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国色-第3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威听了不由讶然,但转念一想。校书之举,乃是流芳百世之举。对于自己这个行将就木的老者来说,还有什么比身后名更看重的。至于为一书院山长,岂非将来天下许多读书人都为自己的学生,这不仅是天大的荣耀,对于苏家人脉也是大大有好处的事啊。
苏威道“老臣年迈,本不堪此任,但蒙陛下看重,不以微臣老朽,委以重任。老臣必当尽力而为,以报答陛下隆恩。”
李重九听了欣慰道“朕就知道苏爱卿一定会答允的。”
李重九斟酌了下道“朕赐洛阳书院为皇家书院,苏威就为首席山长吧,周旭你可以协理此事,请天下名儒来书院中教习,第一批洛阳书院的士子,就以一千人为限吧。洛阳书院两年肄业的士子,可免去县试,直接入原籍参加郡试。若是特别优异者。可直接举荐给朕。”
周旭与苏威当下一并称是。
洛阳有的是士族俊杰,五陵子弟,李重九让士族入洛阳书院读书,也是收拢人心之用。等于给洛阳士族子弟开了一条终南捷径,让他们为大赵效力。
李重九对周旭问道“今年秋天郡学取士,进行得如何了?”
周旭闻言道“郡学考试的章程。早已拟定,一卷为四书五经。二卷为天文地理算术农识,三卷为策论。县学郡学士子早都习以为常了,两年前的国试也是采此三卷之法为国选材,士子们和民间百姓还是比较称许的。”
李重九听了问道“当初姬爱卿曾与我言,取人才之事,办县学郡学,非十年之功不成,而今快十年了,县学郡学着有成效,实在是令朕欣慰。这都是周爱卿你教导有功啊。”
周旭听了连忙道“微臣不敢居功。此乃是陛下重教育之事,奉为国策。自陛下所提的韵文,标点在民间普及后,不少如臣一般的寒门子弟,都有了读书进学机会。故而这几年郡学县学国子监所培养的人才,不尽其数啊。”
李重九听感叹道“十年生聚,十年教养,越终而灭吴,而今天下寒门士族人才,都认同朕以县郡之试,为取才准绳实是不易啊。”
周洲也想到这十年来,培养人才辛苦,亦不胜感慨,而今他最得意的两个弟子,赵欣,周洲都已是官居郡守了,这叫他如何不欣慰。
李重九道“天下人才如过江之鲫,有才学之士何等之多,但我大赵官职有限,要尽数取士恐怕不容易啊。”
周旭道“科举本就是国家论才取士之大典,挑选人才之中的精英,来辅佐陛下,匡扶社稷,要是人人皆可为官,何必要科举之事。”
李重九道“周爱卿的话太偏颇了,人尚且不争一日之长短,何况一次考试,就可以定人之终生的,那些没有中第的人,不等于不是人才,科举之事虽是规范,但仍是有缺漏,你知道县试郡试国试取士,一般多少人可中第啊?”
周旭听了李重九这么说,当下想了一下道“大赵而今几十之郡,几百之县,各郡各县教育民风也是各不同。如蓟县这等大县,每逢县试,无论是初次参与县试的,还是屡年不第的,加在一起有五六百之多,但蓟县县试取士,能晋郡学的不过五十人,能到地方为吏的也不过二十人,加在一起十者不过二三。”
“若是郡试那么就更难了,数县英杰并试,能进国子监的一郡不过三十人,入郡为官吏者不过十几人,十者不过取一二。最后国试,那么二十余郡精英会试,十者则不足一啊。”
李重九听周旭这么说,心想现在都如此了,那么后世的科举不是更加艰难,范进等等的例子就不用说了,比现在的高考,过去的科举更加苛刻啊。
李重九当下道“科举之事累人,虽是取士良途,但多少人期望一朝登第,从此鱼龙有别的,最后仍有不第者皓首穷经,白白蹉跎一生。”
苏威在一旁言道“陛下这已是给与那些寒门士子机会了,若是以往以门第取士,那些人连得官的资格也没有,更不用说陛下给不第士子,还能有在郡县为吏的机会了。”
李重九道“苏爱卿,这还不够,比起天下人才来说,朕还需广开门路。”
周旭当下问道“陛下莫非早有定计?”
李重九点点头道“不错,朕早有想法,朕要改科举之道只取文官的鄙陋,也可用意选拔武职。”
周旭听了顿时惊讶问道“陛下如何选拔武职呢?”
李重九想了下道“朕就以此郡试为先行,在郡试不第的士子中,再进行一次考试,此为武试,为国家选拔武职。”
“武试?选拔武职?”李重九这一番话,令苏威,周旭都震惊,李重九要这些不第士子考什么武试?
