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年谱-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领杭州,暂时由原来已经成立的治安委员会(以救济委员会名义出现)、地方绅士吕公望等维持,以待我方干部之到达。是否可以如此,请粟(裕)张(震)决定”。“上海在辰灰(5月10日)以前确定不要去占,以便有十天时间作准备工作”。“我们前已电告你们,何时占领上海,要等候我们的命令,此点请粟张注意”。“占领浏河的时间亦可推迟”。
同日中共中央军委致华东局、总前委并告粟裕、张震、刘伯承、张际春、李达、各局、各委电,就政策及工作方法问题作指示,指出:“南京电报局不得中央同意,擅自停止外国记者发新闻电是何人处理的,望即查明电复”。“我们认为南京、上海两处暂时不要停止外国记者发新闻电。南京方面应重新开放,让外国记者发电,并且不要检查。待他们发一个时期看其情况如何,再由中央决定或全部停止外国记者发电,或准许好记者发电,停止坏记者发电”。
同日新华社播发毛泽东撰写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李涛就英国军舰暴行发表的声明,斥责英国政府4月26日就英舰侵入长江并向人民解放军开炮所作的辩护和威胁,指出:“中国的领土主权,中国人民必须保卫,绝对不允许外国政府来侵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人民政府愿意同外国建立外交关系,这种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首先是不能帮助国民党反动派”。
5月1日在常州三野司令部研究即将进行的上海战役的作战部署,确定上海战役的指导思想是:既要打一场城市攻坚战,又不能把城市打烂了,要争取把上海基本上完整地接管过来。当时设想,有三种可供选择的战法:一是围困战法;二是选择敌人防御薄弱的苏州河以南实施突击;三是钳击吴淞,围攻上海,首先把攻击的重点放在吴淞,封锁敌人海上通道,迫使敌人在吴淞周围与我军决战。分析三种战法的利弊得失,认为第三种战法是最佳方案。
同日与张震发出致第九、第十兵团首长、告谭震林和第七、第八兵团首长并报总前委、中共中央军委电:“为准备尔后以九、十兵团攻占上海”,决定调整第九、第十两兵团部署:第九兵团各军主力集结于吴兴、桐乡、崇德之间地区,为照顾尔后作战,以两个军沿黄浦江东进,迂回浦东,截断敌东退之路;另两个军沿黄浦江西岸向上海市区进击,最好以第三十三军为第二梯队,以便在主力攻占上海后,接替宝山、嘉定、南翔线防务;上海市区警备任务,由第二十、第二十六、第二十七军担任。第十兵团之第二十八军开吴江、苏州;第三十一军开苏州集结,在攻沪作战中使用于苏州河以南,以便在战役结束后担任松江、金山卫、乍浦防务;第二十九军开常熟集结,准备尔后沿支塘、浏河之线向宝山、吴淞口攻击,以截断敌向吴淞口之退路,并在完成任务后沿沪杭路开往嘉兴、海盐、澉浦地区担任防务;第二十六军即日起改归第十兵团指挥,开苏州以东、唯亭镇以西地区集结,准备尔后沿苏沪路及苏州河以北向上海攻击。同时指出,各部在调整部署和行止间隙中,应抓紧时间进行深入的政策纪律教育。
同日三野司令部通报上海、杭州及其外围国民党军分布情况:“(南)京沪常(熟)南逃之敌,除汤(恩伯)总部及五十四师已逃抵上海,六兵团部、首都卫司(现改七兵团)已逃抵杭州外,其余均被我全歼于宣广长以北地区(被歼番号发现有四、二十、二十八、四十五、五十一、六十六、九十九等七个军番号)”。
同日中共中央军委致总前委、刘伯承、张际春、李达并告粟裕、张震电:
“(一)杭州、上海之敌所剩无几,东野(按:即三野)不日即可歼灭。(二)中野的任务在于歼灭皖南赣东浙西三区之敌”。
5月2日在三野直属队干部大会上作形势报告,论述渡江战役胜利的意义,指出:“单从军事上去看国民党的崩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从政治上去看,我们不仅在军事上过了江,而且在政治上过了江。”
同日与唐亮一起去丹阳,向总前委汇报攻占和接收上海的设想与部署。
同日杭州国民党守军大部撤退。5月3日,三野第二十一军、第二十三军进占杭州。“1时30分,我军已有千余人进入杭州,秩序井然,鸡犬不惊”。5月4日,粟裕与张震向中共中央军委报告:“杭州敌于辰冬(5月2日)撤走。一切未摧毁破坏。钱塘江大桥完好无损”。
