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金瓶梅人物画廊 >

第47部分

金瓶梅人物画廊-第47部分

小说: 金瓶梅人物画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这个孟玉楼,她是最为八面玲珑的,好听一点说,这叫深通人情世故,难听一点说,她是老奸巨猾、深藏不露。这也是在评价薛宝钗时,如果用不同的视角来看,可能要得出背道而驰的结论。我们在评价刘备时说他“喜怒不形于色”,其实这种政治家的隐忍是有素质的表现,不过太有城府,也难免让人有“雾里看花、终隔一层”的感觉,让人难以窥破其真实心意。在某种程度上,孟玉楼也是这样一个人,不管她如何不满,很少有控制不住的时候,所以她树敌很少,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就是潘金莲四面出击,结果除了春梅和她沆瀣一气之外,她得罪了西门府中所有人,最后失道寡助,结局很惨。
  我做这一番评论,主要是为了突出孟玉楼的处事风格,只有通过比较才能让人有形象感。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如今毫不留情地痛斥宋惠莲,虽然原文简单,我们可以想见惠莲当时的张扬。
  有的读者朋友可能会不耐烦,文人真是愿意抠字眼呀,多大的一点小事,他就长篇大论,上纲上线,文人误国果然名不虚传。确实有些文人不懂大义,只会文字游戏,可也不都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如果研究不出一点儿微言大义,总是泛泛而读,《金瓶梅》中除了酒色财气,空空如也。人的一生有多少大事可做?只有以小见大、举一反三才有意义。
  读书同样如此。
  我们想一下,同样的场景以前发生过。在第十八回中,月娘宴请陈敬济,后来又额外开恩,让他一起玩牌,紧接着潘金莲隆重亮相,不知道是本性使然想要吸引人的注意力,还是存心要勾搭这个小伙儿,反正是浪声浪气,在旁边指挥月娘打牌。
  《金瓶梅》中有如此多的女人,作者为何要单单把这两人设计成这样?为何别人没有这样的言行?
  所以说,我们抓住一点,进行延伸思考是有必要的,不是文人误国。作者可能不想表达这种含义,但他如此设计肯定事出有因。如果您要说作者确实没有这样想,那么您把兰陵笑笑生请出来,我要当面问他,直接采访。
  读书要善于比较。
  在看见秦始皇出巡的盛大场面之后,两个人说了不同的话,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慨叹“大丈夫当如是也”,前一句话可以遭来祸灭九族,后一句话没有取而代之之意,无法加罪。司马迁为何如此记载?或者说他为何如此设计对话?能不能把两句话颠倒过来?我说不能。因为项羽“以武力经营天下”,刘邦恰恰相反,“吾宁斗智不斗力”,只有这样说才符合各自的身份。
  总之,言行是个人性别、身份、性格、素质的外在表现,你可以在某些场合矫揉造作,你可以对某些人释放烟雾弹,但是你不能在所有的时间,在所有人的面前进行伪装,狐狸尾巴终究要显露出来。
  作者以前就交代了,宋惠莲用裤腰带连接上西门庆的裤衩带之后,行为十分张扬,接下来她还有一系列的表演,让人深表同情,也让人咬牙切齿,恨铁不成钢。她自认为找到了一座靠山,哪知道西门庆只是一座冰山,见不得火。
  这束火焰主要来自潘金莲。软耳根子的西门庆如果要是皇帝,绝对就是一个昏君,因为昏君的最大特征就是喜欢小人的谗言,也就是说,潘金莲的谗言就是烤化西门庆这座冰山的火焰,随着冰山的垮塌,宋惠莲变得孤立无援。
  宋惠莲和潘金莲之间的争斗终究要摆到桌面上来。两个性格如此接近的人物不是惺惺相惜,就是一山难容二虎。
  【笔者注(非正文):大家如何选择在起点阅读,在点击单篇文章之后,屏幕的右上角可以调整字体大小,这样有助于保护您的眼睛,在没有出版实体书之前,您只能忍受这种肉体的折磨了,说来真是抱歉。相对来说,起点的网站还是人性化。】
  后记之一柳暗花明又一村
  西门庆包占的李桂姐在他不在的时候接私活,有违职业道德,被他发现后,在李家上演了一场大闹天宫的活剧。怀着对没有基本贞操观念的极度愤恨,西门庆回到了家里。
  刚一到门口,他就发现有些蹊跷,因为仪门(大院落的第二道门。)半开半掩,像是有人,然而院内悄无人声,他就像侦查兵一样,潜行偷觑。刚开始在李家的一次偷窥,让西门庆怒火中烧,不知道这次偷窥有没有重大发现。
  原来,自从西门庆和自己反目以来,吴月娘每月都要吃斋三次,每到初七、十七、二十七时,她就对月焚香祈祷,希望老公回心转意。
