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陵墓-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献陵陪葬墓多在陵北和东北,和汉代陵墓相似。从昭陵开始,陪葬墓都在陵南和东南。关于陪葬墓的位置排列,历史上有“以文武分左右两列”的说法。但从昭陵可以确定墓主姓名的57座陪葬墓看,基本上是埋葬时间早者距陵近,时间晚者距陵远。
陪葬墓依照死者的品级高低和嫡庶亲疏采用不同的形制。少数依山为陵,多数积土为坟。坟丘外形有覆斗形、圆锥形、山字形等。覆斗形的一般为皇室人物,周有围墙,南门建阙,阙南立石刻。圆锥形的数量最多,大小高低不同,葬者多为文武大臣,少数为皇族。山字形的仅有李靖和李勣两座,是仿照汉代卫青、霍去病的故事,为表彰他们的战功而修筑的。还有少数墓坟丘相连或无坟丘。有些陪葬墓前立碑和石刻。石刻种类、数量也因墓主地位不同而有差别,一般为石人、石羊、石虎和石柱。陪葬墓的墓室有单室和双室之分,规模大小也有区别。
已发掘的18座陪葬墓都曾被盗掘,但仍出土了大量三彩陶俑、彩绘陶俑、彩绘贴金釉陶俑和瓷器等随葬品。昭陵陪葬墓郑仁泰和张士贵墓出土的彩绘陶俑群,品类多样,色彩鲜艳。有击鼓、吹笛、跳舞的,有骑马、牵马、牵驼的,表情、动作、服饰都雕塑得惟妙惟肖。陶俑中还有很多少数民族人物形象和载运丝绸的骆驼,反映了边疆和内地的密切联系以及中外之间的友好往来。
陪葬墓的墓室、甬道或墓道大多绘有壁画。壁画以表现贵族生活的人物画为主,颜色绚丽、布局严谨、题材多样。内容以出行、仪仗、畋猎、游乐、歌舞、伎乐、侍男、侍女为主,还有镇墓的青龙、白虎等。各墓中都有侍女图,侍女丰颊秀眉,神态各异,极富韵味。章怀太子墓共有壁画50多幅,面积达400平方米。墓道两侧的壁画内容有出行、马球、客使、仪仗等。马球图描绘20余骑争打马球的场面,画面尤为生动活泼。墓室内的壁画内容为宫廷行乐生活场景,有歌舞乐伎、观鸟捕蝉、出行、仪仗等,场面壮观,气势宏大。懿德太子墓的戟架和阙楼图,形象地显示了宫阙建筑的特点。这些壁画勾勒准确,形象生动,着色层次分明,显示了高度水平,为我国古代绘画史增添了新的内容。
陪葬墓前的碑石和墓内出土的墓志有不少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书写的,包括真、草、隶、篆各种书体,代表了整个唐代书法的不同流派和风格。
乾陵
乾陵(图9)是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乾县城北梁山上。高宗、武则天时期是唐朝政治、经济蓬勃发展的强盛时期,乾陵也是唐代诸陵中最有代表性和保存最好的一处。李治,公元649年即位,晚年多病,政令多出于武则天,公元683年,葬于乾陵。高宗死后,武则天先后废中宗、睿宗并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21年,公元705年死,临终遗嘱去皇帝尊号并合葬乾陵。
图9 唐乾陵陵园及陪葬墓分布图(采自《陕西唐陵调查报告》,考古学集刊15)
梁山海拔1049米,三峰耸立,北峰最高,为山陵主体,南部二峰东西对峙,成为山陵南端的天然门阙。陵园周围约40公里,气势雄伟,规模宏大。
