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雄天下-第4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大明使团和远征军刚刚抵达欧罗巴,就显示出了亲基督教,反天方教的立场,这让他感到非常困惑。不过困惑归困惑,“胜利者”拜伯尔斯也不会害怕真神的敌人,不管大明帝国在东方有多么强大,遥远的距离一定会让他们的力量衰减殆尽。而且他还非常肯定,大明帝国主要对手肯定是蒙古人而非自己。现在,既然大明帝国选择了基督教做朋友,那么就没有理由再去牵制蒙古人了。就让蒙古人、基督教和大明帝国这三方打个头破血流吧。马木鲁克人还是要集中精力对付地中海东岸的基督徒。
第735章作威作福
大明天道四年十二月。
这个时候,地中海沿岸已经能感受到丝丝凉意,在东北数千里外的忽毡左近,更是风雪如刀。
一场大雪,铺天盖地纷纷洒落。风雪当中,一行百余人正在雪地当中艰难穿行。
这一行人,都裹着厚厚的皮裘,脏兮兮的皮裘之外,再是一层显得肮脏杂乱的皮甲。一行人都有座骑。这些马也不知道走了多少路,吃了多少苦,一匹匹都显得马瘦毛长。艰难地踏雪而行。
眼见得这行人走到了一处破烂的村落外面,村子外面有一圈土墙,年头仿佛已经很久远了,大门紧紧闭着,里面还有欢笑声音传出。带队之人,在大门外面喊了几声,是用突厥语喊的。
“我是不花剌城驻防八旗的佐领王元宝,奉守城将军的命令,护送马木鲁克国的使臣往忽毡而去,今晚要在你们这里借宿,让你们的爵爷赶紧出来迎接。”
大门里面立即传来了突厥语的答应声:“请老爷们稍等,小的这就去统治阿鲁特爵爷。”
那个自称王元宝的八旗大爷松了口气,忙回头招呼诸人下马。马上骑士都是东方面孔骂骂咧咧地翻身而下,口中发出的都是汉话,还是山陕一带的口音。不用说,他们都是八旗太爷,如今中亚这里的“二鬼子”,由于萨莱之战中的出色表现,这些“二鬼子”的地位日隆,几乎和蒙古人不相上下了。
这些八旗太爷都是“一代目”,和后世(本时空)那些在巴黎、伦敦整天无所事事,只会提笼架鸟吹祖宗的纨绔可不是一回事。他们下了马,也不休息,都去松马肚带,还取出毯子裹在坐骑身上为其取暖,敲碎马尾巴上的冰坨子,更取出料袋又在里面加上一把粗盐,给这些马匹补充体力。
从这些举动可以看出,这些八旗太爷的祖宗也不容易,都是久历战阵之人,知道无论多疲惫,都要先人后马——忽必烈虽然压制住了中亚的突厥人,但是反抗还是存在,必须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那位王元宝身形粗壮,面色粗砺。他料理好坐骑,才转过头,对已经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下,正穿着粗气的马木鲁克国使臣蒲寿庚、蒲师文笑着用汉话道:“二位稍候,找到了这个村子,咱们今晚上就有好日子过了……热饭热酒,晚上还有色目娘们暖床!”
色目娘们……暖床!
蒲寿庚和蒲师文的脸色都快黑下来了——他们俩也是色目人啊!想当初蒲寿庚在大蒙古国混的时候,色目人可是高高在上的二等人,汉人是卑贱的三等人。可是现在……
旁边的八旗兵士一边照料坐骑,一边抱怨起来:“这趟差事真不走运,眼看都过年了,还恁大风雪,却让俺们送什么鸟使臣!还是两个三等色目,什么东西!”
另一个八旗兵插话道:“说不定是个好差,那两个三等色目定是有来头的,要不然守城将军也不会关照俺们悉心照料。没准到了忽毡能得份赏赐……”
“也对,”又有个八旗大爷附和,“现在可是关键时候,听说大汗正准备西征欧罗巴,没准也正打算和马木鲁克人讲和呢。他老人家要是见到这俩色目使臣,没准一高兴就赏几户色目农奴给俺们了。”
忽必烈真的要西征欧罗巴了?蒲家父子脸上露出了一丝欣喜。如果忽必烈要西征欧罗巴,那么天方教大约可以松口气。就且看蒙古人、基督徒和大明三方乱斗吧。
吱呀呀的一声。村子的大门打开了,就看见一群低眉顺眼的色目人簇拥着两个粗壮的蒙古汉子,大摇大摆地从里面走了出来。蒲寿庚知道,这两个人一定是村子里的蒙古爵爷。
在如今的三河之地,大城周围的村子都封给了蒙古士爵。基本一个村子就有一户蒙古人,村子的色目人都是这些蒙古人的农奴,过得自然是暗无天日的生活……
“你们来的可巧了,咱们村子里面的色目人娶媳妇,正喝喜酒呢!”
蒲寿庚心里发苦的时候,那边一个上点年纪的蒙古人阿鲁特老爷,已经和八旗的王元宝老爷笑谈起来了。
“有人娶媳妇?那俺可得给您道喜了!”
