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秋兰 >

第17部分

三秋兰-第17部分

小说: 三秋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王府也有兵丁!”不知怎么的,越听他这样说,之惟心头便越有把火烧得更旺:许是只为了那双眸,再也看不得其中再流露出一点点伤。 
“亲卫么?”君潋摇了摇头,“可亲卫不是捕快。” 
“可是,先生……”之惟话还未说完,便遭人打断……跑进来通报的下人脸上竟有着难掩的欣喜,口中嚷着:“老爷,老爷,这下可好了,王爷来啦!” 
“父王?”之惟也是精神一振,“他人在哪儿呢?” 
“启禀世子,王爷方才被那些闹事的书生给堵在门外了,现在正调了亲卫过来驱人,赶着往……”话刚说了一半,忽然人就愣住了。 
之惟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竟也被惊在当场,张大了嘴,蠕动了唇,却偏生怎么也发不出声来。万籁仿佛都被什么给凝住了,只有君潋面前的书页上,一朵一朵的红花次第盛开,扑簌的,又仿佛是燃烧的秋叶,让他一时竟不敢信……他的先生居然在呕血! 
震惊中,竟是福全反应最快,一面叫着:“老爷,老爷!找大夫,快找大夫!”一面便要上前去搀扶,却被人撞开了……醒过神来的之惟已抢在他前头扶住了君潋,隔着那白衣触到底下的身躯,烫手的灼热。 
却听君潋道:“用不着找大夫,我没事。” 
“先生!” 
“世子,请放心。只不过是一时气血不顺,吐出来反倒舒服了。”君潋合上了眼帘,含倦带笑的神情,有如雪白衣上零星几点红迹,很快就转成了黯然。随即,他睁开了双眼,之惟只见万千星辰瞬时隐入了沧海,一片寂寥的沉敛。 
“福全,扶我出去。”忽然,他的先生淡淡的道。 
“老爷,这怎么行?”这回反倒是福全劝。 
“我要出去。”君潋说着,竟自己行动起来。 
众人无奈,只得扶起他,君潋一手撑在福全肩上,尝试着迈步,却差点跌倒,再试,依然无果,在试了第三次,第三次又失败后,他终于道:“福全,你背我吧。” 
福全依言背起了他,之惟紧跟在后面,不忍与他正面相对,不忍亲见那淡然神色如此迅速的、决绝的亲手放弃了自行行走的希望,有时,他情愿自己不懂他那么多。 
一路向大门行去,已能听见隐约的人声,难道兰王府亲卫当真已和贡生们起了冲突?看向前面的君潋,只见他的脊背也紧张得绷了起来,清癯的身影如同载箭的弓弦。 
终于到了门口,外面兵士的呵斥也更加清晰起来。紧接着,他听见了父王的声音:“先停手!”其后是人们惊讶的私语。 
君潋几乎是抱住了一侧门墩,才总算稳住了身躯勉强”站立”,定神望去,只见门前书生们的”方阵”已然凌乱,夹杂其中的是兰王府的亲卫,但他们显然又不能对这些有功名的书生动真格的,双方便这样拉扯着,吵闹着,只是僵持。 
“你怎么出来了?回去!”兰王的声音越过人潮,有如天雷。 
君潋却抬手阻止:“不!王爷,请你先撤兵。” 
“什么?”兰王拧了眉。 
君潋便向他抱拳:“请您,王爷。” 
未料这样一动,身体顿失了支撑,眼看就要摔倒,幸好身旁的人及时扶住,转眸看到那坚定的支持,竟是他的学生,清莹莹的眼睛凝望着他:“先生,小心。” 
也未料这样一个踉跄落入对面的眼,惹来了更多心急如焚,兰王已经变了脸色:“这样一群聚众闹事的狂徒,怎能不给些教训?!” 
君潋居然笑了:“王爷误会了,这些都是此次会试的贡生,今日前来只是求见。” 
“哦?有这样求见的么?”兰王冷眼扫过盘坐地上的书生。听他故意点破闹事者的贡生身份,他知道他一是不给他”误抓”的理由,断他干脆拿人的念头,也更是提醒他要是当真抓人的后果,心底虽如明镜,却终究咽不下这口气。 
“静坐相侯,只因微臣未及出迎接见。”君潋回答。 
贡生们闻言都窃窃私语起来,他们自也听出了这位君大人是一心在为他们开脱,不由疑惑。只见带头的一个书生跳了起来:“君大人不必如此惺惺作态!我等今日前来求见,确是有事相询。大人若看得起我等,就请不要再躲躲闪闪,也无须替我们求情。我等今日只求大人几句实话,问完即走,决不久留。其间若真对大人有什么冒犯之处,或是当真触犯了天规王法,不等兰王爷出兵,我等也甘愿领罪,绝无怨言!” 
此言一出,其余的贡生们也纷纷附和。王府亲卫们也不禁握紧了手中兵刃。 
君潋微微一笑:“请说。” 
那书生便昂然道:“那我等便请问君大人,自认有无十全资格为此次春闱考官?” 
这话大概是早就商量好的,之惟只觉面前那些贡生们的眸子都一下子亮了起来,白花花的光芒竟比那兵刃还刺眼。 
却见君潋依旧平静的笑着,风动云轻:“诸位这样问,君某只能说:此次能为同考,实乃皇上错爱,天降隆恩,令人不胜惶恐。” 
听他如此谦逊,已有贡生开始轻蔑的笑,之惟却见父王的眼中有光在亮。 

