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一品富贵 >

第233部分

一品富贵-第233部分

小说: 一品富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讲完了,他自己也后悔起来,这不是纯找抽吗,玉苹马上要临盆了,自己手中还有一大摊事,这个也没有事,大不了呆上一两个月,关健……那真一点危险也没有?
    “九先生,当真没危险?”另一个大夫何亮问。
    “有危险,真的不大,我刚刚全部布置妥当。”
    “那我去。”高薪高名诱惑也很大,何亮第一个答应,张道迟疑一会,道:“我也算一个。”
    “那就好,我准备了一些东西,一是治疗,二是预防,明天就能到位,这一呆最少一个月时间,你们回家叮嘱好家中的事务,但不要告诉他们,以免使他们害怕。我们一道联手对付它,然后就坐等着一个月后陛下的赏赐,以及史册的铭载。”
    何亮与张道没有作声。
    其他三名大夫也不艳羡,名利是好的,可这玩意儿太恐怖。
    宋九离开书院,开始准备东西,他自己回到家,什么也不说,不然潘怜儿与玉苹会拼命的。然后盯着玉苹的肚子说道:“名字我想好了,他叫小鱼儿,宋小鱼。”
    “好名字,”玉苹眉毛笑成月芽儿。
    没有事做的时候,宋九将江小鱼与花无缺的故事修改后讲给她们听,潘怜儿又将它整理出来,迅速在京城传颂,有人喜欢完美无缺的花无缺,有人喜欢机灵古怪的江小鱼,但喜欢后者的多,倒不是花无缺不好,而是江小鱼身世太可怜了,能引起人的同情心。这段时间,京城出现许多王小鱼,张小鱼,也有王无缺,张无缺,赵无缺。
    但卫小狗家的事还没有传到宋家。
    太偏远了,一时半会不易传到城内。
    第二天一早,宋九到了书院,喊来弟子,布置好这段时间研究的任务,然后坐等那个人的到来。
    晌午时,人带来,带来了两个人,两个孩子。
    宋九要的就是牛痘。
    广南的不算,在其他地区,宋九推出许多农场,种庄稼果树,经济树木,但主要用意还是饲养,各种禽类,以及牲畜,特别是马牛羊,马饲养代价太高了,喂养要jīng细,生育力又极差,气候又不对,因此以牛最多,不仅是为了解决食肉问题,还有牛rǔ,以及耕地问题。
    宋九没有一一去,多是让学子一一过去,象广南那样,老农的实践知识,学子的理论知识相结合,不问成功失败,成功还未必是好事,反而失败了才会一一将问题发现。
    但除了这二者之外,还有一个更多的群体,那就是佃农。三年后交给朝廷拍给各大户,无奈也,这些农场规模都很大,佃农经营不起来,若是合伙经营,又不大好分配。不过三年下来,他们富有经验,各大户或出高价留下,或者自己谋得一笔钱帛,另寻荒地开设小型农场。据户部统计,现在全国除广南外,陆续出现好几百个农场,多是小农场,但是一个好兆头。
    可是这些佃农来生活马虎,又多带着孩子,这些孩子若是岁数小,经常与牛打交道,避免不了会传染一些不必要的疾病,未必是牛痘,但也有,这个牛痘说明了,也是一种痘疮,与天花病毒颇为相似,只是不象天花病毒危害那么重。对于这些疾病,书院里曾经做过一些研究,有没有效果,或者效果多少,包括大夫自己都不大清楚。
    也有孩子死了,但谁会在意,这时代,孩子生亡率太高了,例如宋九的几个哥哥!
    直到昨天,宋九才想起来,命令几个学子从各产业里将所有的马匹调来,前往附近的各个农场里,将这些类似患有牛痘,或刚出牛痘不久的孩子一起找来。
    先找来两个,宋九感到惊讶,这个比例也太高了。看来农场各个佃农卫生习惯也要管一管,不然沾有其他更恶劣的传染疾病,那可糟糕了。
    但眼下顾不了。
    宋九先将两个眼中又闪过后悔之sè的大夫喊来问道:“张大夫,何大夫,你们看看那个孩子是痘?”
