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明官 >

第126部分

大明官-第126部分

小说: 大明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下怎么会有这样敢想敢做的少年人!陆大人很有种“天亡我也,非战之罪”的感触。(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九章 回乡记

    盛夏时节,江如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一叶扁舟缓缓地行驶在新安江上。淳安县生员方应物懒洋洋的坐在船头,心情格外的平静。

    如今杭州城那边事情大体上已经了结,在新巡抚王恕雷厉风行的快刀斩乱麻后,三个方面大员齐齐遭了处分,不过有去有留。

    前左布政使宁良因为年过六十,朝廷出于优容老臣的考虑,没有发配边荒,直接勒令宁良致仕并抄家罚赃,另外三代内不得参加科举。虽然保住了性命和自由,但名声全毁了,家族前途也基无望。

    前右布政使陆辰因为匿情不报、私相授受、制造事端,被调离到贵州署理右布政使,品级不变但形同贬谪,这还是万安力保的结果。

    前按察使朱绅因为断事不明,虽勉强留任但品秩俱降一级,据说这是王巡抚出于稳定局面的考虑,才将三大员中过失最小的朱大人留任了。不然一省藩、臬两衙门中三个方面大员集体滚蛋,未免震动太大。

    方应物还是没有去拜见王恕,这是避嫌,所以完成任务后他便离开了杭州。反正明年是乡试之年,那时还要重至杭州的。

    方应物暗暗琢磨过,有王恕这门便宜亲戚当巡抚,说不定有作弊机会,正可谓两全其美。当初运作王恕来当巡抚,未尝没有存着这个私心。

    虽然王恕此人公正清廉、从不徇私,但好歹是能打上交道的。只要能接触到,那就可以慢慢想办法、钻空子,总比一个完全没关系、连交道都打不上的人来当巡抚要好

    却说此刻船只已经进入淳安县境内,游子归乡,方应物心里说不出的舒坦。

    江风拂面。他一时将纷纷扰扰的凡尘俗事忘得一干二净,尽情享受此刻的清爽时光。其实不仅仅是心理作用,主要还是因为海拔较高的山区比较凉快

    转眼间,那熟悉的渡口进入了视野,船夫恭敬的对方应物道:“小相公,前面就是青溪渡了。”

    上了码头,穿过三元坊,便来到了县城南门处。当然,所谓南门也不过是一道栅栏门。

    方应物站在南门想了想。便向县城东南而去,他要去项成贤项公子家里借宿一晚。这次到了县城,方应物打算先顺道拜访一下知县和故旧,然后再回花溪去,所以要先找个地方借宿。

    当初在淳安时。方应物与来自县东的锦溪洪松、项成贤两人最为交好,也在项宅住过几次,这次自然还去项宅了。

    不过到了项宅门前,却见在铁将军把守下,大门紧闭不开。门前台阶上多有灰尘,仿佛很久没住人了。

    向左邻右舍打听过,原来这项大公子早被家人捉回锦溪老家。去闭门读书了,所以县城这处宅子便空着。别说项成贤,时常与项成贤同进同出的洪松也回了锦溪读书去。

    这两位好友都不在县城,小小山区县城里也没有什么旅舍。而且方应物这穿越者又没有望门投宿去陌生人家的习惯,于是今晚没有地方住了。

    最后他只好绕去了西门外贺齐老爷庙里,找庙祝借了一间小小屋子。安置好自己的行李,方应物就向城中县衙而去。

    对于这条路线。方应物可以说是很熟悉了。当初几次考试、几次去县衙,都是从这条路上经过的。这次重回故里。重走这条路,方应物就发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

    在他记忆里,西门外有四座进士牌坊,向世人昭示着县西诸乡里的人昌盛。其中有一座还是他生母那边胡家的,好像是外祖父的兄长,名讳胡拱辰的。

    但此刻方应物站在西门外大道上,赫然发现牌坊变成了五座,比记忆中多了一座。而且这座新牌坊比前四个更高、更宽。走的近了,新牌坊上面有几个大字清晰可见——解元进士坊。

    这分明就是为父亲新立起的牌坊!方应物站在牌坊下,心头涌起一阵自豪感,还有一点幻想。如果自己有朝一日也能荣登皇榜,那么是不是又要多出一处“父子进士坊”,几百年后也被后世人所研究仰慕?

    县衙里胥吏几乎都认得方应物这个令他们还记忆犹新的风云人物,所以没人阻拦他。方应物得以毫无阻碍的从大门、仪门一直绕过大堂,走到了后堂庭院门口。

    今天不是审案日子,汪知县就在后堂处理公务。门子禀报过后,便引了方应物进去。

    汪贵汪县尊是成化十一年的三甲进士,并于当年被任命为淳安县知县。到去年也就是成化十四年,正好满了三年任期。赴京接受任满考察后,汪大人继续担任淳安县知县,所以现在是他的第二个任期。

    “老父台近来可好?”方应物问候道。

    再见到方应物,汪知县心中万般感慨。这一年多来,方应物这还没入官场门的少年人,在官场上似乎远远比他风生水起。

    在京城述职时,耳闻过方应物救父的故事;在邸报上,依稀看得出方应物献上边策的功业;更不用说最近的省城大地震,浙江的官员谁不惊愕?