5月3日与饶漱石、陈毅、张云逸、舒同、唐亮、刘瑞龙联名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电:“一、辰江(5月3日)二时电悉。我们留小平在南京协助三天即东进外,我们几个人已进驻丹阳县城,与华东局机关部队及南下干部会合,正积极部署接收上海的准备工作。粟裕、唐亮驻武进,他俩亦来此一同部署上海工作。关于上海接收的部署日内商妥即电告。二、谭(震林)王(建安)吉(洛)率七兵团今日可占领杭州,停止已来不及。关于进驻上海的时间,当遵电示办理。”
同日中共中央军委致总前委、华东局、粟裕、张震、刘伯承、张际春、李达电,就三野第八兵团关于第三十五军擅自处理外交事件的报告指出:对于外交政策和入城注意事项,“如果没有规定,你们应速规定,通令各军一体遵行。如果过去已有规定,三十五军故意违犯,则除检查该军工作做出结论通令各军外,应向各军重申前令,引起注意,不许再有违犯”。
5月4日与张震联名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电,报告三野渡江战役第一阶段作战经过与战果:从4月20日到4月29日,基本全歼国民党军第四、第二十、第二十八、第四十五、第五十一、第六十六等6个军,第二十一、第八十八等2个军大部,第五十四、第九十九、第一百二十三等3个军各一部,以及总统府、国防部警卫部队等,俘获敌军官兵9万余人。
同日在常州主持召开上海接收工作会议,传达总前委、华东局关于粟裕任上海军事接管委员会主任以及唐亮、刘瑞龙为副主任的决定,讨论接管工作和政策纪律问题,拟定了《关于准备进入上海的工作指示》和《对外交政策及城市纪律的具体规定》。
5月5日中共中央军委致陈毅、饶漱石、粟裕并告刘伯承、邓小平电:
“据上海吴文义几次报告,敌人正在搬走上海物资。我们判断,搬运物资是确定的,在短期内似难搬走很多物资,但如时间拖长,则搬走的物资可能较多。在此种情况下,请你们考虑是否可以在五月十号以后数天内先行占领吴淞、嘉兴两点,切断敌人从吴淞及乍浦两处逃路,然后从容布置,待你们准备好了的时候,再去占领上海。这样做是否有利,望考虑电告。”陈毅、饶漱石于当天复电:
“我们认为这样做是有利的,并不妨碍我们的接收准备工作。而兵临城下,反能争取和平接收与撑主和者的腰并使破坏者不敢放肆。请军委决定下令实施”。中共中央军委于5月6日电示:“请粟张即行部署于辰灰(5月10日)以后、辰删(5月15日)以前数日内先行占领吴淞嘉兴两点,封锁吴淞江口及乍浦海口,断绝上海敌人逃路,使上海物资不致大批从海上逃走(据上海吴文义几次报告,汤恩伯正在运走物资),并迫使用和平方法解决上海问题成为可能,请粟张以具体部署电告”。5月7日巳时,粟裕、张震向中共中央军委、总前委报告钳击吴淞、围攻上海的作战部署:决定集中第九、第十两个兵团八个军首先扫清上海郊区敌人据点,然后从两翼迂回钳击吴淞,切断敌人海上通道,阻止敌人抢运物资或提前逃走。待接管工作准备完成后,如敌人继续顽抗,即对市区发起总攻,解放上海。为防止在海上退路被切断后,经南汇、川沙撤退,决定以第三十军、第三十一军进入浦东截断敌人退路。如出现敌军溃乱或和平解决的情况,即待命以第二十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十七军进入市区警备。中共中央军委于5月8日复电指示:“(一)同意虞巳(7日巳时)电部署,请即照此执行。(二)和攻占吴淞、嘉兴等处之同时,派足够兵力占领川沙、南汇、奉贤,将敌一切逃路封闭是很必要的”。
5月6日主持召开三野前委会议,作《充分做好入城准备》的报告,具体布置进入上海后的警备工作和接收上海应注意的政策纪律问题。5月8日辰时,与张震、谭震林联名发出关于城市政策的通令,同时上报总前委、中共中央军委。
5月7日巳时,与张震联名复第十兵团叶飞、韦国清5月6日电,指出:
“我们已电二十九军应以常熟为中心不要逼近太仓、昆山。如敌过早撤退,使我们对沪接收准备不及。该军未能执行此一命令,而以支塘、直塘为中心集结,将敌吓走,甚为不当。尤应告戒,在大兵团作战中应依命令行事,随意机动之游击习气是不行的。现昆山、太仓之敌既已撤走,同意以一部占领。如该城仍有地方维持,可暂不占领,作缓冲地带”。
5月8日黄昏,率领三野指挥机关由常州转移到苏州金城新村。
5月9日15时,与张震联名发出致第九兵团首长并报中共中央军委、总前委电:预定5月13日晚、14日晨攻占吴淞,控制太仓、嘉定、昆山,封锁沪敌一切退路。
