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军事文选-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我军乃就田畴间之交通沟进行抵抗。第一阶段,我军进行突围,屡次与
敌肉搏均无效,乃决心固守待援。第二阶段,敌见我转攻为守,欺我力弱,
以大队兵力向我猛冲,为我军击退;其冲至防御工事前沿之敌,下马肉搏,
均为我刃毙。第三阶段,敌悉知我仍不易欺,乃选择较远距离,重新配备火
力,以机枪、大炮集中放射,对我进行火力毁灭;是时敌寇知我军已突围无
望,乃妄想降服我军,无耻的伪军乃开始其招我投降之火线喊话。我军将士
坚不为动,乃从容将机枪步枪拆毁,并将文件杂物付火,将忠骨掩埋后,乃
集中未伤者之二十余名,进行最后之突围战;至下午五时,终全部殉国!此
我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第四连全部,连长白恩才、副连长石学富、政指李
云朋、文教孙尊明、排长张庆忠、蒋员连、刘登甫等以下计八十二人,无一
投降者,无一生还者!诚悲壮矣!敌寇虽陷灭我军一连,其损失亦相近。此
役敌寇所获者无一可用之武器和杂物。伪方传出消息,敌军对于我军壮烈之
殉国牺牲精神,深致敬佩!当地人民于战后三日内,即将忠骸举行公葬,题
为“新四军抗战八十二烈士之墓”,过者无不徘徊流涕!烈士们殉国牺牲之
忠勇精神,固可以为式范而励来者。惟本军转战敌后,长年累月,应与敌之
包围作斗争,切忌陷入敌之重围,此战术上之缺点,本军将士宜知所警惕者
也。
(五)四月二十四日,我进攻运河西岸之洋河镇,经六小时战斗,歼灭
敌伪军四百余名,残敌据房屋顽抗,我军以洋油火攻。房屋全毁,敌寇无一
脱。我军在洋河镇上向民众收集火攻材料等,均照价给钱。洋河为苏北大镇,
长十余里,战斗前后,我军秋毫无犯。后洋河伪军给罗坊伪方信称:洋河一
战,人心大变,并谓“新四军固不仅以力服人,且能干作战混乱之际,表现
其严明之纪律。如此服人以德,谁不钦佩”云云!
(六)苏南我军于四月十五日奉命渡石臼湖(溧水之西,高淳以北)西
向游击。十七日进至明觉寺附近,当被敌寇发觉。天明时,敌寇四路向我包
围,双方遂于石臼湖东冈前堡、新张家、外赵五家、东五埆之线,发生肉搏
激战。敌寇企图骗我全部投入石臼湖,葬身鱼腹。我军背水抗战,士气倍增;
激战至夜,我军全力突击明觉寺方面之敌,敌不支溃退,撤围而去。我军当
夜安全执行了渡湖西进之原定计划!
四、战局平衡
分散兵力,巩固其占领之点线,集中兵力“扫荡”其攻击之目标,此敌
寇战法之大要也。全面出动以包围我军之根据地,寻求我主力决战,此敌寇
“扫荡”初期之动作也。密布据点,进行封锁,部署不断之大小合击,以肃
清其占领地区附近之我军,巩固其已得阵地,均敌寇“扫荡”中期之部署也。
“扫荡”末期,则进行所谓网梳式之“清乡”,其目的不在打击我之主力军,
而以全力摧毁我方之党、政、民组织,遂行其“归化运动”,即所谓政治“清
乡”是也。敌寇进军之初,先以军事镇压、火烧、抢掠,无所不至;继则进
行其怀柔政策,以“反共”口号掩饰其毒谋,妄图使人民健忘而畛入其彀中;
伪方上下,则为虎作伥。敌寇之分区“扫荡”为敌寇兵力不足之证据,敌寇
“扫荡”时期,有继续至二月以上者,虽较过去为更持久,但终不能弥补其
时间之中断;敌寇之施用毒瓦斯以及所谓三光政策、怀柔政策等,均为敌寇
外强中干、力量不足、对我无可奈何之表现。此一年来敌寇“扫荡”之规律
也。敌寇之所得,在予我根据地以极大之破坏,予我部队以相当的损失,但
不能予我以根本歼灭;敌寇之所谓胜利,盖暂时之胜利,军事掳掠之胜利,
战术上之胜利,而战略政略上之失败,则与日俱增,敌寇亦自知之。
分散游击以削弱敌集中之优势,集中兵力以突击敌之薄弱部分,此我军
反“扫荡”之战法也。“扫荡”初期,避免正面恶战,而必予前进之敌以阻
滞;“扫荡”中期,相机击敌,而必予敌新建之据点和封锁线以适当平毁;
“扫荡”末期,则必予敌以有力反击,并痛击伪部,以刈除敌寇之爪牙,歼
灭敌寇以动摇伪部之心胆。我军抗敌有方,则伪部更必人心思汉,此乃事理
之必然。我主力为反“扫荡”的骨干,灵活转移,在适当时机,予敌以致命
打击;地方军之时隐时现,零整互化;民兵就地游击,就地坚持,神出鬼没
于敌之卧榻居室,构成敌伪之日常恐怖。三者互相配合,互相转化,使敌伪
难于捉摸,敌伪虽强大,终必低首于此军民联合打击之下!“清乡不怕清,
