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陈毅军事文选 >

第17部分

陈毅军事文选-第17部分

小说: 陈毅军事文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根据地的中心半塔集,叶飞奉命率挺进纵队主力五个营由吴家桥地区西开增援, 

      配合各部解了半塔之围。 

          [13]邓,指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邓子恢。半塔集战斗胜利结束后,叶 

      飞准备率部东返,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和邓子恢接见了他。 

          [14]江南,指陈毅在苏南时所主持的工作。 

          [15]八路、五支,指从陇海路南下、从津浦路东开的八路军部队和新四军第五 

      支队。 

    [16]以后省韩迫令其进攻,指一九四○年七月下旬,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率部由 

塘头地区东进黄桥,陈泰运奉韩德勤之命率税警总团两个团由曲塘地区南下截击, 

打了一仗。 

    [17]黄逸峰、第三党季方,黄逸峰是江苏省东台县人,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 

产党。后失去党的组织关系,流亡海外,一九三四年回国后,在广西当教授,受桂 

系支持。此时,他以国民党政府战地党政委员会设计委员的身份,奉命来组建党政 

委员会鲁苏分会,因与桂系有联系,遭韩德勤冷遇。季方,江苏海门人,第三党— 

—中国农工民主党成员。一九四○年进入苏北;为国民党政府战地党政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战地党政委员会指导员。 

    [18]李守维死,黄桥战役尾声时,国民党第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骑马夜逃,坠 

入挖尺沟河中淹死。 

                   苏北工作中心应即转入农村作持久杭日的布置① 
                             (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三日) 


      一、电悉。朱克靖[1]电亦谓李长江有勾结敌伪进攻海安、曲塘、东台说, 
  情况尚待查明。你处特别加强如皋、兴化方面之侦察工作。 
      二、估计敌伪进犯将以如皋为中心,此种可能最大。但彼必须占兴化[2] 
  后,始能向东台、盐城推进,目前宜特别加强侦察工作。 
      三、整个华中形势,在敌伪顽联合进攻之下,我们均只能占据乡间作长 
  期坚持。只有在坚持长期斗争中始能巩固自卫的阵地,城镇之得失不足虑。 
  苏北工作应转入农村作持久的布置。 
      四、敌伪如大举进犯海安、东台,只能以小部队游击战侧击之。新四军 
  宜集结主力,荫蔽在适当地点,让敌前进转而袭击其后方。突击点可选择在 
  如皋及其以南地区,你们应预先作此种布置。 
      五、两李在全国形势逆转之下,有可能投敌,但必须经过与敌默契的过 
  程,故我仍与其联络。对其截断我黄桥过苏南之交通,则不必让步。只有两 
  李公开投降时,我们才好打他。 
      六、立刻在苏北党政军中传达,把工作中心转入农村,广泛发展地方武 
  装,作深入的游击战争教育,加强敌伪军工作,巩固全党坚持的决心,望依 
  此电布置。 
      注释: 

              [1]朱克靖,湖南醴陵人,一九二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 

          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参加过北伐战争。一九二七年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九 

          军党代表。一九三八年任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团长,新四军政治部顾问,主要从事联 

          络工作。 

              [2]兴化,当时为国民党江苏省政府和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部所在地。故陈毅估 

          计,日军必须占领兴化,驱逐韩德勤或压迫韩德勤投降后,才能向东台、盐城推进。 




① 这是陈毅在苏北盐城为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起草的给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领导人粟裕、刘炎的电 

报。陈毅还将此电告华中有关各部队。标题为编者所拟。 

                                      论建军工作① 
                                (一九四一年七月) 


