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唐师 >

第68部分

唐师-第68部分

小说: 唐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明达知书达理,心怀善良,见着兄长如此落魄,心中大恸,满朝文武也是没情没意的种子,怕与李承乾侯君集等逆反贼子沾染上关系,一个个巴不得撇个一干二净,唯独太子左庶子于志宁、太子少师李纲二位,热泪夺眶,跪于圣人身前,直言自己辅佐教导不善,以致于太子妄行,替太子求情。
若无李纲和于志宁偷盗密信,东宫之事也不会提前败露,于国家于圣人,二人实在仁至义尽,并无羞愧之虞。
然李纲乃经世大文士,于志宁又是起初秦王府十八学士,二人深知仁义道德,自觉教导无方,愧对于李承乾,今日事发,师徒三人抱头痛哭,许久才拉扯开来。
李明达也不似那些个朝臣,其性聪慧,善解人意,温柔娴和,与诸多兄弟姐妹相亲友爱,见着自家哥哥铸下大错,心头疼惜,上前来安慰,自是感伤,情真意切,疼煞了人心。
圣人虽面容冰凉冷峻,心中却是柔肠百转的痛楚,奈何李承乾谋反坐实,却不得不严厉惩处,以儆效尤。
贺兰楚石与杜荷等尽皆心如死灰,唯独侯君集贼心不死,见李明达和李承乾无依无靠,遂抽刀挟持了李明达,公然与圣人对峙!
“侯君集!朕待你不薄,如何辱我至此!事到如今,尔敢不醒悟么!”
圣人声威聚下,周遭臣子军士一个个心头发颤,唯独侯君集却是镇定自若,悲怆着仰天长笑,义正言辞地为自己辩护。
“我侯君集出身卑微,多得圣主提拔培养,然从军半生,我侯君集替你立下多少大功大劳,数次三番出生入死,却仍旧比不过李靖这般的假小人!我侯君集不曾愧对唐室半分半毫,如今的荣宠,都是我用命拼杀得来的,早已还了你李家!”
“你见我出身草莽,不受待见,我又岂能自甘堕落,弱智者待时而动,强劲者却是造势而为,若我侯君集不力争奋进,又如何得到今日之高位!一切皆凭靠我双手打拼,你如何敢说待我不薄!”
李世民没想到侯君集临死还如此忤逆不道,一番话说得有根有据,似乎天下人都亏欠于他一般,真真如那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曹阿瞒一般无二!
只是李明达失落在对方手中,李世民也不敢激怒侯君集,只是叹气安抚道:“此话当真伤了朕的一番真情矣,当日兕儿遭难,辗转吐谷浑才被徐真带回来,朕早知朝中有人玩弄阴谋,欲加害雉奴(李治的小名),阴阳差错却误劫了兕儿,朕又岂不知是尔等所为!”
“然朕念了尔等劳苦,一直守候,希图尔等幡然醒悟,这才未有彻查严惩,没想到了今日,尔等仍旧这般作态,这是将朕置于何处也!”
侯君集闻言,心头顿时一震,想不到李世民早已清楚他们当时勾结了吐谷浑,欲除掉李治,却误劫了李明达的丑事,念及家中亲眷,心肝儿也就软了下来。
“圣上宽仁,是侯君集错对了主人,但侯君集一生功绩,却不容抹杀,如今我持了你女儿,你自忧心伤痛,若我身死,一家老小无人看顾,岂非感同身受?某不敢奢求苟活,只希望圣人不要累及某之家眷…”
侯君集言至于此,面容悲切,心神顿失,却被伺机而动的凯萨看到生机,双刀攻来,架开了侯君集的刀刃,将李明达给救了下来!
没了李明达做质,侯君集彻底没了生存的依仗,却是瘫坐于地,哭笑交加,状若疯癫!
