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杀了林彪-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腚,就是屁股。尖腚鬼,就是屁股太尖,坐不稳天下的意思。
所有的乡亲都认为父亲的道理是对的,或者说,父亲的想法就是从那里得到的。林彪那时希望成为一个象父亲说的那样的了不起的人。忠臣明君就象一个人似的,生生地就从狼狮虎豹那里拿下江山。他向往成为优秀人物,为臣就做忠臣,为君要做明君。不当尖腚鬼!
林家前辈的生活,只是低头拉车,没有思考,没有怀疑,没有反抗,所以也没有成就。他们一个倒下去,另一个将脖子伸进轭里,继续在满是牛蹄子坑的小路上艰难行走。到林彪这里,才开始抬头看路了。他要离开世代居住的地方,到另一个世界寻找前途。
林彪没有象父亲那样去轮船上当会计或到杂货店当店员。他种过田,也织过布,但老是没有兴趣。他不愿那样老做下去。他继承了父亲的信义忠实和母亲的酷爱孩子,但是没有继承他们的安于现状。林彪出去革命后,再没有回去看过他们。他的父亲母亲也从没有怨言。后来林彪的大哥林庆甫参加抗日武装,担任过六纵队队长,五九年病故。三弟林程,一九四四年参加革命,解放后在天津肺结核医院工作。四弟林向荣,四九年牺牲于太原战役。林彪的两个堂兄林育南、林育英也都牺牲在革命的战火中。可以说是满门忠烈!
林彪读过一年私塾,后来到了林玉南、陈潭秋创办的浚新学校。他一生曾经演过两次戏。第一次,是在浚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演出一出名叫《九头蛇》的戏,揭露地主的租金盘剥农民。林彪扮演的不是一位打家劫舍的青年英雄,而是一位县太爷。林彪曾经多次向朋友提到那次演出,说“走起来一步三摇满有意思的”。
后来,他到共进工学学习,成绩很好,引起父亲的好感。林彪喜欢读书,厌恶赌博和无聊的聚众吃饭。也喜欢思索、争论、踏实苦干,不喜欢言过其实。
林彪的出身,奠定了他的平民意识和乡村性格。他没有周恩来那样的官僚家庭背景,没有逢场作戏的手腕和纵横俾合的口才;他没有毛泽东那种“宁叫我负天下人,绝不叫天下人负我”的一不做二不休的痞子精神;他没有现代自由主义者的见异思迁,也没有古典知识分子的出世旷达。他有的就是农民那里形成的忠臣不二、明主不疑的童话和男子汉大丈夫建功立业的豪情,还有在山冈和草坡上形成的那种坚毅、执着、凶猛和机智。什么性格成就什么人物,什么文化培养什么英雄。
一九二五年,林彪进入黄埔军校学习。
不久,北伐开始,林彪在叶挺的独立团当见习排长。一直打到河南。
南昌起义后,担任二连连长参加耒阳战役,大胜。林彪升任红军一营营长。
到井岗山,为改编后的工农红军二十八团团长。毛第一次看见林彪就大吃一惊。那时林彪正在山坡上给他的士兵讲解战术和纪律。后来的一次战斗中,林彪不顾自己的部队的牺牲,积极出击,挽救了败局。毛泽东说:“林彪不仅是个人才,而且是个将才。这种人能顾全大局,将来中国的军队要由这样的人来领导。”
二九年,跟随毛去闽西开辟根据地。
过草地,打腊子口,都是林彪指挥的战役。平型关大捷,给不可一世的日本人当头棒喝,震惊整个反法西斯世界。抗战期间,毛要重新训练队伍,将军政大学校长的职务交给林彪。三八年底,林彪因为受伤去苏联休养治疗。在那里还参加了苏联的卫国战争,受到斯大林的赞赏。四二年初回国,不久就同周恩来一起参加重庆谈判。一九四五年,毛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派林彪带领十万大军,到东北作战。林彪很快在东北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
林彪二十四岁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纵队司令,二十七岁任红军第一军团军团长,三十一岁时任八路军一一五师长。从苏联回来后,曾经担任过抗大校长。在那延安的窑洞大学里,林彪曾经和聂荣臻、罗瑞卿等演过一次戏。
那个戏是李卓然编写的,名字是《庐山之雪》。剧本虚构的故事是:蒋介石训练大批军官,带领白军围击江西中央苏区。在红军的英勇打击下,蒋军攻势被接二连三地粉碎,如庐山的雪一样融化了。剧本只是个提纲,具体对话要演员自己发挥。当时的抗大政委聂荣臻,中央保卫局局长罗瑞卿,政治部主任罗荣桓都参加了演出,只有林彪什么角色都不愿意扮演。
聂荣臻决心拉林彪上台演戏。和罗瑞卿、罗荣桓商量以后,认为只有使用激将法。因为林彪是一个极不活跃的人,私生活呆板而严肃,几乎从来不和人说笑聊天。有一天,开完会,大家看林彪情绪很好,罗瑞卿有意将话题扯到演戏上,说自己和罗荣桓都会演戏。
林彪看着罗得意的笑,不服气地说:“别以为就你们会演戏,我在中学时就演过戏。”
罗瑞卿立即说:“那你现在为啥不演了?”
