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军事文选-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返回湘鄂西发动和领导武装斗争、朱德与陈毅率领起义军余部,随后发动了湘南
暴动,并带领所部上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军胜利会师。
[2] 毛泽东率领之卢德铭团(张发奎之警卫团)及湘东农军,毛泽东(一八九
三——一九七六),湖南湘潭人,一九二六年在汉口召开的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八
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侯补委员,接受领导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和组织秋
收起义的任务,担任秋收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书记,领导发动了湘赣边秋
收起义。卢德铭(一九○五——一一九二七),四川宜宾人,原任武昌国民革命军
张发奎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团长,后率部到江西修水与湘东平江、浏阳农军
会台,参加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任总指挥。起义受挫后,毛泽东率部沿罗霄山脉
向南转移,创建了井冈山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3]范石生,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与朱德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学,有旧交。
一九二七年冬,朱德、陈毅率部抵达湘粤赣边时,一度与范部建立了统战关系。
[4]许克祥、周斓、白崇禧,当时许克样任国民党军独立第三师师长,周斓任国
民党军第三十七军军长,白崇禧任国民党军第四集团军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三军军
长。
[5]袁文才、王佐,袁文才原是宁冈农民自卫军首领。一九二七年十月毛泽东率
秋收起义军到达井冈山后,他率部改编为工农革命军,后任红军第四军第三十二团
团长。王佐原是井冈山农民自卫军首领,一九二七年十月率部改编为工农革命军,
后任红军第四军第三十二团副团长。
[6]杨如轩、杨池生,当时杨如轩任国民党军第三十一军第二十七师师长,杨池
生任国民党军第三军第九师师长。
[7]吴尚八军,指当时吴尚担任军长的国民党军第四集团军第八军。
[8]王尔琢(一九○三——一九二八),湖南石门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一
九二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四团参谋长,
后随起义军余部上井冈山,任工农红军第四军参谋长兼第二十八团团长。
[9]周浑元,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一集团军第五师第十四旅旅长。
[10]刘士毅,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五师副师长兼步兵第十五旅旅长。
[11]彭德怀(一八九八——一九七四),湖南湘潭人,一九二八年七月二十二
日与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平江起义,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任军长兼第十三
师师长,同年十二月上旬率红五军主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
会师。
[12]蒋桂战争,指一九二九年三、四月间蒋介石和广西李宗仁、白崇禧之间的
军阀战争。
[13] 郭凤鸣,当时任国民党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旅长。
