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娇娃-之巾帼八杰-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参谋总长陈诚当时在一个内部文件中说:“###大势已去,国军部队虽略受损失,但就全盘战局而言,实属莫大之成功。”
国民党军统帅部还错误地判断,华东野战军伤亡惨重,续战能力不强,主力必须固守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
当时,涉及中国问题的美,英,法三国外长会议将要召开,国民党当局欲图以军事上的胜利影响会议。
基于上述原因,1947年1月下旬,国民党军统帅部匆忙制定了";鲁南会战计划";,在陇海,胶济,津浦三线上集中23个整编师,53个旅,31万人,用南北两个集团对进夹击的方式向临沂杀来,企图在临沂地区与华东野战军决战。
()免费TXT小说下载
二.
时间聚焦在194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国防部蒋介石:“现在,一个山东,一个陕北,乃党国命运之所系,可我们的战线太长,没有足够的兵力再进行全面进攻了,现在我决定进行重点进攻。
现布置如下,山东方面由徐州剿总司令顾祝同负责,率六十个旅,二十四个师,合计四十五万人,对山东进行重点进攻,力图消灭###陈毅粟裕所部,消灭不成,则将其赶至黄河以西。
西北方面由西安剿总司令胡宗南负责,率三十个旅,加上马家骑兵,合计二十三万人,围攻陕北,力图消灭###首脑机关及其西北主力,消灭不成,则将其赶至黄河以西。
如果目标达成,我们就可以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与###主力在华北决战。
对于###刘伯承部对我中原的威胁,我们没有足够的兵力对付他们,所以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要炸黄河大堤,使黄河周围三千里变成黄泛区,叫刘伯承根本过不了黄河。”
白崇禧补充道:“这就是委员长的黄河战略。”
随后大家都欢呼拍手赞同。
莱芜地处山东腹地;泰沂山区要冲,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莱芜战役是近代在莱芜境内规模最为宏大,最著名的战役。
1947年1月底,国民党制定“鲁南会战计划”。
妄图以31万人的兵力,南北对进夹击华东野战军于当时的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
中共中央军委及华野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委谭震林审时度势,决定出敌不意,放弃临沂,转兵北上莱芜。
他们坚决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诱敌深入”, “集中兵力打运动战”的军事作战方针,随机应变。
2月,在境内今莱城区辛庄镇的石湾子村设立指挥所,发起莱芜战役。
经过3个昼夜的激战,一举全歼李仙洲集团7个师6万余人,俘毙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中将副司令官李仙洲等将级军官21人,有力地打破了国民党的企图,掌握了华东战场的主动权。
而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以主力打到国民党统治区,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由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
1947年5;6月间,中共中央军委指示晋冀鲁豫野战军,准备在7月间强渡黄河,向大别山挺进,并决定先在鲁西南地区突破国民党军的防线,打开向南进军的通道。
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发布强渡黄河实施鲁西南战役的基本命令,决定第1;第2;第3;第6纵队从东起张秋镇;西至临濮集150公里的地段上强渡黄河,要歼灭郓城地区国民党军的整编第55师,力求歼援敌于运动之中。
尔后依托已占领的鲁西南阵地,逐步向豫皖苏;大别山地区跃进。