李世民将李明达拉入怀中,见得女儿相安无事,这才释怀安心,其时李元昌新死,齐州还在平叛,他也没有要杀李承乾之意,甚至连侯君集之命,他都想挽留一番。
到了这个时节,当初马上争天下的那帮老人,早死的死,老的也要将死,李世民真真成了孤家寡人,对于这帮老人,他是心有不舍,却又怒其反叛,痛心难耐。
李世民这边于心不忍,自问侯君集安定有功,诸多文武却放之不过,尽皆谏言侯罪不容诛,天地难容,必杀之以振朝纲,必杀之以谢天下!
一番拿捏不得要领,李世民只有将获罪之人尽皆投入囚牢之中,以待心静,再做分晓。
这厢刚刚收拾停当,又传来消息,说是神勇伯爵府遭遇匪徒烧杀,一干家仆扈从尽皆死了个干净!
这侯破虏也是个坑害亲爹的货色,父亲侯君集为了保住家眷亲子,不惜哀求圣主,这厮却在如此关键时刻,又造下这等引祸之事来。
圣人心烦气躁,整日在书房之中沉思哀叹,遂一并将其缉捕入狱,授命三司,将东宫之事分理清晰不提。
想着大事忧心,却无人分担,圣人心中未免凄凉,将李明达召入宫中,由李明达煮起茶来,情到深处人孤独,未免多些言语,李明达多有贴心慰问,又将自己的经历倾倒出来,稍解了圣人苦闷。
只是她当时孤苦无依,只得徐真守护,虽刻意掩盖,但言辞之中却时常透露出对徐真的仰慕,感叹徐真多智善谋,若在此处,必定能够拿出个妥当的方案来。
李世民从见到第一次见到徐真,看到自己赐给女儿的铁扳指,戴在了徐真的手上,就已经明白女儿的心意,这小半年对徐真一再查看考验,也并无差池,心里未免多了一个心思。
徐真自然不晓得长安城中,一对尊贵父女正在笑谈自己的事迹,此时他正跟随着李勣,统帅九州府兵,要对齐州用强。
府兵还未到达,青、淄等州的府兵已然不听李佑调令,李佑听了燕弘亮等人之策,又传檄文至于诸多郡县,各县却不再跟从,又有人劝说齐王掳掠城中百姓,落入豆子岗为盗匪,事有未逮之际,却有仁人志士暴起。
时齐王府兵曹杜行敏密谋执拿李佑,军士多有从意,待得暗夜,杜行敏乃领军凿壁而入,李佑与燕弘亮诸人着铠甲拿弓箭,躲藏于府中以期顽抗,却被杜行敏排军布阵,将之包围了起来!
这燕弘亮也是个不知死活的自大家伙,自顾带了人马拼死抵抗,直至日头高照,杜行敏竟无法攻破。
正艰难之时,有一彪先锋疾驰入城池,正是徐真所领,将了圣人的诏书,欲孤身入见李佑,劝其迷途知返。
李佑到底是个耳根软心肠又不硬气的人,见得天使降临,念起父亲的威严,心里早已怯了大半。
徐真不卑不亢,背弓箭挎长刀,昂然而入,一干乱贼莫不敢相害,纷纷让出道路来,徐真一路来见了李佑,将圣主亲笔诏书递了上去。
李佑读完了诏书,感受李世民字里行间的恩情,涕泪齐落,心中早有了降服之意,徐真又趁机说服道:“大王昔日为帝子,今日却沦为国贼,诸多忠勇为国讨贼,更无所顾忌,若大王还不速降,当化为煨烬矣!”
徐真一语言毕,手掌中噗地跳出烈焰来,诸多齐州贼子哪里见过徐真幻术,皆以为徐真果乃宿命眷顾之天使,当即拜倒了大半!
李佑还在迟疑,却见得府外人影走动,却是杜行敏早先得了徐真的交代,命人于府外堆积如山薪草,就要将这府中贼子全数烧死!
到了此时,李佑终于心惊而妥协,却又对徐真为难道:“非我不愿出降,乃恐弘亮弟兄性命难保…”
徐真闻言,不免唏嘘,这李佑对燕弘亮的信托,竟到了如斯地步!
