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陈毅军事文选 >

第15部分

陈毅军事文选-第15部分

小说: 陈毅军事文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日本,就是讲打、讲拼,打得过、拼得过才有胜利的可能!因此指战员要 
求有臂力、有强壮的体魄,能够肉搏,能够纠缠,拳打脚踢,能够使用长枪 
大戟来压倒武士道[4],同时又要讲究智谋,讲究战术,讲究指挥,一个人勇 
敢不如领导大家一齐勇敢。俄国早期有一个革命家说:“提高群众一寸比自 
己一个人上高楼要强”。这是政治的名言,用在军事斗争上一点也不错啊! 
我们的干部不少是“猛张飞”,勇猛有余而智谋不足,这是再不应容忍的现 
象。在部队的编制上,要力求切实精练,反对头重脚轻,反对非战斗员多于 
战斗员的现象!能战者留队,不能战者送其归家。许多文人学士应该要他们 
学习拿武器,真正来参加有血有肉的战争。第四,居民起义,敌军内变是对 
付敌人最好的办法。敌人进行的是反革命战争,他没有使用这种斗争武器的 
政治基础。我们进行的是革命战争,合乎正义,合乎人道,为了和平,为了 
自由,所以我们具备了使用这种瓦解敌军的政治上的优越条件。有人怀疑能 
够把敌人力量掉转过去对付敌人,我们应该决然相信,这是能够的;我们可 
以做出许多实例来看。第五,旧的战术只估计军力而忽视民力,新的战术不 
仅使用军力而且善于把民力加在军力上面以打倒敌人。敌人处在江南的人山 
人海中,他屡屡企图吸收我们的人民到他们方面,我们不仅防止其阴谋的实 
现,而且应该从积极方面调动民力参加作战来回答他。第六,日寇在江南已 
构成坚固的战略后方,我们应该在京沪路两侧造成巩固的游击根据地来同他 
对立。一年来我们在江南所建立的若干游击基点,目前己逐渐形成根据地的 
雏形。我以为抗日游击根据地应包括下面四大条件:(一)强有力的武装部 
队。(二)强有力的指挥战斗。(三)比较广泛的人民组织,人民中有相当 
的斗争经验。(四)能便于利用相当的地势(不一定是崇山峻岭,就是茂林 
修竹和湖泊河湾亦可以)。现在的江南尚没有完全具备上面的条件,我们仍 
须极大努力,这不仅是本军的任务,也是参加江南抗日的所有党政军民的任 
务,我们大家应该努力来担负这个任务,本军的同志应该随时记清自己在这 
个任务下应如何努力啊! 
                               (五) 
    最后,我还要就战略来说几句。游击兵团的战略,凡处于进攻、经常保 

持进攻状态、经常保持主动的靡不胜,反过来说,凡专力防守、处处陷于被 
动的靡不败。因为,大兵团的战略,因敌我条件及我本身主、客观条件,常 
有决定战略进攻和战略防守退却的可能。这是变换多端的。但在游击运动处 
于敌人包围之中,处于敌人侧近,处于敌强我弱力量悬殊之下,它只有以灵 
活的进攻才能支配敌人保持自己。因此,也可以肯定说,游击兵团无所谓战 
略防御的问题。游击兵团的进攻常常是多股的分散的进攻。要经常保持主动 
进攻的局面,这就提出进攻的指挥问题。从这一方面可以说,指挥游击队的 
进攻,比指挥大兵团有他的特殊的困难的一面。因此游击队的进攻,依靠于 
游击指挥部多给下级部队以独立活动的可能,而下级部队首长应该具备独立 
作战的特长。各部队就自己单位积极行动,并力向前,便可以造成齐头并进 
的游击战略的进攻配合。凡是等待上级命令、等待友邻配合、自己消极的人, 
必然陷于防守、遭受敌人进攻的危险。大胆派遣部队,大胆鼓励所分散部队 
坚决动作,仔细注意部队的补给,适当计划部队的轮流休整,经常以全局敌 
情和各部行动结果通报分散之部队,这都是游击兵团战略指导的基本事项。 
指挥大兵团作战,要常以敌情、任务、友军诸事项具体指示下级,而下级则 
根据首长决心来定出执行的动作方针,从战斗开始到战斗终结,都是依命令 
行事而且了如指掌。游击兵团之作战则难以这样做,上级只能给予下级一般 
指示,指定其在某一个地区担任某一方向的任务,训令指示是最好方式,命 
令则要审慎,不必要的要避免。下级得到上级训令后,一切依靠自己的独断 
专行,自己应该去找仗打,找敌人弱点,“东方不亮西方亮”,这只靠上级 
指示是无能为力的,他只能以今天当面的敌情、地形和本身状况来决定行动, 
来决定打法。这些问题处理得适当,是游击战斗胜利的决定因素。常常上级 
认为必需要打,而下级在其本身不可能的情况则其突击计划必需放弃;常常 
上级并未提出突击计划或给以任务,而下级在其当面恰有可乘之机,则应该 
独断专行坚决去干;常常在全局需要突击而下级并未感觉到的,常常又有下 
级认为可以打而上级又认为是多事的,这中间是存在着许多不一致。这个问 
题的解决,一面要求下级指挥员都能着眼全局,同时要求上级指挥员也应顾 
及到局部情形,才能正确解决。游击战争既然是以避免决战为原则之一,因 
此对于应付事机应有伸缩余地的可能。我们在江南一年来的战斗,对以上诸 
方面的做法,已达到相当的程度。我们的优点是埋头作战,艰苦与敌人纠缠。 
但一般说来,尚缺乏照顾全局,尚缺乏战略眼光,尚缺乏战术素养。同志们, 
我们要以英勇战斗的卓绝精神。提高自己的战略战术的认识,我们决然可以 
战胜日本强盗! 
    注释 

