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谁杀了林彪 >

第30部分

谁杀了林彪-第30部分

小说: 谁杀了林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闲散。他想自由,没有护卫没有监视没有照顾,就一个人东走走西看看,欣赏那些人情风俗,享受点世间平庸的欢乐。这么大的国家,这么丰富的文化,可他能领略的太单调了。他准备了很多想法,但不知道有没有实现的条件。最高地位的人不一定什么事情都能办成。有时他们就象是被囚禁的犯人。
  可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在各地的访问中,政治话题还是占据了他绝大多数时间。
  他给各地军政首脑打招呼,使用了六六年的句子:中央出了修正主义,你们怎么办?提到林彪时,他不再用同志,而是说“那位副统帅”、“那位副主席”等,揶揄口气十足。
  毛泽东说:历史上的十次路线斗争说明,分裂我们的党是不容易的,党是有希望的。第一次是刘仁静、彭述之,八十一个人成立左翼反对派,没有分裂成。二是瞿秋白,批评我的“枪杆子里边出政权”。后来被捕,写了《多余的话》,叛变了。三是李立三先打大城市的错误,三个月就失败了。四,罗章龙要另外立中央,没搞成。五是王明路线。六是张国涛分裂。解放后,先是高岗、饶漱石联盟,后来有彭德怀的万言书。第九次是刘少奇那些人。最近的一次就是庐山发生的事情。
  毛泽东对庐山会议耿耿于怀。他越想越后怕:一伙上层军人,不和我商量,头头发一个号令,下边就要揪人,连政治局安排的会议日程都改变了。如果没有我,还了得吗!
  毛泽东叫全军批陈整风,可是军队基本没有搞,大将们也不检讨。检讨了,毛泽东就好处理。毛泽东告诉被接见的各地要员:“大将们老不检讨,说明他们同病相怜。风不透,雨不透的,可见有鬼。有人想当国家主席,故意叫嚷天才。说天才几百年才出一个,不符合事实嘛,马列都是一个时代的嘛。前几次都作了结论,这次先不作,为了保护我们林副主席。庐山会议上他那个讲话也没同我商量。当然,我们的政策是治病救人。不过历来犯路线错误的人都很难改正。”
  毛泽东的口气越来越重:“有些事我早就说过,我从来反对老婆当自己办公室主任,那样搞不好。华北组那个六号简报,我认为是反革命的。现在有人还在捂。我就是来给大家吹风的。我就不相信黄永胜那些人能指挥军队造反?军队、民兵、还有那么多司、政、后机关,能听你黄永胜的?广州军区的报告不错,我批示了四个字:认真研究。既然地方已经成立了党委。党委形成的决议,就不要再拿到军队讨论了。那样就颠倒了,就是军政权。有错误就检讨,不要背包袱,轻装前进。问题不在下边,在北京,在中央……”
  消息不断地传到国务院,周恩来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看南方发来的秘密电报。
  凭借经验,周恩来确信,毛泽东这次是故意惹战,撩蜂出巢,熏蛇出穴。林彪的以静制动把毛泽东难为坏了。林就是要求谈话,毛就是不谈。不谈,林彪也不动,对毛泽东庐山上的批评不理睬。毛泽东没有办法,既找不到马上砍掉五大将的机会,也治不着林彪。现在,毛公开到社会上吆喝去了。从毛的口气看,他是对林彪不再寄托任何想法了。
  庐山会议后,周恩来主持了九十九人的会议,发了五个大将(黄、吴、叶、李、邱)的检讨。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批陈,周恩来也希望批陈批得热闹些。可是,会议冷清得很,没批起来也没斗起来。周恩来发现,林彪在党政军各方面的党羽已经相当丰满。陈伯达虽然已经垮台,但那个更大的支柱还没有倒。周警告自己:要谨慎,万不能马虎。那个集团的首领又凶又狠,只要他下口,就得掉肉。
  周恩来享有合法的条件,搜集各种领导人的秘密,包括日常生活的时间表,而最重要的机密就在那些人们不注意的日常小事上。毛和林之间的频繁的聚餐和谈话已经越来越稀少。这一点周非常清楚。虽然毛说因为身体不好,想多读点书,休息休息。但他仍然时常接见人,有时谈话时间很长。毛不见林彪,是在疏远他,毛已经根本上怀疑了林彪的政治可靠性。毛在一个一个地剪除林彪的党羽。林彪自己也清楚。周恩来的计划就要进入实质阶段了。他打算积极帮助毛泽东实现这一目标。六六年搞刘少奇,吃了一头牛;五年过去了,老毛该吃另外的一只动物了,那就让他吃掉林彪这头狮子吧。少一个是一个,躲过去一天是一天。坐山观虎斗,也很好玩。
  同时,江青及其文革派也开始拉拢军方的头头……任何人的垮台都可以给他们腾出地方来。他们乐得看周围的人失败。张春桥知道毛曾经有意让他接班当总理,对林彪的倒霉处境乐见其成。从毛泽东各地的讲话,张看见另一次风暴就要来临了。他把情况秘密报告给江青,江青很高兴。林彪一倒,这个副主席该是谁呢?除了周恩来,还没有人能够比得上她这个第一夫人呢!而张春桥的得意算盘是:林彪完蛋,最后一个敌人就是周了。
