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徽宗拂袖而去,大太监李彦宣布退朝,众多大臣鱼贯而出。
回到后宫后,宋徽宗直奔新建的“水月阁”。
水月阁,是为最新入宫便深得宋徽宗宠爱的李师师专门建造的。
宋徽宗与白依依假扮的李师师,白,日,宣,淫,翻云覆雨一阵之后,心情略有舒缓,似是无意的问道:“武植……你也曾与他相识,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
白依依身体微僵,如实回道:“妾身与武大官人唯有数面之缘,摸不准。”
宋徽宗冷哼一声,起身离去。
其实宋徽宗真的极为恼怒,不只是武大要讨伐金国,还有救是因为他最近才得到消息,武大居然调用了大宋境内钱庄里的银钱,入燕云大肆“挥霍”。
换言之,武大着是拿着他大宋子民的钱,在外面发展自己的势力,这让宋徽宗如何能不恼火?
不过无论如何,他暂时的确拿武大没有任何办法。
既然武大调兵遣将,大宋都没有过激的动作,其他的比如西夏、吐番等国,自然也也不敢妄动。
当然,这些都是明面上的事情,至于他们背地里都做了一些什么肮脏事情,暂时还无从得知。
第472章 强大的水军!
在各国明面上保持一片稳定祥和,背地里却全都蠢蠢欲动的时候,武大抵达了海边。
李俊还是老样子,身材高大,浓眉毛,大眼睛,红脸皮,留有铁丝般髭须,铜钟般声音。
刚一见面,他便“哈哈”大笑着先给了武大一个熊抱,然后才恭敬行礼,“参见王爷!”
拥抱表示亲近,是兄弟之谊;
行礼表示恭顺,乃上下尊卑有别。
把兄弟之谊放在尊卑前面,武大就吃这一套,极重情谊,很明显,这个外表粗狂驰骋江湖多年的老家伙李俊,是个外粗内细,极为了解武大的聪明人。
武大笑着将李俊扶起,“好久不见,长期驻扎在海边,别来无恙否?”
李俊憨厚的笑着,两只大眼睛眯成了一条细缝,很是随意的回道:“王爷,我李俊天生就是在水里混饭吃的,能为王爷解忧,是我的荣幸。”
话说的有板有眼,姿态却摆的很随意,似乎还跟以前一样,并没有因为武大成为北燕王而有所芥蒂,这就是聪明人所为啊。
除了西门庆与张良、吴刚等那几名心腹家将,只有李俊表现的最为让武大满意。
“那就好,只是辛苦你了。”
李俊瞪着他的那双大眼睛,说道:“王爷这是说的哪里话?我李俊在陆地上没什么大用,可既然王爷您封我为水师大都督,我自然要尽心竭力才是。走,王爷,我先带您登船!”
几句话,句句都说到武大的心坎了,或许换了旁人,势必要对武大暄寒问暖几句,请长途跋涉的武大先稍做休息,再登船,可李俊却没有,他心知武大既然来了,最关心的自然就是船只,所以他没有一句废话,直接请武大上船。
就这么几件小事,就足以表明李俊的为人处事是如何的游刃有余,可当大任。
武大笑呵呵的点头,往眼前哪几艘大船上走去。
其实在当下这个年月,造船业已经极为发达,以大宋为最剧。
北宋建国之初,就在京城开封设立造船务,开始叫教船务,职责既打造和修理船只,又教习水战。
后,由于水军不断扩大,金明池不能满足造船的需要,北宋政府又在宣化门外,开凿了一个大池,引蔡河水入池,造水战使用的楼船100艘,供水军使用。这些战船在后来统一江南的战争中,发挥了不少的作用。
据《宋史太祖本纪》记载,宋太祖在位17年,前后15次“幸教船务,观习水战”。可见朝廷对此足够重视。
但随着统一战争的结束,造船务的职责转变为掌控舟楫和漕运事物了。官府在主要河流沿岸设立的官船场,也成了主要制造漕运船只和官府座船的场所。
北宋官船制造有严格的定额控制,据《宋会要辑稿》记载,至道末年,官船定额为3237艘,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以后,全国漕船定额为2854艘。
但是,在贾伟节在担任江淮发运副使时,为附和蔡京,擅自造船25000艘,供花石纲专用,从江浙运太湖石和奇花异木取悦蔡京与宋徽宗。
不过无论如何,如此强大的数据,也足以表明当下造船业的兴盛。
