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金瓶梅人物画廊 >

第3部分

金瓶梅人物画廊-第3部分

小说: 金瓶梅人物画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瓶梅》不尊重女性,不好。五、《金瓶梅》之所以没有流传开,不光是因为涉及一些色情描写,主要是因为它暴露黑暗。什么叫目光如炬,就是这样的看书方法才能培养出来。他老人家未必没有给高级领导开个药方之意。
  如果说这个社会有病的话,那么我们也要开出药方,有好几种药单。一种是“四书五经”这些圣贤文章,这样的药基本都是好东西,理论上应该没有毒副作用,但是光吃它也不见得总好使。现在不是一再强调批判继承吗?如果一点坏的都没有,还批判干什么呢?如果不管时代的发展和世事的复杂,只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四处套用,岂不是省事至极?既然这个标准能用在经典上,为什么就不能应用到这样的名著上呢?还有一种药方,需要像《金瓶梅》这样的附子理中丸。就是说如果要想制止社会丑恶的蔓延的话,首先就要暴露社会丑恶,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以毒攻毒之效果”。
  必须要承认,学习好的东西是学习,但不学习坏的同样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能够出淤泥而不染,才是真正的纯洁。
  可能有些人会抱怨兰陵笑笑生,为什么留下这样一部作品,让后世的道德教育者很为难?都写“高、大、全”,纯而又纯的就好了吗?我们听到的“好”话、空话、谎话难道还少吗?为什么唯独不敢听真话呢?我们中国人的耳中听到的反对声音太少了,这样下去不妙啊!
  老祖宗一劲儿告诉我们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我们不要草木皆兵,不要一听《金瓶梅》三字,就像孙悟空听到紧箍咒,马上腿软骨酥,战战兢兢,要对自己建立的体系有信心。如果说多年的家庭、学校、社会、伦理、道德教育组成的庞大堡垒,抵挡不住一本《金瓶梅》的进攻,那也怨不到《金瓶梅》的身上,只能说明我们的体系是建立在自欺其人的沙滩上,基础极其薄弱,这只能证明整个教育彻头彻尾的失败。而事实根本没那么严重,天暂时塌不下来。
  我们一起运用三次辩证眼光来看待它。第一次辩证是把它放在整个文学作品大局中,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把它与《红楼梦》(二者的血脉相连和相同之处,我在后文中会随时随地进行比较。)一类的古典小说和《如意君传》等艳情小说比较,就会知道把它归为“古典艳情小说”是天大笑话,归为“世情小说”,这才恰如其分。然后我们再进行第二次辩证分析。把《金瓶梅》中的“九十余万”光明正大文字和“两万字的那个描写”再进行比较分析,看看究竟哪部分是主要矛盾。接着我们再进行第三次辩证分析。就会知道这两万字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看看哪些是自然主义描写,哪些是推动情节发展以及刻画人物性格的,哪些又是纯粹渲染床第生活的。比较分析之后,就会知道,纯粹的描写又是微乎其微的了。
  难道没有一点引诱作用吗?不可能。但是这种引诱,未必需要由《金瓶梅》来完成,现实中的诱惑无所不在,甚于《金瓶梅》者比比皆是,而且更加现实,因为男欢女爱是人之本性。不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两情相悦是神圣的,任何人都无权干涉。
  我再用一副对联来说明: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天下无完人。看人有没有孝心,不能完全以对父母贡献礼物的多少来评判,只要看心意,纯粹以现实考量,穷人就没有孝子了。考察人的淫行,主要看是否真做了,要是非得考察心迹,那么天下就没有一个称得上有德之人了。
  我还没有看到纯而又纯的道德先生,我这样说话是负责的,包括我本身更达不到这样的纯净,有很多道德瑕疵。但是我确实看到了一批有原则、有操守的男子汉,这样足矣!