  今天正好赶上自己又做“秘密”工作,不过她的祈祷词倒是公开的,让西门庆听了个不亦乐乎。她的祈祷词有两个重点:一是希望西门庆不要留恋烟花,早早回心(那要等到海也枯、石也烂,她是看不到那一天了。);二是妻妾六人都没有孩子,不管是哪一个能够生养,她都会深感欣慰。
  西门庆听了,不觉心中惭愧,想到“她一心为我,我却一直错怪她,还是正经夫妻。”忍不住大踏步冲过去,把月娘一把抱住,说道:“我的姐姐!我西门庆一直不知道你全心为我,我一向错怪你,把你冷落一边,如今悔之晚矣。”月娘道:“你恐怕是走错门儿了吧?我是那不贤良的淫妇,和你有什么情分?你又来理我干什么?咱两个永世千年别再见面才好(确实是怨妇的口吻。)。”
  西门庆不由分说把她拉进房里,对她深施一礼,说道:“我西门庆一时昏昧,不听你的良言,辜负你的好意,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千万宽恕我。”吴月娘还是不给他好脸子,让他去找“那心上的人儿”表白去吧。西门庆“折叠腿装矮子”,并且跪在地下,杀鸡扯脖(伸长脖子,摆出任人宰割的样子,表示后悔、恳求、告饶之意。形象如画。),嘴里姐姐长姐姐短地叫个没完。
  月娘看不上他厚脸皮的样儿,就把小玉叫了进来。西门庆赶忙站立起来,一时想不出办法把丫环支走,就说:“外边下雪了,还不把香桌儿收进来?”小玉也不识机关,老实地说道:“已经收回来了。”月娘忍不住笑道:“没羞的货,在丫头面前也撒谎。”
  等小玉出去后,他膝盖一软又跪下央求,月娘这才原谅了他。当两人坐下喝茶时,西门庆就把今天的遭遇讲了一遍,并说自己“如今赌了誓,再不踏院门了”(这种誓言就好像昙花一现,只是说说而已,坚持不了两天。)。吴月娘认为“养汉老婆的营生,你拴住他(原文如此,那时没有单指女性的“她”。)身,拴不住他心”,她认为李桂姐趁他不在的时候,拓展生意管道是正常的,怎么也不能用封条封住她吧。
  双方和好之后,西门庆脱衣上床求欢,这是他道歉的最佳形式,月娘半推半就,也和他成其好事。当天晚上,月娘“口呼亲亲不绝”,二人雨意云情,并头交颈而睡。
  由此可知,西门庆的形象是很复杂的,他的无赖素质是多方面的。他听完吴月娘的话能感动,能求饶,能后悔,这才是真实的人,如果说他要么无动于衷,要么一味地逞强斗狠,就不符合一个无赖的身份了。他在环境不利之时,“能屈能伸”,因为他离不开月娘,没有这样的女人给他打理后方,他是没有余力到外边寻花问柳、追名逐利的。同时月娘也有很大的虚伪性,如果说祈祷,只在心中默默祷告就好了,可是如今非得要大声祈祷,而且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虽然这是小说中的描写,不过仍然让人有一丝怀疑,她是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过月娘如此行事,倒也不必对她吹毛求疵,她也没有办法,她同样离不开西门庆。作为一个基本遵守“三从四德”这些封建伦理规范的女人,只能抱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信条,你还能让她如何?我对二人的定位是势交利合的政治伙伴,共同利益让二人无法真正地反目成仇、分道扬镳。正所谓:吴月娘机关巧设,西门庆就坡下驴。
  第二天一早,孟玉楼就去潘金莲那里透露消息,说吴家的和西门庆和好了。潘金莲感觉纳闷,说月娘不是发誓一百年二百年也不和好嘛,众人那等规劝都不见效,怎么没人劝,倒主动和好了?玉楼说,她房里的兰香听说,西门庆在李桂姐家里看出了什么破绽,打砸一番回到家里,不知道月娘半夜焚香祷告时,西门庆听见什么了,这才和好的。玉楼抱怨说“像她这样就没的说了,要换了是别人,她又该说人家怎样‘浪’了”(男女之间的誓言没有准的。)。在情场摸爬滚打多年的潘女士听完,立足全局,高瞻远瞩,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她认为:第一,如果是焚香许愿,就该默默祷告,不该唯恐丈夫不知,这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第二,人要坚守信念,硬气到底才是英雄好汉,她对月娘的定位是“假撇清”。
  玉楼认为月娘也不是纯粹的“假撇清”,而是她一直想和好,可没有台阶可下。玉楼认为,既然两人和好如初已成既定事实,就不要过于纠缠该不该和好这些问题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动出击,不能让月娘一人卖乖。玉楼建议,如今就应该去找李瓶儿,让她出一两银子,其他人凑份子请一顿酒,一方面庆贺月娘与老公重归于好,一方面欣赏雪景。
