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中兴-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若是这样,为何……”
“为何我要请求攻打九州岛?”德川家康笑了笑:“为了向上国证明德川家臣服天朝的忠心。”
打九州岛怎么证明忠心?本多忠胜的脑子又不够用了。
用望眼镜再看了一会,德川家康把宝贝千里镜交给一旁的小姓,笑着说道:“告诉太阁大人,九州岛防御固若金汤,纵使用大筒恐怕也难以攻下,需要做长久打算。”
第254章 旧人重现
德川家康并没有详细的解释,以本多忠胜的脑子再怎么转起来也想不到自己的主公现在正在想着什么东西。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了。
九州岛肯定是拿不下来的。
这结果本多忠胜一点都不觉得遗憾,倘若丰臣秀吉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九州岛或许还是一块可以啃一啃的骨头,但是既然丰臣家的命运已经注定,那么这块骨头就有可能卡住喉咙了,利弊如何权衡,正常人能够做出判断。
倘若丰臣秀吉死了,德川家只要宣布臣服大明,就能够完成‘天下人’的大业了!看着自己的老大德川家康,本多忠胜心里想到。
一个本州岛统一的倭国?
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战争还没有开始,大明已经把倭国的结局给制定好了。
除了丰臣秀吉的脑袋要拿来制作京观之外,其他比如重新扶持毛利家,以及亲大明的倭国势力版图划分,全都在大明的计划范围之内。
甚至连石见银山的再次收回,收入分配重新制定,皇室只占三成,其余全部归国库都已经商讨的妥当了。
距离大明太远的地方大明没有没有十足的把握,大明家门口的地方大明要是还搞不定,就真对不起二十年来的改革了。
完全没有人把现在正在进行的战争看做是一种威胁,大明内部反而会因为听到战争的消息而感到兴奋。
打仗能够带来利益,打仗能够带来荣誉,打仗的军户能够分到土地,战争对于现在的大明而言是一件好事,而不是一种负担。
“东边打仗,西边战争就没有停过,北面马上也要打起来,就南方还算消停。”万历看着地图自言自语地说道。倘若不是大明确实游刃有余地对付这些敌人,这种到处战争不断的局面,还真有几分亡国之兆呢,如果再加上皇帝昏庸,那估计就全了。
可惜,万历虽然不是什么英主,但好歹也并非昏庸的皇帝,虽然有时候确实不怎么着调,但是好歹也是合格皇帝来着。
有自知之明才是一个合格皇帝应该干的事情,没有才能的皇帝哪怕什么都不做,也不能胡乱的使用自己的权力。
当然,万历不处理朝政显然不是自以为能力不足,从他的角度看问题,这完全是偷懒的结果,遵循制度,合乎逻辑的偷懒。
万历二十年中随着朝堂上的清理,因为为政过失导致大批官员落马之后,万历比起过去的五年比起来,似乎变得又稍微勤快了一点。
不过到底这种勤快能够持续多长时间,还真是一件不好说的事情,万历并非持之以恒的人,况且大明的制度也不需要皇帝时时刻刻劳动,皇帝偷懒有力可是能够给执政者极大惰性的。
但是现在不是偷懒的时候,王家屏的内阁跟不上万历的思路,时代的局限性使他们看不到一些地方,那么万历就需要亲自上阵进行指挥了。
“总算是不用教儿子了!”拿起好久没有摸过的奏疏,万历感慨了一声说道。
重新拿起奏折处理朝政,万历猛然有种轻松的感觉,比起过去五年,站在幕后,在宫里教儿子要轻松。当然,这肯定只是错觉而已,就好像许久没有写过作业的中学生拿起笔来感到顺手一样,大概用不了多久就觉得乏味。但是的的确确花费五年教育儿子的万历心里感到疲惫了,给皇子当负责任的父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大概地数数历史,万历几乎发现不了几个当好父亲的皇帝,对儿子不管不问的一片,把儿子当藏獒养的更是一抓一大把,像万历这样用心去管儿子的,还真没有几个。
一般人大概不会再结婚之前就把教儿子当做任务来准备,但是万历这种活了两辈子的人物倒是早就迫不及待了。
有儿子,当父亲,然后教儿子,万历很庆幸地在闲暇的五年里完成了这个任务,但是也被小孩子搞得精疲力竭了。
终于不用再为孩子烦心了。万历心中感慨。
把自己的长子教导到十五岁,万历差点都后悔向士大夫退让,要是早知道教儿子这么累,还不如大官僚们硬干一场呢。
以后再也不会干这么累的事情了,至于这五年里后宫嫔妃所生的儿子,万历毫不客气地把责任交给了他们的老大朱常洛。