扫荡白费心”,此敌占区人民之民谣,实为对敌寇“扫荡”之正确结论。“吃
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新四军,你为人民死,人民得你生,大家
来参军!”此为华中人民要求参军上前线之歌谣!盐阜区士绅慰军大会,其
传单有云:“运用游击战术,不断打击敌人,时分时合,神出鬼没,或攻或
守,将卒用命,民族精神,发挥无余,民气鼓励,收效甚宏。”于此足知中
国之不会亡!阜宁国民党书记长某君称:“敌寇以泰山压顶之兵力‘扫荡’
新四军,新四军能保全主力,已属难能可贵;不料又大举反击,恢复阵地,
足见抗战必胜之前途”!淮海士绅见农抗会领导之民兵活动,使敌人不敢下
乡滋扰;盐阜区士绅见民兵作战得力,土匪为民兵削弱,交口称誉“党政方
面有远见”,并谓:“始知减租减息、扶助工农政策为抗战建国之大端;共
产党能担负艰巨,又能与人民同享其成果,乃知我等以前之不满属于成见”
云云。救国会领袖邹韬奋先生来华中,调查反“扫荡”军民合作情况,指出:
“新四军与士绅朋友密切配合,能于生死之际,互相信讬,于敌伪高压之下,
毫无背离,此乃中共统一战线政策之伟大成功,绝非馅言;余不亲到敌后根
据地,余亦不信能做到如此成功之地步!”苏中有九十老人某君自言:“几
十年来,数经世变,凡大战兴起于城市,匪乱必盛于乡间,战争之直接损失
尚小,战后引起之兵荒匪乱,使人民受祸至大。不料苏北处在经常与敌伪对
战,大军转移以后,月必数至,甚有日必数至者,而乡间秩序井然,无跑匿
畏兵畏匪之累,此乃党政军之得法。战后若天下太平,当于此终其生”!沪
上文化界某君等,获悉反“扫荡”中我军与苏北友军配合作战的情况,为之
大悦,并致书申其敬佩。以上皆人民对本军之评论。其于本军之缺点或略而
不言,或嘉其长而缩其短,或言其大而略其小;以本军之实况当之,自省仍
有愧恧之处。然而环顾国人中间,亦有人以“游而不击”的蜚语诋毁本军!
古云:“止谤莫如不辟,止毁莫如自修。”本军素以此义自励,但上述人民
之言论,固系公正之判词,当为国人所共鉴!
五、克服困难迎接胜利
抗战第七年时局,对日寇必日益不利,其疯狂镇压敌后必日益加紧,严
重“扫荡”必然来临。本军决心不惜重大牺牲,坚持敌后,支撑全面抗战!
本军损失无可避免,而敌寇又不能不付出重大的代价。战局之必趋于更加严
重,此困难之一面也。
抗战第七年,华中根据地,平原地区甚大,战局时紧时弛,尚有喘息余
地。今则敌我战斗处于狭窄地带,寸地进退,皆非易事;“游而不击”者必
亡,击而无力者亦必亡;既游且击,击必得手,此本军在敌后生存发展之道。
违此者必降为敌寇之降虏,其证例甚多,无庸列举。本军在武器拙劣和弹药
缺乏条件下,向强大之敌寇作战,故战斗之夜间性、白刃性、流动性、短促
性、群众性,表现最为明显;伤者多重伤,重伤者多死亡,此医药缺乏之所
致,此困难之又一方面也。
自皖变以来,迄今仍有友军不断予本军以高压:我五师、六师方面完全
处在两面被夹之地位。我四师也常在被友军袭击状态之中。本军忍辱负重,
不愿轻辟事端,扩大事态,仅限于严正的不得已的自卫。去秋浙赣路战役爆
发,苏南皖南约六千里撤防,本军无一兵一卒南进,此为铁铸之事实,为江
南友军官兵、地方绅民所目睹者。如何加强民族团结,援助敌后抗战之孤军,
撤销磨擦方案,放弃特务政策,此本军所馨香祈祷者也!国内关系僵持不下,
友军煎迫迄未停止,此本军处境困难之又一方面也。
近年法币贬值,百物飞腾,敌后部队给养更见困难。去冬以来,本军即
本“寓兵于农”之旨,从事生产,力求自给自足,比者黄梅初熟,麦黄菜青,
荒地润,水利兴,生活逐渐改善,人民负担亦为之减轻,此我军生活之困难
以及如何克服之又一方面也。
以上仅就内部外部之困难条件大体言之。本军将士身经数百战,出生入
死,一心一德,政治觉悟和战斗能力,均历经考验,加以当地各界人民同情,
人民乃本军之父母,本军乃人民之卫士,故本军虽临万难,信心坚定,始终
如一。盖困苦艰难之来既无可避免,惟奋斗不息方足以克之,最后之胜利,
盖属诸最后之搏斗!孟子云:“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8];
本军对国家民族之忠悃,庶几近此。如何以民主方策澄清时局,外以适合国
际民主之潮流,内以解决多年内争之纠纷,改正罪过,反躬为上;是非混淆,
民意是从,是在明达者一转念间耳。抗战六周年,胜利在望,克服困难,以
迎接新时代之胜利。本军将士仅以此自勉并待教于国人!
