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泱泱大唐 >

第114部分

泱泱大唐-第114部分

小说: 泱泱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与母亲一道住着,长乐公主也显得比平日乖巧,和王易话也远没有私下相处时候那般随意,但王易每次进宫来,她都很是高兴,脸上满是笑意,王易要走,还有些舍不得。

    处在宫中,边上有母亲,长乐公主必须保持公主的仪姿,话也一板一眼,远没有与王易私下相处时那般随意,不过她也经常趁母亲及边上人不注意,和王易上几句俏皮话,王易也很是乐意。

    这段时间王易随孙思邈进宫,都没见到李世民,据长孙皇后,李世民这个皇帝这段时间忙于朝事,都没有时间过来看望她们母女。

    关注着前方战事进展的王易,对于遇不到李世民却有点失望。

    在长乐公主起病前,李世民就要找他讨论战事的情况了,这么多天过去了,前方传来的战报肯定又有变化,王易非常想知道,李靖所指挥的定襄道大军行进到何处了,有没有和突厥人遭遇上。

    为长孙皇后和长乐公主诊查完毕,王易和孙思邈也准备告辞出宫。

    在出立政殿前,长乐公主也拣了个机会,悄悄地与王易,她的表姐长孙凌因为这次事,被禁足在府上,只是要王易不要担心,过几天就没事了。

    王易会意,对鬼精灵的长乐公主笑子笑,施礼作别这对尊贵的母女,和孙思邈准备出宫。

    但就在他们两人出了立政殿,一名候在外面的宦官却大步上前,对王易施礼是皇帝有请!

    心神大震的王易和孙思邈作别后,马上跟着那名宦官来到李世民所处的武德殿。

    李世民正站在殿上对着军报看地图,看到王易进来,在受了礼后,吩咐王易与他一道坐下话。

    李世民看上去精神很好,让王易有些怀疑前方有我军大捷的战报传来。

    但李世民不,王易也不敢问,只是很恭敬地坐在一边,等候李世民的问话。

    李世民带着笑,伸伸懒腰道:“晨阳,今段时间皇后与长乐的身体有了好转,朕甚是高兴,此是与孙道长之功,朕自有重赏!气温突变,天寒地冻,正是朕最担心皇后身体的时候,如今还添了一个长乐,现在们替朕分了忧,朕甚是感激!”

    “陛下,此等是臣等应该做的!”王易表现的很谦和,“臣也并无什么功,全是仰仗孙道长博学的医术,正因为有孙道长这样对医术精通的名家,臣所记的那本医书上的医理才得有用武之地,不然臣空记着一些书本上所写的医理,没有什么诊病经验,实不敢为人诊病治疗!”

    “怎么,现在也学会谦虚了?此次长乐到府中,受了寒,得了病,却没想到因祸得福,得到了藏着掖着的治病方法,若没有这次事件,朕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献出来,呵呵!子还知道留一手了!”李世民很猥琐地笑了两声,再带着一点玩味又让人感觉有点严肃地问道:“晨阳,朕可极少见到如这般博学之人,还是一个未及弱冠的少年人,朕甚是好奇,所会的这些,是从何学来的?!真的没高人在身后指教?”

    “陛下,臣前些时候也过,臣自幼天资聪慧,所学过目不忘,从喜欢看书,看过的书不计其数,所会的这些,全都是从书本上学来的,臣所看的书非常杂,无论是天文地理,民生政治,军事谋略,医理杂论,都看的不少,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著书总结的经验与技术,正留给后人最大的财富,这些书臣看了非常多,也学了非常多的技巧,一些自觉有用的东西都记在心上,再加上天生胆大,遇到事儿都会去试上一番,边上的人偶尔也会点拨一点,因此,也就到处卖弄了,所幸陛下一直没有责怪臣的张狂,让臣感激不尽!”王易着,站起了身,半真半假地对李世民行了一礼。

    “所的有理,一些技巧记在书上,才能被更多的人所知,才会被人传承,以后朕会要令那些博学之人著名立传,把有用的技术传给后人,以免遗失掉!只是印一本书,却费时费力,还要待以后再想办法!”

    “陛下…”王易还以为李世民要和他讨论什么造纸、印刷地技术,正想把它所知道造纸、活字印刷的技术讲出来,话却被李世民打断了。

    “晨阳,今日朕召来,是要和讨论一下前方战事的情况…”

    第七十八章真的没高人在身后指教?

    第七十八章真的没高人在身后指教?

第七十九章 朕与你赌上了

    第七十九章朕与赌上了

    (今天是情人节,祝兄弟姐妹'》们过一个温馨浪漫的节日!)