为保障主力部队的行动,决定以冀鲁豫军区独立第1旅于27日先行秘密渡河,与原在鲁西南地区的独立第2旅及地方武装会合,接应主力部队行动。
另以太行;冀南;冀鲁豫和豫皖苏军区的部队分别在豫北;豫皖苏地区出击,吸引和钳制当面之敌,配合主力部队行动。
第一五五章。 大军问鼎中原
一。
刘邓大军一举突破黄河天险,随即发起了鲁西南战役,问鼎中原。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经过28天艰苦激烈的连续作战,刘邓大军先后歼灭敌军四个整编师师部;九个半旅六万余人。
迫使敌人急忙从西北;山东和中原等地抽调七个整编师十七个半旅向鲁西南驰援,从而打乱了敌人的战略部署,为挺进大别山开辟了通道。
8月7日,刘邓大军分三路突然南进,11日越过陇海铁路,以锐不可挡之势,通过黄泛区,越过了重重自然障碍,战胜了国民党数十万大军一次又一次的前堵后追,那里遍地淤泥,没有道路,刘邓野战军冒着敌人飞机的轰炸顽强奋进,于8月17日越过宽达30多里的黄泛区。
接着,又渡过涡河;沙河;洪河,甩掉国民党军的尾追。
敌人恍然大悟,急令1个整编师和1个旅沿平汉路南下,来到汝河布防,企图阻拦刘邓野战军。
()免费电子书下载
刘邓野战军炸毁埋藏了重装备继续前进。
中路先头部队在敌人狂轰扫射下,于汝河上架起浮桥。
当夜,主力开始渡河,并突破敌人河防阵地,掩护中原局和野战军指挥部,胜利地闯过了道道险关。
解放军全部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区,立即组织部队实施战略展开。
大别山雄峙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是敌人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
人民解放军如果能占领大别山,就可切断国民党军津浦,平汉和陇海三条交通线,还能东慑南京,西逼武汉,瞰制中原。
直接威胁敌人长江防线以及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统治,迫使敌人的主力从山东,陕北回援,从根本上改变战局。
此时,国民党军20多个旅已先后渡过淮河,摆出与解放军决战的架势。
刘邓野战军采取避强击弱的战法,集中一部兵力,于9月间连续出击商城;光山地区守军,将国民党军机动兵力大部吸引到大别山北麓,保障了进入豫东南;皖西;鄂皖;鄂东地区部队的迅速展开建党;建政工作的进行。
于8月27日进入大别山北麓潢川;固始等地区,完成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任务。
大别山绵亘数百里,四处山花烂漫,一派郁郁葱葱。
远方的群山苍翠碧绿,云雾缭绕。
不知道是云围着山转,还是山围着云转?
也许是心在转吧!
沿途一边是山景,一边是水景。
山在云中变幻,时而像宝剑出鞘,时而像少女翘首远盼,时而是头狮子蹲在云海中;此时此景,这时真正才体会到什么叫“行云流水”。
二.
云儿忽而漂在山颠,忽而悬在山腰,忽而在沉山坳里;微风拂来,像凌波仙子款款而来,疾风掠过,像雪崩似地从山颠狂泻而下。
阳光明亮而温暖,溪流欢快的歌唱,水花映衬出绿柔的溪底,树叶在日光的照射下变得透明,并泛着闪亮的光,一丛丛的山花竞相开放,空气中有股甜甜的滋味。
山路另一边的溪水汩汩流淌,叮咚作响。
瀑布各有特色,有的如银丝长发一泻千里,仿佛万千烦恼丝也随波流去,没了痕迹;有的疑似银河自九天落下,气势猛不可挡。
有的像嫦娥的锦袖从天上绢绢垂下,正等心上的人儿将它拾取。
山势陡峭如剑,裸露的岩石上连泥土也很难附着。
高处的路仅有一尺宽,两边皆是万丈悬崖,由于当天多雾,下面云雾袅绕,看不到底,倒也少了一些心悸。
看山下的白云向海洋一样围绕着山峰,场面蔚为壮观。
此时,真像纵身跳入这云的海洋,畅游一番!
偶尔几只彩色的山鸡从头顶掠过,婉转的啼鸣划破长空。
森林里泥土很松软,走在后面的人都是在踏实了泥土后再往下走,以防止石头,土块向下滑,砸到前面的人。
同时还要分开荆棘,枝叶的阻拦,这时大家的打狗棒发挥了作用。
可是,另外一个功能却没有发挥,那就是在遇到蟒蛇,野猪之类的野兽后,作为防卫武器用。
也许是野兽看到部队人多势众,早已退避三舍了吧!
森林的空气潮湿而又新鲜,使两片肺叶在这里痛痛快快洗了一个澡。
最爱是森林里的杜鹃花,孤独,坚韧,娇艳,也许开过几十个年轮,也无人欣赏!
只为千年等一会,等最勇敢者来把它采摘!
森林的溪流缓缓流淌,时间也在这里放慢了脚步,在这里谁还计较时间呢?一切都顺其自然,回归到生命的本原!