“但天恩既降,君某只能尽心竭力,不敢懈怠。”君潋不慌不忙,仍旧平和道来,脸上的笑容却一寸寸的淡去,“众所周知,朝廷臻选同考,不外乎两点:一是科举出身……君某乃十七入秋闱,名列榜首;十八入春闱,侥幸得探花……对于此点,猜想诸位应无异议吧?” 
贡生暂且无话。 
君潋便继续道:“二则看其行止:想君某自及第之后、授翰林院侍读学士以来,历任编修、编纂等职,上乃至掌院之佐,下曾为誊抄小吏,承蒙朝廷不弃,任职将近十载。君某虽不才,笔下文字万千,公之于众者,却尝无一笔错字,历年考绩虽非卓异,却也无丝毫过失。不知对此,诸位又可有疑问呢?” 
底下贡生们的脸色已在悄然而变,渐渐鸦雀无声。 
之惟感到先生撑在自己身上的手又加了几分力道,连忙抬眼看他,只见白衣如雪,傲然挺立,有如云淡霜天。心头一热,不由也直了直身体,如他一样,绝不折腰。 
“君某自问也并无过人之处,此次能被圣上点为同考,除了以上所说的两点之外,大约也是取我十载的谨慎小心吧。”君潋的嘴角重新绽出抹微笑,眸子耀眼如星,“不知如此资质,诸位认为够格与否?” 
隔着人海,看向对面,兰王眼中已是一片光华,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那天乍见,磁石相吸。时间仿佛从来就没有流动过,自己依然是那个懵懂闯入的意气少年,而那彼岸之兰也依然在水一方,淡静凝立。能不能就此忘记了时光飞逝、其间艰险?能不能就此抛却了信念教条、凡尘俗事?若能重头来过,他会不惜一切,也要让他的笑容永远如此,璀璨,瑰丽。 
君潋话音落下,贡生们已沉默了许久,终于那带头的书生又站了起来,略一拱手:“大人的谨慎小心,我等皆是早有耳闻,尤其是刑部狱中言行,守口如瓶之风度,更是令人钦佩!”矛头直指君潋的”屈打不成招”,霎时间,重又激起千层浪。 
却不料君潋修眉淡展,只是一句:“不敢。” 
那书生顿时愣住了,原本的咄咄逼人不知怎的忽然就矮了半截,只觉面前如海深广,即使他叫嚷再凶,也不过是投石无踪。但他仍是不愿罢休,倔强的一梗脖子:“我等却更想见识大人的才学!” 
此言一出,贡生们的气焰便复长了几分,仿佛这一下便能点中这位笑容宛转的考官死穴,纷纷都似笑非笑的瞥那门匾。 
之惟见了,简直气得发抖,看见门匾上被篡改了的字迹,想起那些京城中流转的野传:这一个“窘”字!他们究竟是怎样看待先生?!如此这人间?! 
却见星眸流转,那人丝毫不意,反而笑意渐浓:“也是!当年身为考生之时,君某也曾和诸位一样,暗地里担心过考官学问,生怕一杆锦绣生花笔却偏碰上双庸碌昏花眼,生生的给耽误了去。不如这样如何?我批的是《易经》部分的卷,便就这部分的题与诸位切磋一番可好?” 
“好!”众贡生们纷纷应着。 
之惟感到搭在他肩的君潋的手已经潮湿,只见他已将另只胳膊整个放在了石墩上,依靠着手肘支撑全身,点点汗珠在他前额上泛着薄光,但他的声音却是不改的淡定从容:“今年的考题一是‘三羊开泰’。” 
乍闻此为考题,连之惟都觉讶异:这明明是正月里拜年时常说的,不但是听过大臣们对着皇上一连串的恭祝:“三羊开泰,四海升平……”,就连老百姓家里也常以此语用于春联。莫非这最最通俗的词语也别有深意?或许真真是越简单,反越难叙述透彻吧,更何况还要联系时政,莫怪难倒了大批考生。 
却见君潋未语先笑:“诸位拿到试卷时,是否觉得此题有些奇怪……这样一句俗话如何能居此处……此处《易经》之题?” 
底下贡生里有人表情不自在起来。 
君潋见状,唇角微扬:“事过境迁,想大家现在都已不再为此介怀,但在当时,君某却的确听到过不少议论,例如质疑考官是否出错了题……不知诸位以为呢?” 
没有人回答,有的只是贡生们逐渐迥异的表情。 
“然依我看来:此题不错!”君潋诚也无需他们作答,只自斩钉截铁,“何为‘羊’?《说文》解:‘羊者,祥也’。十二生肖中未羊居八,所谓‘马弛率风,羊致清和 ’,兼又‘羊’音与‘阳’谐,因此人常以‘羊’代‘阳’,故‘三羊开泰’即‘三阳开泰’也。以上所述便是答题的第一步。这本不难,只要是阅卷沉着、文思坦荡者自都能水到渠成、顺利作答,君某相信在座各位也都是从容下笔了的。” 
声淡淡,音倦倦,“坦荡”二字却入人心房,让之惟不由一看再看身旁白影:形虽弱、势虽薄,却是月缺不改其光! 
只听他又道:“其后论述则更顺其自然。首先,‘三阳开泰’乃出《周易》。《周易》怎讲?《庄子》有云:‘易以道阴阳’。阴阳又怎讲?《系辞》乃言:‘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何解?太极乃世界之初,两仪即为天地,天为阳,地为阴,阴阳通达,天地交会乃出四象。四象可为阴阳向背,可为东西南北,亦可作四时四季。此即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有两爻拟四象,三爻为一卦。四象相应,八卦乃成,阴阳交通,衍生无穷。” 
众贡生听着都不自觉的点头:没答出来的自是恍然大悟,答出来的只觉他所言与自己考卷上的似是相同,却又似比自己答的言简意赅。 