色目人娶媳妇和蒙古士爵有什么关系?王元宝为什么要道喜?蒲寿庚听了一耳朵,很有些奇怪。
“哈哈哈,有啥好道喜的,不就是睡个初夜嘛,俺那儿子看上人家了,让给他睡了。”
名叫阿鲁特的蒙古人指了下身边那个年轻的蒙古人,哈哈笑着。蒲寿庚的脸色却已经漆黑的好像个黑太监了……他知道对方说的是“初夜权”,是封建主对农奴的一种特权。在此时的欧罗巴和天方教地盘上并不稀奇,在格兰纳达也有这样的“初夜权”。
可问题是,过去被睡的都是别人的老婆,别人的女儿。而现在……蒲寿庚的女儿和老婆、小老婆还有儿媳们,现在都留在了格兰纳达,如果她们没有死掉,也不知道是谁在睡她们?会不会是什么明洲来的阿兹特克人?
正哀叹的时候,王元宝已经在招呼蒲寿庚了,“蒲先生,今晚俺们就在这里过夜,住在阿鲁特爵爷家里,还有好酒好肉和色目娘们……”
……
此时此刻,忽毡城也被一片风雪覆盖,不过大汗的宫殿中却温暖如春。忽必烈正和几个心腹臣子,在殿中饮宴。这些日子,他这位蒙古大汗的心情仿佛不错,金帐汗国已经被他降伏,虽然表面上还有一个汗王,但实际上已经碎成了一地。当了汗王的那海根本无力号令拔都系的宗王。而伊利汗阿八哈见识到了忽必烈的厉害,也变得愈发恭顺起来。答应在明天春天,亲自到忽毡来出席库里台大会,议论大蒙古西征的事情。
当然,坏消息也是有的,来自东方!
先是河套、河西的东道四王在明军西进的压力下,依旧拒绝了忽必烈让他们西迁的旨意,带着部落北上蒙古本部,投靠海都去了。而他们的到达,让海都有了召开库里台大会的资格——有了窝阔台系宗王,还有东道宗王,再加上部分术赤系和察合台系的宗王。海都就能像模像样的开会,然后当上符合大蒙古传统的大汗了。
刚刚从东方传来的消息,海都已经登上大汗宝座,开始搞两个蒙古了!
然后乌斯藏又传来坏消息,郭侃、汪德臣、刘整和俞兴四贼已经开始进攻乌斯藏,四贼兵分四路,分别攻占了西宁州、河州、岷州、保宁和雅州等地。八思巴已经派人向忽毡求救,期望忽必烈可以发大兵入藏。
不过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忽必烈现在的国策是西进而非东征。雪域高原上有什么?除了冰雪就是喇嘛,哦,现在还多了几万汉人军队,虽然不是大明嫡系的士爵兵,但是谁也不愿意去和他们交战。大家的目光,都盯着富庶的欧罗巴——虽然那里不如中原,也比不上天竺。但是西方没有强大的大明帝国,也不像天竺那么热,而且前往西方的道路比较好走。走钦察——罗斯大草原就能到波兰了。
至于西方的情况,忽必烈已经从那海那边打听清楚了。西方那边的人管自己的地盘叫“欧罗巴”。欧罗巴那边没有统一的国家,而是和中国的春秋战国差不多,大堆的小国在混战,都快碎成一地了。
而且春秋的时候还有个周天子,可是西方欧罗巴那里的“天子”仿佛有两个,一个是什么神圣罗马的“安普”,仿佛是罗马大汗的意思;一个是基督教的法王。而且这个罗马大汗和基督教的法王关系不好,两边斗了不知多少年。十几年前,上一任罗马大汗去世后,新大汗就一直选不出来。没有了大汗,罗马就是一盘散沙。现在挡在蒙古西进路上的,就是波兰和条顿骑士团。前者的情况也和神圣罗马差不多,没有一个说了算的大汗,只有一个克拉科夫公爵在当头,一个那海已经足够欺负他们了。后者的实力仿佛强一些,不过也没有什么,昔日拔都西征的时候就打败过他们。要不是遇上窝阔台大汗去世,拨都没准就当了欧罗巴大汗了。
所以忽必烈的汗庭内外,没有人认为不能打败欧罗巴,麻烦只是两个:第一是如何将忽必烈本部和金帐汗国还有伊利汗国的力量团结起来,用于西征;第二则是占领欧罗巴后要如何进行统治……这可是个叫人头疼的难题。
至少在忽必烈看来,蒙古人的短处不是打天下而是治天下。打下来的地盘治理不好,政权扎不下根才是个大问题。大蒙古失中原的原因就在于此!而且,金帐汗国和伊利汗国的情况也差不多,蒙古人的统治只是浮在表面,就是问下面的色目人、罗斯人要点吃喝女人而已。这样的统治,在武力强大的时候没有什么,一旦武力稍弱,就容易叫人给推翻了!