  是不是操作这个敏感题材,我犹豫了好久,不知结果是诋毁还是赞誉。但最后还是下定决心,我自认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不能前怕狼后怕虎,一旦目标确立,要有破釜沉舟之勇气,不管什么困难挡在面前,我都要毫不犹豫地铲除它,向着目标大踏步前进。我不管如何努力,都不会让所有人满意,一个面面俱到的好好先生也未必写出好文章,敬请读者理解。没有任何一个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湮没不闻,只有一石激起千层浪才有意思。产生争议,才会让真相越来越清晰。如果说能在广阔的社会层面,来为《金瓶梅》正名,只要普通读者不以纯粹的艳情小说来看待它,只要做到这一点,那我就要清心品茶,怡然自得,偷得浮生半日闲了,因为我的工作就太有意义了,可以缓口气了。
  还是想想附子理中丸的药理吧!否则您看不懂《金瓶梅》。
  前言之五莫要坐井观天闭关锁国
  笔者学术素养极低,在此,我就少谈或不谈学术问题,而是以我一以贯之的看书和创作方法,用人物性格分析来汲取对我们更有裨益的社会和人文价值。与对《红楼梦》的研究一样,在《金瓶梅》研究中,也有许多“索引派”,就是说不把主要精力放在作品内容上,不去说明作者的创作思维,探求人物性格和故事所蕴含的社会真实,使我们真正得到一面可以映照全身并能透视灵魂的魔镜,偏偏把主要精力和黄金时间放在一些捕风捉影的影射上去,这些也有十分必要,但不能把它当作全部。如果说把主要关注点全部放在细枝末节上,就有南辕北辙、缘木求鱼之嫌。这种思维是我一贯反对的,只是人微言轻,一直不受重视,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我的思维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在向别人推荐《红楼梦》时,我一再告诫对方,要关注文本内容,把它当成语文书也不过分。比如说,在创作《史记之魂》附图时,我为了考证“少昊氏与黄帝的关系”,花了大量的时间,我认为意义不大,可又抱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必须这样做,这是创作者的矛盾和悲哀。我读书喜欢“观其大义”,这可不是“不求甚解”,而是关注最鲜活的元素,吸纳并使之成为我的精神食粮,用来指导实践。
  在中国,文学一般有三种形式:民间文学、文人文学与市民文学。《三国演义》是评书、演义和小说等民间文学之代表,《红楼梦》当为文人文学之典型,而《金瓶梅》无疑是市民文学及世情小说之冠冕。由于中国现代国民教育起步较晚,普遍国民素质、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较低,各类文化工作者更应承担一些普及文化的工作。在自身做了详尽和比较正确的调查研究之后,深思熟虑,让自身的作品起到一点积极意义。个人力量微乎其微,但若众志成城,应该还是会对国民素质教育起到一定的作用。
  日本在侵略中国之前,把中国这个标本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何止成百上千次,虽然我没有找到直接的证据证明研究《金瓶梅》是日本研究中国国民性的重要国家战略课题,但是从“日本是外国社会中最早最系统研究《金瓶梅》的实践”来看,日本是把中国人研究透了,比我们自己都要清醒得多。也就是说,我不妨进行合理推断:《金瓶梅》是日本人研究中国人的重要参考资料。而我们中国人却把它当作茶余饭后的消遣读物,或者成为寄托自己卑鄙的非分之想的载体而已,津津乐道于西门庆的风流韵事,更多的是艳羡和对自己成不了西门庆的不满。
  这是最大的国民性悲剧。
  中国人就愿意在一些不切实际、鸡毛蒜皮的名分(讲究名分没有错,可是不能喧宾夺主、吹毛求疵。)小事上纠缠不清,总是失去其最为珍贵的研究意义。不知道自己的经典常常成为外国人制约中国人的最犀利精神武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我们中国人总是自吹自擂,说自己的东西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精神财富。可是种种迹象表明,好些东西确实是世界的财富,但绝对不是中国的财富,因为我们尽管享有专利权,但是使用权在他人手中。中国有个伟大的成语叫“暴殄天物”,意思是“残害灭绝天生的自然资源”,类推一下,我们如果仅仅因为一点性描写,就把这天赐的礼物束之高阁,不是暴殄天物又是什么?不管是真道学还是假道学,请先生们先休息一下。不怕争论,真理越争论越明晰,就怕不分青红皂白,挥舞着道德大棒的文化“权威”们,叫嚣着,在没有分清善恶男女的情况下,兜头就是一棒、一棒、又一棒……直到对方七窍流血、彻底断气。临走之前,再踹最后一脚。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伟大的思想家伏尔泰的名言。他别的话我都忘了,只有这句话刻骨铭心。什么时候,我们中国人也能拥有这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则国家幸甚!民族幸甚!个人幸甚!民主算什么?发展算什么?什么人间奇迹创造不了?
