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隐王-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葱械氖焙虮鸪鍪裁床畲
夜深了李承训依然洠в兴獾匦氲盟嗣魅栈挂急溉ブ料嗨碌氖虑
第六十五章 至相寺
至相寺,又名国清寺,位于长安以南数十里远的终南山天子峪内,其地处终南山北麓,地势雄巍,缓平而下,寺院周围林木环绕,下有百泉汇流,景色秀美绝伦,环境清幽肃穆,正是理佛参禅的好去处。
寺内有块遗碑铭曰:“终南正脉,结在其中。”可见其作为我国佛教华严宗的发祥地,其在佛学界的卓然地位。
李世民曾多次诣寺敬香,与佛门高僧讲经说法,而长孙皇后也常常随行来这里烧香许愿,保佑大唐江山万世,李氏子孙多福。
李承训之所要去至相寺,是因为他被劫那日,在长安郊外枯树林中,听到贾夫人与那三个倭国手下告别时曾经提到了这座寺庙。
贾夫人当时说:“无论如何繁忙,纯一君一定要在每日清晨时分,去查探至相寺内的暗盒,看有无紧要消息,可事急从权便宜行事,也可飞鸽传书到落日山庄。”
她根本未曾料到李承训会懂倭语,因此也未避讳他。也是,堂堂天朝大国,谁人会去钻研那荒废凋敝的远方岛国的语言呢?
当时,李承训便得出两个结论,一是贾夫人要带自己去落日山庄,不然不会告诉手下向那里发送消息;二是如此采用固定地点进行留书传递消息?很可能为了隐藏宫里内应的身份,这绝对是条大鱼,可以拔出贾夫人在京城的窝。
除此之外,贾夫人没再提到任何关于至相寺和那个内奸的任何话题,但李承训是何许人也?凭借他的缜密与聪敏,他猜测这个纯一君能在清晨便在寺中,不是寺中的僧人便是寄居期间的香客,这是唯一一条线,他必须得把握住了。
李承训太累了,这一觉直睡到第二日傍晚才醒来,见门外伺候他的是童钱,便问他宋管家现在何处?
童钱回说老管家从昨日夜间开始,便一直没在府里,直到现在也未见踪影。
李承训他心知这老头必是在筹备自己要求的东西,想想也是,要他在两日之内置办齐全一百套僧衣僧帽,还真是不容易,可时间不等人,也只能如此。
见童钱一脸惶急,李承训拍拍童钱的肩膀道:“不用担心,老管家办事去了。”
他吃了口东西,也不管心中兀自担心老管家的童钱,又翻身回到屋内,倒头大睡起来。反正老管家还未把东西准备好,他什么也做不了,便只能睡觉。
宋管家是第三日正午过后,才风尘扑扑的回来的,“都办妥了,老爷!”
看着面色憔悴,双眼通红的宋管家,李承训心头一暖“行啊,老宋,没吃好,没睡好,走了不少地方吧,辛苦你了!”
“老爷,别和我客气了,”他的神色黯淡。
李承训发现宋管家变了,变得颓废了,即便他极力表现出积极的一面,但开心却不是能够装出来的,颓废归颓废,老头子复仇的愿望却是很强烈,也许这是唯一支撑他活着的东西。
他曾和皇帝说过不做管家了,要去追查凶手,但皇帝说李承训是凶手的目标,只要他跟着李承训,不愁大仇不报。
思来想去,还还是决定留了下来,与其如无头苍蝇般乱撞,还真不如跟着李承训这个大诱饵等鱼儿上钩。
李承训猜也猜得到他的心事,也未说破,只是想能令他多做些事情,以缓解失去亲人所带来的痛苦。
“老宋!和我出去办事。”他想既然宋管家不可能是内奸,带上他可以使自己的安全多了一分保证,还少了李世民的猜忌,何乐而不为呢?
