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一品富贵 >

第320部分

一品富贵-第320部分

小说: 一品富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国有追兵去了河南,那是追击曹彬他们的,在金台屯道上,辽国若想对付这群民夫,必须再度分兵渡河,可现在民夫人人手中有宋九发的武器,分得少未必管用,分得多,就是将这些民夫击毙,又有何益,宋人不是辽国人,人人皆兵,这些民夫是成年人,未经训练,除了苦役外,无法转换为战士了,就是转换了,也必须经多年训练,然而若此,宋朝百姓还少吗?甚至因为分兵太多,可能是宋九有意的布置,将他们当成弃子,好自己顺金台屯突围。
    到现在未听到符昭寿传来恶噩,想来快抵达白沟屯了,若是不顾辛苦,再赶几个时辰,就会到达雄州。但也验证了宋九的猜测,辽国有追兵在金台屯道,若是耶律休哥分出一支兵力会合,那么无论山道对宋军多么有利,也会活活堵死在这里。
    还是死路!(未完待续。。)

第四百十三章 铁血之路(十三)
    外面辽兵的呐喊声无比的聒噪。
    宋九与九员大将拧眉苦思。
    宋九忽然说道:“不行,不能走金台屯道,还是走白沟道。”
    “宋公,那……”
    “史将军,听我说,我马上派信使请求后方,向遂城增兵,那怕没有兵,也要虚张声势,而我们在这里最少必须坚守三天时间以上。这不仅是给我们生机,而是给后方所有防线上的将士,正在逃跑的兵士,以及百姓生机。不然辽军乘胜南下,整个边境生灵涂炭。在这三天时间内最少后方能在遂城实现虚张声势的目标。明天上午,我们一边防御,一边沿着岐沟关城池与大营,顺着河边建设一道更牢固的扁平防线,随后杨将军,你率八千骁卒,带着所有的壮丁弓箭手以及伤员与兵器与五六天军粮,撤向金台屯,在金台屯构建大寨,将辽军防御住,然后让弓箭手与壮丁以及伤员在你们后方,先行撤回。四天后,你们也立即撤回去。”
    不过宋九想到了陈家谷,于是又说了一句:“尽量以骑兵为主。”
    “喏,”杨业大声答道。
    未必他去金台屯会更安全,并且任务很重。
    “行吗?”刘知信狐疑地问道。
    应当是一个好计划,特别是将弓箭手与壮丁转移掉,他们连乡兵都不如,毕竟乡兵经过一段时间正规训练,一旦撤退时,十之**如耶律休哥同萧燕燕所说的那样,不战自乱。
    当然。他们现在这里还会起一点作用的,能站在后面放放箭。反正从涿州城中转移回来的大部分武器,在宋九安排下。还在宋军手中,并且岐沟关城中也有部分武器。这些武器不用掉,以后也丢给辽国人了。
    但不会那么简单,现在终于所有人不得不承认耶律休哥本领了,甚至有许多人都对他产生了畏惧。
    第一个耶律休哥会不会识穿?
    第二个就是耶律休哥不识穿,吸引一部分兵马前去金台屯道,然而主力军队还在,这四程道路有足够时间让辽国反应过来。况且三天防御战,又会产生大量伤兵。他们必将拖累行军速度,也就是逃跑的速度。
    “没有办法了,对手是耶律休哥,兵力又远胜于我们,只好赌!”
    ……
    第二天,本来以为即将发生一场苦战的,可是辽军攻击力并不强。
    这里面肯定有什么阴谋诡计了。
    但暂时让宋九松了一口气,继续让兵士轮流休息。夜晚辽军的骚扰,虽伤害不大。然而却严重影响了士兵的睡眠。然后又在后方挖了一道新的工事。
    关城里所有的粮包一起搬了出来。
    这些黄澄澄的粟米,白哗哗的大米,从后方一点一滴的运来,仅是运输消耗费用就是它平时售价的十几倍。现在却当成了泥袋堆放。
    然而没有人关心了。
    甚至有的辽军攻破第一道第二道防线后,将辎重车与粮草搬回去,正好成了他们的口粮。也没有人关心了。
    中午时分,杨业挑选出八千兵马。带着壮丁与弓箭手撤向金台屯。
    “杨将军,切记。坚持四天后,无论前方发生了什么,立即向遂城撤退。”
    “宋公,”杨业跪下。
    “起来吧,”宋九看着一队又一队人马踏上浮桥,眼光平静,不管未来如何,最少近四万民夫,一万六千多名壮丁与弓箭手,四千多名伤员,基本平安返回了。
    在这时候,余下的宋朝兵士心神都有些恍惚,于是耶律休哥果断地组织主力军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宋九喝道:“杨将军,走。”
    杨业拨马离去。
    宋九又喝道:“传令,放弃第一第二道防线,往第三道第四道防线撤退。”
    又是一番血战,宋军终于撤到第四道防线,兵力压缩在一起,终于牺牲了无数将士,将辽军击退。