林彪摆摆手:“现在不方便了。“
罗瑞卿忙说:“你看人家聂政委,上次也演戏,不是演得很好吗?”
林彪站起来,看着聂荣臻说:“他那算啥演戏嘛,就这样,手按在腰上,下个命令,一口四川辣子味,哪个不会嘛!”
聂荣臻也站起来说:“老林,你别笑话我,咱们比试比试,你不一定演得过我。”
林彪也提高声音:“聂政委,你别说大话。你那两下子,我超得过你。”
聂荣臻毫不示弱地说:“那咱们就比一比。”
林彪的脸涨红了,说道:“比就比,老子这回也上台!”
几天后,罗瑞卿拿着修改后的剧本去找林彪。
林彪看也不看地说:“说个笑话就是了,哪里真要上台呀。”
在场的聂荣臻急了,将了他一军:“老林,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本是个讲信用的人,怎么这一次说话不算话了呀?”
“演就演!”林彪不肯输面子,便说:“但我有个条件,你们大家都得上。”
罗瑞卿一锤定音说道:“好,大家都上,你就演戏里那个红军军团长吧。”
林彪紧接着问:“你们叫我这个军团长在台上跟哪个打嘛?”
“同王金珏。”王金珏是国民党的一个军长。
林彪不以为然地说:“他算老几。”
“何应钦怎么样?改成何应钦!”何应钦当时是国民党的军团司令。
“何应钦?”林彪沉吟了一下,还是嫌小。他沉吟不语,没好意思说出口。
聂荣臻深知林彪脾气,便说:“干脆改成蒋介石吧,林军团长打败蒋介石!”
林彪这才连连点头说:“好,我就跟老蒋打。”
演戏的时候,林彪经常脱离台词,自己另外编一套。别人问到他的时候,他既不去努力回忆剧本的句子,又不着急。他总是冷静地在那里现编,待想出合适的话来才对付。他那不急不躁指挥若定的样子,连素来冷静细致的聂荣臻都深为佩服。
戏的结尾当然是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失败,蒋氏夫妇也当了俘虏。当蒋和宋美龄被押上台来时,林彪问道:“你就是蒋介石吗?”蒋答应说是。
林彪又问:“怎么叫我们抓住了?”
蒋说:“我的飞机坏了。”
林彪微笑着问:“你怎么长得那么瘦?”
蒋说:“我整天算计怎么坑害人民,怎么卖国求荣,消耗太大。”
林彪嘲弄地说:“怎么不吃点补药呢?”
蒋说:“吃了也没有用,我的心肝坏了,肚肠不好,吃红肉拉白屎,一肚子脓水。”
台下一阵哄堂大笑,林彪不笑。他自豪地宣布:“拉下去吧。”
聂荣臻对这个戏的演出结果很满意,罗瑞卿也庆幸将林彪的随意发挥对付下来了。林彪更是对自己即兴编出来的台词非常欣赏,尤其喜欢最后和蒋介石的那几句对话。
演戏结束,林彪对聂荣臻、罗瑞卿、罗荣桓说道:“打倒那个老蒋也不难嘛。”
好胜、顽强、细致、坚决、胃口大而且精明过人的林彪不仅在演戏中打败了蒋介石,在实际的战争中也充分表现出他的军事天才。他不到四十岁,就担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四野首长。在他完成举世闻名的辽沈战役以后,蒋介石恶狠狠地咒骂林彪是一个战争魔鬼。不久,这个魔鬼从黑龙江打到海南岛,横扫千军如卷席,解放了大半个中国。
四十九岁那年,林彪被授予元帅军衔。
经毛泽东提名,五十二岁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党中央副主席。
林彪此时功成名就,踌躇满志。
他一心一意地保卫他的明君。
第三章 天堂与地府
结束了中南海湖滨的散步,毛泽东的激情仍无法遏制。
他想写一首长诗。题目想好了,就叫《新天问》。他要和上天讨论:为什么一个极其美好的理想却导出这样的结果?为什么一个尽力为民族的尊严而奋斗的灵魂会这样丑陋?为什么一个为人民的长远利益而*心的人会落得人人怨恨的下场?他想探讨,甚至想谴责上苍的愚昧和麻木。他带着和平、平均、富裕、平等这些天国里的字眼,向着他的书桌走去。他满腔的激情,无法控制。
可是,他终于没有写下这首长诗,而只是完成了三首短歌《忆秦娥》:
苍天无意退残云,退残云。旷野磷火,芦荡鬼魂。
长风还我壮士心,壮士心。流水且去,砥柱尚存。
好刀不忍试新荀,试新荀。的卢霹雳,妙手回春!