  二人去瓶儿房中时,她还没有起床,潘金莲把手伸到被窝里摸,摸到薰被的银香球儿,她说:“李大姐生了蛋了(这句话预示了李瓶儿将要生养。)。”并且把被子掀开,只见李瓶儿露出一身白肉(鉴于我的创作目的,以后此类的细节描写,可能要大多省略。《金瓶梅》中确实包含大量这样的生活细节,反而比凭空虚构更引人入胜。一部作品真实到极致,反而是凡手难以企及的艺术境界。《红楼梦》也是如此。)。那李瓶儿赶忙穿衣不迭。
  孟玉楼提出自己的方案,认为月娘和西门庆的反目主要是因为在迎娶李瓶儿上产生了分歧,如今二人重归于好,李瓶儿理所当然要多出点血来祝贺。从此以后,西门府中的人总是巧立名目,疯狂地敲诈勒索李瓶儿。一方面是因为有钱,一方面李瓶儿前后判若两人,性格出现了大变样,变得温柔体贴、宽以待人,当时那个“气死花子虚,骂跑蒋竹山”的李瓶儿来到西门府之后,被“医奴的药”用一顿马鞭子“调理”之后,发生了本质变化。其实她是一个情痴,如今可算是有了情感归属地,而且她也知道自己尊严丧尽来到这里,已经没有什么耀武扬威的资本了,性格发生转变也属情理之中(对她的性格分析是一个重要的命题,以后会集中讲解。)。
  李瓶儿十分赞同,她赞助了一两多银子。就在潘金莲陪她梳头期间,孟玉楼从后边回来时,满口抱怨,也责怪自己多事。原来她去找孙雪娥时,雪娥说自己是“没时运的人”,“汉子再不进我房里来,我哪儿讨银子”,玉楼做了一顿工作,她才拿出一根银簪子,重三钱七分。
  李娇儿刚开始也说没有,她说“银子虽然从我手里过,可我也不过是过路财神,一切过往金钱都是有数的,哪里有富余钱”,孟玉楼说自己也没钱,只不过这是集体活动,也不是她这个发起人要这些钱,后来她使性子离开,李娇儿慌了,追出来给了银子,一称才四钱八分。潘金莲听完,骂娇儿是“奸猾的淫妇”,说她总是不给足分量。当时应该是这样约定的,李瓶儿出资一两,其他四人各出五钱银子,凑成三两置办酒席。如今孙雪娥与李娇儿拿来的银子都不足五钱,好在李瓶儿拿得多,共凑了三两一钱银子,准备让玳安去购置酒菜。
  玳安被叫进来后,先是受到潘金莲的审问,她主要想调查清楚在李桂姐家里发生了什么。玳安就把来龙去脉讲了一遍,并且说西门庆扬言到明天还要摆布李桂姐。潘金莲当然幸灾乐祸,说道:“贼淫妇!我只道蜜罐儿常年拿得牢牢地,如何今天也摔坏了?”不过潘金莲是一个最善于抓人错处不放的人,她听玳安在转述时“淫妇长淫妇短”地骂李桂姐,就痛击玳安,说李桂姐好歹也是西门庆的婊子,许西门庆骂,还许他骂了?又说李桂姐受宠时,想要使唤他,他就说“爹使我往桂姨家送银子去”,叫“桂姨”叫得那个甜,如今她落败了,他也开始落井下石了,也叫起“淫妇”来了。虽然是潘金莲善于捕捉人家的错处,不过说得也在理,但是玳安也没有办法,“走狗哲学”中的第一条准则就是“无条件、无原则地忠于主子”。
  等到玳安买回酒菜之后,“设锦帐围屏,放下梅花暖帘,炉安兽炭,摆列酒席”之后,就请吴月娘和西门庆出来赴宴,当时其乐融融,把所有的矛盾都暂时掩盖了。吴月娘兴致很高,因为自己的祈祷词终于让丈夫听见了,他也给自己道歉了,昨天晚上二人又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了,自己重新夺回霸主地位了,因此心情大好,她又看外边梨花乱舞,瑞雪飞扬,让小玉拿着茶罐,自己亲自到太湖石上扫雪,烹江南凤团雀舌牙茶(宋朝时专供朝廷的名茶。由此可见当时西门庆的豪富。)与众人吃。正是:白玉壶中翻碧浪,紫金杯内喷清香。可是,这种“鹬与蚌稍停战火,妻与妾表面和谐”的局面在以后就不多见了。
  正喝茶之时,李铭来了,西门庆留他唱了几套曲子,闲下来时,西门庆讲明了他之所以要打砸李家的原因,李铭替李桂姐辩解说,这都是虔婆的主意,和桂姐无关。其实他正是来探问口风的。
  西门庆那天晚上从李桂姐家里出来,听见了月娘的祷告,两人当晚重归于好,第二天,小妾们听见这个消息,凑份子给二人摆了一顿酒,这一晚西门庆仍然在家度过。第二天,也就是西门庆从李家回来还不足四十八小时的时候,应伯爵、谢希大来访。
  原来虔婆怕西门庆使用非常手段摆布她家,就用烧鹅、老酒贿赂二人,让他们居中调停、代为说情。西门庆当时正在月娘房里吃饼,一听说这两人过来,放下饼就往前面走。吴月娘抱怨这两个“勾使鬼”来了准没好事,不知道又要唆使他去哪里,并且告诉他今天晚上是孟玉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