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 >

第5部分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第5部分

小说: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雅典海军是依靠高超的航海技术及船的高速度和机动性取胜的。如果雅典战船就近有机会直接撞击敌船舷侧,那么它就在敌船旁边突然转弯,并在最后一刻把桨取下放入船内,再去撞击那惊慌失措的敌船。这时无能为力的敌船好比一只只伏窝的鸭子,听凭雅典战船用撞角进行猛烈地撞击。
战争理论
在公元前5世纪的许多重大战争中,经济实力和后勤供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波斯拥有庞大的陆军,但所遇到的问题是:数千公里长的运输线容易受到来自海上和陆地的袭扰和破坏。较小的希腊城邦,在与波斯人作战以及城邦之间的相互战争中,也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希腊社会性质十分复杂,不是自给自足的社会,在许多情况下,为保持平时和战时的经济状况,需要依靠远距离的水上运输;二、有些希腊城邦的军事安全依赖十分昂贵和复杂的武器系统(如三层桨战船)。为保持这种武器系统的威力,则需在财富、训练水平等方面付出很大的代价。
这一时期比较显著的发展就是对战争理论的认真研究。人们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已经认识到战争理论的重要性。第一批著名的军事历史著作是由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完成的,但这些著作的主要内容是记载军事历史事件,还缺乏对战争理论的系统研究。在同时代的中国,孙子著成了《孙子兵法》(在外文译本中,它被译成《战争艺术》―译者注)一书,从实践和哲学的角度,揭示了战争规律和军事指挥的艺术,对学者和军人来说,至今仍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地中海·中东
埃及(公元前600—前525年)
公元前590年,在下努比亚作战 普萨美提克二世的征战无任何收获。
公元前586—前568年,阿婆勒斯统治期 在阿婆勒斯努力阻止来自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迦勒底人入侵的同时,公元前580年,在耶路撒冷他被尼布甲尼撒二世击败。尼布甲尼撒二世巩固了其在巴勒斯坦的统治。在西面,公元前570年,阿婆勒斯在进攻西冷尼的希腊殖民地时也吃了败仗。他最终被反叛者亚赫莫斯二世推翻。
公元前567年,入侵巴勒斯坦 亚赫莫斯被年迈的迦勒底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击败。
公元前547—前546年,与吕底亚的克罗萨斯结盟 亚赫莫斯派出了大量埃及重步兵部队与克罗萨斯联合抗击波斯的居鲁士大军。在激热的蒂姆巴拉战斗中,尽管吕底亚遭受国灭人亡的厄运,但埃及人却坚守阵地。最后,居鲁士与埃及人制定了分割条约,埃及人载誉而归。
公元前525年,波斯入侵(参见第二章→地中海·中东→波斯→早期的波斯帝国)此后埃及受外来势力控制长达24个世纪。
波斯(伊朗,公元前600—前400年)
米堤亚的衰亡(公元前600—前559年)
公元前600—前585年,与吕底亚的战争 波斯帝国与吕底亚在小亚细亚地区进行了长期的战争,结果双方不分胜负,最终达成协议,以哈亚斯河为界划定双方领土。
公元前585—前559年,中东地区力量的动态平衡 在这一时期,中东地区的权力由米堤亚、迦勒底、巴比伦尼亚、埃及和吕底亚几个势力共同分享,以维持力量平衡。
早期的波斯帝国(公元前559—前400年)
公元559年,波斯独立 波斯人在其首领居鲁士的带领下,发动起义,打败了米堤亚国王阿斯提雅格。
公元前558—前529年,居鲁士统治期 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巩固对米堤亚的统治。
公元前547年,吕底亚人入侵 在国王克罗萨斯的率领下,吕底亚军队渡过哈亚斯河侵入卡帕多细亚省,其目的一是恢复其姐夫阿斯提雅格在米堤亚的王位,二是想先采取行动把波斯入侵者赶出吕底亚。克罗萨斯与迦勒底、埃及和国小而军事强大的斯巴达等国结成了反波斯同盟。
公元前547(546?)年,普提里亚之战 居鲁士对克罗萨斯发动的进攻积极应战,战争很残酷,但无决定性的结果。后来由于冬季将近的缘故,克罗萨斯退回其首都沙尔提斯,并派遣使臣到各同盟国要求共同准备组织联军,以便在次年春季大规模征伐波斯。居鲁士立即起兵侵入吕底亚,并且陈兵萨迪斯城外(据色诺芬的《远征记》描述,人数不超过5万)。