乾陵依山为陵,玄宫开凿在梁山主峰南面的山腰上。墓道全部开凿在石灰岩上,正南北向,呈斜坡状,全长约65米,外部宽3。87米,墓门外宽2。75米。墓道及墓门全部用石条封砌,石条长1。25米,共39层,估计整个墓道用石条2500多块。每层石条之间用细腰铁榫固定,接缝处用铁浆灌注,石条上再用夯土堆筑,异常坚固。这与《新唐书》、《唐会要》和《资治通鉴》中关于乾陵“玄宫以石为门,铁固其缝”等记载是一致的。不少石条上刻有工匠姓名,墓道两侧石墙上残存有壁画。
乾陵陵园据《长安图志》记载周围有内外两重城墙。通过调查已发现了内城基址。内城平面近方形,南墙、北墙长1450米,东墙长1582米,西墙长1438米。城基夯筑,宽2。1—2。5米。四面各开一门,形制相同,门址宽27米,门前左右对立一对阙。四角有角阙,阙址现存高度5。1—10米。南门内发现的建筑遗址有献殿及东西两厢的东、西阁。南门阙为三出阙形式,残高11—12米。基址在一个水平面上,用石条铺砌,阙台夯筑,外包砖墙,向上逐渐收分。
南门外神道以南有鹊台和乳台遗址。鹊台是陵园的第一道门,在梁山南坡下,距内城南门约四公里,东西两阙相距100米,现存高9—10米,基部四周砌石条。乳台是陵园的第二道门,在内城正南司马道南端东西两侧的山峰上。两峰呈东北一西南方向,间距380米,海拔分别为944米和930米,形势极为壮观。乳台经考古发掘,也为三出阙形式。基址平面呈双重凸字形,东台宽端向西,窄端向东,西台则相反。基座以石条平砌,面阔23米,最大进深12。85米,最小进深10。5米,高0。76米。基座以上的阙台,中心为坚实的夯土,四周以平砌的砖墙包裹,上下收分显著。基座宽端高、窄端低,呈三级台阶式,依此夯筑的阙台顶面也呈错落的三级台阶式。西乳台残高9。7米。东乳台顶部残留有部分铺地砖,通高14。4米,应是乳台的原高。乳台附近有残瓦,推测台上原有楼阁建筑。号墓为陵的李重润墓壁画中有一组三出阙建筑,形制与乳台的发现一致。从南门阙和乳台建筑推测,鹊台可能也是三出阙形式。三出阙建制始于太宗时期,应是帝王等级的标志。
乾陵的石刻是唐代诸陵中最多的,现有109件,主要集中在神道两侧。由南向北依次为华表、翼马、驼鸟各一对,石马及牵马人五对,石人10对,石碑两通,蕃酋61尊,皆东西对称布置,相距25米。华表是陵墓入口的标志,通高约八米,呈八面柱形,通体雕饰云纹、瑞兽和缠枝石榴花纹。翼马有卷云状双翼,作云雾中飞翔奔驰之状,石座上雕刻龙、獬豸〔xiezhi泄治〕、狮、象,或仰首怒吼,或张牙舞爪,或奔驰追逐。驼鸟昂首挺颈,作侍立状。翼马和驼鸟相距约230米,置于陵前,象征着多层警卫。石马上雕刻鞍、镫等马具,牵马人站在前侧。石人代表皇帝生前的侍卫,头戴束发冠,身穿宽袖长袍,腰系带,脚着靴,双手握剑,双目注视前方。石碑东西相距61米。东边的“无字碑”,通高约7。5米,宽2。1米,厚1。5米,系按武则天遗言而立,意思是自己的功过由后人来评价,故不刻文字。西边为“述圣纪碑”,通高约七米,平面方形,每边长1。86米。碑身分为五段,碑文刻于正面,计8000余字,并在字画上“填以金屑”。碑文由武则天撰文,唐中宗书写,内容为歌颂唐高宗的文治武功。经考古发掘,碑原有碑亭。无字碑亭的基址为方形夯土台,面阔15。8米,进深15。55米,共九间,碑在中心。周围柱础为青石质,边长0。6—0。7米,中间有榫眼。碑亭四周有砖砌的散水。据《长安图志》记载,高宗殡葬时,我国边疆少数民族首领和邻近国家的特使共61人前来乾陵参加葬礼。