李重九道“郡试取士,乃是文职选拔之途,以考四书五经,天文地理算术农识,策问三卷,对吗?朕在武试中,进行骑,射,书,兵略,策问五试。”
周旭,苏威二人听了都是一愣。周旭率先提出异议道“陛下,参加郡试的士子们多醉心于读书,于骑射之道,根本不通啊。”
李重九道“朕就不希望他们除了读书以外,什么都不通,圣人有六艺,有礼、乐、射、御、书、数。射不用提了,礼记有云,射者,男子之事也,至于御,现在不是春秋战国,士子不用驾车作战,所以御术可改为骑术,骑,射都没有问题,而书不过考校他们言辞文法,不会难过四书五经,至于兵略,也不过是简单行军布阵,兵策问对,至于策问……”
苏威问“陛下认为武试的策问与文试的策问有何不同呢?”
李重九道“文试的策问考校经纬国家之道,而武试策问,当以破李唐,灭高句丽等军国大事为题。”
苏威听了欣然道“陛下之雄才伟略,令老臣真是佩服不已。”
周旭显然不是那么容易被说服,作为国子监最高长官,也就是相当于现在赵国的中央党校校长,他考虑得显然要更周全一点。
周旭问道“陛下,郡试中第者,一流者可入国子监,二流者可入郡府为吏,那武试呢?”
李重九道“一流者可入府兵,授予司马,司仓参军,司兵参军,行军参军,步兵校尉,越骑校尉之职,二流者,可入郡兵乡兵,也是参军,司库,将佐,文书任之。”
周旭听了点点头,虽没有异议,但心底似有不解。
李重九道“周祭酒,你我君臣多年,有话直说。”
周旭道“陛下之议虽是无误,但微臣不明白,为何不让擅长于读书的士子为文官,擅长于武事的士子去为将军,而是最后让这些文不成武不就士子去从军呢?”
李重九听周旭这么说,不由想起,这也是中国后世千年年来弊病。
宋明时,为了吸取隋唐末年,武将割据,军阀内战的弊病,开始了文武殊途,以文御武的规矩。而不像隋唐时,世家子弟,从武将迁为文职,或从文职迁为武将都不是问题。所以隋唐时出得了杨素,徐世绩武能平定天下,文能官居宰辅之辈。
而宋明,大部分时候都是文不知武,武不知文,书生鄙视武将为丘八,武将以大字不识沾沾自喜。如此虽然对内政治稳定,但对外却再也没有隋唐时,开拓进取之雄势,只能沦为守成,最后亡于异族。
视军人为贱职,这是任何一个要开拓进取国家,都没有弊病。李重九要作的,就是让天下读书人,不是只有文职一路,也有武职可以选择。要参加郡武试的学生,一定要县学毕业的士子。让这些能文能武的士子投军来加强李重九现在府兵郡兵的力量。(未完待续。。)
2014…7…23 2306248408810
第六百一十七章 赏与罚
苏威,周旭二人走后。
杜淹,长孙安世,虞世南,欧阳询,薛德音,段达等十数人一并前来,这些人都是王世充,宇文化及当初的降官,他们有的封职有的没有封职。温彦博,姬川随同在侧。
现在李重九在乾阳殿召见他们,自是决定这十几人将来命运。
“杜淹,朕听闻你乃是秦王府谋士杜如晦的叔父是吗?”
杜淹听了骇然道“陛下我与杜如晦不睦啊,我虽是为他叔父,但是两家早已是失和,否则杜如晦其兄杜楚客,现在也不会还押在刑部大牢了。”
李重九听了转过身看向姬川问道“有这件事吗?”
姬川道“是的,陛下。”
李重九问道“杜楚客与杜如晦兄弟之情如何?”
杜淹当下道“十分和睦,杜如晦自小与他兄长一并读书长大,二人情谊甚好。陛下可是要以他兄长来劝降杜如晦?微臣可以在旁协力。”
李重九没有说话,看向一旁的薛德音道“薛德音你怎么看?”
薛德音一愣,他低下头道“陛下,据我所知李世民用人用之不疑,疑之不用,对几位部下平日又是解衣推食,以在下之见陛下要想策反或是离间,都是不容易。”
薛德音这话不软不硬,令李重九眉头微皱。他道“朕听闻河东薛家年轻俊才并称三凤,除了你以外,您的族兄薛收,还有薛元敬都在李世民麾下效力是吗?”
薛德音看了李重九一眼道“正是如此,此事众所周知。”
“若朕要你劝降他们二人呢?”