    两年前第一次见到方应物时,他不过是个风雨飘摇的小生童,还需要通过献上“衙斋卧听萧萧竹”来对自己进行拍马。

    而眼前的方应物,仿佛完全是另一个人了。听说新巡抚与他关系匪浅,说不得要与两年前反过来了

    当然,汪大知县还不是极其没品格的人,不至于为这点渊源便能卑躬屈膝。但他在心态上确实无法摆出父母官上位者的架子了,几乎与方应物平等相待。

    没什么营养的谈了一个时辰,方应物看看礼数已经尽到,就主动告辞。除此之外,县城里没有其他值得拜访的人了,商相公也不在县城中居住,须得另择时间专门去拜见。

    当夜方应物便住宿在西庙破屋里,一如当年从花溪村落中赴县城考试、打官司的时候。

    到了次日,方应物起身踏上了回花溪的山路。午后时分,先到达了下花溪村,然后路过中花溪村。

    等他进入家所在的上花溪时,远远地便望见了村口也竖起了一座新牌坊,虽然没走近,但方应物猜得出这必然还是为父亲立的。

    方应物这花溪名人归来的消息早已经传到了村中,登时从村口涌出百十人迎接,男女老少皆有。若非正值农时,只怕人会更多。

    没有别的意思,单纯就是围观看热闹而已,闭塞山村里的乡民难得有什么娱乐活动,围观一下据说将来能当官老爷的大人物也是一种乐趣。

    方应物没想到自己回家会引起同族这么大动静,只能苦笑几声,对领头的族长方逢时兼花溪里长道:“小子真是惊扰到族亲们了!”

    方族长笑眯眯的与有荣焉,摆手道:“小相公净说这见外话,实在显得生分了!”

    方应物看了看人群中,没有发现王兰身影,想来是因为害羞,所以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下出来迎接罢。

    人群交头接耳簇拥着方应物回到自家宅院,一切与离开之前几乎一模一样。

    方应物打开木门,入眼便看到院中大树下立着一位柔美女子,激动地朝着自己这边张望,不是兰姐儿又是谁?

    在旁边陪同的方族长伸出脖子,也瞧见了因为情绪激动而脸色通红的兰姐儿,便很是知趣的重重咳嗽一声,对人群挥挥手道:“你们散了散了!不要碍着小相公说家里话!”

    见乡亲们嘻嘻哈哈的走掉,方应物对方逢时拱拱手道:“得空再去拜见族叔。”“不急不急,你先歇着去。”方族长说罢也走了。

    方应物目送方族长离开后,关了门扉,转身向院子中走去。他才走到兰姐儿身前,正要开口时,却听见“哇”的一声,她捂住脸痛哭起来,豆瓣大的泪珠子一滴一滴砸在地上。

    从二十世纪穿越而来的方应物虽然上辈子不是什么情圣,但在这民风还算保守的世道里,凭借胆大皮囊好会抄袭几个优势,也算是泡妞高手了。当然为了维持君子形象,实战还是比较少的。

    不过面对哭到一塌糊涂的女子,他还是全无主意,这种真正考验技术含量的时候,可不是胆大皮囊好会抄袭就能解决得了。

    方应物叹口气,一年多前在常州仓促分开,然后整整一年毫无音讯。虽是不得已为之,但确实也让她委屈了。

    想来想去他只好很朴实无华的说:“别哭了,我这不是回来了么?又不是真扔下你不管。”

    可是毫无效果,美人继续哭着。方应物很诚恳的问道:“兰姐儿你要怎样才不哭?”

    泪珠儿继续砸着地面,方应物苦恼万分,又靠近了几步,打算替兰姐儿拂去脸面的泪水。忽的闻到一股似熟悉似陌生的体香,立即勾起了方应物的心头火。

    冲动起来的方应物下意识抄起眼前这具浓纤适度的女人身躯,将兰姐儿拦腰横抱,朝着屋中行去。

    兰姐儿的哭声戛然而止,她对这个分别一年的怀抱有感到有些生疏,很不好意思的扭动了几下。低声道:“这大白天的”