[14]张贞,当时任国民党军暂编第一师师长。
[15] 陈国辉,当时任国民党福建省防军第一混成旅旅长。
[16]卢新铭,原任国民党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补充回团长,后任该旅旅长。
[17]赤卫队,指革命根据地中群众的武装组织,不脱离生产。
[18] 士兵委员会,在红军中为了发扬军队内部民主而建立的群众组织。
关于朱毛红军的党务概况报告①
(一九二九年九月一日)
党的历史
1.四军未成立前毛部[1]由湖南省委任命之前委指挥,湘南特委令其改组
一师委,朱部[2] 为一师委,湘南农军为各县委,是时各部队连上成立支部,
营无营委只设直属小组,在营单独时颇感不便。同时军队受特委指挥,每每
为地方主义所囿,不得不打硬仗,受不必要的损失。这时党在军队中不能起
领导作用,军权高于党权。同时士兵同志没有提拔起参加指导机关。2.在四
军成立以后,军一级设军委,受边界特委指挥,有一时期四军军委即为边界
特军委,团设团委,营设营委,连设支部,排班设小组,军部设特支。队伍
出发游击,组织行动委员会,参加地方党部负责人组成之,同时可以公开命
令指挥当地群众机关,行委成了一又是党又是群众机关的一种权力组织。
3.在去年十一月,接到中央六月来信,要在军队中成立前委,指定朱毛
及地方党部书记并工农份子各一成立前委。四军执行这个命令,由边界特委
及军中同志共三十余人开特委扩大会(因是时四军受特委指挥)成立前委,
选了九个人成立前委会,同时四军成立前军委,因此前委在当时指挥三个机
关:一,前军委。二,边界特委。三,工农运动委员会。在此种情形之下发
生了毛病,就是机关大多,人员分配不过,颇影响各级党部之活动。
4.四军出发赣甫,前委在事实上随军走,所以只能管军队,至多达到某
地作一点巡视地方党的工作,同时军队每日行动均须决定,因此觉得军委前
委发生重复,遂将军委停止职权,由前委直接指挥两个团委,及特务营委及
军部特支,颇觉便利敏捷,同时前委权力超过特委,军队行动脱离了地方主
义的束缚。这个状况一直继续到现在。
这一段党的历史经过,觉得有几点特别重要:
1.军队党的负责机关人数宜多。因为军队是集中的,开会容易,同时军
队党的决定可以影响军队的生活,如休息给养等,负责机关人数过少,便不
能很快的明白每日士兵的情绪。因此军各级党部执委均在十几个人以上,有
时扩大到二十余人。
2.营委问题。以前没有营委,不但在单独一营行动感觉困难,平时的训
练给养之管理也感着困难,所以成立了营委,至现在已成为不能废除的了。
3.在没有较大的苏维埃割据足以容纳四军时,四军不经常如行云流水般
活动,不能解决他的许多问题,如避免与敌人冲突及自身给养等,则在此无
苏维埃政府的指挥时期,红军的指挥,只能直接受命于党。纵然成立一个革
委会,实际仍然是党的直接指挥,因为军队行动于开会后即要行动,有时连
开会也来不及,多设机关,命令要经过周折是不利于游击行动。只交给军官
指挥,则一个人的处置常常要锗的,因此四军在经过许多讨论后,仍然觉得
现在的指导方式是很方便于斗争的。在最近到了闽西,决定成立军部党团,
意在把一些行政事务交给处理,以减少前委对日常事务的应付。这个办法行
起没有什么成效,……总之党在四军指导的方式是如此,当然会有党公开指
挥军队,造成党军,党的政府等毛病,但此问题在前委没有好方法来更正。
4.政治工作人员与军官常常发生纠纷,恍惚是国民革命军旧习一样,前
① 这是陈毅在上海向中共中央作的书面报告。编者对个别文字作了订正。
委为根本解决这个问题,特考查政治工作人员与军官可以有四个方式:一,
政治工作人员与军官平等(结发夫妻式),结果天天要吵嘴。二,把政治工
作人员权力只限于政治训练,这样军官权力过大,政治人员会变成姨太太。
三,照江西红军二、四团的办法,军官须听命于政治工作人员,这样成了父
子式了。四,军官与政治人员平等,由党内书记总其成,一切工作归支部,
这样可以解决许多纠纷,划分职权,但这要许多人才了。
5.党的训练,在四军感着困难。许是材料收集与训练负责人员之缺乏,
同时军队的习惯是一个命令服从,所以一般党员群众特别呆板而不活泼,党
内生活之机械化是常犯的毛病。
6. 连上成立支部的作用非常大。因每一连可以担任一方面的任务,一个
支部恰可以应付这个任务,连支部的精神,在“一切工作归支部”这个口号
上,四军党的基础在连支部上面,军队力量也寄托在上面。
党的近况
1.数量:四军一、二、三纵队为四军基干,常常不分离的,计一纵队一