    牛痘不怕,两个大夫细心诊断。
    其中一个小姑娘看到这么多生人,又是被一个陌生叔叔抱来的,吓得哇哇的哭,宋九拿果子哄也没有哄住。不过好在其父母不久也会在后面到来,替宋九照料。
    两个大夫看了许久,说道:“他是痘,这个小娘子是疮。”
    宋九松了一口气,若是小姑娘是痘,又哭个不停,那接下来很麻烦了。
    其实宋九陷入许多误区,这段历史他是知道的,欧洲人接种的牛痘疫苗,不过他不清楚的最早治天花用疫苗的不是欧洲人,而是中国人,很有可能在宋朝就有了,明清时开始出现专门的记载,并且有多种接痘方法,甚至用患者的衣服穿在身上,强行感染,以毒攻毒。随后又传到欧洲,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在信中写到,我听说一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就有这习惯,这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
    过了好几十年,英国医生琴纳才从天花痘想到了牛痘,反过来又传回中国,这是一个文明交流的产物,中国在中间至少占据了一半功劳。
    第二个误区宋九以为是能治,实际也是错误的,它只能防,不能治。
    宋九一边哄着孩子,一边揭开痘疮,取出痘浆,替自己与两个大夫接痘。然而带着许多武装设备,来到东坊区,此时东坊人心惶惶,倒不是害怕卫小狗,他家全部隔离了。而是害怕其他人家的娘子,卫小狗妻子未发作之前,与她们在一起当值上工,宋九说是有潜伏期,天知道她们有没有得病,有没有传染。
    弄得许多人家没有心思去上班,一起在议论,又自发地将这些人家隔离。俺说大哥,你也别上班了,俺们一起凑一点钱给你,补偿你损失,供你吃喝,你就带着妻子儿女呆在家里。
    宋九只好说道:“褚里正,你将他们一起集中,各位乡亲,你们立即搭一些茅草屋,供他们住下。”
    过了许久,人一起带来,分布的范围广泛,幸好几年时间有意择取,没有河中与河北的妇人,否则更慢。宋九对他们说了接痘的事项,又再三说了是牛痘,非是天疮。谁都怕这玩意儿,宋九说了,每一个人仔细地听着。时间不是太长,只有一个月左右,能忍受。开始逐一接痘,小孩子取痘浆取得痛,宋九说道:“小朋友,想不想以后进书院?”
    小男孩看着宋九,宋九又道:“就是你刚才进的那些漂亮房屋。”
    “想。”
    “等你长到十岁时,我派人将你接到书院来。”又哄了半天。看到那些个百姓安置好了,这才装戴,全身用皮革包裹,脸上还戴着琉璃面具,嘴鼻也用口罩捂得严严实实,带着痘苗,走进卫小狗家。小孩子很虚弱了,两个大夫害怕,还是宋九隔着手套,给小孩子接了疫苗。又给妇人接疫苗,小孩子虽小,似乎很懂事,一声都不哭。宋九怜惜地拿出来许多果子,递给小孩子吃。
    但不管怎么说,他们算是“碰过”两个严重天花患者。
    从卫家退出,三人主动来到隔壁隔离。
    这时候宋家才得到消息,一家老小全部过来了,包括玉苹都坐着马车,来到这里。
    潘怜儿大声喊道:“官人。”
    “放心,我没事。”宋九在楼上挥了挥手说道。
    潘怜儿低声抽泣,说:“官人,你若出事,妾身如何独活?”
    宋九心好是有名的,宋九婆婆妈妈也是有名的,包括他对妻妾孩子的溺爱,也让人啼笑皆非,但大家忽视了一件事,那就是一家人,甚至包括仆役在内的和睦,夫妻之间的感情。
    只是宋九出事,潘怜儿必命不会长久。
    宋九挥了挥手,又说道:“怜儿,不用哭,放心,一个来月后,我会与你们团聚的,权当我外放,别人怕死,我有你们,我更怕死。”
    “哈哈哈,”左右百姓一阵大笑。事实宋九真怕死,但没有人当真。
    宋九又说道:“还有,苹儿要生产了,你替我照顾好她,记住了,名字宋小鱼。”
    宋万娘在下面拍着小手说道:“爹爹,我要听故事。”
    “乖女儿,爹爹想不出来故事了,必须关小黑屋子想一个月,才能讲故事。”
    老百姓又是一顿大笑。
    宋九在搞怪,可潘怜儿与玉苹还是忍不住热泪滚滚。
    连湖畔新寺的主持也闻讯走过来,表示要为宋九祈福,宋九又在楼上挥手道:“道宁大和尚,你听好了,我不要你祈福,我不信如来,你越祈福越糟糕,本来没事的,能变成有事了。”
    这次连玉苹也擦着泪笑了几下。
    “还有大和尚,你骗老百姓钱可以,但要记好了,以后多做一点善事。”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道宁听不下去,带着一群大小和尚狼狈而逃。RS
    ,请。

第二百九十四章 小鱼 下
       道宁不恨宋九,两人曾经有一段很有意思的交往,新寺造起来了,无论寺或观,或者挑筋教人的那个半教堂半寺xìng质的庙,都要请人过来。犹太宗教好办,他们影响力很小,即便修庙规模也不大,河洲的这座寺庙是目前他们最大的庙宇。入驻后欢天喜地。
    道教问题也不大。
    主要就是佛教,它影响力太大了,宋九修寺观可不是其他地方百姓修寺观,寺观修起来,进来的道士和尚必须不能太恶。恶不恶一是主持,二是方丈,但佛教有许多流派,影响最大的无疑是禅宗,讲经义宋九肯定不大懂,甚至连金刚经都没有钻研过。但大方向知道一点,禅宗放弃表象,追求本心,只要佛在心头坐,可以喝酒,可以吃肉,可以烧菩萨像,可以不颂佛念经,但这些都能做了,还有什么不能做的?
