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军事文选-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大类。老干部分三类:(1)大革命时期入党的以后参加内战,以知识分子
为主。(2)大革命前后坐狱分子,仍然以知识分子为主。(3)苏维埃运动
中入党的,大批工农干部。
新干部分两类:(1)抗战后加入的青年知识分子。(2)根据地减租斗
争中加入革命的工农干部。
这五种干部的参加党,其来源、动机均各有不同,入党后所遭遇的环境
和锻炼亦多相异。一般说,第一类是全党的中坚,处于掌握方针、决定政策
的上层领导地位。在华中说,这批干部并不多,并在军、师、区党委一级负
责。一般说有独立负责能力,对党贡献大,革命人生观一般均解决了。但其
不够的地方在于思想方法上的锻炼,或多或少尚有毛病,党史和路线了解尚
不完全充分。这批干部是打通思想,课以领导艺术,使能掌握各种斗争方式
和组织形式,做到更成熟的地步。第二类出狱分子,一部分历史未弄清的多
年在埋头苦恼中,一部分历史清楚的,成为一种重负,自高自傲,而其本身
除牢狱经验外,尚须从下层经验积累起。这批人在华中多半担任地方党务工
作,仍然是着重思想锻炼撤销其倨傲心理,转入实事求是的整风学习。第三
类工农老干部多在旅、团级负责,一般思想和经验脱不出苏维埃运动的旧范
围,一大部分进步很快,可是一小部分则处在停滞状态。他们从打土豪分田
地的工农民主革命卷入运动,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曲折性最初是
意料不到的。尔后在运动中能随运动进步,确定其革命人生观,成为最优秀
分子;可也有一部分停滞不前,旧思想意识在脑中复萌,个别分子走上堕落
的道路。一九四二年统计全军这类团、营级老干部逃亡堕落的计四十余人,
这是极为惊人的数目。这是一个极应耐心教育帮助其进步的问题。我们研究
从大革命以前即入党的知识分子的无产阶级化的过程,可以作为对抗战以后
加入的新知识分子的教育借鉴。这批
新分子长处有许多,但在基本上尚未经过大风大浪的颠簸。我们研究在
苏维埃运动中加入的工农干部,亦可作为最近在根据地加入的工农党员的一
种参考。党的干部建设应具体区别这些方面,归根到思想锻炼、实际工作锻
炼,研究其历史和入党以来的转变过程,以启发其革命自觉性,打破其盲目
性。这是我们建设干部的一般方针。
新老干部对立的现象在华中初期工作中颇为严重。处理新老干部的经
验,我们初期决定以老干部为基础来使用和提拔新的,第一步即营、县两级
以上均保持老基础,让新的到连和区、乡级去锻炼。第二步逐步开放营、县
两级,而团级则仍紧握着保持老基础。现在已进到第三步,便是团、县两级
也必须大大开放,但军事指挥权(团长)和政治领导权(政委)仍必须是尽
先补用老干部,新的则只让他们作政治处,参谋处工作。但另一面在特殊情
况下亦承认和使用破格用人的原则,就是说遇着新干部中某几个特别优秀的
亦破例提拔,加以培养。才难之叹,古今所同,我党亦应作例外的照顾。解
决老干部某些停滞状态,纠正新干部的躁进情绪。今天的是新的,而明天会
成为老的;今天是老的,而昨天却是新的,新老不能对立来看,而要联系着
看。过去在苏南某老干部同志气愤说:“没有老的,那里来的新的。”这话
固然不错,但只讲了一半。他不知道“没有新的则老的何以为继?”况且今
天的新干部,日积月累也有六七年斗争历史了。此外一般同志新、老干部观
念是以部队为本位,以军龄军功定新老,而不是以党龄和党功为标准,不免
偏而不全。在一般新干部中学军事的不多,这在干部的积蓄培养上是有缺陷
的。
外地干部与本地干部的关系问题。华中根据地是新四军反磨擦创立起来
的,因此本地干部大半属后进,或者“入股”不多,不够“大股东”的资格。
如今区、乡两级为减租的工农干部,县、专署、分区、地委一级则有一批本
地干部,其对师、旅老干部是尊重的,在同级的纠纷亦有。但此批本地干部
多为出狱分子,一面历史尚诗清查,一面功绩不大,倨傲心理不重,所以从
本地干部引起磨擦的原因比较少,另一面华中地方党与政权工作多半全属地
方,本地干部一揽包干,因此军队与地方党政的矛盾常常包含着本地与外地