    然而这一退,前面两道防线全部丢给了辽军,粮车墙推到大军后方,壕沟推平。宋军全部压缩到拒马河边这个扁长的区域里,那么辽军骚扰会更加得功。
    太阳落下又升起,到了第二天,辽军攻击力又缓了下来,然而在换班时又发起了一次猛烈的攻击,将最后一道防线也撕得七零八落。然后在吃晚饭时忽然再次发起一次猛攻。然后到夜间又突然发起一次强烈的夜攻。
    这种不定时的猛攻,挑动着所有宋军的神经,也一点一滴地将士气削弱下去。
    好在后面传出两个好消息,三万九千余民夫与数千名伤员成功抵达雄州城,在向后方继续疏散。杨业也到达金台屯,如宋九所料,与辽军发生了一起短兵交接后,因为宋军士气悲壮,加上杨业的英勇,将辽军击退。然后杨业成功地在金台屯构建了一道防御阵线,壮丁与弓箭手以及第二批伤员向遂城平安地转移。
    第三天,最重要的一天开始了……
    ……
    开封还不知道前线的恶化。
    潘美将应州与朔州的一些将吏与耆老送到京城。
    赵匡义召见。
    其中一个长者说道:“久陷边隆,有粟不得食,有子不得存养,不想到余年重睹日月。”
    赵匡义感慨万千,赐以衣服冠带。
    实际这些归顺的汉人对赵匡义多少产生一些误导作用。
    两国开战,边境的百姓最苦,不仅是辽国边境的百姓。也有一些汉人想投奔宋朝,但不是多数。
    想要燕云汉人向往宋朝,还是宋九在宫中说的话是最正确的,第一个宋朝要努力内治,使百姓富裕,安居乐业,第二个就是狠狠地打击,使整个燕云地区残破,那么汉人便会认为辽国不能保护他们,反过来就向往宋朝了。
    这两者缺一不可。
    军事强大,内治不行,不能使燕云汉人归心,毕竟在韩德让协助下,辽国越来越重视幽州汉人的生存了。
    内治强大,军事弱同样不行,因为燕云汉人认为宋朝不能保护他们,是弱小国家,不会认可。
    如果听这些老者拍马屁的话,后果会很惨的。
    不过赵匡义仍然很高兴,只是他忽然想到了宋九的那封长奏,心上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些百姓刚送出宫,王继恩带着刘全圭进宫。
    “陛下,败、败了。”
    雍熙北伐开始,王继恩去了易州调拨粮草,不是粮草在易州,而是易州离前线近,呆在易州可以以最快速度观察到战场形势,再根据情况下达粮草调动命令。
    但在宋初,赵大赵二对太监防范很严,曹米崔三人资格有多老,因此王继恩呆在易州成了空气人。
    曹彬岐沟关兵败,王继恩迅速逃到雄州,正好遇到了刘全圭,于是将他带到京城,事态严重了,还有一部分原因,曹彬让王继恩消失,也让王继恩不满,因此抢先来京城报告前方消息。
    两人几乎是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地赶到了京城。
    “败了……?”
    刘全圭忽然大嚎起来:“陛下,救救宋公吧。”
    他是最早撤离的一批人,但不是撤离,而是命令后方布防。后面发生的情况他不知道了,然而看到辽军越来越多,甚至小皇帝来了,太后来了,宋军现在兵马不少,可是三军大败,士气低落,离后方又很远,一百多里的后退之路,无疑会成为一支死亡之路。
    “快说说是怎么一回事。”
    “郭二死了,王枕死了,大黑死了,死了好多人,拒马河都一度让死尸堵塞,战场上躺满了死尸,宋公受伤了,宋公杀人了,杀了三个敌兵……”刘全圭说完后又泣不成声。
    如果潘美与曹彬杀三个人不稀奇。
    但若换赵匡义、赵普、王安石与司马光在战场上亲手杀死三名敌人,那会造成什么样的轰动?
    可是谁都不想要这个轰动。
    王继恩道:“陛下,还是让奴婢来说吧。他是河中坊人氏,因为素性勇敢,让宋相公挑选出来做门客侍卫,曾陪宋相公去过辽东,这次又陪宋相公去了前线,一直呆在宋相公身边,对前线情况比较了解。”
    然后他根据一路上从刘全圭嘴中听来的消息,经过加工后一一禀报。
    可能与事实略有偏差,但大约经过都说了出来。
    “陛下,救救宋公吧。”
    赵匡义却不能回答。
    军事上是他的短板,可他也是一个高智商的人物,听了王继恩禀报,也迅速判断出宋九用意。这是用生命在为后方兵民赢得一份生机,尽管他仍然不知道宋九在那种情况下,如何将一万多兵士组织成型,发起冲锋的。好象史珪、杨业、符昭寿与刘知信各部并不在一起。
    赵匡义当然想救,不仅是宋九,几万民兵,还有五万多禁兵,那是最精锐的禁兵,可是怎么救?王刘二人从前线回来,再到诏书送到前线,有这时间,黄花菜早凉了。况且就是来得及,前线是什么状况,有多少兵马逃出来,有什么将领逃出来,那些人可用,现在不得而知,如何下诏书?
    忽然他身体摇摇欲坠,王继恩连忙将他扶住:“陛下,陛下……”(未完待续。。)