而如今武大命李俊所修建的船只,在规模上短期之内肯定没法与大宋相提并论,但在质量上却更上一层楼。
原因很简单,李俊虽然是水师大都督,但他指挥的是水师,造船的另有其人,乃是以墨家工匠为首,以武府工匠为辅的大批工匠亲自建造。
武大好歹也是墨家巨子令牌持有人之一,墨老给他提供了一定的墨家子弟,调派一批工匠还是可以的。
这些巨型作战车船,长30丈,有42个车轮桨,另旁设8轮,每轮12楫(叶片),十分轻捷。
每艘船需要水手106人,可载军卒500人,载重量八百多吨,堪称海上“巨无霸”超越了当下所有船只的载人人数。
但,船只在水中,并不是巨大就足够的,最重要的还要具有绝对的稳定性,特别是船上有那么多高大的楼阁,头重脚轻,所以为了保证船只在水中不会倾覆,从甲板到船底,密密摆放着桌面大的铁铸圆板块压重,保证船不至倾侧。
除此之外,船只强度也有所提高,不但安装龙骨撑起船底,还在两舷装设“大腊”(比船板厚的木材,类似现代船舶的护舷材)夹持全船,并钉入排钉,使船只能抵抗风浪而不松垮和断裂。
在这个年月,是没有发动机的,所以为了保证如此巨大的船只有足够的动力,船舶所使用的舵是适合全船航行于水浅和弯曲河道的平衡舵。这种舵的舵叶面积有一部分在舵杆之前,转舵既能轻捷省力,又可改善船舶操纵的灵活性。同时,这种舵的舵柄可以升降,当航道水浅时,可提控舵的铁链将舵升起,以免舵叶插入河底泥中,当航道水深时,可使舵下降,以提高舵的效力。
而且,在桅杆和底座之间有一个可以转的“转轴”,用于桅杆的起落,既节约人力又较安全。
这些都是船只的基本构造,而其武器系,统的革新,则更是让武大啧啧称奇。
每一艘巨大船只上,都装备了三弓床弩。
三弓床弩,又称“八牛弩”,箭矢以坚硬的木头为箭杆,以铁片为翎,世称“一枪三剑箭”,床弩也可发射“踏橛箭”,发射的时候蔚为壮观,箭支有如标枪,近距离发射可以直接钉入到城墙里面,齐射的时候,成排成行的踏橛箭牢牢地钉入城墙,攻城兵士可以藉此攀缘而上。
这玩意其实就是攻城弩,但不是普通的攻城弩,而是隐族改良过的,当初武大被围在三道口,隐族便是用这种改良版的攻城弩,大破辽军,非常厉害。
这些八牛弩本来需要6个人操作,每次只能连射3发箭矢,射程最远600步,而现在仅需两人便可以操作,一人观望瞄准,一人发射即可,而且每次可以连发6枚,最远破1000步!
这也就意味着,再装备上震天雷与猛火油,敌船一旦进入射程,武大便可以直接将敌人消灭在路上!
第473章 北上与南下!
除了这些巨大的船只之外,每艘巨船还设有六艘“护卫舰”。
看这个名字,就知道是武大取得,事实上包括这些小船也是武大要求的。
这些护卫舰就普通了一些,长10丈,宽1丈8尺,船底厚1尺,10橹,水手42人,可载甲士200人。
不过这些护卫舰与普通意义上的不同,武大设立护卫舰的原因并不是让它们保护巨船,而是负责物资后勤保证都一系列的事务,最为重要的任务,则是万一巨船被击中,出现不可敌的险情,巨船上的兄弟们可以登录护卫舰逃生。
虽然巨船来之不易,且造价极高,但还是那句话,武大不在乎这些死物,没了再造便是了,无非就是钱财而已,兄弟们的性命最重要。
无论是巨船还是护卫舰,皆是由隐族墨家工匠指挥下亲手完成,布满机关术,大大提升了船只的性能与可操作性。
武大正在表示一些震惊的时候,从远处海面上突然驶来两艘巨船,一些十二艘护卫舰。
这让武大愈发的震撼了,他本以为水师才刚刚组建数月而已,没成想居然已经初具规模。
李俊有些骄傲的说道:“第一艘巨船成型之后,我们全力以赴,前后一共打造了五艘巨船,三十艘护卫舰。王爷,我们脚下的这艘,是最新完成的第五艘,其余四艘已经在海面开始试航。”
武大两眼一热,追问道:“结果如何?”
李俊洋洋自得道:“没的说,劈风斩浪,不在话下,并没有因为巨大的体型而导致速度和灵活性有所下降。”
武大强行按耐住立刻亲自出海的意动,沉吟了许久,眯着眼问道:“巨船没问题,那么护卫舰如何?”
李俊豪迈的大笑着拍着胸脯,意气风发!