的矛盾,故放在党的领导一元化中加以解决,而整风、肃特对本地干部的清
查,应采取极其审慎的政策。
(九)边缘工作经验
敌后边缘区工作情况,真是古今中外所未有的奇观。在华北是如此,在
华中亦是如此。内战时期赤白对立,是白军主动造成;而我方的过左政策,
亦应负相反相成的责任。敌后斗争,敌寇也屡屡企图造成“赤白对立”,来
阻止我之发展,但被我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和隐蔽的游击政策所打破了。今分
述其具体的经验:
第一,要懂得分析形势。
1.要懂得边缘区工作是各种势力并存的局面。敌、伪、顽、匪、帮会会
门和我方力量均在那里进出,而以敌、顽、我三大势力为冲撞的主潮,其余
的力量则穿插依附于其间。自我在敌后占优势后,敌我矛盾为主潮,顽方成
为其间重要的挑拨者。
2.要懂得边缘区工作是各种斗争方式的扮演舞台。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
方式,合法与非法,流血与和平,政治与经济,妥协与革命,诸种方法均要
采用,才能进行斗争。
3.要懂得边缘区工作是长期处在炮火连天的前线,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
争轮番交替,而武装斗争为主要方式。
4.边缘区工作流动性、变动性非常之大。七进七出,三翻四复,是其常
有的状态。一切工作要掌握其变动的过程。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概括的结语:边缘区工作是抗战中国
的全国性斗争的一幅缩影;其决定关键,在于我们的政策是否运用得适当。
第二,要懂得必要的妥协和运用两面派,承认两面派或主动去组织两面
派是承认暂时妥协的策略正确的具体表示。华中的两面派先我军而存在。敌
寇侵入,国民党逃跑,当地士绅、会门首领即懂得以两面方式去应付敌寇,
顽方更运用得纯熟,我军以后也跟着学会了。两面派分几种:第一种反革命
的两面派,是帮助敌伪服务而向我敷衍的;第二种是革命的两面派,是向敌
寇应付,而替我军服务的;第三种是应付各方面而替他们自己保全产业和权
利的,这种便不止两面,而是敌、顽、我三方面应付的三面派。我们的经验,
初期是去争取许多替我服务的两面派,以后感觉不够而进到派同志去充当两
面派,这样使敌我接壤地带有了缓冲地带出现,对于长期斗争之坚持有极大
的作用。顽方最初派部队投敌当伪军以掩护其敌后力量,以后我军进入华中,
顽失败乃转而不反日,而靠敌伪掩护,以专力对我,顽县长与伪县长合署办
公。当我军进入,顽军不支时则退入敌伪据点埋伏,或从敌据点逃脱。顽方
大后方接济挂伪军番号,替其源源接济等,顽方做得很巧妙。我军鉴于顽方
策略的进步,也在边缘区学他的办法,于是在敌伪方面,在顽内部均安上我
们的人,形成形式与内容极其复杂的矛盾。我们能以顽方姿态去运用伪方阻
止敌寇的侵扰,同时又可以用伪方姿态去了解顽方的情形。对许多土顽固的
歼灭,均得力于伪方内线之援助。运用两面和三面派问题,实质上是掌握形
式与内容的矛盾、单面与多面的矛盾的问题。两面派的入选最适宜是帮会首
领人物。
第三,要懂得镇压反水分子的巧妙办法。我们派人组织两面派,派人进
入敌伪营垒,有时也会弄假成真,转而叛我。镇压此辈一股利用敌寇对中国
人的疑忌心理,送假信,假造情报,均可借刀除患。我之敌伪内线叛变了,
我两面派变成忠实替敌伪服务的人,我可另组新的内线去对付他,或从敌伪
上层制造疑惧去压服他,或派人狙击,镇压一、二个反水分子可以慑服一切。
对党外两面派分子不能要求过高,宜尊重他本身利益,帮他策划最后安全。
第四,敌伪军内线工作、两面派工作均不能用假投降办法。凡从根据地
去的人,敌方均不信任。苏中曾派一个小部队去假投降,企图保持某边区的
据点,结果全部缴械,损枪折将。敌方相信国民党部队可以伪化争取,中共
部队则不然。因此两面派工作应从敌占区的党做起,这里要以敌占区工作援
助边缘区工作。
第五,边缘区工作,条件不成熟不宜企图去变成中心区。边缘区分几种:
第一种是我政权占优势的;第二种是敌政权占优势的;第三种是敌、顽、我
三种政权并存的;第四种是三不管的地区。以上诸种形式,华中均先经过同