千六百人,二纵队一千五百人,三纵队一千五百人,军部,政治部,特务营,
军需处,约共九百人左右,全军计五千四百人左右,党员有一千四百人(据
六月底统计)。
2.成分:官长同志约占十分之三,兵扶约十分之七,手工业工人占十分
之二,学商占十分之一,军队中产业工人成分极其低微。
3.组织系统
a.前委——纵委——营委——支部一小组。
b.党的机关,纵委前委均分设宣传、组织、青年三科,士委会各级设有
党团。
4.军部机关人员成分的分配,通常士兵同志皆须参加军部指导机关,其
比例为三分之一,譬如前委现有十三个委员,士兵分子占了五个,前委常委
五人,士兵分子占了两个,皆有相当作用。士兵分子参加指导机关,在前委
尚在初期的扶助中,并不能十分尽领导作用。不过士兵在各种会议上常有两
种表现,一是随时提士兵利益,一是对付敌人随时是主战论者,不主张退让
避免的。
5.各级党部之书记,通常由上级委派,下级大会选举亦可,但须得上级
党部的批准。在以前各级书记均由党代表兼,现在业已渐渐改变,书记可由
军官士兵兼。
6.现在四军党的一般表现:
①右倾的危险
这种右倾的危险的产生由于下列的原因:a. 军部指导机关尚在知识分子
手中,四军党的士兵基础薄弱。b.党员政治水平不高,怀疑反动政局是一个
崩溃的前途。c. 改良主义的宣传相当的影响到四军内。d.在四军本身因长期
斗争的疲劳,每日生活刻板式的是一些行军宿营作战等,在工作上感着无味,
使他们别寻消遣,有享乐主义的倾向。e. 敌人的“围剿”在宣传上闹得慌,
在行动上使四军感着应付的困难,自然要使一部分人动摇。f.许多同志无法
脱离军队,自己又因受伤毁坏了身体某一部之健全,日趋消极悲观,常常长
吁短叹,影响到他左近的工作的人。
②极端民主化
四军是由国民革命军改造而来,在初期一般官兵同志,皆十足的盲目服
从上级,渐渐由党的在下层的发动,一般官兵同志渐渐能够讲话发表意见,
到最近又犯了极端民主化的毛病,上级的命令未经下级讨论,下级便不执行
或者说上级包办,说上级是家长制。军事机关的命令也常有托故不执行的毛
病。③小团体主义
因四军是由各种自有其本身奋斗的历史的部队而组成,混编的办法始终
未执行,因此历史的残余尚保留在一般同志的脑中。武昌出发(毛部)[3]、
南昌出发(朱部)[4]的资格在军队中是有相当的尊重的,尤其军队的习惯,
一班,一排,一连,一营,一团,生活各为一集团,农民的自私关系,自然
要划分界而且非常清楚。因此小团体主义的色彩就很浓重,各团为各团争利
益,各营为各营争利益,各连为各连争利益,如枪弹、人员之类则主张自己
要多,如担任勤务则主张自己要少一点,尤其各连还有同乡关系,广东人,
湖南人,北方老乡,他们总是情投意合,分外不同,遇有病痛,以这一类人
为最能帮忙自己的。
④取消或缩小红军的观念
因政治的分析错误,认定反动政局是稳定的,当然会怀疑红军是否能够
存在的,又见大的部队斗争日趋激烈,则主张缩小红军,以为缩小了就可以
和缓敌的进攻。这些观念其骨子里面是无坚决斗争的勇气,四军党中有一部
分具有这一类的思想。
党的前后政策
1.以江西宁冈为中心向南向北的游击问题
在一九二八年四月,四军各部会合于江西宁冈,成立了四军,并有军委,
但党内不统一,军队各自为政,袁王[5]为保存自己的老巢,很不愿朱部及湘
南农军这样多人在宁冈,使他目标大惹下大祸,主张四军到赣南去。毛部颇
有自了之心,看见朱部及农军那样混乱,不愿意合伙,主张他们自己到平浏
[6](向北游击),朱部及农军到赣南(向南游击),军委则随朱部出发。朱
部及农军尚一致主张到赣南,因为宁冈没有饭吃,实在不满意袁王及毛部的
态度。军委明知这分家政策是不对,因为四军在此时初初成立,应该整顿,
到平浏及赣南皆属单独的军事行动,尤其军队未整顿,到处要引起许多坏的
影响,更应该顾虑。若说经济问题困难,事实上四军在宁冈一年多亦终有办
法。当时的分南分北的政策,大部建筑在各部的私利上,尤以袁王的自私,
毛部的自了不管,引起朱部及农军不满。这个政策决定后并未实行,因为一
二日后朱部二十八团即击溃江西敌人两团,占领了永新,经济问题得了解决,
大家又合伙起来。
2.罗霄山脉中段政权问题
为了整顿红军,须要一个根据地,为了执行土地革命,发动群众游击战
争,红军须要帮助地方斗争,在江西宁冈为湘赣交界区域,距两省会皆远,
在交通上及政治派别上,湘赣敌人对我“会剿”不易实现,红军在井冈附近
八县工作足可以应付敌人,同时边界各县党至少有一些影响,许多地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