靠死板的宫廷教育教不出什么样的儿子,甚至某些人还会自作聪明地把除了太子之外的皇子当猪养,即使万历不打算自己继续那么费工夫的教子,也只会选择考验自己长子的能力,而不是把事情交给宫人。
“让朕看看自己的儿子是怎么再当太子的同时当兄长的。”万历自顾说了句,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在奏折上面,认真的阅览起来。
是蒙古方面的消息,然而仔细阅览的万历马上就眉毛一挑,发现了一个令他惊讶的名字,那个在原本历史上的赫赫有名,这个世界被自己给送到草原上去的人物顾宪成。
“有意思。”看着顾宪成在草原上的作为,万历笑了起来。
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物都不简单,更何况是个思想界的代表人物,实际上,这方面的人物都比较聪明才对,虽然有时候聪明的方向让人不太满意。
顾宪成按照原本的历史显然聪明的方向有问题了,虽然或许有个好的出发点,但是却成为官僚挖国家墙角的代理人。
不过这辈子走的道路却没有那么偏,因为离开了官僚的队伍,早早地失去了站在原本阶级的可能,所以他的成长方向,显然向着奇怪的地方上去发展了。
在草原上搞教化,使蒙古人沐浴圣贤之道。顾宪成正在进行着先贤们一直宣扬的事业,而且不同于那些空口说大话的人物,顾宪成显然成了一个实干派,而且还是一个会宣传自己的实干派。
教化蛮夷,说好听一点是这样,当然,若是换一个说法,说的赤裸裸一点,顾宪成在草原上正兴致勃勃地培养着亲善大明的‘蒙奸’。
“朕要顾宪成的资料,最近几年的记录都要。”万历放下手中的奏疏,想了想后,张口说道。
还在因为万历自言自语说出考验儿子的话而思索的张鲸连忙回过神,赶忙称是。
第255章 大汗的征召
万历终于把目光转移到草原上,又终于把视线重新投向顾宪成。
能够被皇帝注意到自己的能力,可是顾宪成一直以来都非常期望的事情,当然,现在的他倘若知道皇帝对他另眼相待了,也不会表现的太过激动。
养气!
肚子里即使只有半瓶醋,也要先学会养气。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原因,草原上局势顾宪成身为一个长者,显然不可能没有发现。
一帮蛮子没有接受过教化,而且还不知道仰慕王化,现在竟然打算干起大逆不道的事情了。
天兵一到,这些家伙就死定了!
好吧,站得高的时候称呼士兵叫兵大头啦,匹夫啊,当自己转变了身份,需要他们的时候,立马就变成天兵了。呆在草原上久了,顾宪成才真正了解了背后靠着国家,说话硬气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感受。
天威之下再施以教化,如此才会有效果,顾宪成正不停地探究着军事实力所带来的重要性,没有这玩意,他这套成圣的学问连施展的基础都没有。
人要有念想,对于顾宪成来讲,成圣就是念想。
大明已经出了一个王守仁了,想要再出一个顾宪成显然不是简单的事情,但是正是因为如此,顾宪成才有念头,既然有人可以,那么他顾宪成为什么不可以?
聪明人都是因为执着而疯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读书人的至高追求,顾宪成显然希望同样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伟人。
历史上如此,这个世界更是如此。
甚至因为被贬到蒙古,让他吃到了苦头,从空想者成为实干家,这种思想变得更为强烈了。
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怀着这样的心态,顾宪成正静静地观察这草原的动态。
他要拿到教化之功。
孔圣人率先有教无类不错,但是却仅仅提出教化蛮夷的思想,但是这个思想过了将近两千年都没有实现,而现在,他顾宪成能够实现了,这就是他的功德。
但是除此之外还不够,必须还需要点其他的东西。坐在蒙古包中的顾宪成微微眯着眼睛,似乎在思索亦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他想要回到朝堂,而且还是风风光光地回去,让那些没有曾经在他被贬之后就将他抛弃的曾经的友人们看看,他胡汉三,啊不对,他顾宪成又回来了!
所以,回去是必须的,但是不能就简简单单地回去,必须让人怀着钦佩的目光迎接他回去。
只是现在,似乎单单依靠教化蒙古还不够,所以,还要多等待一些。
……
哪里接到蒙古叛乱的消息最早?