“去哪家寺庙?”宋管家麻木地问了一句,看得出来,他现在不太想动,除了去报仇,他不知道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李承训没说去哪里,让他备马装货,这些东西,都是用夏承留下的银两买的,再加上夏雪儿也带了不少,这次他们去至相寺,足够用。
虽然没有得到李承训的回答,但宋管家还是感觉受宠若惊。李世民已经和他打过招呼,可以不限制李承训的自由,也不用盯着他出府,但李承训居然来请他一同出府办事,当真是不拿自己当外人啊。
既有一喜,也有一忧,宋管家不聪明,但也不糊涂,他知道自己是谁的人,可李承训对他越好,皇帝或许会对他越猜忌,决不能让这种情况发生。
因此,他临走时特别告诉童钱,让他马上入宫禀告皇帝,自己和老爷出门办事去了,地点不清楚,待回返后再入宫禀报。毕竟,小心驶得万年船,还是谨慎些好。
二人出了城门,便策马狂奔,及至来到终南山下,宋管家才有些明白老爷的意图。宋管家带路,二人弃马步行,大约正午时分,才到得寺庙。
那山门外礼客的知客僧见来了一位器宇轩昂,衣冠楚楚的豪客摸样的公子,身后跟着一个气度不凡的老管家,不敢怠慢连忙迎上前去。
这守门礼客的僧人都是寺内最为伶俐者,只见他双手合什,身躬一礼,“施主有礼了。”
李承训忙回了一礼,“在下洛阳商人,想进寺布施。”
“施主里面请!”知客僧侧身引着李承训入内,边走便说道:“不知施主施舍本寺多少香油钱?”
因这寺庙是皇帝常来的,所以寺内僧人特别讲究排场礼仪,同样也会给不同施舍者以不同的待遇,从食宿到寺内高僧的接待规格。
李承训见他发问,心知肚明,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给佛祖奉个金身!”
知客僧闻言一怔,好似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停住了脚步,回眸看他。
李承训微微一笑,“请小师傅带路!”
“阿弥陀佛”,知客僧再施一礼,口中直呼佛祖保佑大善人,便一路引领着他们二人去办理募捐手续,及至清点出布施来的白银足有五千两时,脸上顿时笑逐颜开,再也掩饰不住,忙又把他二人引致斋堂,安排另一位小沙弥好生招待,自己则乐颠颠的跑去方丈室禀报,这样的大善人必须要方丈亲自接见的。
李承训吃过斋饭,便有小沙弥引着来到方丈室,他见方丈智俨禅师正坐在禅凳上,默习着经文,一种崇敬之意油然而生。
智俨被尊为华严宗二祖。他博学多识,著述很多,据《华严经传记》说智俨有经、论义疏二十余部,章句简略,解释新奇。
这样一位历史上著名的高僧,就坐在来自现代的李承训面前,如何能不令他动容?只是他在现代对于佛学了解不多,仅仅知道他是华严宗二世祖而已。
智俨大师见到立在殿中的李承训,也眼前一亮,忙起身合什,宣了句佛号,开口道:“施主虎目龙睛,当非凡人!”
“大师谬赞。”李承训也双掌合什回了一个佛门礼仪,然后在智俨大师的指引下,落坐在他身旁,“弟子久闻至相寺乃华严祖庭,因此慕名而来。”
智俨大师颔首道:“施主有心了,不知施主有何烦心之事,但讲无妨。”
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无论在家还是出家,这人情世故还是一样,谁人无事给你这么多的香火钱?这钱越大,可能事情越难办,但再是难办,也不会超越佛家规程,聪慧绝顶的高僧自然也知道香火钱是不能白要的,佛讲缘法,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善缘?
