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 >

第233部分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第233部分

小说: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插图012 美军王牌飞行员弗兰克·卢克和他的战鹰
1918年10月4—31日,第二阶段 潘兴以其参加过圣米耶尔战斗而有经验的部队替换了攻击部队,再次发起进攻。由于没有机动的余地,第一军团不得不进行一系列代价高昂的正面攻击,缓慢地向前推进。实际的作战地带已扩大到包括默兹河东岸地区,阿尔贡森林已被清除,从而为左侧的法军第四军团向埃纳河挺进创造了条件。10月12日,潘兴将其部队编为2个军团。新组建的第二军团由布拉德指挥,准备在默兹河和摩泽尔河之间向东北方向进攻,与此同时,第一军团在利格特的指挥下继续向北面实施缓慢的攻击前进。克列孟梭对美军缓慢的推进极为不满,他试图撤换潘兴,未果。福煦了解德军防御的实际情况,他也清楚地知道,美军的进攻威胁着德军防线上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德军不得不四处抽调可使用的预备队投入该处的防御,因此他拒绝支持克列孟梭。到10月份结束之时,美军第一军已突破德军第三道也是最后一道防线的大部。
地图13 默兹—阿尔贡攻势1918年9月26日—11月11日
1918年11月1—11日,最后阶段 以休整的师替换了疲惫的部队之后,第一军团再次发动进攻。在比藏西的东北和西面突破德军最后一道防御阵地。此举使法军第四军团得以跨过埃纳河。进入开阔地区以后,美军攻击箭头直指默兹河上游地区,并横扫试图最后顽抗的德军部队,于10月6日,抵达色当城前的默兹河畔,并以火炮猛烈轰击梅济耶尔至蒙梅迪的铁路线。美军第一师主动对色当发起攻击,但被来自高层的命令粗暴地加以制止。此举意在将攻取该城的荣誉让于法军,以洗刷法军在1870年的惨败(参见第十八章→欧洲主要战争一法国→普鲁士战争→色当之战)中遭受的耻辱。11月10日,布拉德的第二军团向蒙梅迪发动了最后一次进攻。第二天,一纸停战协议结束了所有敌对状态。
英军、法军和比军最后的攻势
1918年9月27日—10月17日,英军猛攻兴登堡防线 在美军发动攻势的第二天,黑格指挥其集团军开始进攻兴登堡防线。10月5日,英军在实施了一系列代价高昂而辉煌的攻击之后,终于突破兴登堡防线最后一道阵地。伯恩以空间换取时间,设法指挥其集团军实施退却。令黑格吃惊的是,他无法达成完全的突破,在德军巧妙的防御面前,英军进攻的锐势丧失了,并慢慢停了下来。
1918年9月28日—10月14日,协约国军在佛兰德的攻势 英军和阿尔贝国王的比军猛扫了伊普尔山脊,之后,随着沼泽地区阻止了所有的供给,以及鲁普雷希特的集团军进行顽强的抵抗,协约国军的进攻慢慢停了下来。
1918年10月17日—11月11日,向桑布尔河和斯海尔德河的推进 由于美军在默兹—阿尔贡地区的进展,德军全线的撤退已经成为必然。鲁登道夫希望在德国的西部边界建立一道新的防线,并在整个冬季实施坚强的防御,以此争取协约国给予较宽大的停战条款。但由于协约国军继续在全线保持强大的压力,鲁登道夫的希望破灭了。10月17日,英军重新发动进攻,罗林森的第四军团突破德军在塞勒河的防御。10月20日,宾将军的第三军团在下游地区强行渡过该河,打退了伯恩的集团军,并抓获了2万名俘虏。在同一时间,比军和英军恢复了在佛兰德的进攻。德军开始崩溃。
德国的崩溃
1918年10月6日,德国要求停战 当德军在战线上开始崩溃之时,德国的新首相、巴登亲王马克斯向威尔逊总统发出照会。要求在威尔逊《十四点和平纲领》 (参见第十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的作战行动→《十四点和平纲领》)的基础上达成停战协议。10月23日,美国在与德国交换的照会中表明了威尔逊总统坚定的立场,即美国(和协约国)不会和现存的军事独裁政府就停战协议进行谈判。
1918年10月27日,鲁登道夫辞职 就在正式被辞退之前,鲁登道夫自己提出辞呈以使绝望的德国政府能够满足威尔逊的要求。然后,兴登堡仍任德军总司令。鲁登道夫军需总监(总参谋长)的职位由W.格勒纳将军继任。
1918年10月29日—11月10日,德国的革命 由于共产主义者的活动,并受公海舰队兵变的引发,德国爆发了一场革命。德国内部到处是混乱、暴动和兵变。11月9日,一个社会党政府接管了政权,并宣布成立德意志共和国。11月10日,德国皇帝逃往荷兰。