注释
[1] 独立十二旅团南浦部队,指南浦襄吉少将任旅团长的日军独立混成第十二
旅团。
[2]李品仙、汤恩伯,当时分别为国民党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第三十一集团
军总司令。
[3] 立煌,县名,即今安徽省金寨县。
[4] 渝,指退据西南以重庆为“陪都”的国民党当局。
[5] 韩楚箴,即韩德勤。
[6]李明扬、陈泰运、黄逸峰,当时分别为国民党鲁苏战区苏鲁皖边区游击军总
指挥、国民党鲁苏战区苏北游击纵队司令(亦称税警总团总团长)、苏北联合抗日
部队司令(属新四军苏北指挥部)。
[7] 夏家渡,实地名称为谢家渡。
[8]孟子云:“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见《孟子?尽心上》。
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三年华中工作总结报告①
(一九四四年夏)
一、华中情况
(一)基本情况
华中地区是处在敌伪与顽固派两大力量对峙之间,处在敌华中派遣军与
华北派遣军[1] 之间,处在华中汪伪[2]与华北王伪[3]之间。同时敌伪内部
矛盾,伪军与伪府矛盾,伪府本身矛盾和伪军内部矛盾,以及顽[4]中央军与
地方实力派之矛盾,顽方内部派系矛盾,敌伪与当地人民的广大矛盾,以及
其他矛盾等等,极为复杂错综。以上种种矛盾虽然以民族矛盾为主潮,但每
一次要矛盾虽小,在地区斗争和策略上有极重要意义。
又华中基本地区在江苏北部、安徽东部、湖北东部,旁及豫南、豫东、
鄂南、鄂西、苏南、皖南、浙东各一小部分,地跨苏、浙、皖、豫、鄂五省,
处在江、淮、河、汉之间,是南北殊风异俗的中间地带。基本地区背靠黄海
和山东,向南向西作战。国民党在华中苏皖诸地和平统治了十余年,江浙资
产阶级为中国资产阶级的领袖,故国民党的影响是比较强的。另一面上海历
来为我党工人运动的据点。农村中如淮海、苏常[5] 、南通、如皋、广德、
宜兴、盱眙等地农民运动曾前仆后继,大别山苏区的影响更大,故我党在华
中亦具有极大的政治影响。
(二)敌方情况
华中包括沪宁、武汉、南昌、杭州、徐海[6] 等地。敌兵总计第十一、
第十三两军,辖十四个师团兵力,共约十五万人。太平洋战争前,在华中有
敌陆海军不同系统的区别,后因海军调赴南洋,沿海、沿江均隶陆军统辖,
此种区别已不存在。敌方师团分甲、乙、丙三种,甲种为旧制一师团二旅团
四联队制,另炮、骑、辎、工四个联队;乙种师团下废旅团,直辖三联队,
设一步兵指挥官;丙种师团下辖两旅团,废联队级,每旅团直辖四个步兵大
队。这种编制的改变系敌军从一九四一年底起的新调整。1.明白划分正面与
敌后任务。第十一军驻武汉,担任正面对付顽方,随时有向西进击的任务。
第十三军驻上海,专任镇压敌后,有随时增援南洋和协助第十一军进击的任
务。
2.实行精简以应付具体情况。敌军中之废旅团、废联队以及减少特种兵,
皆系针对敌后我军情况以及华中地形而特别改变的一种精简办法。
3.在敌后亦同时划分敌后地区的攻守任务。敌后之小据点通常以敌兵一
班配以伪军百名上下,专任巩固交通,不担任“清乡”任务。而大据点及城
市则驻敌之大队部或中队,担任策应各小据点并兼任“蚕食”出击任务。联
队或旅团驻较大城市或交通中心,手上控制了机动部队,担任巩固全地区治
安,并兼任战术或战役性之“扫荡”。
4.敌在华中之“扫荡”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