为避免杀伤人命,徐真当即允诺,不伤燕弘亮,李佑这才出了府邸来投降,杜行敏的弟兄多有死伤,于府中揪出了燕弘亮来,剜其眼珠投掷于地,馀皆挝折其股而杀之,待徐真赶来,燕弘亮已然死得不能再死…
(注:李纲官历北周、隋、唐,教导过三个太子,分别是隋朝太子杨勇,唐初李建成,还有李承乾,三个其实都不得善终,然史上对李纲的评价颇高,在公元631年去世,考虑到人物需要,本作拖延时日,是为了塑造一个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李承乾,大家勿怪。)


第一百零三章 为保承乾徐真挺身

九州府兵声势浩大而来,却兵不血刃而去,杜行敏抓获李佑,绕城而示众,关押于王府东厢,齐州之乱由是平定,李勣领军入城,各自抚民,一边上表奏闻,一边押解了李佑,送至长安,同党四十余人一并诛杀,吊于城头示众,其余人等既往不咎,齐州民众由是降服安定。
李勣带着徐真和杜行敏等一干有功之臣,入朝觐见,圣人不悲不喜,平了叛乱,却又少了一个儿子,加上太子之事,忧烦未消,也无甚宽慰可言,但未免寒了人心,还是授杜行敏为巴州刺史,封南阳郡公,其余诸人皆有赏赐。
这李佑性格乖张,颇为圣人不喜,朝堂之上仍旧自恃血统,笃定了圣人不敢杀之,李世民正为李承乾生死所扰,受不得李佑的气,遂以谋反之罪,贬为庶人,赐死于太极宫内省,盖因无子,国封尽除。
圣人到底宠爱太子,日夜牵挂却不得方法,如何也处置不下,遂将一干从犯作了处理,杜荷等人尽皆斩首,抄没家产,亲眷多有流放。
至于侯君集,圣人念顾多年旧功,亲至牢狱之中诀别,但言从龙多年,不忍刀笔吏辱之,侯君集回忆旧时光,悔恨难当,趁势替家人求饶,圣人一并赦免。
未过几日,侯君集授首,妻子得以赦免,流放岭南,而张亮、纥干承基等人检举有功,皆由封赏。
段瓒由于未参与过深,并未受到牵连,其父病危之时,圣人尝亲自慰问,打算封段瓒,其父却请求将官职转封叔父段志感,大抵段公有先见之明,才不使儿子深陷权争之泥沼。
及段公病逝,追赠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谥号庄肃,并陪葬于昭陵,段瓒此番也得了封赏,远离了长安。
连那贺兰楚石,都因为在受审期间,主动揭发了侯君集的罪行,而获得了赦免,谋反一案尽数清算,唯独太子之事,终无定论。
圣人将其幽禁别室,召见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特进萧瑀、兵部尚书李勣、中书侍郎岑文本、谏议大夫褚遂良等以参,然无人敢提议。
事皆明验,线索清晰,按律当诛,圣人自是心知肚明,然太子之所作所为固然使得圣人失望,可毕竟是圣人疼爱的长子,为了将其培养成合格的储君,圣人可谓费尽了心血和精力。
圣人终究是丢不下爱子,奈何圣人执法自律,总不能公然抗法,所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是也。
诸多臣子深谙这份父子情谊,然又各怀鬼胎,如长孙无忌之流,有大野心,早想着扶植晋王李治,岑文本等又看好魏王李泰,都恨不得彻底将太子从圣人心头抹去,此番一个个噤若寒蝉,不敢谏言。
徐真依稀记得史料所载,有个什么通事舍人的小官站了出来,于朝堂之上为太子求情,给了圣人一个台阶,终于保住了太子的小命。
然等待了许久,也不见那史料之中的小官挺身而出,迟疑了片刻,终于出列而奏曰:“臣位卑言轻,然心中有言,不吐则不快…”
李世民见诸多大臣无人出头,正满怀失望,见得徐真出列,顿时心头暗喜,却又强捺下来,假装随意道:“徐卿可直言无妨。”
徐真这才直起身子来,奏闻道:“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尽天年,即为善矣,夫太子之误,何尝不是教育制度所压迫,臣虽为武将,但自认朝廷当重视教育,多顾学宫,以免再次重演太子这番事情…”
徐真要给圣人一个台阶下,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坏就坏在他最后那段话,虽替太子开脱,却将罪责推到了教育上来,这般一来,诸多文臣又岂能容忍,纷纷将徐真视为无知莽夫,一言蔽之,树敌无数!