刘邓大军到达大别山后,又经过广泛发动群众和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共歼敌3万余人,先后建立了8个地委;33个县民主政权,地方武装3万余人,形成了以大别山为中心,方圆数百公里的根据地,初步完成了在大别山区的战略展开。
会议分析认为敌在大别山布置的兵力有33个旅,近80个团。
而我军因连续作战,消耗大,补充少,总兵力只9万余人,且普遍缺乏弹药,粮食,敌我力量悬殊。
第一五六章。 寻歼弱敌的方针
一。
我军严重缺粮缺鞋,经常是数日不得一饱,赤足踏冰趟雪。
但广大指战员发扬人民军队英勇无畏,坚忍不拔的精神,不顾疲劳,冒风雪,忍饥饿,耐痛苦,坚持日日夜夜的大周旋和机动歼敌,有时以一个旅甚至一个团,一个营打游击战,广泛扰敌,疲敌,袭敌,断敌供应线。
采取以小吃大,以快打慢,避实击虚,避多击少,不断拖疲和消耗敌人,始终坚持在大别山区。
中心区山高路窄,回旋余地小,不便于大兵团机动作战。
加上粮食供应困难,也不宜集中过多的部队打大仗。
在这里,小小瑶岗,刘伯承,邓小平通宵达旦地分析敌情,对敌人作出相应对策。
关键的历史时刻,推动着中国革命的进程。
从屋内简陋的瓦罐;木桌;老式的电话机,墙上的巨幅军事图,都让人感受到胸怀天下的一代将帅就是在此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横扫蒋家王朝。
因此,会议制定了内线坚持,分兵向外,内外配合,寻歼弱敌的方针。
内线坚持是以主力二,三,六纵队结合军区武装和民兵,利用大别山复杂地形,实行机动,开展内线反“扫荡”,实行以小的战斗和游击战打击和牵制敌人。
分兵向外是令一纵队和新到的十纵,十二纵跳到外线,分别向桐柏,江汉和淮西进击,在大别山外进行军事战略的再展开,以拖散敌人,扩展根据地,威胁敌人后方,从外线箝制敌人。
为了缩小行动目标和便于指挥各分遣部队作战,会议决定将中原局和野战军司令部分成前后两个指挥所。
黄昏时分,暮色降临。
刘伯承,邓小平分手的时刻到了。
这一对出生入死,患难与共的战友,在南征百战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为了大别山的战略坚持,粉碎国民党的围攻,不得不暂时分开。
这一别,他们将天各一方,前途未卜,也许再也不能相见……。
两位首长顶着刺骨的寒风,默默地缓缓地走在路上。
来到跑马岭一处地势较高的小土包上,并肩站在那里,眺望着远方。
他们就这样站着,仿佛时间在瞬间凝固了。
伫立良久后,转而相互默默对视着,谁也没有说一句话,却又像是道尽了千言万语。
最后两双有力的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随后两个人又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眼睛里都闪动着晶莹的泪花。
“司令员,珍重!”
邓小平哽咽着说,同时右手举过头顶,向刘伯承司令员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刘伯承还以军礼,高声地说了声:“再见,政委!”
然后,两位首长跨上各自的战马,在王家湾农民,老共产党员王明福,熊厚言等向导的带领下,刘伯承率后方指挥所和一纵队朝宣化店方向北去。
与此同时,邓小平率前方指挥所向东挺进。
二.
在分析了胜利条件和困难,明确提出了任务后,刘伯承号召大家:“重建鄂豫皖解放区的任务是非常光荣的,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一页。
我们的决心是十分坚定的,解放区一定要建立起来,困难一定要克服。
共产党员的特点是越困难越有劲,越团结。
我们要有信心克服困难,我们一定要站住脚,生下根。”
蒋介石不甘心卧榻之侧有人打扰,更不情愿在中原战场再输老本,为此成立“国防部九江指挥部”,由国防部长白崇禧坐镇九江指挥,调集33个旅,其中10旅由进攻解放区的前线调回。
以徐州,西安部队牵制解放军侧翼两军,作战略配合,采用分进合击战术,“全面扫荡,彻底肃清,不使分聚”,向大别山展开了大规模围攻,以求将刘邓彻底消灭或困死在大别山中。
他在给参谋总长顾祝同的一份电报中指出:“各部队行动,迟慢不前,屡失良机,任匪军平安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此为我军人之最大耻辱。
各级司令官,部队长只知稳扎稳打,云集一团,未能区分纵队,不敢超越追击匪军,向来无显著成果,何能消除匪患,挽救危亡。
兹特严令申诫:如再任匪军逃遁而至平汉路以西,各级部队长,指挥官决以纵匪,祸国害民论罪。”
蒋介石妄想一举包围歼灭中原解放军,制造第二个“皖南事变”。
为了粉碎蒋介石的阴谋,中原解放军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指示,抢在国民党军发动总围攻之前,发起了中原突围战役,实行战略转移。
中原解放军胜利突围后,北路突围部队转战河南;湖北;陕西3省边区,创建了豫鄂陕游击根据地。
南路突围部队进至湖北省武当山区,创建了鄂西北游击根据地。
这两个根据地的军民和中原突围后留在原地坚持斗争的游击队和人民,在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度过了非常艰苦的岁月,经受了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