  我自认为比兰陵笑笑生的水平仅仅相差十万八千里,不管是立意、文笔还是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分析,我们都无法望其项背。这也是别人劝我创作小说,而我迟迟不愿动手的原因,因为最起码暂时没有必要,事情就怕比较,一比较就会看出自己的差距。要是创作,也是以后的事。可以武断地说,明清小说是中国小说的高峰,不敢说是顶峰,但绝对难以超越,这就好像是文艺复兴时的小说一样,当代欧美也难以逾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最起码现在还没有产生那种伟大作品的时代背景,但是我们若能把已有的精神财富发扬光大,也未尝不是一件“于国于家有望”之事。我对创作小说倒是可以推迟,对现在国民性的担忧倒是与日俱增。当务之急,不是写一些没有力量的春花秋月式的文章,而是如何找到一个能揭示国民性的范本(大家也不要以为作者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酸腐书生,完全就靠搞文字游戏为生。不排除有这样的人。但是大多数人,哪怕像我这样的纯野生半知识分子,都还是有满腔热忱,想要在社会中实现最大的价值。常常在“身无分文,心怀天下”的时候,遭受世俗耻笑,遭受现实打击。可是如果这样的人内心的力量还足够强大的话,常常是伤疤刚好就忘了疼,忘了自己仍然是鼻青脸肿,重新踏上征程。不要以为单纯是为了吃饭,为了老婆孩子热炕头,如果要想过这样的日子,根本不会选择这样的路,这种苦行僧的生活不是人过的日子。条条大路通罗马,如果这个人不是天真幼稚的书呆子,还找不到一个正常的生计吗?这类人未必都高尚,但是最起码有想要超越平庸的努力,有为社会尽点微薄之力的好心。尽管这类人很可笑,但是还请读者朋友多用宽容的心对待吧!)。我先是找到《史记》,接着又找到《金瓶梅》,一厢情愿地希望能够给这个社会提供研究自己和社会的范本。政治家喜欢用政治手段来改变国民性,社会学家用笔墨来战斗,他们的政策或者文章,归根结底都是在研究人的劣根性和光明面,以期扬长避短,为社会发展提供助力。
  当代中国,“大师”满天飞,有时甚至拿上不得台面的小聪明冒充大智慧四处“教人”。我也未能免俗,不怕——也没有办法,文化就是用来传播的——显露鄙薄的才学,以心灵感悟给大家提供全新的认识《金瓶梅》的方式。在我眼里,《金瓶梅》只是我要解剖的一只麻雀而已。我的观点未必正确,但这是我自己的观点,不是剽窃的,我希望能抛砖引玉。只有读出现代感,只有学以致用,普及经典才有意义。这不是说教,但是肯定会揭示出经济社会里好些人的人生轨迹。莫要争论太多,让事实说话吧!我喜欢研究自己和人性,我敢担保您看完这本书之后,一定会有种灵魂深处的战栗,这是动态版的《丑陋的中国人》。在我们看到真正的丑陋的中国人形象之后(不是普遍存在,但毕竟是有这种案例,我们就不能视而不见。),在我们体验了那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之后,从这些人生与人性的悲剧中,能否看到真实的自我,并且得到一束理想的光辉,来反思自我,反思这个社会。
  以上五篇文章是为序!
  第一回第一章
  酒色财气开宗明义版本源流首当其冲
  诗曰: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
  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这一首诗,是唐朝一个修真炼性的英雄,入圣超凡的豪杰,拯民于水火中的一位仙长吕岩,道号“纯阳子祖师”所作。这样说,人们还是不够清晰,如果告诉您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吕洞宾,就会妇孺皆知。吕真人是唐朝人士,道家学徒,参禅悟道,洞悉人生。就是说世上之人,汲汲于名利,跳不出七情六欲关头,打不破酒色财气圈子,到头来名缰利锁、同归于尽。而酒色财气四件中,惟有“财色”最为利害。为什么这样讲呢?
  假如一个人贫苦无依,缺衣少柴,妻子饥寒,朝不保夕,就是吃饱饭尚且成为大问题,哪还有闲钱买酒、品味生活呢?而且,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只有在贫贱之时才能更直接地感受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当此之时,就是正常去探亲访友,也会让受访之人胆战心惊、脊梁发麻,唯恐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唯恐你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于是乎,遭遇白眼,得到“热情”的,同时又是被拒之千里的接待,“亲者如同陌路人”啊!当此之时,你就是有凌云志气,也分外消磨。即便你是龙,得盘着;即便你是虎,得卧着。因为你面对的对象是老鼠,是鼠目寸光的毫无前瞻性的纯而又纯的现实主义者。
  你以为你有钱就万事大吉了吗?你敢担保自己就是常胜将军了吗?人生多么无常啊!确实,在你富贵之时,可以逐欢买笑,一掷千金。山珍海味、琼浆玉液,任你品尝;使气斗狠,颐指气使,任你胡为。锦上添花的蜂拥而至,趋炎附势的络绎不绝。甚至是吮痈舐痔(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为了得到权贵的宠幸,即使是以嘴吸脓血,以舌舔痔疮,也有慷慨而为者,真可谓不择手段、卑鄙至极。),也屡见不鲜。可是如果你一旦一无所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