                              一、建军工作的重要性 


      (一)皖南事变以来的严重时局:日本帝国主义汪精卫亲日派反共势力, 
  均集中力量向新四军进攻。本军处在极危险境地。皖南部队及军司令部既大 
  部被解决,本军番号复被取消,接着我五师、四师、二师、六师又在鄂豫苏 
  皖战线上遭受反共大军三十万众的进攻。日寇汉奸伪军又不时出动袭击我军 
  侧背,与反共大军作直接间接的配合,制造内战破坏抗战的阴谋家们,指望 
  在几月内完全解决所谓新四军“残部”。抗战军民及国际间同情人士,莫不 
  关怀新四军的现状和前途,慰问鼓励不遗余力。自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当机立断,于一月十八日任命新四军军政首长后,新的军部于一月二十八日 
  宣告成立。半年来的努力,本军突破了被包围的危境,取得了坚持华中敌后 
  抗日民主阵地的伟大胜利。本军本身反而更加壮大充实,完成了全军的铁的 
  统一,由游击兵团提高到正规军的阶段,由无数小块敌后游击区,形成了一 
  片宽广的敌后游击根据地。华中敌后数千万同胞在本军掩护之下,享受了抗 
  日民主的幸福。民生改善,民权发扬,民族正气之扶植,开始华中敌后抗日 
  民主运动的新纪元。本军的力量和所保卫的国土,与全国友军比较:任何一 
  个军,一个集团军,甚至一个战区,都不能与本军比拟。本军所牵制的敌伪 
  军,约占敌侵华总兵力六分之一强,这是皖变以来本军苦斗中的伟大收获。 
  于是本军成了时局的中心,全国抗战军队除八路军而外,没有哪个军队能有 
  新四军那样,享受着空前的国际荣誉和人民的同情。这证明着中共中央及其 
  华中局领导的正确,证明着日本帝国主义与亲日派联合反共的阴谋遭着惨 
  败。本军在今天已成为中国抗战的支柱之一和坚持抗战的保证,是无疑义的 
  事了。 
      (二)本军是中共领导下的抗战武装,中共今天的总的政治任务,是要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建立民主共和国。本军在目前即以全力 
  为实现这个政治任务而奋斗到底。因此团结人民,争取友军,反对投降,驱 
  逐日寇,乃本军的斗争内容和奋斗目标。抗战四年来的教训:是从抗战第一 
  天起,中国内部即存在着抗日势力与投降势力两者间的斗争。抗战坚持了四 
  年,正是抗日势力不断克服投降势力的结果。但今天还未最终战胜日寇,亦 
  即是投降危险仍然存在,这说明了抗日势力的发展和强大,尚未达到足以完 
  全克服投降的地步。八路军、新四军虽然在过去发挥了坚持抗战克服投降的 
  伟大作用,但为能适应时局的要求,尚需把今天的力量大大提高,因此,建 
  军成为当前迫切的任务。 
      (三)本军十多年来创造了强大的革命军队的基础,皖变以来的锻炼, 
  更加巩固和增强了本军的力量,这是一面。另一面本身仍然存在许多弱点和 
  严重现象,这些弱点与现象不纠正是足以障碍本军的进步和执行其政治任务 
  的。有些什么弱点呢?主要的是:1.障碍部队正规化的各自为政的游击主义 
  习气,正规化的程度不够。2.只看局部不顾全军总的利益的本位主义。3.只 
  顾私人利益忘记革命利益的个人主义。4.对党的政策不能完整把握,只是片 


