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处世七书 >

第15部分

处世七书-第15部分

小说: 处世七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圈子”,把“对不对”的判断暂时放到一边,你说这些话准还是不准?
它拆解“节义”,坦率清晰:“位高节低,人贱义薄。……不畏人言,惟计利害,此非节义之道,然生之道焉。”………爬得高的人肯定付出了道德上的代价,地位低的人很难追求什么崇高目标;多算计利害而少一些道德顾忌,或许不合什么风范,但这是过好日子的窍门………我们将社会阶梯上下打量一下,或者看看“守法都成竞争劣势”的非规范竞争现实,还能说它是瞎话吗?

………象这样冷峻、客观、低调、切实的陈述和分析,《荣枯鉴》中比比皆是,如果一一引述,这帖子就太长了。但我在写这篇读后感时,写着写着就生了推荐之心,唯愿所有心性良善尚却不谙世情的朋友都来读读这本书。因为,象这样的言说方式,从难以回避的生活现实中剖析真实,与揪着人离地的说教大唱反调,在我们这个崇尚“文以载道”的文化中,本来就很少见,再加上一些人奉行什么“教育人、引导人”的“舆论导向”,真话就更不易听到。但空洞的教义无助于严酷的生活,轻信高调甚至是打拼人生时的美丽陷阱,这于今天的许多人来说,早已是心照不宣的常识。缄口不宣易,而违拗常识难,于是就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昧良心说假话成了迫不得已的选择,反而从根本上摧毁了道德底线,其结果就是越来越普遍的道德沦丧,让口是心非成了社会常态。李贽批评明朝士大夫们“阳为礼教,阴为富贵”;严复感慨“华风之敝,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验之于当今,历史的积弊到底是在减少还在增加呢?

为此,我从《荣枯鉴》其后五卷中各摘一句罗列于后,是良药还是毒饵,请诸君自品………
“事不可绝,言不能尽,至亲亦戒也。”(明鉴卷六)
“失其上者,下必毁之;失于下者,上必疑之。”(谤言卷七)
“求忌直也,曲之乃得;拒忌明也,婉之无失”(示伪卷八)
“仁堪诛君子,义不灭小人,仁义戒滥也。”(降心卷九)
“君子惑于微,不惑于大。小人虑于近,不虑于远。(揣知卷十)
冯道生活的五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之一。他出生寒微,也曾仕途坎坷:坐过牢,打过仗,遭过权贵之嫉,三遇亡国之祸,还替“儿皇帝”石敬塘出使契丹,颇似黄郛替蒋介石的“交涉日本”,帮得罪不起的当家人背了千古骂名。但他终能履险如夷,得以善终,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个王朝都官至宰相,位极人臣。《旧五代史?冯道传》赞曰:“道之履行,郁有古人之风;道之字量(器量),深得大臣之体”,可以想见其当年的官声很不错;《新五代史》载:冯道死后,“时人皆共称叹,以为与孔子同寿,其喜为之称誉盖如此。”冯也自命“长乐老”,在《长乐老自叙》中对一生颇为自得。从以上所述来看,他似乎有骄傲的理由。将自己在乱世中远害全身的心得写下来,供他人参考,不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智慧总结吗?
在正统史官们的笔下,“长乐老”的形象并不好。这固然与冯道“事四朝,相六帝,可得为忠乎”的履历有关(见于薛居正:《旧五代史?冯道传》中的评价),但这种将生活放在礼教之上的态度,也是遭人诟病的重要原因。欧阳修编《新五代史》时,斥冯道为“无廉耻者”;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更骂他是“奸臣之尤”;一直到范文澜写《中国通史》,仍不胜鄙夷地说:“想到冯道,就会想到官僚是多么可憎的腐朽物”。史官们骂他,认为他的多变无节的政治表现,是不可饶恕的品格问题,但葛建雄教授在其所著的《乱世的两难选择》中说得好:“冯道一生所事四朝,合计不过三十一年,如果他生在康熙、乾隆时代,他的一生仕途,刚刚超过皇帝享国时间之半,不用说换代,还等不到易君……冯道除非住进桃花源,或者悠游林下,否则总得为这些皇帝效劳。”………换句话说,是皇帝们自己不争气,没法让身为宰辅的人尽忠,不幸而伴上了这些目不识丁、鲜廉寡耻而又杀人不眨眼的皇帝,不愿象王子比干、范滂、李膺那样的愚忠,有何不可呢?如果以为唐末帝李丛珂、晋出帝石重贵、汉隐帝刘承佑这些末代君王丢江山都是冯道不尽职守,那岂不是要周恩来代毛泽东为“文革”负责?