          [1]来路货,指从国外(海外)进口的商品,即“舶来品”。 

          [2]亭子间的,上海及其附近城市的旧式楼房后部楼梯转弯处一侧的小房间叫亭 

      子间。中共地下工作者常租用这种房间作为联络点开展秘密工作,逐渐形成一种斗 

      争方式。 

          [3]搭棚子的,游击队在敌军残酷的“清剿”中没有房子可住,便砍伐竹木茅草 

      在山林中搭棚子作为临时集合点或联络站,以坚持开展游击战争。这在南方三年游 

      击战争中是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 

          [4]武士道,日本从镰仓幕府时代开始倡导“武士道精神”,要求武士遵守忠君、 

      节义、廉耻、勇武、坚忍等封建道德,以为其反动统治服务。此处是指日军所崇尚 

      的“武士道精神”。 

                  关于贯彻“五四指示”,发展苏南的布置① 
                            (一九四○年五月十九日) 


      我们收到中央“五四指示”,召集团、县以上负责人会议传达,全场振 
  奋,指出过去由于国党的限制,未能充分发展自己,现在决心放手打开局面, 
  猛烈发展。立即对苏南工作做如下布置: 
      一、乘京沪线上一分空隙积极发展,如江阴、无锡、苏州、常熟直到浦 
  东、青浦、吴江、松江等地。已派一个团的兵力东进归谭震林指挥。在苏、 
  常、昆、太[1]、青浦地区,在两月内肃清该地顽固武装并发展至四个团。 
      二、派两个营兵力及干部数十人,进占江阴、武进、无锡、太湖北,并 
  在两月内发展成两个团。 
      三、发展平原,积极在冷欣[2]直辖地区打入工作。原来我们已占领了两 
  个报馆,宜兴、溧阳两县党部及一部地主武装,现应付统战态度,注意秘密 
  工作。 
      四、原一、二支队京、镇、丹阳、金坛、句容一带,努力扩大充实二、 
  六、四三个团,使之变为主力团。 
      五、广德、郎溪、长兴、吴兴、绩溪等均早有基础,目前以妥善方式加 
  紧深入和开辟开作。 
      六、于我处派往苏北的管、叶、张、梁四部[3],每部千余人,留存苏南 
  者六千余人,不断发展达到一万三千人,保证在本年底总数扩充至七万人。 
      七、立即成立江南财经筹委,全局计划苏南财富,充分解决战费。 
      八、发动全党全军作群众工作,建设政权,培植新的地方武装的创造热 
  情。 
      九、在思想上,要纠正业已毫不适用的委曲求全、期待国党进步以走到 
  合作的陈旧观念;必须经过党内思想斗争,打击尾巴主义。 
      十、纠正过去统一战线中的错误及实行的精兵主义(所谓“以质量代替 
  数量”)。目前应大量扩充数量,同时不放松加强政治领导,提高战斗力(即 
  质量)。 
      十一、目前困难,在全部兵力调第一线打网式散开发展(非如此不能陆 
  续膨胀),手边却无兵力,我们指挥部在溧阳县仅直属队千余,对于局部事 
  变不能应付;若调集两团以上兵力在手中,则第一线又不能散开大量争取。 
  因此,我们一面缩小后方,加强苏南游击战争,一面以游击方式应付顽方。 
  目前,在战略上亦不宜轻易北撤让出溧阳北部致失掉联络。请中央即电项英 
  东移,宜饬大行李及重要资材东进,不要再迟缓,要根本放弃挺进皖东南的 
  下策。 
      十二、对基本自卫原则[4],我们这样了解:在国弱我强地区,可以不先 
  开枪;在国我平衡地区,则自卫必须是带进攻性质,特别战略要地及财富中 
  心,必须先行夺取,以武力开辟道路;在我弱国强地区,一切应先发制人。 
  事实上一般有把握的局部进攻,是不会影响大局的。国党是承认事实而不讲 
  道理的。对于国党,事实就是道理。反磨擦的胜利等于自卫原则;自卫决不 