  林彪一边密切注意主席的动向,一边希望争取到一个机会,与毛好好谈谈。
  这次谈话非常重要。它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安危,而且关系到他一生的价值。
  他无论如何要找到这样的机会。在谈话之前,他特别想知道毛泽东现在的想法。林彪要求尽量搞到毛泽东在各地的讲话。
  心理不健康的人常常有这种反映:当他们做了错事后,常怕别人提出来。一九五九年,毛泽东不是不知道彭德怀要和他谈话,可毛泽东就是不给彭机会。彭德怀正是因为苦于没机会和毛泽东详谈,从而写了万言书。这一次,毛泽东知道自己有讲不过林彪的道理,不愿见面,根本不理林彪恳求谈话的愿望,并且抛弃林彪,出巡南方,引起了林彪的强烈反映。林彪知道,毛泽东绝对不信任他了。毛泽东则知道,受了委屈的人定会有强烈的反应,反映一过分,就可以打击。
  各地陆续传来毛的消息。
  毛的做法是放风、骂人、惹战,向各地发出他要整人的预告。
  毛身边没有林彪的耳目,但林彪能够从稍微远的层次中搞到信息。
  叶群看了一些从军队方面传来的报告,对林彪说:“首长啊,别空等了。再等,就等到人家肚子里去了。你不是说过,兵贵神速,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吗?”
  林彪没有训斥叶群,只是向她挥了挥手。
  李作鹏去北戴河向林彪汇报,林彪认为在这些大将中,李作鹏的头脑最冷静。
  “你分析一下,主席这次南巡的主要内容。”林彪说:“要简洁,一针见血。”
  李作鹏总结了三点:庐山问题没有完。上纲比以前更高。矛头似乎指向首长。
  林彪说:“难道这个人发疯了?他的矛头无论指向谁,也不该指向我啊!”
  李作鹏说:“首长,到底这个国家主席的争论是怎么回事?”
  林彪说:“这事不是我的错。但我现在不说,我想先和主席谈了再说。”
  “我相信首长的智慧和判断。”李作鹏说:“仁至义尽吧。”
  林彪继续等待,他相信先礼后兵、哀兵必胜的道理。
  他知道等待在军事上的作用。等待可以减少牺牲,得到胜利。
  毛砍掉了陈伯达,将文革派和林彪的关系彻底斩断,两家关系进一步走向式微。林彪没了朋友,政治上孤立了。林彪与周的矛盾本来就很激烈。庐山会议后,周居然明目张胆地要在军队里批评林彪,被林彪断然拒绝了。周向毛汇报了说:“林副主席不高兴,批陈整风,军队搞不动。”毛泽东说:“看来军队快成了林家的子弟兵了。”周恩来象个好媳妇似的,看着毛泽东,无可奈何地叹息。毛泽东吼叫起来:“什么毛主席缔造林副主席指挥?操你的娘,缔造的就不能指挥吗!”
  林与毛的关系已经如此糟糕,可是林彪还想找毛泽东好好谈谈。
  这时,林彪除了满心的委屈和气愤,手中剩下的就只有部分军队了。
  不久,毛泽东把整个军事建制作为目标,调动了军队。然后改组了北京军区,改变了军委办事组。毛是以打乱林彪的阵脚为目的的。林彪却没有及时作出正确的反映。他就那样眼看着自己的阵地被瓦解。当毛处处都在逼近他的时候,林彪好象并不在乎。他还在等待毛,如同忠诚的臣子等待皇上的清明。他要一个慷慨陈词的机会,以正圣听。
  可是,他没等到这样的机会。毛拒绝看见他,不想和他说话。七一年五一节,林彪奉命参加天安门观礼。林彪的座车迟到了一会儿。林彪看见毛,道歉说:“身体出汗,晚到了。”毛表情阴冷地说:“谁不出汗!”那是林彪又一次被羞辱。
  本来想借机和毛定个谈话约会的林彪,此时如万箭穿心,努力的希望化为泡影。林彪坐得离毛不远,但是双方没有话说。林彪只听见毛对斯诺说:“个人崇拜,讨厌!”林彪当时气不打一处来,愤然而起,拂袖而去,一闪即逝。
  六月里,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访华,毛泽东要林彪参加,林彪推说出汗,不去。这时叶群已经知道毛家湾的处境了。穿着睡衣跑进林彪的卧室,动员林彪参加,不要任性。她看见林彪不说话,当场就给林彪跪下,苦苦哀求。林彪才勉强答应了。
  庐山会议以后,林彪没有半句解释半句牢骚,一直沉闷着,等待和毛当面说清楚。正如他对李作鹏说的:“这事不是我的错。但我现在不说,我想先和主席谈了再说。”在这个谈话之前,他不仅认为自己对,几个大将,包括陈伯达,都没有错误可言。错误在于毛泽东本人。毛说话不算话,耍阴谋诡计,出尔反尔。
  毛泽东一直不肯和他谈,避而不见。如果你毛泽东有理,要治病救人,要团结教育,为什么不和人家谈谈呢?林彪一定有足以将毛泽东说得张口结舌的理由。他忍受着被欺骗被羞辱的痛苦,等待和毛的谈话,难道还不算忠臣良将吗?可是,他终于没有等到。毛泽东故意留着这个肥皂泡,让林彪盼望着。
  我们可以判断,在毛泽东南巡前,林彪绝没想到反毛。
  等毛泽东结束南巡回到北京,事情就已经面目全非了。
  所有的谜都发生在这个南巡期间:毛泽东怎样形成了林要杀毛的判断?是谁提供了这样的材料?林彪是不是真的要反毛泽东?林彪怎么知道毛泽东要对他下毒手?叛逃是他的本意呢,还是有人千方百计促成了林彪的出走?