显然,不会是大明内地,只能是蒙古自己。
即使事情事情有些苗头,但真正确切的消息也只能从哈拉和林向四周传出去。
即使是已经整顿人马准备预防儿子乱来的三娘子,即使到最后一刻,也在等着自己的儿子幡然悔悟。
不过显然,她失望了。
“大汗召集令?”三娘子的等待最终得到是这样的结果,她可悲又可笑地看着报信的人:“哪个大汗?”
还能是哪个大汗,给三娘子报信地信使吞吞吐吐地说道:“布塔施里…布塔施里大汗。”
“他有什么资格称汗!”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三娘子也丝毫没有打算留点情面,直接讽刺地说道:“草原上何曾有过叫做布塔施里的大汗?!”
冲自己手下发火有什么用啊,给三娘子报信的信使是三娘子自己派去打探消息的人,对于三娘子的迁怒只能尴尬地听着。
“要通知大明派兵吗?”一个手下担忧地看着三娘子,布塔施里叛乱,而三娘子则继续追随大明,母子两个闹翻了。
而他们这些人既然站在三娘子的身旁,自然是决定跟着三娘子的,事实上,这些人已经不是第一次追随她了,早在三娘子十多年前决定投靠大明的时候,这些人以及他们的父辈就已经跟随三娘子了。
是要一个崇尚武力的大汗,在草原上过着挨饿受冻只能依靠掠夺生存的生活,还是要一个天可汗,不用担心生存,但却必须遵守规则的生活?
自由和生存?倘若是真正的自由还好,但可惜,草原上本来就没有自由,所以他们早已经决定选择后者,并且继续选择下去。
“不用!”否决了手下的建议,三娘子面色阴沉地说道:“我要亲自把这个逆子抓住,送到大明皇帝陛下面前!”
即使不通报给大明,也只不过是拖延一段时间而已,毕竟现在草原上的消息传到内地,只是一两天的事情。
手下们默默地听着三娘子的说法,知道这是首领即使到现在依旧打算保住儿子的性命。
大明对于反抗者不是仁慈的,倘若布塔施里落在明军的手里,那么送到大明京师的可能就不是布塔施里这个完整的人了,很有可能就只有‘敌酋’首级了。
只有三娘子成功,把自己的儿子亲手抓起来,才能保住布塔施里的性命,并且还有机会凭借以往以来对于大明的忠诚换来对布塔施里的饶恕。
“继续召集人手,告诉牧民们,布塔施里是伪汗,不要去响应他的诏令!”翻身上马,三娘子吩咐手下说道:“绝对不能把事情闹大了!”
……
“俺答汗的儿子,布塔施里大汗有令,拿起你们的武器,把中原人赶出去!”
布塔施里的征召令借着马背向哈拉和林四周传去,在三娘子接到这个消息之后,越来越多的牧民同样听到了这个消息。
就如同大明传统中对于皇帝的敬畏一样,一个大汗的名号同样让草原上的牧民们敬畏,布塔施里是先代大汗俺答汗的儿子,他有资格做大汗,而且是被草原人认可的大汗。
即使牧民们留恋现在的生活,但是大汗和王公们的征召却依旧能够让他们拿起武器,这是长久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
“快,把武器备好,去投奔布塔施里大汗!”老巴根听到消息显示有些不知所措,但是随后却立马慌里慌张地跑向自己的营地,回去寻找自己的弓箭和弯刀。
老巴根是俺答汗的追随者,但是在俺答汗去世后,乞庆哈扯力克一系和三娘子争斗的时候,他却犹豫不决,不知道应该站在哪一方,这样的人很多,统治草原多年的俺答汗,在草原上自然有着大量的追随者,但是这些人追随俺答汗却无法在俺答汗的儿子中做出选择。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有资格的只有布塔施里了,那么自然而然,就要跟随布塔施里的脚步了。
“彻臣,快,大汗的征召来了。”气喘吁吁地跑回自己的蒙古包,老巴根喊着自己儿子的名字说道。
他的儿子彻臣是一个非常聪明的青年,比同龄中的许多蒙古青年都要聪明,懂汉字,会算数,而且读过许多汉学书籍。
掀开蒙古包,老巴根看到一副武装打扮的儿子,以为对方同样是听到大汗的征召,已经做好了准备,刚想说话,却瞪大眼珠子的看到,自己的儿子抽出一支箭拉弓指向自己,而他的女儿琪琪格同样一脸畏惧地躲在彻臣身后。
想说话的被卡在喉咙里,老巴根显然不理解什么情况,不过看着自己儿子的眼神,显然,他现在对自己一点都不友好。
“草原上只有天可汗,没有布塔施里大汗,布塔施里是朝廷册封的义顺王,没有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