    王易一听大喜,立即收住了话,等待李世民告诉他前方传来的战况。

    李世民起身,示意王易跟他一道,走到挂有标示敌我形势的地图前。

    制作不能算精良的地图上,标有我大军的最新动向,及突厥人马的大概分布位置。

    李世民将搁在地图边一案几上的几份军报呈给王易,“晨阳,这是前方送来的最新军报,先看看!北方天降暴雪,我大军行动不便,进展并不是很顺利!”

    王易瞅瞅神色并无异常的李世民,也没推辞,接过几份可以算作最高机密的军报,打了开来看!

    这一看却让他甚是意外,原来我大军行进到处,全都遭遇到大雪,大军行动困难,粮食补给不及,被迫停留在云州、朔县西北以远一带,等待时机。

    看着窗上还在漂的雪花,还有宫内屋檐上那厚厚的积雪,地处偏南的长安如此大雪,比长安更靠北的定襄、云州一带的大雪可想而知会有多么厚堆积起来。

    王易心里叹了口气,不成因为他这个穿越人的到来,连带把气候都改变了,促成这个冬天连续的数场大雪,给我大军的行动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吗?

    若是如此,那他就是历史的罪人了,很可能不少的将士因为严寒,而失去性命。

    但王易在看最后一份军报,也就是李靖告知的军事行动计划时候,又把这一切想法都改变了。

    李靖在军报中奏请,大军暂时在云州至朔县一带休整,待粮草运上,马上开始计划中的攻击行动,在他亲领的大军休整期间,侧翼几路人马却马不停蹄,继续往西北方向行进,往颉利牙帐所在的定襄东西两侧突进。

    据李靖在这份军报中,突厥人并没什么防备,颉利依然呆在定襄,没有逃跑的打算。

    王易也想到,我大军行动不方便,相对来牛羊等辎重更多的突厥人,行动更加的不方便。虽然突厥人在草原上以行动迅捷著称,但大雪天,一样会行动困难便的,更不要他们赖以生存的牛羊等牲畜都要照顾到,再加上那是颉利牙帐所在,突厥人的财富应该都集中在那里,不可能骑上马就可以走的,那样的话许多突厥人不冻死,也会饿死,财富更是要损失殆尽了。

    想到这,王易稍起的沮丧很快就消失了,眼睛从手中的军报上抬起来,看着面前的地图,再看看盯着他看的李世民,轻声道:“陛下,如此重要的军报都让臣过目了,臣甚是不安!”

    必要的客套还是要的,免得以后被人诟病。

    “朕既然让看了,自有让看的理由,”李世民挥挥手示意王易不要这些,指着王易已经搁回到案上的军报问道:“,下一部我大军如何安排行动为佳,前方各部将领会如何动作?”

    王易看看一脸探询神色的李世民,再看看挂在墙上那没有比例尽,无法精确计算距离的地图,想了好一会后,才指着我中路大军,也就是李靖亲领人马暂时休整的云州、朔县一带道:“陛下,北方天降大雪,我大军行动不便,这对我大军的行动带来了不的麻烦,但突厥人遇到的麻烦也是一样,他们也一样行动不方便的,更不要定襄是如今颉利的牙帐所在地,颉利不会轻易放弃的,从现今得到的情报上看,突厥人依然龟缩在定襄一带,没有移动,而我东西两侧几路人马在继续行进,依臣所见,再过一些时日,就是他们厄运降临的时候!”

    王易指着东侧李世勣军、西侧柴绍军的位置继续道:“陛下,李大将军、柴大将军部冒雪继续前行,若他们能在我中路大军发动突袭攻击时候,能绕到定襄的侧后,那样我几路大军从几个方向对突厥人发动攻击,龟缩在定襄一带的颉利亲领部,很难出我几路大军前后左右夹击的,退一步讲,即使被突厥人发现了,势必造成突厥人的慌乱,只要我大军趁势进攻,那突厥人一定会迅速溃败的,但是…这样势必不能全歼颉利亲领的突厥部!”

    王易瞅了瞅听的有些疑惑的李世民,加重语气道:“陛下,因此臣以为,李大总管一定不会让这种情况出现的,以臣所想,他在令侧翼两路人马往定襄以远运动,中军在朔县、云州休整时候,一定会有其他动作的,那就是臣前些时候所讲过的中路军会派出一部精锐人马,快速奔袭定襄,在突厥人遭袭溃败时,我随后跟进的中路大军主力,还有两侧翼的两路人马,就可以趁势发动攻击,歼灭突厥主力,若我两翼人马行动迅速,很可能就可以在某一个地方以已逸待劳,等着突厥人自己送上门来,若能将颉利擒获或者击毙,那这场战事就可以很快就结束了!”