    于是宋九放弃了禅宗,选了其他宗派,最后才找来这个华严宗的大和尚道宁。两人第一次见面,宋九问了几句,然后道宁讲佛经,听得宋九云里雾里,最后说了一句,别讲什么经义,儒家里经义不要太多,可许多文臣一做官就昏了头,我只问一句,你行不行善。道宁淡淡说了一句,以我在佛释名气,何必屈就于你这个小寺做一个住持?
    不算小寺,并且是大寺,可它名气很小。
    宋九语塞,你合格了,去。
    道宁微微一笑,合什离开。
    行善就是宋九唯一的标准,某些方面也与佛教吻合。
    但悲伤的事终于发生。
    第四天后,宋九等人都熬过了病发期,就是脸上长着一些可怖的小红疹还没有全部消退下去,还有一些低烧,人也显得没有力气。宋九说想故事,那上逗家人玩的,这段时间他除了配合两个大夫做观察记录,同时仔细地将前世还能记下的知识回想一遍,另外又将书院学子所做试验的结果细细思考。不可能所学的都记得,也不可能什么都学过,但是他的见识在,理论基础在。学子通过这些试验思考的结果,与他思考的结果完全两样。有的知识出现退化,但大部分学问相反的是在进步,甚至可以说他两世的知识,在渐渐与这时代合拍。这一点太重要了,即便前世学过多少知识,未必能用在这时代。只有合拍了,才能进行催动。
    再将这些思考做下记录。
    外面传得人声鼎沸,实际没有那么可怕,虽天花也传染,但还不能称为最可怕的传染病,甚至远远不及疟疾传播的速度。
    然而卫小狗家的孩子终于熬不下去。
    何亮小心地抹下手套,搭着小家伙的脉博,妇人就在边上,不敢说,走出来说道:“九郎,不行了。”
    妇人不傻,看到几人脸sè,抱着小家伙号淘大哭,小孩子替他母亲抹着泪花,说道:“娘娘,不用哭,我以后再也不淘气了,听娘娘的话。”
    第二天卫小狗家的孩子死了。这是整个时代的浓缩。他七姐的一个孩子也因生病死了,潘惟固的一个孩子也因为生病不治而死。况且沾染了这种恶疾。但宋九仍然感到心情很低落。
    他默默地站在边上,安慰妇人许久。
    不过卫家孩子的死,却让两个大夫取得了第一手的资料。
    还让宋九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牛痘不是万能的,只能起预防作用。麻烦还很多,第一个没有能力培养疫苗,只能寻找得牛痘疮的人,用疮浆接痘。这就会有局限xìng。
    隔离的人没有危险,但不代表着这个疮浆是万能的,有没有副作用,现在不知,接痘会不会有失败的例子,现在仍然不知。
    还有一件事宋九不知道。
    实际宋朝往后开始,天花开始多了起来,但不是最顶盛的年代,到明清才开始成为严重恶疾。但在宋初,出现的例证不多,再加上地广人稀,人口流动还不太足,有,不但宋初,很早就有,包括唐朝,可是唐朝禁止百姓流动,危害又不是很大,所以不能让人们谈之sè变,那么就不会引起人的足够重视。
    包括赵匡胤。
    宋九在隔离,赵匡胤听闻了,这件事不亚于舍身饲虎,马军都军头史珪淡淡说了一句:“陛下,臣以为天疮乃细小虫子传染,但宋九此行全身包裹,自当无事。陛下勿忧也,大事为重。若真有危险,陛下龙体前去,臣忧也。宋九也有失误,他是陛下心腹臣子,不顾大局,以小仁,又在京畿求美名,臣以为失之大得之小也。”
    这句话十分恶毒。
    如果没有危险,皇上你去干嘛?
    但有危险,宋九是国家人才,卫家孩子救也没有救下,就是救下,将自己置身险局中,值不值?特别是一个京畿求美名,更是歹毒之极。
    因此赵匡胤对这件事缄默了。
    这个无所谓,宋九也不打算以此邀功,他想要邀功请赏,机会不要太多。
    但可怕的是让赵匡胤产生疑心。
    可接下来史珪做了一件事,画蛇添足了。
    宋九认为赵匡胤少了李世民那种大气,但情况是两样的,李家江山是生生打下来的,赵匡胤的江山却是从柴荣儿子柴宗训手中抢过来的,再加上前几代更替,因此他骨子里对臣子充满了一种不信任。
    赵普下台后,给赵匡义首班站朝的资格,用来洗去赵普印记。但他还有一份怀疑,因此对史珪渐渐重用,史珪的身份由此一兼为二,一是马军都军头,一是锦衣卫首领,仅是少了锦衣卫那种拿人的资格。宋九在隔离,这两人因为张琼之死,也隐隐产生一份矛盾,只是不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