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万历中兴 >

第18部分

万历中兴-第18部分

小说: 万历中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式火铳制作复杂,精锐部队都没有装备,不可能先早击女。”万历摇了摇头说道。

    立花誾千代气的鼓起腮帮,辩解道:“早击女也是精锐!”转头看向一向支持自己的皇后王喜姐,后者给她的是一副爱莫能助的表情。

    虽然万历比历史上跳脱,导致她的这个皇后也比历史上跳脱不少,但到底是脑袋聪明的人,不至于像立花誾千代还属于脑残年纪的小女孩。

    “打猎要紧,说好的打猎,先不谈这些了。”王喜姐打岔道,皇帝虽然同样重视礼法,但仅限于重要场合,平时还是喜欢人随意些,导致她也没有像历史上那样不苟言笑,反倒跟着万历经常胡闹起来。

    前膛枪估计已经被大明这帮太监和工匠们给搞到极致了吧,王喜姐哄开立花誾千代,万历苦笑的看着自己手中的米尼弹步枪,楚王好细腰,宫女多饿死,这种事情不仅仅体现在后宫方面,自己从十岁登基开始就无时无刻透漏着对火铳的好奇心,兵仗局的太监们因此赋予了无比的热情在一些新式火器的钻研上,讨好皇帝,历来是这些太监们赋予自己的天职,既然皇帝喜好火器,又舍得花银子,兵仗局的春天就来了。现如今的兵仗局太监,可是司礼监、御马监之后的最炙手可热的位置了,这点和整天吃饭却不干正事的工部兵器局比起来,兵仗局简直是劳动模范的好衙门了。

    万历前脚问有没有能够让火器不由点火,采用火石击发的方法,兵仗局的太监们就已经和工匠们讨论如何使这一理论成为现实,三个月后,燧发枪的成品就被放置在万历的书案上了,不自觉提及米尼弹的原理,虽然万历也仅仅是一个半吊子,但随口说两句自己了解的内容,立刻就给兵仗局的太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于是这个到十九世纪前膛枪已经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时才出现的产品,早了几百年诞生在大明兵仗局的手里。

    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万历不禁再次感叹这句话的正确性,这个时代的许多发明,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技术差距,许多技术一点就破,只要指明正确的方向,科技速度简直飞跃一样,期间少走多少弯路。有时候万历甚至想,兵仗局的太监们能不能将蒸汽机给搞出来。

    “用烧水时蒸汽能够顶开茶壶盖的原理,放大了是不是能够让水轮机能够在没有水的地方转起来了呢?!”万历半开玩笑地问自己兵仗局太监,却不知道听到这,已经从持宠的低俗太监蜕变成科学达人的新型太监立马活跃起来。

    “皇上奇思妙想,真乃天人也。”兵仗局太监立马感慨,“倘若能够成功,将来马车岂不是纺织机不用流水做动力,车马船只也能不用人力畜力就能动了!”

    不是吧?!还真能搞出来?万历目瞪口呆,当然,蒸汽机毕竟不是小发明,后世的欧洲从十七世纪发明,到十八世纪改进才有了后世有名的瓦特蒸汽机,万历又不能提供太多帮助,毕竟虽然晓得有这种东西,但到底是怎么制造的,万历其实也不清楚,兵仗局的研发速度自然不会太快,但是比历史上要早出现是肯定的,毕竟吃的是皇家的饭,不缺研究资金,兵仗局们的这些太监已经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科研中心了,比欧洲那帮还在文艺复兴的同行们自然占了不少优势。

    还是先给新军装备燧发枪算了,米尼弹还是先做准备,毕竟原理简单,只是不容易被想破,只要到了合适的时间,再换装也不迟。

    这种没有太大技术含量的发明,一旦使用,马上就能够被人仿造,欧洲那帮国家在火器的研究上比大明还要积极,过早的让他们学过去,对大明以后争夺世界的霸权没有好处,毕竟想要发展到后膛枪时代,还需要些时间不是?米尼弹一旦被欧洲大规模装备,自己将来要面对的敌人岂不是变得更加强大了。

    还是等将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对手被大明赶回西方后再开始装备吧,万历看着自己手中的火枪,优秀的利器竟然被自己来打猎,突然想到满清抑制火器发展,优秀的火器被皇家收藏,打猎玩耍,士兵却都是长矛大刀,连发明了二十八发连珠铳的戴梓竟然被流放。

    “如果有人能够发明连发二十八发的连珠铳,朕给他封伯,不封侯!”万历转头对身旁的张诚张鲸说道,吓得两人一哆嗦。

    封侯自然诱人啊,但万历身旁的太监又岂能是无知之辈,连发二十八发的火铳,这也太吓人了。



第39章 自作聪明

    “夷人舰船高大,火器犀利,难与其争锋……”胡守仁的奏折洋洋数百字,阐述皇帝命令他包围澳门所面临的困难。

    葡萄牙人很强大吗?那倒不是得,在万历没决定对西班牙和葡萄牙开战之前,胡守仁作为南方将领的代表性人物,对于葡萄牙人在澳门居住的事情,是持反对意见的,又不是清朝被人打服了,不得已才搞了个租界,澳门是葡萄牙人祈求上岸晾晒货物才登陆的,在这之前虽然葡萄牙人几次想要在明朝建立殖民地,但统统被明朝给赶下海去了,在明人看来,夷人和倭寇都是差不多的东西,谈洋色变?明朝的官员可不是后来的那帮大辫子。

