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万历中兴 >

第80部分

万历中兴-第80部分

小说: 万历中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古人已经用事实证明了他们的法则确实有用,那么大明就用他们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看了看申时行,万历继续说道:“但是你们这些儒家还没有证明你们的法则有用,证明依靠儒家就能使得王朝长存,野蛮已经用事实证明了野蛮有用,但是文明还没有证明他的正确。”

    乍一听到万历的说法,仿佛对方对儒家怀疑一样,但是最后一句话却又让申时行放心,在皇帝的眼中,儒家依旧是大明区别于蛮夷的重要因素。

    “申时行,你要给朕证明!”

    “臣遵旨!”

    总算有一点斗志了,看着揣着替儒家梦想离开的申时行,万历心中想到,照着这个气势,再给自己干十年的首辅都没有问题了。

    



第160章 隔离

    这算不算自找没趣呢?万历无聊地漫步宫中,激励了申时行之后,确实让这个内阁首辅变成一个工作狂人,似乎打算把自己政治成就押注在下一个五年上了,然后自然而然,他这个皇帝,再次被内阁给排除在权力的大门之外,至于阻挠自己参与朝政的理由,就是那个简单的养病。

    让司礼监阻挠一下内阁如何?压着一部分不披红强调自己这个皇帝还存在?万历摇了摇头,这完全是没事找茬的行为,他还不至于为了权力做到那一步,更何况把事情交给内阁本身就有他自己的意愿在里面,原因嘛,只是简单的想要偷懒而已。

    把事情放心地交给内阁,因为他这个皇帝很幸运地碰到两位支持革新的首辅,无论是张居正还是后继的申时行,都不是那种拘泥于大明原有的秩序,不懂得变通的人物。

    至于改革的力度不到的问题,万历并不担心,实际上从他在努力改变大明人们的习惯的时候就有发现,步子迈大了容易扯淡这话,并不是简单的说说而已,若是自己末代皇帝,那么或许还有必要为了国家的存在而赌一把,但是现在还有超过五十年的国运,太过大步的改革万历可没有信心,至少作为皇帝,也没有到破罐子破摔折腾的底气。

    只要有这良性的机制能够促使大明前进就行了,虽然单单靠内阁的运作,改革或许会慢一点,但只要没有落后于时代,那么就有已经达到目的了。更何况即使自己不是站在最前端主持,也依旧能使大明少走上许多的弯路,这点万历还是很有信心的。看看工部和兵仗局那帮人的进度就知道,自己已经有信心能够在迈入新世纪以前,见到成品的蒸汽机了,尽管是没有价值的东西,限于钢铁的冶炼技术等问题造出后能够运用还要很长时间,但是也是值得庆贺的事情不是?

    要是自己知道炼钢的方法,那么就没有那么麻烦了,万历稍微有些后悔自己在穿越之前的颓废人生了,燧发枪什么的只要提个原理,兵仗局自然会研究,但是很多带有技术的东西,万历根本连原理都不知道。平时那么多的金属制品,可是生铁、熟铁、钢竟然都是到了这个时代才从工部和兵仗局那里学习到的,人类怎么可以无知到这种地步,万历自己都想要鄙视一下自己了。

    就因为钢的产量不够,马拉铁轨只能使用铁皮包木头的方式,那帮该死的家伙们,以为自己从内帑出钱修轨道的钱都是天上掉下来的,为了提高使用寿命,竟然连铁木都用上了!而且由于自己对于国内树木的管制,并且蒸蒸日上的造船业也需要这东西,所以他们竟然会选择从倭国进口!这些都不要钱吗?!海运就便宜了吗?!只是在钢铁冶炼技术成熟之前的过渡产品而已,他们竟然一切都要求的完美!

    “以后内帑每年给兵仗局拨款一年不得超过八百万两,如果想要追加资金的话,必须由朕特批!工部的资金交给国库负责,和朕没有关系!”万历肉疼地对张鲸说道,即使知道科技的研究需要资金的支持,但是显然自己全力的支持已经让这帮家伙都养出毛病来了,都以为内帑的钱多的数不尽能够随便花似得。

    好事,早就看那个李幼滋不爽了,张鲸心中想到,一个老头子又不是内监,整天跑到内廷里来要研究经费,以为内廷是他家啊,内帑可是皇帝私人的钱,和国家没有关系,和他工部也没有一点牵连的。

    “对了。”万历扭过头看向张鲸,“张诚那里怎么样了?”