为了纪念这件大事,唐中宗于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刻石像立于陵前。东列29人,西列32人,皆穿窄袖衣,腰束宽带,足蹬皮靴,两手前拱作祈祷状。石人头部早年多被毁,只有西列两尊尚存头部,皆高鼻、深目,显然系西域或中亚人。石人背后刻有国名和官职、姓名,少数尚可辨认,有“木俱罕国主斯陁勒”、“于阗国尉迟薄ⅰ巴禄鹇尥踝郁纱锝 薄ⅰ鞍⑹纺侵医凇钡绕呷恕>菘贾ふ庑┕蠖嘣诮裥陆衬凇8咦凇⑽湓蛱焓贝拼ū笨啬保飨酱辛耄庑┤送仁潜镜厍那跬酰质翘瞥醒胝ㄈ蚊牡胤叫姓す佟U庑┦陶翘瞥骋欢嗝褡骞业男凑铡A硗庠谀诔撬拿磐飧髦檬ㄒ欢裕话阃ǜ2。9米、宽1。16米,北门外残存有石马和控马者石像。
乾陵的陪葬墓文献记载不一。地面现存封土17座,分布在陵的南面和东南面。陪葬墓四周有园墙,面积大小不等,只设南门,门外立石刻。号墓为陵的懿德太子李重润墓规模较大,坟丘为覆斗式,陵园南北长256。5米,东西宽214米,四角有角楼。南门内有献殿,门外设一对夯土阙,阙以南依次布列石狮一对,石人二对,石华表一对。章怀太子李贤墓坟丘也为覆斗式,陵园南北长180米,东西宽143米。南门阙以南只有石羊一对。1960年以后先后发掘了永泰公主、懿德太子、章怀太子、中书令薛元超和燕国公李瑾行五座陪葬墓。墓均由墓道、过洞、天井、壁龛、甬道、前室和后室组成。墓室和甬道用砖砌筑,方砖墁地,室顶为穹隆顶。墓内绘有大量壁画。懿德太子墓道两则绘有城墙、阙楼、出行车马仪仗、侍卫武士、侍从文官等;章怀太子墓道两侧绘有出行图、马球图、客使图等,都属唐代壁画的精华。墓葬皆被盗,残存随葬品多为三彩俑、镇墓兽等陶器。
表二 唐代帝陵表
(续表1)
(续表2)
第十章 五代十国帝王陵墓
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分裂割据的时期。中原地区王朝不断更替,前后有梁、唐、晋、汉、周五代。其他地区主要在南方则有十个割据的王国:长江下游的吴、南唐,浙江一带的吴越,福建一带的闽,四川一带的前蜀、后蜀,两湖地区的楚、南平,两广地区的南汉和山西境内的北汉。由于这些政权时间不长且多动乱,其帝王陵墓大部没有详细记载。后周帝陵在河南新郑县北,保存较好。晋高祖石敬瑭(公元892—942;936—942年在位)墓在河南宜阳县北12。5公里石陵村。汉高祖刘知远(公元895—948;947—948年在位)睿陵在河南禹县西北25公里柏村,地面仅保存冢丘和少量石刻。其他经过考古调查发现、发掘的有南唐李昪'bian变'、李璟墓、前蜀王建墓、吴越钱元瓘及吴汉月墓、后蜀孟知祥墓、南汉刘晟墓等。
后周帝陵
郭威(公元904—954年),邢州尧山(今河北隆尧)人,公元951年代汉,建立后周,都开封。历三世,共10年。后周时期将官田归民耕种,减轻农民徭役,生产得到发展。世宗时先后占领后蜀的秦、凤、阶、成四州和南唐的江淮14州,又北攻契丹收复莫、瀛二州,为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后周诸陵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城北18公里的郭店附近。周庄村南一座为太祖郭威的嵩陵,陵上村西、南和东北三冢分别为世宗柴荣(公元921—959;954—959年在位)的庆陵、世宗皇后符氏的懿陵和恭帝柴宗训(公元953—973;959—960年在位)的顺陵。