    胡守仁害怕了?怎么可能!他胡总兵也是南打过倭国,北干过蒙古的优秀将领,还没开战呢,怎么可能胆怯,现在上这种奏折,就是和朝廷漫天要价而已。

    身为武将,不打仗哪来的军功啊,朝廷不需要打仗的时候,武将就得自己琢磨着找事情做,倭寇打完了,那就盼望着北上打蒙古,打蒙古没他什么事了,总不能让他这个总兵闲着?别的将军都有仗打,就他这些镇守南方的将领没有,心里难受啊!

    多少份建议朝廷拔掉澳门的建议都没有音信,为什么要打他们?因为这是现成的夷人啊,只要坐实了敌人的名头,他胡守仁就有大把大把的功劳可拿呀。

    盼来盼去盼不到皇帝的诏书,朝廷允许葡萄牙人在澳门经商,甭管对别人是好是坏,但对他们这帮指望打仗升官的武将来说,实在是天大的坏事。

    当官要有眼光,要有长远的规划,要懂得什么叫审视夺度,只知道打仗的将军是莽夫,不是好将军,身为戚继光以前的属下,自然跟着戚大帅学心眼,老上司进献倭女之事实在是一大妙棋。

    现在朝廷对葡萄牙宣战了,为了几十年前马六甲灭国一事决定和葡萄牙算账,虽然事隔几十年再重提这种借口让人觉得艹蛋,但是管他呢!倭寇该招安的都招安了,该剿灭的也都剿灭了,本来以为免不了闲置的胡总兵猛然发现朝廷给自己又找了个对手,怎么能好好开始干一场呢。

    但是,就是要打仗,也不是说二话不说就开打了的,毕竟小算盘大家都有点不是。

    “胡守仁打不过葡萄牙人?”万历面无表情地问道,在澳门的葡萄牙人才多少,本以为胡守仁是个人物,现在看来竟然也是个草包,不堪大用。

    “皇上,这还没开打呢,胡守仁未放一枪一弹怎么知道打不过澳门那帮夷人。”深知其中道道的司礼监太监冯保撇了撇嘴说道:“下面这帮人矫情惯了,历来如此。”

    “什么意思?”万历不由疑惑,什么叫矫情惯了,难道现在这个胡守仁上书葡萄牙人船大炮强还有什么原因吗?

    “这帮武人有的不知从哪里养成的坏习惯,动不动就向朝廷哭穷,只要一上书,准是说自己部下缺乏装备,请朝廷追加资金的。”冯保一副鄙视地语气:“要是放到前几年朝廷财政紧张,这种事情恐怕少不了是真的,但最近几年内廷可没少发一个子给他们,整天好动不动哭穷,就是矫情的狠了。陛下若是不信,这个胡守仁上书准是先说敌人强大,请朝廷追加军饷,最后再说一定获胜云云。”

    万历翻了翻折子最后,还真是这样,三段论式的折子,前面夷人火炮犀利,船只高大,之后是自己手下皆是忠君爱国,但奈何缺乏饷银,只要朝廷重赏,一定将夷人打败之类的话,不由翻了翻白眼,这样也行。

    这是老手段了,这帮将军还有文人监军们都有这种毛病,动不动就会将敌人形容的无比强大,希望朝廷重视,然后要向朝廷多要饷银,这份钱士兵分分,将军监军等也要那一份,然后大家把敌人打败,最后捷报上是我军所向披靡,以少胜多,大败敌军云云,这都是有套路的,大战之前不向朝廷多要些钱那就太对不起自己了,前几年朝廷发不出军饷时这样,现在朝廷发足军饷了,恶习也改不掉。

    前几年竟然有人奏报的夷人战舰长三十余丈,数据夸大之甚都让万历吓坏了,一丈三米三,三十余丈,计算起来就是一百多米了,欧洲也出了穿越者,让欧洲战舰都超前到了十九世纪铁甲舰时代了吗?