李承训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但他还觉得不够,恭敬地道:“方丈大师,其实弟子有两件事,一是还愿,二是礼佛。”
“哦?”智俨大师眉眼不动,他来见李承训之前,就问过寺内负责接引的师傅,说这人是一次来寺庙,如今见说是还愿,虽感疑惑,知必有因。
“在下祖籍洛阳人士,姓夏,”李承训又打起了三弟夏承的名号,继续说道:“在下月前生了一场大病,延请数位郎中,都无济于事,后来家母招待了一位登门化缘的师傅,那位大师亲自为我把脉医治,并在府内住了整整七日,总算把我救了过来。谁知还未等得家母答谢,那位大师便飘然而去。”他觉得编排瞎话欺瞒这位高僧,心中很是忐忑,可也无奈。
智俨大师微微颔首道:“善哉善哉,施主面相,乃是通天大福之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他能在这皇帝御用的寺庙力主持,除了精通佛法外,也是洞明世事,无论说话做事,始终不温不火,给人以舒服。
“借大师吉言!”李承训致谢之后,继续说道:“那位大师走后,丫鬟整理房间时在床头发现一部华严经。因此家母四处差人去寻那和尚,这洛阳附近的华严寺庭皆已走遍,也是没有访得,听说长安终南山中的至相寺是华严祖庭,因此特差小儿来访。”
智俨大师腹内排查,他这寺庙之中也无那种高人啊?于是询问了李承训那和尚的相貌。
李承训自然编排了一个大众相貌,以显示其平凡,目的便是让这位高僧猜不出是谁,好便于他下一步行动。
“施主,您要访的高僧,怕不是本寺僧侣!”智俨大师思来想去,他寺里共有七八十位僧人,却都在寺中多年,未有出去云游的,当不是寺里僧侣,这才缓缓回应道。
第六十六章 潜伏入寺
“大师。老母敬佛之心甚炽。特地差人做了许多僧衣僧帽。让我亲自交予诸位大师手中。若能见到恩人。自是另一番酬谢。若是见不到。也不妨事。这里是华严祖庭。是那和尚的根本所在。也算是敬了那位大师救命之恩。”
李承训说的异常中肯。说完之后。又身鞠一躬。
智俨大师犹豫了一下。轻叹一声。“好吧。若不让你见。你必不死心。”说完。他吩咐沙弥立即安排寺内僧众到上院大殿前集合。
李承训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他之所以要费尽周折见每一个僧人。是想凭借自己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找一找那个可能混入寺僧中的倭国人。“纯一君”。
因为再怎么说。倭国人和中原人也是不同。他们有自己的心里特征和样貌特征。他相信自己能看出蛛丝马迹。
“还愿之事。老衲依了施主。那请问‘礼佛’一事又何解。” 智俨大师波澜不惊地问。
李承训毕恭毕敬地道:“家母曾言。若到得华严祖庭。必恳请方丈大人允许小子在寺内住上月余。日日吃斋诵佛。以报答佛祖之恩。”
“这。”智俨大师略显犹豫。按说百姓寄宿寺庙。那是常事。算不得什么。寺庙本着方便世人。普度众生的原则。对于寄宿的香客也都照拂有佳。可这至相寺与众不同。他是皇帝常來的地方。自然不能随便许人留宿。
“大师。弟子也是笃信佛法之人。因何拒之门外。”李承训不敢松劲儿。也是苦苦相求。
“罢了。佛度有缘人。施主福缘深厚。当不至于给本寺招來祸患。那你就留下吧。只是施主千万记住。山顶的“秦王寨”且莫靠近。”
“是。是。弟子只在寺内伴佛诵经。不会乱走的。”李承训赶紧应承。他不虽不懂“秦王寨”是什么意思。但是也不好开口去问。自己尚有一个月的时间。总会访问明白。