第四百十四章 铁血之路(十四)
    又是一个傍晚,晚霞似是在天空涂满了鲜血。
    两天多的苦战,再度倒下了两千多名宋兵,还有近千名宋兵受了重伤。
    然而这不是最可怕的消息。这几天看到太多太多的死亡。
    最可怕的消息是斥候带回来的。
    宋九猜对了一半,看到杨业在金台屯,辽军也有些急了,从侧面调出许多军队,攻打杨业。然而这时候杨业手下八成是骑兵,而且个个都是哀兵,加上杨业十分强悍,虽中了两箭,仍身先士卒,在杨业带领下,辽军又被杀退,若非宋军困乏,此役说不定会取得一场辉煌的大捷。
    这两战更坐实了杨无敌的美名。
    面对这个杀神,辽军怂了,惹不起就不惹吧,大军徐徐向东北方向赶来,沿途又有陆续的援兵抵达。
    用意很简单,逼向岐沟关河南,将河南占领,宋军就会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然而辽军却做了一个奇怪的举动,从金台屯到岐沟关并不远,他们速度却很慢,到了傍晚时分,离拒马河还有二十几里路,似乎有意放宋军一条生路。
    东面有路,白沟道是大道,而且是最近的道路,逃吧。
    萧燕燕与耶律休哥会有这个好心么?
    郭守文,范延召,史珪,杨延昭,田绍斌,刘知信,李继宣,呼延赞八名大将个个都是能征善战之辈,即便“小人”史珪也是一个成名已久的老将。
    可此时个个都不作声。
    当然耶律休哥不会有这么好心,这是耶律休哥将金台屯生生切断。逼迫宋军走白沟道。防止围得太急了,宋军狗急跳墙。让辽军伤亡惨重。甚至人家这几天就象没有看到拒马河上的浮桥……
    这是阳谋,马上撤退。可以想像,在白沟道上耶律休哥肯定布下了一个大口袋,准备将宋军装进去。
    若还是不撤退,那么到了明天,可以抽调更多军队到河南,将宋军包围。当然,宋九不可能在这里坐以待毙了,那么只有一个结果,求救。耶律休哥便可以从容地围点打援,扩大胜利果实。一旦围住,这几万兵马早晚还得崩溃,甚至自动崩溃。
    “耶律休哥……”郭守文苦笑道。
    宋九说了多次,不可小视这个人啊。然而还有许多宋将在边境陆续胜利后,再次得意忘形。
    可现在呢。
    呼延赞道:“管他们,撤吧,不就是一百来里路吗,杀吧。”
    “那就退。”宋九苦笑道,他原计划还是白沟道,但现在走白沟道,却是两样的结果。
    又对郭守文说道:“郭将军。挑选几名勇士,前往雄州,让他们尽量抽出一些兵力。到达白沟屯接应。”
    “好。”
    实际若是轻装前进,可能速度快一点。一天就能到达白沟屯。
    但是不可能的。
    甚至可能援兵到来了,正好送耶律休哥的开胃点心。
    但也不大好说。也有可能信送到雄州,再调派救兵,又要两三天时间,耶律休哥不会在意。
    更有一种可能,雄州兵力空虚,即便有一些逃兵逃到后方收拢起来,也无法聚集了,再加上各堡砦防备辽军南下,前线抽不出兵力援救。这种可能机率是最大的。
    最后是什么,只有天知道了。
    那就准备撤退。
    然而新的问题来临,无论耶律休哥在白沟道上布下了一个怎样的口袋,眼前还有无数辽军,谁让人家兵力多呢?
    就是想要撤到河对岸,也要必须留下一支兵马死死挡住辽军的攻击。这是真正的死死的,只要谁留下来,谁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死!
    那个留下来。
    史珪附在宋九耳边说了几句。
    “这怎么可以?”
    “宋公,慈不掌兵,必须取舍啊。”
    ……
    “朕就是想救,派谁去?”赵匡义苦笑道。
    能打的都送到前线了,要么驻扎在西北,或者其他要地,京城里也有一些能打的,都是老家伙。
    然而现在就是要快,这些老家伙会骑马,可能架得住一千多里长途跋涉么?
    王继恩道:“陛下,奴婢都想到一个人。”
    “谁?”
    “奴婢去岭南时,曾经看到过一个小将,宋相公与潘将军对其皆交口称赞,此时正在京城。”
    “谁啊?”赵匡义迷茫道。
    平南汉一战中,主要是潘美的功劳,兵力也不多,将领同样也不多,不过也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