道在哪里。不可否认,那时候生母撞柱而死,对我的心理冲击还是很大的。紧接着回去之后又碰到了小佳说苏西出走的事……回想起来还是一团黑云笼罩。
“我知道了。”我点了点头,“让那个侍卫带点人,去将坟墓修葺一下。不用太铺张,只要干净。”
“臣明白。”袁晗告辞而出。
是什么人会莫名其妙给我一个这样的地址?我心中闪过几张面孔。知道这事的只有赵何、赵成、舒龙、赵胜、公孙龙……赵何未必知道那妇人就是我的母亲,就算他知道也不会用这种手段。
赵胜和公孙龙都太年轻。尤其是公孙龙,作为一个谋士,他见招拆招动动嘴皮子还没问题,但是让他想出环环相扣连我都看不出下一步走向的计谋……太难为他了。
只有赵成和舒龙。
舒龙是赵成的门人,所以归根到底还是落在赵成头上。
赵成给我这个消息,目的是什么呢?
这实在有些太费解了。赵成不是一个热心肠的人,我深知他不会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举动。像这种没有实际意义的行为,一般都是试探。那么说来,赵成还是没有放松对我的警惕,想知道我的立场么?
还是想再一次激怒我?
我突然想起一件往事。
那时候我正春风得意,年纪轻轻就任这个国家的大司寇。时任大司马的赵成,转任大宗伯,因此在府上备下筵席,我也在受邀之列。就是那次的筵席,赵成故意将我的席位放在了剧方身侧。那时候剧方只是个肆师,而我是五官,这种羞辱就像是当众吐了口浓痰在我脸上。
我已经不记得我当时是怎么发飙的,但是最后我拿着礼物回家了。赵成当时装作喝醉,回避了我的激烈反应。
现在看来,我那时候还真是天真幼稚,一下子就被赵成摸透了底。甚至可以说,那是我和赵成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而我败得一塌糊涂,多年之后才反应过来自己败了。
我固然不堪,赵成也实在太强横了一些。
这次他故意把我母亲的葬身之地告诉我,是想跟我继续作战么?
没有关系,战书我接了。
——这些日子以来,我从没有放下过苏西。即便你不来找我,我也不会放过你,赵成阁下!
我将这事当做故事告诉了徐劫,徐劫只是笑我,并没有说什么。不过从他飘忽的目光中,我知道他已经在脑子里勾画与赵成开战的预设。我倒不着急,反正这么多年都等下来了,还在乎那么几天么?
现在的我可不是当年那个没有根蒂,随便你蹂躏的毛头小伙子了。我有墨家钜子这个分身,雄厚的墨家力量掌握着泮宫、共济会、陶朱氏,是我坚实的后盾。
我有连瑞、皋安、仇允、十三郎,他们四个是赵国的重臣,随便哪一个都不是赵成一句话可以碾死的。而他们集合起来的力量,就连赵何都不得不慎重以对。
除了这些,赵奢还领兵在外,就在北地三郡的三角延伸线的交点。
我还有苏秦在齐国、魏无忌在魏国。他们都可以是我的外援。
这些,赵成若是有心或许也能查出一二。反正我和墨学的关系几乎等于昭告天下,连瑞和我暗通曲款也是赵成心知肚明的——甚至让我回来这个消息就是赵成委托徐劫转告的。小司寇仇允是我的门生故旧,这自然更没话说。光是这些明面上的力量就足以让赵成谨而慎之了。
至于暗中的力量,月姬掌握的有美闾、魉姒的越女社、我的暗驭手……这些都是含着剧毒的蛇牙,李兑至死都不知道自己撞在了多么厚的铁板上。
诚如我当年一模一样。
“主公,滦平求见。”冯实打断了我的思路,沉声道。
踔厉风发 第4章 第二三一章 农家(一)
我换上了墨燎的装束,从密道出关,在偏厅接见了滦平。
之前我们朝夕相处,现在同处一城,想见一面都要等待良久,有时候碰上我出去还见不着。这让我多少有些不舒服,但是滦平他们真的相信我在闭关写书,将子墨子的智慧用文字更精妙地阐述出来。
“这二位是?”我看到跟滦平一起来的还有两位中年人,面貌相似,约有四五十岁的年纪。他们身穿褐衣,皮肤粗糙,手脚粗大,是标准的劳动人民形象。虽然脸上沟壑纵横,眼角布满了深深的鱼尾纹,但是双目精光闪烁,自然有股正气。
看一个人的修养,可以从他的举手投足中判断。看一个人的人品,眼睛的确是最好的窗户。
关注之间,我已经向二人施礼,口称道:“墨之燎,拜见二位先生。”
“钜子无它!”二人很利索地起身答礼,然后方才主宾入座。
我看了一眼滦平。滦平冲我一笑,道:“夫子,此二位乃农家君子,是许子门徒。之前学生对夫子说过的。”
“然。”我揖礼道,“当时未能见客,是鄙人轻慢君子,还请贤君子不要怪罪。”
“不敢。”两人回礼如仪。
他们让我觉得有些奇怪。
许行是楚国人,后来在滕国受到了滕文公的重用。当时滕文公带着一干宗室,身穿褐衣,和许行一起下田种地。可以说农家发展的顶峰是在滕国文公执政时期。
在我蜷曲在相邦府里读书当米虫的时候,宋国灭了滕国。那时候许行已经死了,他的门徒四散,列国间再没有听说过有成气候的农家势力。
因为农家代表着广大农民的诉求,可以与墨家立足小手工工业者形成天然同盟,所以他们来找我并不奇怪。
让我疑惑的是,他们在礼节上一丝不苟,像是浸淫此道多年。
后世一直说中国是礼仪之邦,在战国时代之前,或许的确如此,但是即便春秋之世也不可能人人都能行礼如仪,充其量只能掌握礼的内涵要求罢了。就比如我们墨门之内,我作为钜子还好些,其他人都是直呼其名,从不用敬语,更不会见面分别都正儿八经地行礼。
农家门徒这么讲究礼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