1918年11月7—11日,停战谈判 德国代表团由一位平民M.埃尔茨贝格带领,开始与福煦就停战协议进行谈判,地点是贡比涅附近福煦的火车车厢司令部。协议终于在1918年11月11日凌晨5时达成。条款规定,德国实际上向协约国投降,德军必须立即从所占领土和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撤军;立即交出大量的武器装备(包括5000门火炮和25000挺机关枪);从莱茵河以西的德国领土撤出,莱茵河上的三个桥头堡将由协约国军占领;交出全部潜艇,扣押全部水面战舰交由协约国看管。
1918年11月11日,停战 在上午11时结束敌对状态;停战条款立即生效。
评论:相互比较是令人反感的。美国远征军是协约国军取得胜利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默兹—阿尔贡地区的攻势具有决定性;其余6个美军师在其他各处协约国军实施的最后进攻中起到了重要的突击作用。但是若没有美军,协约国能否取得胜利则是一个疑问。美军的作用在于增加了兵力、赋于协约国军以新的主动权和进攻精神,使得数量更大、更富战斗经验的协约国军,在最后几周的异常激烈的战争中,取得同样辉煌的成功。
意大利战线
1918年6月15—22日,奥军的攻势 在春季期间,德军将其在意大利的兵力转移到了西线,并坚决主张由奥军独自打败意军。其理由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俄国已退出了战争。现在指挥特兰提诺战线作战的康拉德和指挥皮亚韦河作战的博罗耶维奇,均要求增援兵力以实施决定性的行动。最后,约瑟夫大公搞了一个妥协的方案,允许他俩同时实施进攻。由于山区地形中间缺乏横向的交通线,难以互相支援,可使用的预备力量不得不一分为二,各带一部。这一结果使得两位指挥员谁也没有充足的兵力以发展其最初的胜利。
1918年6月15日,皮亚韦河之战 6月13日,奥军在托纳莱山口的牵制性进攻被击退。随后,奥军发动了两路攻势,康拉德的目标是维罗纳;博罗耶维奇的目标是帕多瓦。迪亚兹从奥军逃兵那里事先得到奥军计划,他严阵以待。康拉德的第十一军团进攻意军的第六和第四军团,取得微小的进展,但很快即被意军的反击阻止并打退。在攻势中,他的军队没能取得什么进展。博罗耶维奇沿着皮亚韦河下游实施进攻,他强渡该河,并突破意军第三军团约5公里的防御阵地。但当意料不到的洪水和意军的空中轰炸摧毁了奥军的供应线时,他成功的美梦破灭了。而这时迪亚兹还保留有一个完整的预备队军团——第九军团,他立即通过横向道路机动部队;从而阻止了奥军的攻势。而博罗耶维奇不能从康拉德那里获得增援兵力,于是在6月22—23日夜间,他退却了。令福煦气恼的是,迪亚兹竟然没有实施反击。
1918年7—10月,意军的反攻准备 迪亚兹一直裹足不前,直到确信协约国军在其他战线上即将取得最后胜利,他才准备发动两路进攻。意军第四军团将突破奥军防线的中部,第八军团在新组建的第十军团和第二十军团(大部是英军和法军师)的支援下,准备在维托里奥威尼托强渡皮亚韦河。作这样的部署是基于奥军士气低落并陷入混乱和其国内政府已分崩离析并正向协约国请求停战这一客观情况。
1918年10月23日,蒙特格拉帕之战 防守中部战线要点的奥军贝卢诺集团显示了出人意料的顽强性,经殊死奋战终于打退了意军第四军团疯狂的进攻,并使之遭受重大损失。
1918年10月24日—11月4日,维托里奥威尼托之战 奥军第六军团将意军第八军团阻止在皮亚韦河防线。然而,10月28日,由法国将军J.格拉齐亚尼指挥的第二十军团中的法军部队在河的左岸夺取了一个立足点。与此同时,由英国将军卡文的伯爵F.兰伯特指挥的第十军团中的英军部队在右翼夺取了一个大型桥头堡,并打退了奥军第五军团的一部,分割了奥军防线。第二天,意军的增援部队利用不断扩大的缺口发展进攻,奥军的抵抗崩溃了。11月1日,意军进至贝卢诺,11月2日,进抵塔利亚门托河。11月3日,在西线作战地带内的第六军团中的英法部队突至特伦特。约30万名奥军士兵被俘。
1918年11月3日,攻取的里雅斯特 一支在威尼斯的协约国海上远征军攻取该城。
1918年11月3日,签订停战协议 11月4日,敌对状态结束。
巴尔干战线