    “目前还在隔离中。”张鲸回答道。

    “还没好?”万历皱着眉头。

    没错,替大明出事欧罗巴各国的张诚和石星等人经过漫长的航行,顺利地环绕了地球一圈回来了,作为郑和之后第一个远洋的大太监,张诚现在可不是什么三宝太监第二,而是实实在在地张诚第一,因为比起到达非洲的郑和而言,张诚可是货真价实的完成了环球航行,尽管不是世界第一,因为几十年前这个成就已经被麦哲伦给拿走了,但对于大明而言,却还是第一次。

    开辟航线,避过风浪,并且还要防备西班牙人的袭击,一切困难都被张诚和石星等人给克服了,只是到了最后,他们的运气似乎到了用完的地步。

    生病了,石星还好,但是张诚却悲剧地生病了,而且是张诚所在的整条船上的人都生病了,呕吐,腹泻,发热等等不正常的症状,应该属于瘟疫的一种,在离到达大明还有不到三天的航程的时候出现这个疾病,并且陆续有水手死掉,这让本以为自己已经要顺利返回大明的张诚公公都做好死在船上的准备了,不过庆幸地是最终顺利返航。

    所以尽管大明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但是迎接他们的可不是热烈地欢迎,而是严格细心的盘查,已经彻底地隔离诊断。

    航海所记录的资料取下来,但是船只只能停在海上不许靠岸,张诚座下的那艘船只更是有幸地第一个被要求焚烧掉。

    已经发馊的衣服彻底焚烧,下船的船员必须接受十天以上的隔离观察,尽管貌似这不是对远洋回来的水手应有的待遇,但是现在也只能这么做。

    顺便说明,提出这些要求并非是万历,而是大明御医们组成的太医院机构,因为在十年之前就从万历那里得知事迹,例如扶桑洲上的国家并非因为西班牙人强大的火器实力而被灭国,而是因为无法抵挡那帮欧罗巴人携带的天花等疾病所沉沦,太医院已经就疾病的传染问题进行过细致地研究了。

    另外因为欧罗巴白人的‘光辉’事迹,太医院甚至怀疑,欧罗巴人身上天生带有不干净的东西,对于那个游荡在京城里欺骗老太太信教的利玛窦,都已经起了抓起来隔离研究的怪异想法。

    当然,这件事被万历严厉地禁止了,尽管对利玛窦的宗教不感兴趣,但是若是任由太医院的中医们变成把人类当成小白鼠研究的疯狂医生,那也是太不人道的事情了。

    沐浴十多遍,然后再用上一些张诚连听都没听过的熏香熏了个把时辰,让刚刚还觉得自己的身体好起来一点的张诚觉得自己真的要死掉了。

    “张公公,见谅,这是为了保险起见。”白色的纱布,丝绸制成的手套,一身全副武装的打扮,田尔耕面无表情地看着自己面前的这个皇帝最为信任的公公。“在下田尔耕。”

    “杂家记得你是锦衣卫来着?什么时候跑到太医院来了?”田尔耕张诚是知道的,锦衣卫中的刽子手,能力在锦衣卫中异常出众,在皇帝的鹰犬中,也属于数一数二的地位。

    “皇上特地让在下来看望公公,询问病情。”

    感动啊!一个阉人能够得到皇帝如此的照顾,实在是三生有幸来着,张诚几乎都忍不住要泪牛满面了。

    “还请回去禀告换上,杂家一定能够撑得住!”

    点了点头,田尔耕本身就属于沉默寡言的性格,也没有继续和对方交谈的意思,不一会就退了出去。

    没有不良习惯记录,没有乱吃东西的记录,宫里有个对食,没有和断袖之癖,无论是在宫中,还是在船上,都没有和其他人行龙阳之事的行为记录,并且疾病症状已经开始好转。

    被隔离人员的一切习惯都有可能成为病因的,海外的什么东西不能吃,或者耐不住寂寞出现龙阳之癖,都在怀疑的范围之内,自从该死的葡萄牙人在澳门做生意之后,那个叫做梅毒的病症就被传进来了,并且因为首先在广东出现而被冠上广东疮之名。为了研究病症,太医们自然晓得这些东西都要盘查,谁知道海外还有什么病症会通过这种方式给带进来。

    太监航海比一般水手更加安全,太医院对于防止海外疾病进入国内提出的结论,足以让万历摇头直叹,废除太监制度还没有成功呢,竟然还会有让太监们去航海的荒唐提议。

    “大人,怎么办?”田尔耕出了隔离区,换掉身上的隔离服,所有衣物一律焚烧,之后锦衣飞鱼服打扮的手下上来汇报到。

    “继续隔离,张公公若是半年内没事,再放出来。”田尔耕说道,“还有,此事无需报告给皇上!”

    “是!”