情区的方式,逐渐变成我政权占先的地区。同情区是经过联庄会或会门等地
方性的小型封建政权,先取得其同情,容我工作人员驻脚,再以便衣武装队、
短枪队前往,逐渐改变人心,提高斗争方式,而达到我军力量之逐渐抬头,
而剪除敌对势力。
(十)国民党地区工作与点线工作情形
1.国民党地区工作
华中局管理下的大后方的党计有刘英、龙跃的浙江省委,曾镜冰的福建
省委,皖南特委与赣北特委。
皖南事变前归东南分局指导,在浙江发展党员二万人,在福建闽北崇安、
邵武老苏区保持了阵地。在福州以东(北)宁德、福鼎沿海一带发展小型的
抗日游击队,并下海活动。国民党尚不知是我党武装。敌寇在福建始终不大
举入侵,故该队发展亦难。
浙江党在抗战初期利用黄绍竑的进步形势和黄、CC 许绍隶[42]的矛盾,
取得包括全浙江各县的发展是有成绩的。其错误在用大力于城市和文化教
育,未在农村和国民兵团去找自己的根基。项英的浙江计划、天目山计划给
浙江党以盲目期待。项英也不叫他们去遵照中央指示如何应付突然事变,如
何不怕武装斗争、预作武装斗争的准备,而是要他们准备“箪食壶浆以迎王
师”。这样在皖变之后便显得十分狼狈而零乱。饶漱石同志皖变突围道经刘
英处,告以归山掌握武装为主,对大发展的二万个党员宜注意各级领导机关
的内奸,地方党要采取隐蔽方式,要懂得收容部队应付国民党的进攻。虽然
苦告刘英从丽水把省委搬回平阳老游击区,但刘英仍未在政治上思想上接受
饶的意见,故不久又跑到温州城下来进行统战工作,遭内奸告密,刘英逮捕。
此时国民党大宣传:三个月可全部破获浙江党而刘英确为坚强,在狱中与国
民党进行英勇的斗争,使国民党阴谋变幻想。一九四二年秋浙赣路战争之际,
国民党慌乱撤退,刘英同志被枪毙于永康省府附近[43]。刘英同志的英勇坚
定可为模范,长留令名于浙江人民的心目中。
刘英同志被捕,国民党一面大举搜山,进攻平阳、泰顺、南雁荡山北我
老游击区;一面利用叛徒在浙省各地进行疯狂追索。我老游击区无数次击退
了国方进攻,而城市里的党则陆续遭受破坏或冲散。宁绍特委则与我浙东部
队会合找到了归宿;金华特委一部分同志在金华附近拿起武装进行自卫。其
余如处属、温属、衙属及浙西各地,既不懂拿武装上山,又无秘密工作经验,
故遭受了极大失败,抗战初期的蓬勃发展成了春梦。
曾镜冰在崇安武夷山中下山后,撤退归山比较快,现仍与国民党武装相
持。过去皖南军部送了一个电台去,通了一次报,即保不住而弄坏了。皖变
后我军被俘干部押在上饶、铅山,许多越狱同志到曾处,由曾资送到华中局,
说那一带群众很好,国民党搜山很凶,他们最困难的是经费问题,现武装有
数百人。
赣北鄱阳、彭泽、都昌一带为方志敏部老游击阵地之一,抗战后一部加
入新四军,一部留山保持,其领袖田英同志则往来景德镇、都昌之间作统战
工作,后被特工暗杀。此后当地党即完全上山拿起武装进行了不断斗争。一
九四二年他们策动了川军一营拖枪上山入伙,这样一来从内部一胀,经费困
难,给养无着,目标太大,敌进日甚,不得已拖过长江靠第五师。事实上这
样一来全部新旧人员、马匹都过了江,现留第五师鄂东区或到第七师,而都、
鄱、彭的游击历史遂告结束了。
皖南特委皖变后保持一些组织,与皖变上山打埋伏的将士结合在黄山山
脉,太平、青阳、泾县、旌德等县交界保留了三百余人,分五个山头坚持,
一部参加了生产,且与第七师经常有指导关系。这一带是能长期坚持的。
以上是国民党地区、老游击区的党的情形。具体经验是,东南局项英时
期他们总计发展到五万人,均把中心放在城市和文化教育界知识青年身上,
而现在只留下不到二千人,均是依靠拿武装靠山地而保存起来。从大革命失
败后,苏维埃运动失败后,抗战中的转折——皖变惨变后,三个不同时期均
得出真理:靠武装靠山者则存;靠城市不拿枪者则失败,甚至灭亡。
皖变后这一带党又打游击,到今天实际斗争环境又教育他们可长期保留
无虞,我们要浙东部队设法予以各种接济。这一批同志们正处在黎明之前的
黑暗的时期,最忌讳是把破晓时期估计得太短。
2.上海党的情形:
敌占区的点线工作可举上海党为一个例子。上海党是一九四三年春中央
命令撤退才归华中局管。刘晓、潘汉年[44]到根据地后,他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