然圣人闻言却是心头安定了下来,颇为认同徐真的言论,李纲和于志宁等慌忙出列认罪,圣人当然不会迁罪,又让一干文臣拿出政策来,扶持国子监等学问之地,免得疏忽了人心教育。
诸人知晓圣人与徐真做戏,惶恐了一阵就安静了下来,是故将李承乾废为庶人,流放黔州,终于是保住了性命。
长孙无忌见有时机,又趁势举奏,言称晋王李治多有经纬之才,可主导文事,期盼圣上栽培。
这厢才了结李承乾的事情,长孙无忌就急于支撑晋王李治,诸人也嗅闻得出来,太子废黜之后,重新立储就需提上议程,这长孙无忌倒是不顾圣人心意,如此交关的时机,就开始抢占先机。
时晋王年不过二十,心性尚幼,长孙无忌多弄权术,又是晋王的舅父,其中阴暗,难免使人猜度。
岑文本和褚遂良等一干正直臣子,则认为魏王多才厚学,又宠冠诸多皇子,乃圣人最爱,宜立魏王。
遂反驳长孙无忌,称魏王自幼善学而多智,圣上尝以李泰好文学,礼接士大夫,特命于其府别置文学馆,自行引召学士,魏王泰更是著作等身,早于贞观十二年就大开馆舍,广延才俊,耗费三年时间,编纂巨作《括地志》。
此志乃地理人文风俗大作,凡五百余卷,记述贞观年间地理风物、疆域区分和州县设置,博采经传地志,旁求故事旧闻,详载各地山川物产,古迹风俗,人物掌故等等,历时三年而就,献与圣人,龙颜大悦。
圣人命人收纳于宫中秘阁,对魏王李泰的赏赐,甚至超越了太子李承乾,为之多受争议,不得不提高太子待遇,变相宠爱李泰。
若说皇子之中,论文治武功,吴王李恪与当今圣人最是肖像,但若论宠爱,无疑是魏王李泰当之无愧夺了魁。
诸多臣子之中,支持李泰者也是为数众多,甚至于柴绍之子、驸马都尉柴令武和房玄龄之子房遗爱都公然支持魏王李泰。
这些人见岑文本和褚遂良出班而奏,纷纷力挺李泰,长孙无忌这边同样毫不示弱,两厢争执不下,却是让圣人心头悲凉。
起初他想要保存李承乾,除了徐真之外,竟无一人挺身而出,一个个自保名节,可到了如今,一个个又开始为各自的人选吵闹争执,一番相较之下,让李世民颇感心灰意冷。
往偌大朝堂望下去,诸多臣子如跳梁小丑,唯独徐真不卑不亢,宁可与百官为敌,也挺身而出,为圣人保住了李承乾,虽出身卑微,但却能够设身处地为他李世民切实考虑,排忧解难。
李世民不免叹息,这还是朕当初想要的朝堂么?
念及此处,再无议事的心绪,草草罢了朝,却命人将徐真私召入了宫,这次却不是在甘露殿的御书房,而是在丹霞殿,小丫头李明达也在场。
李明达就不见徐真,见得他安然而返,莫名开怀,顾不得圣人在场,皱着鼻子娇嗔道:“这世间哪有你这等无赖的哥哥,将自家妹子丢下,回来了也不言不语!”
徐真不敢在圣人面前撒野,若接了话头,可真就将李明达当成自家妹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