1918年9月15—29日,瓦尔达尔河之战 7月份,才华横溢的法军将军F.德斯佩雷接替了有能力的组织者纪尧麦特,随后,最高军事委员会勉强同意他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攻势。他的军队由塞尔维亚人、捷克人、意大利人、法国人和英国人组成,表面上达60万人,实际上可用于战斗的兵力只有约20万人。与之相对的保军约40万人(实际上,除了指挥官和参谋人员之外,保军中的德军部队已撤走了)。在重型火炮的支援下,塞军的第一和第二军团向防线中部发动进攻,其两侧是法军的东方军团。突破取得成功,塞军向北推进,同时法军向两翼发展进攻。9月18日,一支英军在右翼实施牵制性进攻,夺取了一些地方。由于保持子进攻的锐势,9月25日,突破行动发展至瓦尔达尔河,并分割了保军防线。9月26日,英军突进至斯特鲁米察。法军骑兵部队超越主力部队,9月29日攻取斯科普里。协约国空军使逃窜的保军惊慌失措。
1918年9月29日,保加利亚签订停战协议 精力充沛的法军将军F.德斯佩雷继续命令塞军和法军向北大步推进。
1918年11月10—11日,协约国军跨过多瑙河 F.德斯佩雷已经解放了巴尔干诸国,并准备向布达佩斯和得累斯顿推进,这时德军的停战协议结束了敌对状态。
东线
虽然敌对行为已经结束,但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的谈判桌上,俄国和德国讨价还价达两个多月。德国坚持要让原属俄国的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乌克兰实现自治,而这些国家也正进行着反对俄国布尔什维克政府的暴动(参见第十九章→欧洲→东欧→俄国)。俄国谈判团团长拒绝接受这些条款和签订和约。最后,德国人为诱逼苏雄埃俄国摊牌,于2月18日向东进军。由于不能实施有效的抵抗,布尔什维克俄国只好在3月3日匆匆签订了和约。而这时的条款比当初德国提出的还要苛刻。德军继续占领乌克兰,在1918年,乌克兰提供的粮食使德国人民免于饥饿。正如西里尔·福尔斯写道:“在战争剩下的时间里,俄国任由同盟国摆布,正是福煦和黑格拯救了布尔什维克的俄国。”(引自《1914—1918年世界大战》,纽约,1959年版,第287页)
土耳其战线
高加索
1918年1月27日,英军向巴库进军 L.C.邓斯特维尔少将率英军部队从巴格达出发向东北方向挺进,2月17日,抵达黑海之滨的恩泽利(巴列维)。先遣营跨过俄国边界,8月4日,进占巴库。
1918年2月24日,土军挺进亚美尼亚 俄国崩溃之后,土军和英军开始争夺波斯西部的油井。土军占领特拉布松,随后相继很快在3月12日抵达埃尔祖鲁姆,4月5日占领凡城,4月15日占领巴统,4月27日占领卡尔斯。一支德军部队在黑海的波季登陆并向东迫进,6月12日占领梯弗里斯(第比利斯)。与此同时,在8月26日—9月14日,土军猛攻英军占领的巴库,迫使英军放弃该城。
巴勒斯坦和叙利亚
1918年1—9月,阿拉伯的劳伦斯 由于艾伦比的部队被抽调到西线,他在耶路撒冷仅限于进行小的作战行动。与此同时,阿拉伯半岛的南部和西部到处燃烧着抗土的熊熊烈火。T.E.劳伦斯上校和一个英军军官小组发动阿拉伯人反抗土耳其的统治,收获甚丰。劳伦斯的游击队不断袭扰从巴勒斯坦的安曼至阿拉伯半岛最南端土军的麦地那要塞之间长达约966公里的铁路线。由于劳伦斯的积极行动,总共有25000多名土军士兵被牵制在沿线的碉堡和岗哨上。到9月份,劳伦斯和费萨尔埃米尔,后者是谢里夫(行政司法长官——译者注)侯赛因的儿子,并白封为“汉志之王”,完全摧毁了铁路线,从而孤立了麦地那。随后,他们向北挺进,在艾伦比的右翼实施作战。这支阿拉伯力量达到6000人,并加强有少量英军装甲车和轻型火炮。英军用黄金哄骗易变的阿拉伯人继续战斗。
1918年9月18日—10月30日,艾伦比的攻势 在夏季晚些时候,艾伦比得到加强,他开始为其决定性打击作周密的准备。土军精心构建的堑壕防线从雅法之北的地中海延伸至约旦河谷。已接替法金汉的L.冯·赞德尔斯指挥3个土军军团防守该防线。从右至左分别是第八、第七和第四军团,总兵力约达36 000人,并拥有350门火炮。艾伦比的计划是沿海岸实施密集的进攻,打开突破口以后,骑兵军由此突进,随后,全部英军部队将以约旦河谷为门轴,像打开一扇门那样,向北和东面实施迂回攻击。一切准备均在极端秘密中进行。英军飞机亦清除了敌人的空中观察。伪装的兵营和马舍给土军造成了一种假想——英军骑兵部队集结在耶路撒冷附近。英国人在为马赛作精心准备的假消息广为宣扬,实际上,英军发起进攻的时间就选在那一天。艾伦比的兵力有57000名步兵、12000名骑兵,此外还有540门火炮。其中,35000名步兵和400门火炮集中在主攻方向上,而土军在该地段上只有8000名步兵和130门火炮。
1918年9月19—21日,美吉多之战 凌晨4时30分,英军炮兵实施集中射击,随即英军全线推进。第二十一军沿海岸撕开了一个大口子,沙漠骑兵军由此涌入。与此同时,英国空军轰炸铁路交叉点和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