公元前546年,蒂姆巴拉之战 克罗萨斯急忙调遣了一支庞大的同盟军队在蒂姆巴拉平原迎战居鲁士的军队。由于数量上占有优势,居鲁士沿侧翼方向将部队展开成战斗队形,而不是按常规的正方形方阵展开。这是第一例有文字记载的与常规作战队形相悖的战例。他把其部队组织成纵深只有五排士兵的相当短的队形。而阵营侧翼则由骑兵、装备优良的步兵和其新创立的骆驼部队构成,面向外,与正前方向垂直,以保护阵营侧翼。正如居鲁土所料,吕底亚军队的两个侧翼成扇形展开,包围居鲁士的这种奇怪的队形。于是,吕底亚军队的侧翼完全围过来时则在其侧翼交汇处出现空隙。于是,安置在波斯人阵营中的弓箭手和标枪投掷者向敌人进行有效的射击,敌人的队形开始混乱,这时居鲁士下令开始进攻,其侧翼部队击溃了克罗萨斯的侧翼部队,紧接着波斯人的骑兵通过敌人阵营中的空隙进行拼杀。在很短的时间内,吕底亚人的军队被击溃。居鲁士乘胜追击,迅速攻占了萨迪斯城。他对待俘虏的宽容政策在当时是很少见的。
公元前545—前539年,向东扩张 居鲁士又将其注意力转向东部贫瘠的高原。这是个曾经名义上归属米堤亚、此时正在争取独立的地区,它包括大夏(巴克特利亚)和阿拉霍西亚的大部分地区。
公元前539—前538年,征服迦勒底 居鲁士下一个进攻目标是巴比伦,因它曾参加了克罗萨斯的反波斯同盟。居鲁士打败了那波尼德国王并包围了巴比伦城,由于巴比伦城的城墙高大而坚固,居鲁士用了近2年的时间仍未攻破。最终居鲁士将幼发拉底河水改道,其部队经过降低了水位的河床,向敌城内发动突袭,迅速攻破该城。这样,迦勒底帝国也很快被波斯帝国吞并了。
地图01 波斯帝国(约公元前500年)
公元前537—前530年,远征东方 居鲁士决定在对付埃及和斯巴达之前先向东部扩张。他征服了印度河西部的许多地区,并且向北远征到药杀水(锡尔河)。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居鲁士被马萨吉特人杀死。
评论:居鲁士是第一位有文字记载的伟大军事将领。他的远征比以前的任何征服者都成功,影响更大,这主要得益于其管理才能和具有赢得被征服民族信任的能力。
公元前530—前521年,冈比西斯统治期 冈比西斯是居鲁士之子,是一位能力卓越的勇士,却不是合适的统治者,公元前525年,他在佩卢西翁击败了埃及末代法老普萨美提克三世,并征服了埃及,实现了其父的夙愿,攻占了希腊人在西冷尼的殖民地。但是,当他继续向尼罗河上游的努比亚和埃塞俄比亚扩张时受挫。在他返回波斯对付篡夺王位的反叛者时,在途中被杀。
公元前522—前521年,国内战争 冈比西斯的堂兄弟大流士率领自己的党羽镇压了篡位者,恢复了阿黑门尼德家族的王权。
公元前521—前486年,大流士统治期 大流士出色的行政组织才能,保证了波斯帝国的稳定。公元前521—前519年,一些主要民族曾企图利用波斯国内动乱之机,重新争取独立,大流士迅速彻底地平息了暴动,并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其统治地位。重新建立起权威之后,他不再亲自参加每一次作战。但是,他却亲自指挥了沿印度河向北到亚洲中部的帕米尔高原一带的一些战斗,并且亲自指挥了与里海以东草原上的斯基泰人作战。他的部将征服了小亚细亚东部地区和亚美尼亚,并沿着高加索山脉的顶部建立了波斯帝国的北部前哨。
公元前511年,对欧洲东南部地区的入侵 大流士亲自指挥这次扩张行动。这次入侵主要有三个目的:一、在色雷斯建立一个基地,以便日后牵制希腊各城邦;二、保护其他地方与色雷斯之间漫长的交通线;三、便于向生活在这一高原地区的斯基泰人部落发动进攻(他未能意识到多瑙河流域以西3220公里至咸海南部的斯基泰人的部落分布如此广大)。对这次远征,他进行了充分准备,动用了整个帝国的陆军和海军力量,其中包括一些希腊的雇佣军。据希罗多德记载,总兵力约7万人。海军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建造了浮桥后,在黑海西海岸巡弋。大流士向北进攻到达多瑙河,海军在此又架了一座浮桥。大流士派重兵保护此桥,他本人继续向北征战数百公里。斯基泰骑兵不敢与之正面对抗,但却不断对波斯军队进行袭扰。经过数月艰苦征战,大流士的军队基本上没受多大损失,又顺利返回多瑙河。斯基泰人被大流士的军队所震慑,在后来的波希战争期间也未敢轻举妄动。色雷斯和马其顿则被波斯帝国完全吞并。
公元前499—前448年,希腊·波斯战争
(参见第二章→地中海·中东→希腊与波期战争)
公元前486—前465年,薛西斯统治期 波斯帝国从此开始走下坡路,慢慢衰落。