此时。进來一位肥头大耳。身披红黄袈裟的壮年和尚。來到智俨方丈身前。双掌合什道:“方丈师兄。寺内弟子全已聚集在上院大殿之外。请方丈大师移步说讲。”
李承训观其穿戴。看起气度。应是寺内的有些分量的和尚。果然。他听到智俨和尚介绍说:“夏施主。这位是老衲的师弟。智聪法师。老衲不主事时。都是他在照料。”
“智聪大师。”李承训躬身行礼。
“阿弥陀佛。贫僧有礼了。”智聪合什回礼。
“夏施主。请。” 智俨方丈起身。双掌合什。
“方丈大师。请。”李承训尊尊有礼。
智俨方丈微微颔首。当先出了房门。李承训和宋管家紧随其后。智聪最后。一众人等向上院大殿前行去。
智聪颇为健谈。路程不远。他却把寺里的大概向李承训介绍了一番。李承训听说寺里方丈以下共计七十八人。他准备了一百套衣帽。足够。剩余的给寺里做储备。
至相寺三进院自下而上。把山门、大殿、法堂一线贯通。构成了寺院的主体建筑。而上院是四层平台中最大的一台。期间有五间法堂高踞在上。两厢客厅南北相对。那些僧众正在这些法堂、厢房环绕的空场之上。
此时。僧人们队列整齐。无人吵闹喧哗。这种情况在其他庙里并不多见。想是此处是皇庙。僧侣们不得不注重这方面的训练。
智聪站在大殿中最高的台阶上。颇有一种领袖群伦的感觉。也许他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吧。他慷慨激昂的向众位僧人讲述了“夏施主”前來布施的经过。而后便要求僧人们列队从李承训面前承接僧衣走过。
智俨方丈潜心修佛。寺内一应俗世都放手让智聪料理。只是今日李承训的突然造访的时候智聪正不在。这才出來与李承训会面。现在自然是任由智聪安排。而不加干涉。
李承训开始分发衣帽。僧人们井然有序的他身前经过。他便从宋管家手中拿过衣帽。交予來人手中。同时仔细端详这人的面貌身形。举止样貌。
七十八名僧人依次而过。无一例外的宣示佛号以示感谢。之后便自行散去。
李承训眉头深锁。他居然洠в蟹⑾忠桓鲂渭?梢傻暮蜕小0凑账畛醯南敕ā<热皇琴凉恕1厝换嵩谛卸⒀杂铩I踔辽裆舷允境霾煌谥性说钠省D训滥歉觥按恳痪笔侵性恕
“方丈大师。方才听您提到‘秦王寨’。那里可还有僧众。可别漏了才好。”李承训仍是不死心。恭敬地问道。
未等智俨方丈答话。智聪法师便接话道:“那里皇帝陛下的避暑行宫。内里洠в兴律6际切┍匚馈!
李承训心中一动。连忙回道:“那好。智聪大师。方丈大师。”他给二人行礼过后。继续道:“既然都已给寺僧布什了衣帽。家母第一桩心愿算是了了。这第二桩。少不得还要劳烦寺里诸位师傅了。”
智聪大师不明所以。目光看向智俨方丈。后者把方才与李承训的谈话大致说了一遍。然后对他吩咐道:“师弟。夏施主在寺内暂住。你要照看好他的生活。有需求尽量满足他!”
“是。方丈师兄。”智聪法师合什答道。
李承训与智俨方丈客套了一番。便跟随智聪去了。
在去客房的路上。智聪法师又为他介绍了寺里的饮食起居情况。顺便把寺内一众景物也都做了描述。
李承训听得频频点头。默记了下來。他有意提到了“秦王寨”。智聪法师不疑有他。带着炫耀的脸色。讲了秦王寨的情况。
顾名思义。李世民登基前。被封做秦王。这寨子便是因他而名。据说隋末群雄逐鹿之时。有一次李世民带兵路过终南山。不想迷失在深山里。眼看夜深幽暗。是出不得山了。便要寻找住宿的地方。
终南山道观、寺庙林立。可这一众人等偏偏撞到了至相寺。当时的方丈静渊禅师。热情接待。把他们引至山顶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