“王爷放心,护卫舰的体型小,速度比巨船更快,灵活性也更高,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是的,除了巨船之外,武大更在意护卫舰,还是那句话,护卫舰关系着兄弟们的生死存亡,绝对不能马虎。
武大思索了片刻,突然吹了一记响亮的口哨,抬起了左臂。
下一刻,一只极为神骏的雄鹰,自高空中呼啸而至,落到武大的胳膊上,把李俊吓了一跳。
这只雄鹰,是张青送给武大的,本是一对,一公一母,一只跟着武大,而另外一只则待在城主府,为西门庆与武大传递消息所用。
武大命李俊找来毛笔,奋笔疾书,一个大字跃然纸上,
“动!”
尔后,武大将布条绑在雄鹰的腿上,轻轻抚摸着它的羽毛,淡淡说道:
“去吧。”
雄鹰展翅高飞,在半空中围着武大盘旋了片刻,尔后发出一声响亮的鹰啼,急速升空,化成一颗小黑点,往北燕王府而去。
武大望着李俊,吩咐道:“传令水师,调遣精锐水手,静候军令!”
李俊两眼炙热的看着武大,他等这一刻已经等了太久,以前全部都是其他五大都督在陆地上横行,没有他的用武之地,如今,他的水军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
李俊坚信,他一定会让天下人大吃一惊,一鸣惊人!
“末将领命!”
……
在水师秘密调兵遣将的同时,其他五大都督,在整个燕云境内开始整兵,抽调精锐,组成大军,云集燕京城。
又是七日后,燕云经略使西门庆,拿着北燕王武植的令牌,代为下令,封镇东大都督晁盖为北方行军大总管,亲率五万大军,自燕京出发,沿辽国东海岸,一路北上,讨伐金国。
辽国喜不自禁,下令辽国边军只要做好各自的防卫工作即可,不可阻挠燕云大军。
当然,也不准让燕云大军扰民,或者试图侵占辽国州城。
事实上他们想太多了,燕云大军行驶速度虽然显得略微有些缓慢,但进入辽国境内之后,根本不曾有过任何不妥的举动,更莫要说是扰民了。
燕云大军开拔,虎狼之师气势汹汹奔赴战场,天下皆惊,全都将目光对准了金国。
无数人都想知道金国的下场,但更多的人却想打探一下辽国到底付出了何等代价,居然能说动燕云出兵相助,当然,他们更想仔细看看,凭借武力自立为王的武大麾下人马,在这种正面战场上,到底能发挥出何等惊人的战斗力。
当天下人的目光都注视在燕云五万大军之上的时候,没有任何势力注意到,北燕王武植麾下有几个精锐大营,来到了营州以东的沿海区域。
出身梁山的林字营、火字营以及山字营三大营,已经跟随晁盖自陆地上奔往战场,故,赶来沿海的,是青焰营、双枪营、轰天营以及赤羽营,十三鹰以及武府家将也来了一批人,但人数很少,大多数需要停留在燕云境内,配合镇中大都督武松,坐镇燕云。
换言之,此次讨伐金国的主力,无论是晁盖在陆地上率领的人马,还是准备自海路上偷袭金国的人马,其主将以及骨干,全部都是老板水浒传榜上有名的108好汉。
武大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当下这个年月,诸国对领海的概念还十分模糊,镇东大都督晁盖麾下的人马相对于其他大都督相比,比较清闲,再者说,这里面也掺杂了武大的些许私心,他就是要让在历史上被定性为反贼,归顺大宋后也不得善终的梁山好汉,平定金国,声震天下,永留青史。
四大营,各自五百精锐人马,登船,在浑江龙李俊的亲自率领下,燕云水师开拔,四艘巨船,一十六艘护卫舰,陆陆续续深入海域,一直等到确认陆地上的人看不到他们的时候,才开始转舵北上!
而武大,则带领部分武府家将以及十三鹰,在另外一批水师水手和甲士的护卫下,登上最后一艘巨船,紧随其后,深入海域。
不过,到达海面深处之后,他们并没有北上,反而是全力前进,南下!
南面有大宋,南面有阳谷,南面有兄弟,南面有家,有武大被束缚在阳谷许久的……家人!
第474章 兵分三路!
笼统来说,武大自立为王之后,首次对外战争,是兵分两路,一路是水路,一路是陆路,亦或者可以说是,一路北上,一路南下。
但确定的说,却是兵分三路,而且最后一路方是此次军事行动的最主要目的。
整个燕云境内,五大都督兴师动众,抽调精锐,以晁盖麾下三万人马为主力,并携带“林、火、山”三大营,组成五万人马,浩浩荡荡从陆路上杀向金国,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此乃第一路;
第二路,李俊亲率水师,坐船北上,机关术加上震天雷以及些许猛火油,当可谓是武装到牙齿,再加上陆地战斗力非凡的四大营,偷偷摸摸沿海路北上,偷袭金国,前后夹击,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