    受皇帝的命令看望张诚虽然是真的,但是田尔耕可是也有着别的目的的,作为皇帝的死忠分子,他可是要对皇帝的生命负责的,若是张诚的病情没有好转,他肯定是不可能让对方回到宫里去的,倘若是张诚一直有什么不良症状,那么在回到宫中之前就病亡才是最好的选择。

    尽管这和皇帝的命令有些不符,但是并不影响田尔耕做出判断。

    不同于一般的锦衣卫,田尔耕可是属于绝对忠诚于万历的那种,大明万历皇帝陛下是大明的救星,是帝国昌盛的重要保证,虽然没有专业的洗脑方式,但是田尔耕却和被洗脑者有着同样的执着和疯狂的,比起其他锦衣卫,他更像是万历鹰犬一样的存在。



第161章 万历十五年了

    万历十五年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

    比如苏格兰的女王玛丽一世会被她的表亲送上断头台,比如未来大明有名的科学家宋应星会出身,亦或者倭国丰臣秀吉征服九州岛,并且颁布《伴天连追放令》认定天主教是邪教等等。

    外国的事情对大明影响不大,若是万历能够有点印象的话,或许会在环球航行的舰队出发时就让石星等人在此时留在欧罗巴,利用玛丽一世对英国造成些影响,可惜不学无术的万历皇帝从小学到长大后穿越就不是一个好学习的好孩子,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都不清楚是哪一年,更无论苏格兰的女王玛丽一世到底是什么人,或许看电影的时候,他偶尔知道英国有个有名的女王叫伊丽莎白,从传回来的消息来看,这个女人和自己属于同一个时代。

    对大明影响较大,或许是大明朝的海瑞海青天以及戚老虎戚继光将会在这一年的年底逝世,当然,这些万历并不知道,七十有余的海瑞海青天没有像历史上那样被派到南京当右都御使,现在的他还以同样的官职留在京师,像一只狩猎的老鹰一样,等着被自己发现哪个官员贪赃枉法,然后狠狠地把他们参下去,偶尔联合其他言官们一起骂一骂申时行亦或者指责一下万历的失当之处,比历史上过得顺心,精神上也比历史上要强的多,从万历把反贪的任务交给他之后对方的兴奋程度来看,今年就逝世的可能性比较低,万一这老家伙真的燃起斗志,活到八十岁,估计还能多纳几房十几岁的小妾,毕竟现在就有一房了。

    至于戚继光,如今六十岁了,和李成梁差不多的年纪,若说历史上因为张居正死后没了靠山被放逐,之后郁郁不得志的病死,那么在现在,倘若同样是在万历十五年末去世的,那么肯定不会和历史上一个原因,较大的可能会是死在小妾的肚皮上,因为……

    “李都督,你这辽东的人参酒就是好,现在兄弟我每天都要喝上一些!辽东的酒也带劲!”脸色通红,当然不可能是害羞,因为戚继光现在用手抱着酒坛子,很显然是喝酒喝出来的,同样这幅模样的,还有坐在对面的李大都督李成梁。

    “那个人参不是辽东的,是高丽参,朝鲜的一个废物求咱们大明替他们剿匪的时候送的,我就留了一点,倒是便宜你了!不过你这特产一不差!”

    “那是,你可知道,十几年以前,我老戚可是每年都送这玩意给张阁老,要不然张阁老能够用我老戚!”

    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戚继光说道。

    很显然,如果说李成梁拿出的是好酒好参以及燕窝等等,那么戚继光拿出的特产,就是那个送给张居正的海狗鞭了,现在这份特产,正被李成梁拿在手中,大口的咀嚼着。

    好像吃的有点太多了吧,都六十岁了生活还这么不节制,戚继光的儿子戚兴国无语地站在大明武将巅峰的二人一旁,看着两个上了六十岁的老头子是怎么酗酒的。

    作为戚家幼子,他和自己的几位兄长一样出身幼官舍人营,但是却因为几个兄长全都去了边疆,而他只能老老实实在家照顾父母,尽管看起来根本都不需要照顾,和他一样还有站在他对面同样一脸无奈的李成梁幼子李如桂。

    大都督是大明武将最高级别的官职,是每个有理想的武将最终的目标,或许放到别的时代造反当皇帝这个目标更大,但是从统兵不调兵的制度上说,现在的武将造反是很不现实的,若是从思想上讲,已经有了效忠皇帝的教育之后,军官和士兵也少了许多例如有奶便是娘的恶习。

    本身上应该只有一位大都督,但是貌似皇帝对于陆军和海军分的相当明确,所以戚继光的那个难听的海军大臣之职再改制之后依旧和对方平级。

    水军大都督,或者海军大都督,前者万历讨厌大臣喜欢,后者万历喜欢大臣讨厌,无论如何都不能把海军变成‘水军’,怀着这种心态,万历这次选择和大臣们斗争到底,然后就变成两个称呼都能用的局面。

    没有比他们这样身为大都督之子的人更了解两个大都督是什么样的人了,无论是这两个家伙,亦或者之下的五军都督府,刘的老爹刘显等人,都并非一脸正气的人物,反而全都是酗酒的无赖汉,若是其他怀着崇高理想的大明军官见了这幅形象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