    “的有一定理,但朕问,既然知道天气如此恶劣,突厥人呆在定襄没有移动,为何就不能稳扎稳打,全部慢慢推进,集中我大部人马,与突厥人正面作战呢?要知道,如此恶劣的天气下,派出的股人马,在行进了数百里路后,不一定能有体力对突厥人发动空袭,甚至有可能因为天气的恶劣,这部人马都葬身于暴风雪中,若是统帅,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吗?”。李世民问询时候,眼睛一直盯着王易看。

    前些日子,王易所分析的那番作战理念被李世民认为是惊天的论断,大胆程度甚至很出乎他这位指挥过无数次战役的曾经的统帅的意外,但近段时间来长安连续降大雪,前方传回来的军报中也一再报告遭遇大雪,行进有困难,粮草都接济不上,这些情况让原本坚信李靖会派一支精锐人马发动突袭战的李世民,又很是疑惑进来,再加上李靖传回来的军报上也了,他亲领的大军屯于朔县一带休整,等待机会,这让李世民先前认定的看法,有了一些改变。

    面对李世民的反问,王易稍愣了一下,也马上回过神来,一副很坚定的神色回答道:“陛下,任何作战方式都有其不确定性,即使我人数众多的大军齐头并进,都很有可能遭到敌军的偷袭,而出现全军覆灭的情况,天降大雪,虽然给我大军的突袭带来了不方便,但依臣所想,身经百战的李大总管,定然不会采取稳扎稳打的方法,一定会派一部人马,对突厥人发动突袭的!”

    后世时候王易因为研究隋唐时期的历史,无论国计民生,还是这些时候发生的战争,都有过详细的研究,因为对李靖这位大唐军神近乎崇拜,李靖指挥的战役他研究的更加仔细。在研究中,他也发现,李靖所指挥的作战,都有几个共性,那就是奇、快、狠,李靖最擅长的就是出奇兵,极少用正兵方式对敌攻击。出奇兵所能带来的作战效果都是非常惊人的,若攻击奏效,那对敌人的打击都是致命的,已方付出的代价却很轻微。在广阔的草原上,在有环境因素可以利用,王易想着,李靖无论如何都不会采取正兵之道,就是大兵团正面推进,与突厥人打硬仗的。

    若在突厥人没有防备间,还要与凶悍的突厥人正面大兵团作战,那指挥作战的定然不是李靖这位名留千古的名将,而是其他人了,王易即使怀疑因他这个穿越人的到来,已经使得历史及这段历史所处的自然环境有了改变,但他依然坚信,李靖还是会采取奇兵之道,对突厥人发动突然袭击的。

    “为何对李大总管抱以这样的自信?”李世民脸上露出了笑容,但依然有疑问。

    王易的虽然非常有道理,李世民也认可其中之道,但李世民却是知道,王易这个刚从杭州来长安的少年人,与李靖从来没有接触过,为何王易就对李靖这位大军统帅将如何指挥作战,会的这般肯定和自信呢?还把李靖的指挥作战方式都总结成“奇、快、狠”三个字,这有点不合常理。

    “陛下,臣研究过李大总管以往指挥的战役,因此才会有如此论断的!”王易的还是很坦然,如今李靖的名声已经响亮,他以往指挥的战役也有不少的人去研究,能总结出点什么来并不奇怪。

    “哦?那对其他人指挥的战役有否研究?朕以往也指挥过许多次战役的!”李世民似乎挺有兴致,还要在这个问题上与王易纠缠。

    “陛下所指挥的战役,与李大总管有异曲同工之道,臣以为,陛下在为大唐建立而征战的时候,所指挥的战役,也可以用‘奇、快、狠’来形容,让臣敬佩异常!其他将领虽然也都很出色,但与陛下和李大总管比,还是相差了一些!”王易丝毫不掩饰他对李世民、李靖的崇拜,话间也是一副恭敬的神色,“臣认为,出奇兵最能取得战果的最大化,也是最考验一名统帅谋略的地方,以最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这是作战的最高艺术!”

    唐初时候,指挥作战,基本没有败绩的将领,以王易的认定,其中一个是李靖,另一个就是李世民,这两李也是王易最敬佩的人。只不过李世民当了皇帝,后来就没亲自指挥过战役,谁也无法认定若李世民再指挥作战,会不会打败仗,再加上他是皇帝,一些人就不将他归入名将类中。

    还有,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亲征高丽,因为否决了李道宗所提出,率一支奇兵快速突袭平壤的决定,而被很多的人认为,李世民指挥作战的能力已经退化了,但王易却不这么认为,他研究过那场战争,贞观十九年攻打高丽的战争可以是取得了绝对有胜利,攻占了高丽十数座城池,击毙俘虏高丽军队无数,就光光高延寿、高惠真所领的那十五万人马,就被大部消灭,两位高姓领军大将被俘,而大唐军队总共只伤亡了数千人,大多人还因为退兵时候冻饿而死的。

    只不过这场战役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没有攻灭高丽,而让李世民万分遗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