写完这几首词,毛泽东坐下来,默默地呆着。他觉得整个身心很空洞,也很充实。充实的是空洞的向往,空洞的是所有的遥远的一切。他想整理出一个切口,但什么都想不下去。
四千万生命对他的打击太大了。他把这个恼人的数字赶走以后,剩下的就只有疲倦、焦急和烦闷了。他昏沉沉地在沙发上睡着了……
毛泽东信步而行,煞是悠闲。不知不觉来到个陌生去处。很多树木,组成了一片森林。森林的中间是一条河流。河水又多又清,看上去光滑如绸缎。沿河是一条幽静的大路。从森林里飘出来的空气,带着绿叶和腐草的气息,显出原始而清新的别致。
毛泽东喜欢这去处,便顺路向上游走去。
突然就到了另一地方。一边是个建筑华丽的饭店,飞檐斗拱,完全是中国风格。在一团粉红色的氤氲中,仿佛有个宝蓝色衬底的匾额,有字样为“天府乐园”。与之相邻的建筑也不错,只是不如“天府”那边敞亮。中间有一条不大的鸿沟,没有桥梁交通。可能两下里不太和睦,这边故意起了个黑暗的名字,叫做“地府佳境”。毛泽东心想:“你们还想哄我。再不济,我也知道地狱在黄泉,天堂在九重霄,绝对不会是邻居的。”
“无论如何得进去看看。”他想。
毛泽东是个好奇的人,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天堂之路。
居然没人迎接。毛泽东喊了几声李银桥,没有回音。单身旅行,这是毛泽东多年来很少体验到的情景。他心中不免有点诧异。这是哪个省搞的呢?这样大的建筑是要报中央审批的吧?我怎么一点也不知道?真是诸侯之行,天子有所不知。他想找人质问,可是没有一个人。毛泽东开始警觉起来,如此寂静之地,是不是歹徒的机关?他有点疑惑,也有些恐惧,觉得不如回来的好。于是给自己找到几个理由,自言自语着向回走。
道路曲曲折折,迷雾浓重,毛失了方向。
他没找到原路,却误被岔道引至一个热闹去处。
所在气氛幽暗,地方倒算宽敞。一座高大的建筑物,好象天安门,只是颜色不那么灿烂,更算不上金碧辉煌。黑墙黑瓦黑大门,门上没有悬挂任何画像。门前是个广场,古老的青砖铺了地面,砖缝中长了许多荒草。毛泽东听见里里外外都是声音,可看不见人影子,心下又是一阵疑惑。他轻轻推开那扇巨大的黑色大门,一股子强烈的喧闹声扑面而来。仍不知声音之所出。
正诧异间,突然有什么东西蒙上他的眼睛,他被吓了一跳。
原来那是一块彩色纱布。毛泽东下意识地拽下来,想随手扔掉。可他的手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这块纱布如此奇妙,他因此看见了所有的景物,也感觉到了所有的颜色。这里原来并不是黑色的,它如同故宫一样五彩绚丽。唯一不同的是,喧闹声不是从活生生的人群中发出的,而是从成千上万骨瘦如柴的骷髅口中叫喊出来的。
没容许他欣赏风景,就有很多瘦骷髅围上来。
“你们都是很懂得礼貌的。”毛泽东见那些小人气势汹汹,少有善意,便先用高帽子压住他们,然后问道:“你们都是干什么来的?这是什么地方啊?”
“还问我们!你是哪里来的?”他们没回答,反问毛是何许人,因何至此。
“老乡们,我们得讲道理,是不是?”毛泽东从不对地位很低的群众耍脾气。他和气地对围观者说:“是我先问的你们。你们先回答我的问题,然后我就告诉你们我是谁。”
那些人说:“我们是鬼。”
毛泽东一惊,问道:“难道这里是地狱?”
那些人说:“一点不假。”
毛泽东纳闷地说:“我是要去天府乐园吃饭的,怎么走到这里来了?”
那些骷髅大笑起来。毛泽东又是一惊。他问:“你们既然都是鬼,为什么不接受审判,重新参加轮回,及早到世上参加社会主义建设?”那些瘦鬼说:“我们没有罪,无法审判。再说,回去有什么好?世人没有饭吃,也没有衣穿,搞什么吊社会主义!”毛泽东说:“随意诬蔑国家,知罪吗?”马上就有瘦鬼吆喝:“我们都是饿死的,难道不如你清楚!你骗谁?”另一骷髅叫喊道:“地狱里不收饿死鬼,我们都是些屈死的鬼。怎么审判?”“再说,我们大都没有名字。”毛泽东说:“叫判官给你们起个名字,该上哪里就上哪里。”
那些瘦鬼嘲笑说:“你的口气还不小呢!看来你在世上不是个乡长就是个村长。”另外一些小鬼愤怒地说:“看他这个样子,不是很瘦,看来是从不缺吃的了。”毛泽东说:“我也半年没吃肉啦。”那些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