与史官们大义凛然的苛责不同,与冯道同一时代的人,多赞誉他的品行修养和从政才能。为政之才,不必多论,即以德操言,冯道“为人能自刻苦为俭约”,行军时与士卒同吃同住,领俸禄便与随从和仆人共享;同僚抢了个民女送给他,要他纳以为妾,他却把民女送还其家长;大军俘获了敌国的女眷,他把她们保护在尼姑蓭中;居丧时不仅亲事稼穑,倾家赈灾,而且悄悄替人家耕种荒地,还不受谢………这些是说私德。在仕途中,他第一次坐牢就是因直谏刘守光不要称帝而获罪,临死前又因力阻周世宗劳师远征而遭嫌,可见其为官并非如范文澜所说的“观望形势,计算利害,谋而后动,丝毫不差。”在长达30余年的官宦生涯中,除了对矜骄的安重海不予提醒听其惹祸身亡、替造反的郭威诱骗后汉王族刘贇,并无其他恶行,多的是劝君勤政、讽君悯农、谏君勿行轻躁的“直臣”所为;而且自担任宰相后,提拔重用的多是“孤寒士子、抱才业、素知识者”,对那些品行不正、办事浮躁的世家显贵则多有抑制………这些事例,史实铭在,范文澜却说人家“舍弃败弱,奉还胜强,按照时机来做,不过早也不过迟,被舍弃者来不及怨恨,被奉还者正适合需要,他就这样避免危害,长享富贵”,显失公平。司马光在“通鉴”中就说冯道:“人莫测其喜愠,滑稽多智,浮沉取容……依违两可,无所操决。………一个“史学权威”,一个恪守礼教的封建权臣,持论如此一致,不禁令人慨叹:千载倏忽,一脉相承!但年复一年、代复一代的“唱高调”,效果又如何呢?
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生,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样的吊诡,就是实践的回答。
《荣枯鉴》的主要意图是为“高管”们提供给一种处事和办事哲学,首先对“君子”和“小人”的行为作了客观分析,“君子”和“小人”各行其道,各得其所,无须被善、恶观点所束缚。如:“善恶有名,智者不拘也”“仕不计善恶,迁无论奸小”,“君子非贵,小人非贱,贵贱莫以名世。”其次是如何辨别“君子”和“小人”,最后是如何使用“君子”和“小人”,这些观点都基于“圆通”、“顺达”的旨要,是“王道”管理者必备心法……。



古籍处世七书之《止学》原文及译文




《止学》是一部湮没久远的关于胜败荣辱的绝学!当你开始学习此智慧时,你便已站在了人生的制高点上!
《止学》作者,王通,号文中子,(584……617一说580……617)隋朝大儒,姓王名通,字仲淹,隋河东郡龙门县通化镇(今山西省万荣县通化乡)人。也是隋代山西的一位私人教育家,谢世后,被门弟子私谥为“文中子”。史书中关于他的文字不多,但他门下的弟子则有大名鼎鼎的唐太宗开国时的一批元勋魏征、李靖、徐世绩、房玄龄……。所以他对于开创唐代文化思想来说是功绩卓绝的。此著作是以道家之思想论处世之道的典范之作。
《止学》就是教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在什么地方停下来的学问。从事物之间的相互变化出发,水满则溢、月圆则缺,所以要“适可而止”。“有余”就不好,“不足”就补之,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凡是按《止学》要旨去做的人,无不获得令人侧目的成就。
知行者并不少见,知止者却少而又少。历史上,曾国潘是运用“止学”最成功的一个。曾国藩的书房中,有四个醒目的大字“克己止学”。曾国藩常讲:“人生之善止,可防危境出现,不因功名而贪欲,不因感极而求妄。”“富贵常蹈危机”、“盛时须作衰时想”。他时时以一个“止”字为行动之本,从反面考虑问题,不越雷池,无张狂样,止急、止妄、止放、止欲、止盲、止做、止狭、止露、止身、止危、止为、止明、止过、止性,以此求得最大的人生保险,在满清王朝排汉挤汉的官场中,功成身退。而今人李嘉诚更是按《止学》的要义身体力行,甚至将“知止”二字高悬于办公室的醒目之处,终使其成为一代商界至尊。他们均是“知止”的范和“止学”的受益者,这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止学》的影响是深远的,任何人都不该忽视,成大事都尤其如此。
全文分十卷,每卷论述一个主题,分别为智、用势、利、辩、誉、情、蹇、释怨、心、修身。但每个主题的统率都是“止”。作者的用意,就是要教化读者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应该“停”下来。正所谓“水满则溢、月圆则缺”,为人处事,当止则止。
我读了《止学》后,我感到以下几条对如何做人处事具有启迪作用:1、人要知足,知足常乐。2、人要低调,有所保留。3、大智若愚,难得糊涂。4、以智止智,以理服人。5、自信自强,自律自控。6、能屈能伸,张弛有度。7、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进有所止。8、行当行之行,止当止之止。
《止学》隋 文中子
一部湮没久远的关于胜败荣辱的绝学,凡是按《止学》要旨去做的人,均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止学》系古藉专家马先生有关传统谋略学中最有价值的整理,它不仅是传统文化关于“止”之思想集大成者,而且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凡按本书要旨去做的人,均取得了令人侧目的成就。
《止学》全文
智极则愚也。圣人不患智寡,患德之有失焉。
才高非智,智者弗显也。位尊实危,智者不就也。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智有穷而道无尽哉。
谋人者成于智,亦丧于智也。谋身者恃其智,亦舍其智。智有所缺,深存其敌,慎之少祸焉。
智不及而谋大者毁,智无歇而谋远者逆。智者言智,愚者言愚,以愚饰智,以智止智,智也。
势无常也,仁者勿恃。势伏凶也,智者不矜。
势莫加君子,德休于小人。君子势不于力也,力尽而势亡焉。小人势不惠人也,趋之必祸焉。
众成其势,一人堪毁。强者凌弱,人怨乃弃。势极无让者疑,位尊弗恭者忌。
势或失之,名或谤之,少怨者再得也。势固灭之,人固死之,无骄者惠嗣焉。
惑人者无逾利也,利无求弗获,德无施不积。
众逐利而富寡,贤让功而名高。利大伤身,利小惠人,择之宜慎也。天贵于时,人贵于明,动之有戒也。
众见其利者,非利也。众见其害者,或利也。君子重义轻利,小人嗜利远信,利御小人而莫御君子矣。
利无尽处,命有尽时,不怠可焉。利无独据,运有兴衰,存畏警焉。
物朴乃存,器工招损。言拙意隐,辞尽锋出。
识不逾人者,莫言断也。势不及人者,休言讳也。力不胜人者,勿言强也。
王者不辩,辩则少威焉。智者讷言,讷则惑敌焉。勇者无语,语则怯行焉。
忠臣不表其功,窃功者必奸也。君子堪隐,人恶,谤贤者固小人矣。
誉存其伪,谄者以誉欺人。名不由己,明者言不自赞。贪巧之功,天不佑也。
赏誉勿轻,轻则誉贱,贱则无功也。受誉知辞,辞则德显,显则释疑也。上下无争,誉之不废焉。
人无誉堪存,誉非正当灭。求誉不得,或为福也。
情滥无行,欲多失矩。其色如一,神鬼莫测。
上无度失威,下无忍莫立。上下知离,其位自安。君臣殊密,其臣反殃。小人之荣,情不可攀也。
情存疏也,近不过己,智者无痴焉。情难追也,逝者不返,明者无悔焉。
多情者多艰,寡情者少难。情之不敛,运无幸耳。
人困乃正,命顺乃奇。以正化奇,止为枢也。
事变非智勿晓,事本非止勿存。天灾示警,逆之必亡;人祸告诫,省之固益。燥生百端,困出妄念,非止莫阻害之蔓焉。