    “这帮混蛋!”万历气急败坏地敲着桌子,“告诉胡守仁,澳门他要是打得下来就打,打不下来朕换别的总兵来打。”

    澳门才多大点啊,还不够咱们胡总兵塞牙缝的呢,就这么点肉,想多要些好处皇帝都不给,失算啊,这招怎么不灵了呢?不知道冯保告密的胡守仁无奈,本来还指望朝廷战前多拿一笔赏钱的,现在看来没门了,自己要是再不动手,换了别人,连原来那份都不是自己的。既然如此,那就准备开打吧,胡守仁无奈道。

    机会在你面前,没有珍惜,等到失去才后悔莫及,胡守仁马上就懂得这句话的意思,京城奏报一来一回,这份功劳已经远离他而去了。

    澳门。

    “这是政府和明朝的事情,还有该死的西班牙人,我们是商人,是来东方赚钱的,不需要无谓的流血。”商人议会吵吵闹闹到。

    葡萄牙的商人们效忠谁?葡萄牙政府?开玩笑,甭说现在葡萄牙被西班牙兼并了,就是没兼并,商人效忠的仅仅是贸易带来的利润,政府和明朝交恶,只要不妨碍他们做生意赚钱,他管自己的祖国是赢是输呢!

    投降吧,只要大明朝政府允许他们正常的在大明做生意,投降不是多么艰难的选择,作为商人推选出来的澳门兵头,这还是大明朝的二级官员,高士德将国书交给印度总督以及西班牙菲律宾总督以后,心中毫无压力的升起白旗,派人和明朝当地的县官谈判。

    啪!

    狠狠地拍了下桌子,听到澳门夷人投降消息的胡守仁一阵悲叹:“夷人怎么这样没有骨气!”



第40章 自信

    远在吕宋的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佩纳洛萨听到大明朝带来的消息一阵诧异,不是东方海域里的某个海盗,而是实实在在的大明朝决定向帝国宣战,这个匪夷所思的行为着实让他不能够理解,理由更是让他感到荒谬不堪,明朝对他宣战的理由竟然是自己脚下的土地原本属于它们的属国,等到自己的属国被灭将近十年了再宣示正义,还有比这更荒谬的事情吗?

    信奉弱肉强食的西班牙人很难明白大明朝的正义王师打仗从来都是需要有正当的理由的,即使没有,也必须给造一个出来,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这种赤裸裸的宣言在高尚的明朝士大夫眼中是行不通的,上承天命下应黎民才是人心所向。

    “只需4000至6000人,配备长矛和火枪、船舰、炮以及所需的弹药”,“有2000或3000人,便足以占领所欲占领的省份,……征服一省之后,便足以征服全国。”

    这是自己的前任总督桑迪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报告,报告很明确的指出远东的这个霸主虽然庞大,但其实实力却很废柴,为了西班牙的荣耀,为了天主的光芒能够照耀的全世界,建立一个众王之王的大西班牙,征服大明已经迫在眉睫。

    谁知道这个桑迪总督脑袋是秀逗到得出这种结论的,几百年后的英军,掌握着比这个时代西班牙还要庞大的力量,更为先进的军械,对上日暮的清王朝,也没敢说将这个国家占领,在大明万历初年这个将星闪烁的年代,这个大西班牙主义者,自信心膨胀到什么地步,有多麽的无知才能得到这种评价。

    当然客观的说,其实这个西班牙小白对大明的常备军或者叫卫所的评价还算中肯,说倭人比明军勇敢从几十年前一群倭寇能够深入内陆却没有官军阻拦也能够看出卫所这东西,已经烂到不能再烂了。

    可他似乎把职业军人以及垦荒团的概念给搞混了,大明建国二百年,卫所从开始的职业军人已经彻底沦为民兵和垦荒团了,指望他们打仗,不失败才怪呢,桑迪做出的明军不堪一击的评价单单从这来说,不能说错误。

    可要把整个大明朝想的完全是这么不堪,他也不想一想,面对北方一直有游牧民族骚扰的明朝,是怎么靠着这些毫无战斗力的士兵存在到现在的,或者说因为在美洲取得的胜利真的让这些西班牙人膨胀到自以为天下无敌了。

    当然,这个叫桑迪的总督在写这份报告的时候,显然也忘了盘踞在台湾的林凤林大头领是怎么攻打到马拉尼,给自己先辈总督拉维萨里斯带来麻烦的。

    日不落帝国、无敌舰队带给他的信心?因为西班牙最大的力量远在欧洲,虽然林凤能够击败在吕宋落脚的西班牙人,但那些小舢板和庞大的无敌舰队比起来,无疑是弱小的蚂蚁,拥有无敌舰队这支无与伦比庞大舰队的西班牙人有资格蔑视这个星球上其他任何海洋势力。

    当然历史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暂时的。

    “中国有能力攻打到我们嘛?”佩纳洛萨不禁心中发出疑问,虽然明朝沿海的海盗已经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他们能够到达马拉尼,但据情报所知,除了一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舰队有些规模,据说两年前甚至达到马六甲附近示威,其余的舰队和沿海的那些海盗比都不如,至于那只新舰队也仅仅听说是船只庞大,按照以往的经验来判断,也不见得会有战斗力。

    佩纳洛萨做出这样的评价不足为奇,要知道这个时代明朝普遍采用的船只是福船,这种东方船只作为商船自然是合格的,但和西方军舰比起来,那就颇有不如了。

    虽然福船能够建造的很大,作为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