① 这是陈毅在苏南贯彻中共中央“五四指示”、即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 

共顽固派的进攻》,布置苏南发展工作给中共中央的一份电报。其时,陈毅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指挥兼政 

委。标题为编者所拟,并对部分文字作了订正。 

是削弱,也不是逃脱挨打。我们已开始向京沪路两侧二十九县地区(溧阳、 
溧水、高淳、宜兴除外)发展,估计国党在一月后要增兵来强夺,我们决然 
击破之。 
    十三、由于某些干部缺乏独立负责能力,在过去发生六台、天长的民变, 
江宁、句容大刀会的暴动,不仅由于敌伪汪顽进攻,而且由于我们第一线部 
队本身领导薄弱,乱打汉奸,侵犯中层以下利益的结果,现在分析纠正中。 
    为要执行上述任务,各部队业于十四日出动。 
    注释 

          [1]苏、常、昆、太,指苏州、常州、昆山、太仓。 

          [2]冷欣,当时任国民党第三战区第二游击区副总指挥。苏南是其辖区。 

          [3]管、叶、张、梁四部,指已合编为新四军江甫指挥部挺进纵队的管文蔚部(丹 

      阳挺进纵队)、叶飞为团长的老六团(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二路),以及张道庸(陶 

      勇)为支队长的新四军苏皖支队和以梁灵光为支队长的南通地区抗战支队。 

          [4]自卫原则,中央书记处五月二十六日复陈毅电指出:“武装斗争的自卫原则, 

      并不是要限制自己的发展,而是要放手发展,在放手发展中,如遇顽固派阻碍及进 

      攻,则我站在自卫立场上坚决打击之。在团结抗战时期,我军不应向友党后方行动, 

      而应向战争区域与敌人后方行动。在战争区域,特别是在敌人后方,我应放手发展 

      武装,建立政权,建立根据地,在有理、有利、有节条件下,坚决打击阻碍我发展 

      的反共顽固派。” 

                            郭村战斗简况及部队动向① 
                              (一九四○年七月九日) 


      一、苏北叶管部[1]击破两李[2],战斗八天,共歼灭三个整团,其余十 
  团均被击退,两李已无进攻能力。二、共缴获步枪六百余支,轻重机枪十余 
  挺,手枪三十四,手榴弹七百八十三,步弹三万发,俘虏七百余,内团长两 
  名。两李部下反正者计千余,现编为五、八两团。三、省韩[3]积极争取两李, 
  并以弹药、经费助其向我进攻。两李残部尚有九千余人,已派代表来此谈判 
  合作。我们以“互助互让,共同发展”八个字争取其共同推进抗战,镇压反 
  共势力。目前,双方已停战,正商量条件中。四、两李可帮助我东进,但要 
  我撤回反正部队,我应在尔后发展中以出赠形式予以补充力量。两李应整顿 
  内部,肃清反共活动,彼此建立友好合作。改造苏北两李问题,尚须一时期 
  后可以争取其中立,但必须给他一些甜头。五、敌寇对我之苏北攻势十分注 
  意。省韩、两李经过反共派拉拢,则正力求苏北反共大团结。苏北人民及友 
  军中同情者,正积极希望我之发展,加以组织,可望再有兵暴民暴的配合。 
  六、此次战斗证明,历来对两李上层争取,积极组织其中、下层的路线是正 
  确的;而且将大桥南北巩固,以便向天长、扬中、仪证地区发展,打通西路, 
  转而东进的路线亦是对的。在八天战斗中,两李以强大兵力企图歼灭我军, 
  管叶部以攻势防御,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亦得到大的成功。目前,江南一 
  支队已渡江会合,江南指挥部已陆续渡江,造成我军争取苏北发展的良好环 
  境。七、建议五支队东进部队召集胡田大队[4]应迅速经天长、仪征开往泰州 
  附近郭村,与我们会合,估计七日内可达,以便作第二次发展计划。目前管 
  叶部正集结整训。另外,八路军南进支队[5]及张爱萍部[6]应以游击形式, 
  向淮安、淮阴以东发展,牵制韩部。八、五支队东进部队要求归此间统一指 
  挥。九、对苏北党政军民整个工作布置及组织领导关系均请指示,以便赶上 
  局势及新发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