视己勿重者重,视人为轻者轻。患以心生,以蹇(jian)为乐,蹇不为蹇矣。
穷不言富,贱不趋贵。忍辱为大,不怒为尊。蹇非敌也,敌乃乱焉。
世之不公,人怨难止。穷富为仇,弥祸不消。
君子不念旧恶,旧恶害德也。小人存隙必报,必报自毁也。和而弗争,谋之首也。
名不正而谤兴,正名者必自屈焉。惑不解而恨重,释惑者固自罪焉。私念不生,仇怨无结焉。
宽不足以悦人,严堪补也。敬无助于劝善,诤堪教矣。
欲无止也,其心堪制。惑无尽也,其行乃解。
不求于人,其尊弗伤。无嗜之病,其身靡失。自弃者人莫救也。
苦乐无形,成于心焉。荣辱存异,贤者同焉。事之未济,志之非达,心无怨而忧患弗加矣。
仁者好礼,不欺其心也。智者示愚,不显其心哉。
服人者德也。德之不修,其才必曲,其人非善矣。
纳言无失,不辍亡废。小处容疵,大节堪毁。敬人敬,德之厚也。
诚非虚致,君子不行诡道。祸由己生,小人难于胜己。谤言无惧,强者不纵,堪验其德焉。
不察其德,非识人也。识而勿用,非大德矣。
===========译文============
智卷一
【原文】智极则愚也。圣人不患智寡,患德之有失焉。
【译文】过於聪明就是愚蠢了。圣人不担心自己的智谋少,而担心自己的品德有缺失。
【原文】才高非智,智者弗显也。位尊实危,智者不就也。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智有穷而道无尽哉。
【译文】才能出众不是智慧,有智慧的人并不显露自己。地位尊崇其实充满危险,有智慧的人不恋权位。大智慧的人知道适可而止,小聪明的人只是不停地谋划,智计有穷尽的时候而天道却没有尽头。
【原文】谋人者成於智,亦丧於智也。谋身者恃其智,亦舍其智也。智有所缺,深存其敌,慎之少祸焉。
【译文】谋划别人的人成功在其智计上,也会失败在其智计上。谋划保全自身的人依靠其智计,也要舍其智计。智计有它缺欠的地方,谋略存有他的敌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