① 本文原载于一九四一年七月十日出版的《真理》杂志创刊号。 

面的执行,甚至有违反党的政策的过“左”过右的现象。5. 留恋过去,回忆 
过去,对新事物毫无感觉,自满自足不求进步创造的保守主义。6.长期脱离 
阶级,脱离生产,脱离群众后,使个人架空游离,接受外来的影响,冲淡了 
自己的革命意识,变成资本主义的思想追随者,于是形成生活上的腐化堕落, 
甚至干部开小差以及个别叛变的蜕化的严重现象。这说明干部的党性不够坚 
强,个别的业已另找出路,有的正在腐化中,有的正在动摇中,这是最严重 
的现象。只有依靠大批坚强干部在党领导之下提高党性,力求自己进步并纠 
正上述严重现象,本军才能前进。7.部队编制不充实,不整齐划一,执行命 
令不坚决,工作凌乱无计划性,行动配合不密切,8.部队纪律要求不严格, 
仅仅重视群众纪律,对军事纪律、经济纪律忽视的倾向。9.军事技术落后, 
战术理论缺乏,军事教育及行政工作薄弱。某些干部提升很快,他的能力与 
工作担负不相称,掌握部队能力差,战斗任务不能绝对保证完成等。这些现 
象在全军各部队说来只有程度上的不同,绝无根本例外。这说明本军现有力 
量尚未达到组织得更好,教育得更好,训练得更强,必须要求进一步来建设 
自己,改进自己。 
    (四)本军的游击范围,包括了华中数省几百个县的广大地区,数千万 
同胞的生命财产在敌伪的威胁蹂躏之下,均依靠本军强有力的掩护。因此本 
军今后的抗战任务,是更加重大了,如何巩固本军,扩大本军,是巩固华中 
阵地的前提。当去年亲日派何应钦等阴谋命令本军北移的时候,当皖变之后, 
日寇与反共大军以武力夹攻,压迫我们退出华中的时候,华中鄂豫苏皖四省 
的工农商学各界,均一致要求本军驻防原地,不得轻易移动。因为本军移动 
居民即失去保障,立即要受敌伪烧杀的痛苦,立即要失掉抗日民主生活,恢 
复黑暗专制的统治,本军与华中数千万同胞的血肉相联,正遭着敌寇的怀恨, 
随时均在设法来计算我们,本军只有努力建军,提高自己的战斗力,扩充自 
己的编制,把人民的大多数组织起来,才能坚持华中阵地。华中的抗日民主 
政权拥有新四军这样进步的武装,是民主政权的标志之一。把新四军建设得 
很好,乃是抗日政权巩固的基本条件。同时中国革命历史指出:以革命武装 
反对反革命武装,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毛泽东同志也说过:“在中国, 
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 
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这说明掌握武装,建立武装,对中国抗战 
的重要性。为着中国革命长远的利益,新四军本身之加强和努力建军,不仅 
必要而且是一个长期性的斗争。 
    (五)我们今天建军是与皖南时期的建军有着下列原则上的区别:1.建 
军是从政治上着手,首先保证党在本军中的绝对领导权,排斥一切非革命意 
识的侵蚀。皖南的建军主张,容许本军有两个领导,和降低本军成为统一战 
线的军队,是政治上的绝大错误。2.建军目的是为了战胜日寇、亲日派,及 
一切危害本军的阴谋。建军的办法便是集中全力,打开局面,改变环境。我 
党六中全会即指出,抗日战争投降危险异常严重,随地随时可能发生突然事 
变,号召全党在思想上组织上作充分准备,以应付突变。皖南的建军,没有 
清楚看见这一严重形势,一切建军工作离开克服投降的严重政治任务。在思 
想上组织上战斗方面缺乏准备,形成一种逃避现实,关起大门来,独善其身 
的技术建军的倾向。其强调反游击主义,是弄错了打击方向。游击主义一直 
未纠正,反而取消并压制了本军灵活游击机动作战的革命传统。所以在突然 
事变爆发时,毫无准备,手忙脚乱的陷于失败。反之,本军其他各部分,不 

仅在抗日方面有了准备,而且在克服投降、抵抗磨擦方面也有了准备,其结 
果就与皖南相反,始终保持了胜利发展的局面。3.建军是要求数量扩大和质 
量提高。皖南建军提出以质量代数量的精兵主义,不懂得数量质量互相转化、 
互相依存的法则。所谓精兵主义,只在于自己限制自己,自己束缚自己,自 
己满足自己,发展中断,停滞不前,当然招致灭亡。 


                  二、为建立正规化党军而斗争 


    (六)本军是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的集合体,抗战以来吸收了 
    成千整万的新成分。这些新成分,来自不同的地域,各有不同的历史, 
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其来本军又各有不同的动机。而部队又处在经常作战不 
断消耗不断扩大状态中。新的训练尚未成熟,而老的坚强的骨干业已部分伤 
亡,这些伤亡都是本军十年的精华,是短时期内所不能弥补的。特别处在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环境中,斗争极其复杂,外界的不良影响不断于无形中侵入 
本军。加上皖南的主张有了原则上的错误,更助长了这种外界侵蚀的形势。 
由此看来,本军在抗战中虽然日益扩大,某些方面较内战时期有了很大的进 
步,但质量方面尚不够坚强,又在许多方面尚不及内战时期的水平。此时不 
加强党的政治领导与教育,则将发生极大的危险,这是应特别警惕的。无产 
阶级领导的工农革命武装,乃是本军的特质。这一特质,是本军生存发展壮 
大的基础。保持发扬和加强这一特质,不仅可以保证本军能够日趋强大,且 
可以进而保证与加强本军对中国抗战的支柱作用。反之,如削弱这一特质, 
于本军及抗战前途危险性实大。党在本军的领导,就是本军特质的体现。几 
年来一切外来的反共阴谋,都企图在取消和削弱与破坏我党在本军中的领 
导,亦即是企图取消和削弱本军这一革命特质。同时本军的斗争也实际是在 
如何能保持和发扬这一特质。前面指出过本军质量比内战时期较差,同时本 
军内部现在存在着许多危险的倾向,如某些干部腐化堕落开小差,以及许多 
不良倾向之发生等。这就说明本军的少数分子已在蜕变。我们的建军正是以 
高度的政治警党性,来反对一切不良现象,来保持和发扬本军的革命特质。 
因此建军便从加强党在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