“以上所说不过是个引子,只要是仔细钻研过《易经》的,怕都能答个十之八九,诸位之中自也有不少人将此写在了卷上。如果我没记错,沾到边的应该就有二百五十三人,而真正文辞简练、回答圆满者却不到一百。”君潋环视着面前,宁定道来,“再说正题:此‘三阳开泰’乃出泰卦,为乾下坤上,故亦称地天泰。蜀才说:‘泰本坤卦,小谓阴也,大谓阳也。天气下,地气上,阴阳交,万物通。’就是说:六阴爻成坤卦,阴阳消长,下生一阳,则成一阳复生,以此类推,二阳下生则为临,三阳下生乃开泰,此为‘三阳开泰’之由来。诸位许说:此处也并非难点,但这几句话却乎是承上启下不可或缺。” 
他略一停顿:“到此,能答对的,不少,共是四十一人。”如兰微笑带着丝傲然俯瞰众生,被他目光掠到的贡生中却不时有人低下头去,尤其是坐在最前排的几人。 
之惟同时也感到了肩上那手更湿。 
“那这里究竟要启的是什么下呢?”君潋一口气说道,“《序卦》说:‘泰者,通也。’ 
故泰乃通达之意。其卦辞中道:‘小往大来,吉亨’,何也?这正是《周易》之本论:天地相交,万物化生;阴阳相交,流行亨通。所以泰卦象征通达、平安,这才有国泰民安之讲,也才有新春伊始的‘三羊开泰’之说。然为何此语在岁首乃用?这就又要归到〈易经〉来解:《易经》以十一个月为复卦,十二个月为临卦,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应的正是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此时万物复苏,生机蓬勃,天地人三道皆是一派繁荣景象,此正合了‘三羊开泰’的‘吉亨’之意,因此,‘三羊开泰’才理所当然的变成了祝福祥瑞的新春贺词。”

原本席地而坐的贡生听到这里,已纷纷的站起了身来。 
“上面所述道的是此言由来,听来也不复杂,但考场之上能答至次处的却是寥寥无几……不过三人而已,而这三人如今也都已黄榜高中。诚然如此,也并非说明他们所答就为完满。如何才算完满呢?不知各位想过没有:以此言为题究竟又有何深解?”君潋微扬起下颌,淡淡而笑,“其实下面的论述虽有些难想,却也是顺理成章: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说的是为君者当顺应天道,制定国策,造福黎民。而今,新年伊始便开春闱,为国取士,隆降甘霖,不可不谓顺天而行;且春闱考试不讲门第,不论生平,只看才学,唯才是用,选的是国家栋梁,去的是碌碌之辈,又正合‘泰’之‘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之意,不可不谓造福社稷。故春闱会试亦可称‘泰’,亦当称‘泰’,此新春盛典不恰恰是‘三羊开泰’之瑞行?!”轻笑伴着答案朗朗而出,四围皆有一瞬的失神。 
君潋说完,仿佛感叹的摇了摇头:“若能有此论述结合时政,答卷便堪称圆满,只可惜诸位却都未能言尽。只梁康一人,略有提及,可叹乎也语焉不详。而其余诸位,终究还是差了一个台阶啊。” 
然而,看到贡生们颓丧又夹钦佩的目光,之惟明白这其中一阶高下,犹如登天。忙自豪的瞧向先生,却见汗珠已汇成了溪流顺着他的发际流了下来,而他的手也已由初时的滚烫变为了如今的冰凉。下意识的更加贴近,恨不能将自己小小的力量全都分给他,而靠得越近,也愈发感到那依旧立得笔直的身体越虚弱,越教人心慌。 
“诸位对君某的回答还满意么?”君潋问,声音里却未露丝毫倦怠。 
贡生们哪还有话说。 
于是君潋清冷一笑:“如此,诸位还需与君某探讨那第二题吗?相信大家都还记得吧,第二题的题目乃是‘三才益谦’……” 
贡生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