同日向第十兵团首长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攻占上海外围、封闭沪敌逃路的指示。
第52章
5月10日与陈毅、谭震林、张震联名签发《第三野战军淞沪战役作战命令》(京字第3号)。淞沪战役预定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5月12日起,钳击吴淞,断敌海上交通;第二阶段,待接管上海准备工作就绪后,向上海市区发起总攻,全歼守敌或迫敌投降,解放全上海。
同日饶漱石报中共中央电:“上海市军管会以陈毅为主任,粟裕为副主任”。“军事接管委员会,以粟裕兼主任,唐亮为副主任”,下辖军事部、政工部、后勤部、海军部、空军部、训练部。5月20日,中共中央复饶漱石并华东局电指示:“军事接管委员会应改为军政接管委员会”,“军政接管委员会即以粟裕为主任”,并“应增加接管国民政府机构的各部门”。
同日中共中央军委致粟裕、张震转谭震林、王建安、吉洛电:“请告现在杭州养病的何柱国将军,他给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的电报收到了,叫他安心养病。你们对何应予以保护。”
5月12日三野第九、第十两兵团按照预定时间发起对上海外围守敌的进攻。战至5月18日,第九兵团各军先后攻克平湖、金山卫、松江、青浦、奉贤、南汇、川沙、周浦,逼近高桥。第十兵团各军先后攻克昆山、南翔、太仓、嘉定、罗店、浏河、月浦,围攻刘行,逼近杨行。从而形成南北钳击吴淞之势。敌人为确保退路,凭借坚固工事,拼命扼守高桥、吴淞一线,并陆续从市区调出三个军增援。敌我争夺激烈,我军一度进展迟缓。5月15日7时,粟裕、张震发电报给第九、第十兵团首长并报总前委、中共中央军委,指出:“该线实为淞沪敌主阵地,必须有准备之攻击,方易奏效”,决定调整部署,全歼外围据点之敌,迅速封锁长江口。总前委于同日22时复电:“同意你们删(15日)七时部署”。
5月16日巳时,粟裕、张震电示各兵团各军并报中共中央军委、总前委,指出:
“目前我作战已不同于野战,亦不同于一般攻坚战,已为济南战役后再次之攻坚战。因此,对永久设防阵地攻击,应慎重周密组织”,改进作战方法,并作出五点战术指示。
5月13日发出致华东局、总前委并中共中央军委电,报告三野部队进行政策纪律教育的情况以及进入上海市区的规定,要求涉外事务“不论任何微细问题,均须请示华东局、总前委”,“部队进入城市,不准驻扎民房商店”,“一时找不到公房,一律过露营”,后勤机关和勤杂人员、民夫离城30里驻扎。市区警备由经过训练的6个营担任,但恐兵力不敷分配,请总前委指示究应派多少兵力。总前委于5月14日复电:“关于沪市驻兵问题,所见甚是”。
5月15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入城部队遵守城市纪律的指示,作出十二条规定。
5月17日亥时,总前委致粟裕、张震并报中共中央军委电,指出:“在敌固守上海情况下,在部署上似应同时由南向北实行攻击,因为苏州河为敌防御守备薄弱部分,且多面攻击,才能分敌之势,使我易于奏效”。粟裕、张震于5月18日辰时复电:“我们完全同意对淞沪全面攻击。惟不知接管准备与其他方面是否已准备完毕,请考虑示遵”。“如对沪攻击不受时间地区限制(即不限于吴淞,因我对攻击市区需另待命令),我们意见从四面八方向市区发起攻击,北线力求楔入吴淞,而以九兵团主力先解决苏州河南与南市之敌(该处仅为七十五军与九十五师),尔后会攻苏州河北。如此实施,则我楔入敌之纵深不致被动”。总前委当天复电:“我们进入上海的政治准备业已初步完成,你们攻占上海的时间不受限制”。
同日京沪杭战役阵中日记:“16时半,粟令十兵团做充分准备,勿急躁。
如准备充分,时间虽延长,而攻击时间就会缩短”。
5月19日中共中央军委电示总前委并告粟裕、张震:“在上海已被我军包围后,攻城时间似不宜拖得太长。你们接收准备工作已做到何种程度,是否可以于辰有(5月15日)前后开始攻城?攻城时,似应照粟、张意见,先歼苏州河南及南市之敌,再歼苏州河北及吴淞之敌。”5月20日又电示粟裕、张震并告总前委:“据邓(小平)饶(漱石)陈(毅)电,接收上海的准备工作业已大体就绪,似此只要军事条件许可你们即可总攻上海”。
同日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