公元前401—前400年,小居鲁士叛乱 这次叛乱是反对其兄长阿塔薛西斯二世的统治,双方在库那克萨地区进行了一次会战。战后,色诺芬撰写了著名的《远征记》,记叙了这次会战的过程(参见第二章→地中海·中东→希腊(公元前480—前400年)→远征)。
波斯帝国的军事体制(公元前500年)
波斯帝国所建立的军事与政治体制,到底有多少要归功于居鲁士的才能,有多少是大流士改革的成果,已不十分清楚。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极富想象力的居鲁士创立了这一体制,而后大流士对此体制进行了完善。
波斯人的民族精神、技能及智慧是这一体制的基础,弓箭是这一体制所依赖的主要兵器(骑兵和步兵的基本兵器)。在把敌人的队形彻底打乱之前,波斯军队尽量避免与敌人展开肉搏战,而是尽量利用位于其方阵前排的步兵弓箭手,用弓箭射击敌人,并利用骑兵弓箭手猛冲敌人队形的翼侧和后方,从而打乱敌人的作战队形,然后再与陷于混乱的敌人展开肉搏战。波斯人善于充分利用各种地形条件进行作战,他们吸收吕底亚枪骑兵的突袭作战方法,并把其融入他们的山地战术之中。
波斯要求各民族都要为军事服务。波斯的军队由各个民族组成,但为了预防叛乱,禁止这些民族在当地服役,散布在帝国各地的驻军基本是由其他地区的兵员构成,包括一些希腊雇佣军,每支部队中都有由波斯人组成的小分队。帝国的远征部队也是由多民族构成的。由于波斯人优待俘虏的政策,并对俘虏进行分散管理,所以他们获得了各民族对其异乎寻常的忠诚。
整个帝国约划为23个行省或管辖地,并由一位忠诚有能力的总督负责。驻扎在各省的军事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可以防止地方势力增长。皇帝还派遣亲信(即所谓的“皇帝耳目”)监督各地行政机构的活动。这种控制、监督及平衡系统,是靠四通八达的道路网上的信使系统来实现的。
希腊(公元前600—前494年)
希腊半岛和爱琴海
公元前600年,斯巴达霸权 斯巴达由于军事上的优势,从而确立了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霸权地位。这一时期史学上称为“暴君时代”。在这段时间内,许多希腊国家内部因为民主派与寡头派之间的战争而分裂。这时,暴君通过个人出面调停,趁机控制了民主派与寡头派,建立了权威统治。虽然这些国家内部的派系之争,并未影响到斯巴达本土,但斯巴达时常出面干涉。大多数希腊国家自认没有足够的力量向斯巴达挑战,但亚各斯、雅典、柯林斯和底比斯四国与其他一些较小国家形成联盟,就有能力保持其各自统治的稳定。
公元前560—前520年,雅典兴起 由于雅典在商业、人口和财富上的繁荣与发展,使其有能力与斯巴达抗衡,并且寡头派与民主派之间没有再发生内部冲突。
公元前519—前507年,雅典与底比斯的战争 雅典与底比斯之间的战争持续不断。其原因是底比斯利用雅典的困难,迫使小国普拉提亚及雅典的同盟国与自已结成维奥蒂亚联盟。
公元前510—前507年,斯巴达入侵雅典 寡头派在斯巴达国王克罗门尼斯的帮助下,推翻雅典的暴君希庇亚。希庇亚逃往波斯,他不久即得到大流士的帮助。公元前507年,当雅典国内斗争持续不断发生的时候,克罗门尼斯再次侵入并征服雅典。雅典人在民主派领袖克里斯梯尼率领下,重整部队,将克罗门尼斯率领的斯巴达军队驱逐出雅典。为了报复克里斯梯尼,克罗门尼斯向阿提克进攻。但是,这次进攻并未得到斯巴达人的支持。
公元前494年,西皮亚战斗 克罗门尼斯侵入亚各斯,并建立了斯巴达式的统治。最后,他在一次国内战争中被俘虏并被赶下台。
希腊的爱奥尼亚
公元前550年,吕底亚人的控制 位于小亚细亚沿岸除米利都以外的一些希腊城市,都成了吕底亚的殖民地,受克罗萨斯国王的控制。
公元前546年,波斯人起义 波斯将军哈巴古斯征服了爱奥尼亚的一些城市,在克罗萨斯衰落之后,他试图重新确立对其国家的独立统治。
公元前512年,爱奥尼亚动乱期 大流士决定征服希腊的消息,在遥远的希腊西部城市引起极大震动。
公元前510年,爱奥尼亚人起义 历史上有一种不确切的说法是:由于大流士被斯基泰人击败,爱奥尼亚北部的一些城市纷纷起义,但不久又回到波斯的统治之下,爱奥尼亚局势动荡不安。
希腊与波斯战争(公元前499—前448年)
爱奥尼亚人起义(公元前499—前493年)
公元前499年,发生暴动 这次暴动发起于米利都城,希腊向斯巴达求援,但斯巴达拒绝给予援助,雅典和爱勒多里亚则派遣了水、陆小规模部队给予援助。
公元前498年,平息暴动 暴动首领阿各斯塔果拉斯占领了吕底亚的首都萨迪斯,但吕底亚的统治者阿塔费尼在艾费苏斯战斗中将暴动军队击败,很快收复了首都,并将希腊人驱逐出境。
公元前494年,米利都围攻战;罗得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