    这个方法似乎挺有效嘛,方应物惊喜的想道,一边用脚踢上了屋门,一边调笑道:“小娘子你接着哭,不要停。”

    ps:  大家中秋过得怎么样?有没有好好陪伴家人?这两天时间不多,明天就清闲下来了,看看一天能写多少。



第二百章 绿蓑烟雨溪边客

    方应物这久旷之身,与自家小妾胡天胡地一下午。到傍晚时候,躺在床上动弹不得,只觉头晕眼花、眼冒金星,好像大病初愈一般。

    这也怪不得别人,他本来就长期旅途十分劳累,今天中午又没有进食。而后进了家却色迷心窍的上床鏖战一个时辰,身子不彻底瘫软掉就见鬼了。就连他这晚饭,也是王兰坐在床头,一勺一勺喂食的。

    一直躺到第二天的日上三竿时分,方大秀才堪堪缓过劲来,已经可以下床活动了  。也亏得年轻底子好,休息了就恢复得快。

    方应物溜达着来到后山,举目望去,在清幽寂静的树林中,自己那用来装风雅的小木亭还在。只是颜色更旧了几分,看起来有些古朴模样了。

    而在小木亭周边,却严严实实的扎了一圈篱笆,阻碍任何人靠近小木亭。这大概是族亲们的善意,为的就是尽可能保护小木亭不受损坏。

    方应物又一次哭笑不得,乡亲们的好意他是心领了,但这圈篱笆也确实够大煞风景,坏掉了整体审美。区区一个山间木亭又不是名胜古迹,就是损坏了也不影响什么。

    方应物用力将篱笆分开,辟出条仅供一人进出的缝隙,然后进入亭中,拂去尘土,靠柱闭目静坐。

    虽然当初修建这小木亭是为装逼之用,最终实际也没用上一两次。但不知怎的,方应物坐在这处深幽环境里,感到格外的心境清明。

    神游物外。无拘无束,他想了很多。既想了这一年多来的经历,又想了今后的事情。

    下面最重要的就是明年八月的乡试了。这是科举考试大三关的第一关,也是淘汰率最高的一关。而且从乡试开始,科举考试才实现了正规化和程序化,不会再有那种大宗师看谁顺眼就当场录取谁的可能性了。

    所以方应物知道,接下来一年,要认真读书和复习功课是必须的,容不得偷懒和轻忽。

    不过读书是个长期的事,眼下当务之急还有几件事要办的。一是要尽早去拜访商相公,无论于情于理都宜早不宜迟。

    二是去县学报到。顺便见见教谕也不知道教谕换人了没有。想他自从考中秀才成为县学生员后,就没在县学上过几天学,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所以要回县学读书,哪怕做做样子也要去一去,不然作为一等廪生若丢了解额,那就太傻眼了。

    要知道,淳安县秀才有百十个,但能参加乡试的名额只有三十个,谓之解额。这还是商相公当首辅争来的福利。不然就凭淳安这山区小县的人口数目,能给二十个名额就不错了。

    不知不觉,方应物在深林小亭中坐了一下午,眼看日头西斜。这才伸个懒腰,起身回家用晚膳去。

    又休息了两日,方应物便出了花溪。去县南芝山拜访商相公。先转道县城南门外,然后从这里渡过青溪。其后继续南行。

    当他远远望到村落门口的三元及第牌坊时,没有继续向村子里走。而是转向朝着另一边山岭上而去。

    前文提到过,商相公晚年娱情开了个倦居书院,专供族中子弟读书。而这书院是建在村边山岭上的,为的就是远离喧嚣人群,可以安静读书。所以进村就是走冤枉路,知道状况的都像方应物这般直接去山上。

    等他到了倦居书院大门处,遍听见从里面书堂上传来琅琅读书声音。方应物又来到书堂门口,朝里面看了看,却见带着生童读书的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先生。

    这很令方应物惊讶,他方才一直以为是商相公在书堂里带着生童们读书,却没料到另有其人。

    这书院是商相公为了打发晚年时光而建,怎么会有别人跑来教书?而且此人看起来十分陌生,不知是从哪冒出来的。

    方应物正在琢磨时,那先生也瞥见门口有外来访客,便放下手里书本,走出来拱拱手道:“这位朋友,有何贵干?”

    方应物还礼道:“在下花溪方应物也,有幸入得商相公门墙内聆听教诲。今次外出游学归乡,前来拜见商相公。”

    不知为何,听见方应物自报来历后,那先生脸色忽的冷淡下来,“商公眼下不在书院中,这位朋友你请回罢。”

    方应物连忙问道:“商相公去了何处?何时归来?”但那先生闭口不答,转身回到书堂中,继续教导起一干生童,只是不在理睬方应物。

    方应物心下纳闷,此人明显是对自己有怨气,可是他打破脑子也想不出自己曾经得罪过此人。

    或许是自己得罪过的人里,有和他沾亲带故的罢,方应物心里只能如此解释道。但是想来想去,也想不出具体缘故。

    既然商相公不在,方应物也只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