据《旧五代史·周书·太祖纪》载,郭威临终前谓柴荣:“我若不起此疾,汝即速治山陵,不得久留殿内。陵所务从俭素,山陵役力人匠并须和雇,不计远近,不得差配百姓。陵寝不须用石柱、费人功,只以砖代之。瓦棺纸衣,……勿修下宫,不要守陵宫人,亦不得用石人、石兽……千万千万,莫忘朕言。”由此可知崇陵修建时的情形。
崇陵与庆陵坟丘较大,周长103米,高19米。懿陵与顺陵坟丘较小,周长30米左右,高三—四米。庆陵陵园正方形,每边长约200米,南部设门。陵前设祭坛。顺陵墓室砖砌,平面圆形,穹隆顶,直径6。2米,高约七米。墓室及甬道壁面彩绘壁画。墓顶绘星象图,甬道东侧有“文吏迎侍图”,墓室西侧残存“武吏端斧图”。
宋代周采用了“禅让”形式,因而对后周陵墓明令保护。宋史载:高祖乾德四年(公元966年)“诏给守陵三户,岁一享”。金元时期逐渐荒废。明代初年又曾对庆陵进行大规模修缮。至今园中古柏参天,陵前留有历代碑刻40余通。
南唐陵墓
公元937年李昪灭吴,建立南唐,都江宁(今南京),据有今苏、皖、赣、鄂以及两湖部分地区。南唐继承吴的与民休息政策,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统治者以唐室子孙自居,在典章制度上尽力模仿唐代。李昪(公元888—943年;公元937—943年在位)死葬钦陵(亦称永陵)。中主李璟(公元916—961年;公元943—961年在位)继位后政治日趋腐败,公元958年被迫向后周称臣。公元961年李璟死于洪州(今江西南昌),迎葬于钦陵之侧,号顺陵。后主李煜(公元937—978年;公元961—975年在位)时南唐为宋所灭。
南唐二陵的地点,文献记载不详。1950年经过考古调查得以发现并进行了发掘。
二陵位于南京市江宁县牛首山南麓,背后为牛首山的双峰,左右群山环抱,前面为农田,所谓“背依天阙,面矗云台”,形势极为优胜。
二陵的形制保存了汉唐以来陵墓建筑的传统,细部结构、装饰和随葬品也大多模仿唐代作风。陵向南,东西并列,相距约50米。建筑形制、规模、用材大致相同,都是依山为坟,在山的缓坡上凿出一片平地,再建墓室,然后周围填筑。钦陵坟冢圆丘形,直径约30米,封土厚6。5米。最下一层铺着覆置的瓷碗,排列整齐,上面用石灰、碎石、黄沙层层夯打,既增加强度,又起隔水作用。顺陵西、北两面与山坡相连,形成斜坡形,封土中夹有平铺的青石板。建造都是砖石并用,钦陵用石料较多。砖的形制可分为长方形、楔形等五种。二陵都有前、中、后三个大小相似的主室,两旁各附侧室,钦陵13个,顺陵11个。钦陵全长21。48米,宽10。12米,高5。3米;顺陵全长21。9米,宽10。45米,高5。42米。后室建石制的棺床。钦陵后室及侧室用长方形石条砌筑,顶作覆斗形。其余用砖建的墓室,顶部为四方合拱形。钦陵中、后室用石板铺地,其余各室用砖铺地。墓门均用巨石封塞。墓室四壁均仿木建筑形式做出倚柱、阑额、斗拱、柱头枋等。斗拱都是简单的一斗三升式。钦陵的这些部位及后室顶部都施彩画。底部墁一层厚2。5厘米的糯米汁和石灰混合的泥浆,其上用灰粉刷,然后彩绘。所用颜色有朱红、赤黄、石青、石绿、赭等色。彩画用工笔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