  说林彪在毛泽东南巡前就要谋杀毛的人,拿不出证据来。
  即使到现在,林彪出走前到底做了什么,也没有切实的证据。
  有人利用了毛泽东的多疑和贪婪吗?
  有人对毛泽东的计划和情绪进行过渲染吗?
  那时的林彪,正经历着难以言传的内心痛苦。
  他开始重新认识所效忠的人。有些东西依然模糊飘渺,有些是看得更清楚了:那个人,那个中国的第一把手,他不准别人靠近他的地位,总是杀第二把手。
  数算一下那些被他搞垮的人,谁是坏人?陈独秀的英名谁不知道?他的革命宣传和对新思想的宏扬照亮了多少青年!可惜那些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分子,他们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在人格上太好了。瞿秋白多高的才气,多丰富的学识,多美好的情感,最后流进那《多余的话》里了。
  ……失败的,往往是美好的。项羽失败了,可是项羽不坏。成功的刘邦不一定是好东西。被毛骂得最多的是王明和李立三。王有理论,毛就只靠康生那点骚主意。如果不是陈伯达帮他,毛能写出那么多东西!毛嫉妒王明他们。那些都是书呆子,书呆子虽然可能打败仗,但不能因此否定书呆子的人格、品质、道德和情操。
  ……高岗是被他坑了。林彪以为叶群不知道底细。实际上后来他们都知道了。党政方面,高岗、刘少奇、邓小平、周恩来,都比毛强。军队里,彭德怀、刘伯承,都不亚于毛。经济上陈云、李富春,也都是有路数的人。毛既想用人,又时刻提防他们的权力。高岗哪里是想夺毛的权,是毛许诺高当总理,以便合作搞垮周恩来的。后来发现周势力不小,难以成功,于是中途把高出卖了。不然高怎么会自杀呢?
  ……彭德怀不用说了。不论生前与死后,这个人的英名会灿烂很久。历史上和现实中都很少有这样的人了。毛泽东搞大跃进,胡思乱想,小资产阶级狂热,死了几千万人,还不准人家说依一句话!谁说就是反革命。刘少奇可以说是党内最温和最有才干的领袖,就因为和毛有政见之争,毛就认定刘是赫鲁晓夫,必欲将他置之死地。跟这些人一起倒霉的,更是成千上万。
  ……他不喜欢愚蠢和欺骗,但是他周围只能存在骗子和傻瓜。很多人说,毛泽东思想是刘少奇提出来的,是我吹起来的。我不是为了阿谀奉迎才故意吹捧他的。我就是相信毛的思想。它很完整,很适合中国,没有人能比得上。既然我们不能都去读外国人写的大部头,就读毛的书吧,很方便。那时,毛对我提出的先在军队里普及毛泽东思想的想法是多么开心啊!他觉得我现在没用处了,是多余的危险,就说过去的宣传是个人迷信,还对斯诺说“讨厌”。如果讨厌,你早干什么去了?卸了磨杀驴吃。
  ……现在要吃我了。我反正没有多少肉,要吃你就吃吧。可是,你要找谁麻烦,总得找个差不多的理由吧。政治不是打仗,打仗不用讲理,反正都是争夺天下争夺地盘,打就是了。但政治是有不同的,名正才能言顺。你毛泽东亲自对我说:你想当国家主席,扩大一起国际影响,党的主席就不当了。这样的话不止说了一次,而是说了好几次。于是我答应将在中央会议上提出来,由大家讨论。你同意了。结果,庐山上你来了那一套。不仅出尔反尔,说话不算数,还当众羞辱我,说我就是要夺你的权。
  ……士可杀而不可辱,我操你妈!历史的经验:凡是被毛怀疑的,很难挣扎出来。我一直非常谨慎,没想到还是不行。这次也许一如别人那样完蛋,但是似乎还不到那个地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