第736章大八旗
大殿之中,地龙热气滚动,满室皆春。刘孝元一身紫袍,玉带束腰。坐在忽必烈右首边的第一把交椅上。坐在他对面的,就是最高断事官霸突鲁。刘孝元和霸突鲁如今就是大蒙古国的百官之首了,霸突鲁的断事官前有最高二字,因此是名义上的首辅。不过在政务和制度设计上,他是无论如何都比不了刘孝元的,因而次辅刘孝元手中的实权比霸突鲁还略胜一筹。
忽必烈在御座上半倚半靠着,只穿了一件单薄的棉布长袍,长袍贴在身上,隐约显出结实的躯体。今年54岁的蒙古大汗,依旧拥有一副足以负担帝国的强健体魄。哪怕松松垮垮的一坐,就能给人一种沉雄的气度。
不过他还是非常清楚这一点,时间对他来说弥足珍贵。他认为自己的身体最多还能带兵征战十年,十年之后,他就是64岁的老人了,可不适合再上战场了。
忽必烈沉吟少顷,低声道:“……十年!十年内朕要当上欧罗巴大汗!这个时间,只能缩短,不能延长。朕的身子虽然不错,但是年过七十者古来稀有,朕能活到七十岁也就心满意足了。所以朕要在六十四岁前成为欧罗巴大汗。诸卿,你们都有何良策?”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刘孝元,如今大汗最信任的就是他,而且大汗的臣子们也都觉得他的办法最多最好。
如今,大蒙古虽然失去了中原这块沃土,流浪到了三河之地。但是刘孝元却能从四五百万三河色目身上榨出比昔日在中原所得更多的财富。
而且,四五百万三河色目,还被几十万人的蒙古和汉八旗牢牢压制。比昔日中原的汉人,还要服帖上百倍。
感受到众人的目光,刘孝元笑笑,站起身冲着忽必烈一拱手,“大汗,臣认为大汗要平定欧罗巴用不着十年,有五年便足以成功了。”
忽必烈仍旧皱眉,只是静静看着刘孝元。打败欧罗巴和平定欧罗巴是两个概念!打败欧罗巴用不着五年,有一两年就行了。而平定则是在打败之后建立起有效统治……就如现在三河之地一样。
“臣认为,平定欧罗巴的关键是大汗掌握的力量有多强大!又有多少人肯抛弃眼下的一切,并且改易其习俗,一心从龙西征。之前的拨都汗,如今的那海汗,都对欧罗巴用过兵,战场上可谓战无不胜,然而地盘却只到多瑙河下游,再也没有办法向西一步了。”
刘孝元顿了顿,才道:“究其缘由,臣认为有两点:一是拨都汗和那海汗麾下的兵马太少。拨都汗不过拥众数万,而那海汗麾下只有一个万人队。区区兵力,如何镇住数千万欧罗巴土著?其二是拨都汗和那海汗所部,皆保持游牧习俗,只能常驻草原,无法入主欧罗巴农耕之土。如果大汗想要成为全欧罗巴的大汗,那么大汗的追随者不仅要最大限度地团结,而且还要彻底改变习俗。”
“改变习俗?”霸突鲁插了句话,“如今蒙古的习俗已经变了许多!”
“还不够!”刘孝元笑道,“如今是以几十万人治几百万,以一驱十。而要入主欧罗巴,则是以一二百万人治几千万乃至上万万,是以一驱数十上百。”
“咱们可没有一二百万人。”忽必烈好奇地看着刘孝元。一二百万对蒙古人来说不是个小数目。在忽必烈失去中原之前,中央兀鲁斯加上东道四王的部民,也就是二百多万。而如今蒙古本部失去,东道四王叛离,在丧失中原和西征的过程中又死了不少。
即便加上不到二十万汉八旗,忽必烈的核心部众往多了算就是六十万。其中战士不过十几万,就算这六十万都去了欧罗巴,东征西讨是够了。可要建立统治,那是根本不够瞧的。
“是啊,咱们不过六十万人,”霸突鲁也道,“其中能办事,能打仗的撑死就是二十万。就算咱们弃了三河之地,全伙去欧罗巴,仿佛也是不够瞧的。二十万人能占多大地皮?就算全去当士爵,能管住几百万人算多的了。再多的话,可就危险了!”
现在忽必烈在三河之地实行的制度,其实是一种封建制,通常就是一户或几户蒙古爵爷管一个色目人村子,汉八旗则住在大城里面。
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人口比例就是一比十左右。这个比例当然是比较高的,不过考虑到蒙古人是外来征服者,显然也是必要的。如果一比一百分散开来,不仅很难压制色目人,而且一旦有事,蒙古人还会因为力量太分散被推翻——一个蒙古人怎么可能压制住一百个造反的色目?
所以分封蒙古士爵的办法,在欧罗巴是行不通的!
不过刘孝元却有办法。
“大汗,咱们的人不能只有六十万,得想尽办法扩大盘子。”刘孝元道,“咱们西征欧罗巴是打天下,打天下的时候人越多越好。六十万不够,得想办法弄出一百六十万来!”
怎么弄?现在生肯定来不及吧?
众人一头雾水。
忽必烈却仿佛想到了什么,眉头深皱,“刘卿,你是想扩编汉八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