薛德音道“微臣一定尽力,但希望不大。”
听薛德音这么说,众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李重九听了沉默了一阵道“德音你倒是个实诚人,好,朕听说你善于军书羽檄。朕本有意留你在身边为中书舍人,可你世兄薛侍郎已在中书省供职,朕就委你去门下省为给事中,正五品。”
薛德音听了一愣。当下道“陛下,我乃是罪臣,又没有功劳……”
李重九道“你不要怀疑朕看人的眼光,中书省薛侍郎多次向朕举荐你,不要辜负了他对你的厚望。”
薛德音听了感激拜下。
李重九又看向杜淹道“杜淹,你侍奉王世充数年,也算有过,不过你替郑国数度出使大赵,对朕也算是恭敬有加。朕也不会太苛责于你,你在王世充那为吏部尚书。到我这里就降你一等,为吏部侍郎,正四品。”
杜淹听李重九居然有授官给他,其喜悦之神情,更胜于薛德音。当下一头拜倒道“陛下隆恩,不念微臣昔年之过,给一个替陛下效力的机会,微臣必当报效犬马之劳。”
李重九听了哈哈一笑,从龙椅上站起,上前将杜淹扶起道“杜侍郎这番话,朕可记下来了。”
杜淹与薛德音不同。薛德音出自河东薛氏,薛万述兄弟多次上书给李重九,要他饶过薛德音一命。故而李重九要给薛家兄弟面子,所以恩典他为给事中。
至于杜淹则是出自京兆杜氏。京兆杜氏与韦氏一样,都是关中大阀,长安常言城南韦杜、去天尺五。说得就是韦,杜两家,关陇贵族除了有鲜卑血统的代北贵戚外,汉人门阀中以杜,韦两家名声最旺。李重九赦免杜淹。就是为了拉拢京兆杜家,就算不能拉拢也是传达一个善意。
杜淹听了道“陛下,微臣有一件事,想禀告陛下。”
李重九点点头道“说吧。”
杜淹道“伪郑太子王玄应之妃韦尼子,出自关中韦氏,王玄应伏诛后,此女被押入刑部大牢。韦尼子还有一个堂姐韦圭,乃是参与杨玄感谋反的前户部尚书李子雄的儿媳,李子雄父子被诛后,韦圭投奔乃姐,现也是一并被押入大牢。此二女都有美色,更重要是她们在韦家身份地位都十分显赫,陛下若是有意结好韦家,可以纳之,或者以她们二女与韦家交涉,达成有利于我大赵的条件。”
李重九听杜淹这么说,突然想起韦圭,韦尼子二人在另一个时空历史上,还都是李世民的嫔妃,特别是韦圭,被封为贵妃,位仅次于长孙皇后。当然再换个角度来看,也看得出李世民口味,不仅是人妻控,还喜欢姐妹双收。
杜淹劝自己纳了韦圭,韦尼子,李重九倒是没这个念头,自己后宫现在杨娥皇和李芷婉已是一山不容二虎了,再来几个不是更添乱。但这二女价值却是不凡,历史上李世民是攻破洛阳后,娶了二韦,目的就是为了拉拢关中韦氏。
李重九封杜淹为吏部侍郎后,对方立即投桃报李给自己提供了如此有价值的消息。
李重九拍了拍杜淹肩道“朕知道了。”杜淹见此,大喜退下。
李重九封杜淹,薛德音为官,令一旁之人都是十分羡慕。
特别是长孙安世更是垂下了头,他为王世充所封内史令,与杜淹一起出使过赵国,还是击破吐谷浑的名将长孙炽之子。长孙安世认为长孙一门也是关陇门阀中的贵戚,更有拉拢价值。
不过李重九看向长孙安世却神色微冷。李重九对长孙家可是没什么好印象,自己当年射杀了长孙顺德,已是结下了梁子,据他所知,长孙无忌更是视自己如仇寇,长孙无垢又是李世民的正妃,自己早将长孙一门得罪了个透了。
李重九冷冷第道“长孙安世,你侍奉王世充,又献媚王玄应,出使我国时,又对朕颇为不敬。朕不想留你在身边,徒流辽东吧。”
“陛下!”长孙安世神色一变,没有料到是这个结果。
但殿内侍卫不待对方分说,将长孙安世直接拖出了大殿。
“陛下,陛下,你不能这样待我!”
殿上群臣不由恻然。
李重九看向众人道“朕恩怨分明,有功就赏,有错就罚,段达何在?”
段达战战兢兢上前道“罪臣在。”
李重九看向段达道“你也是侍奉大隋多年的老臣了,而朝廷命你平定义军,每战皆败,被人笑作陈佬,当年王世充篡位,你身为大隋老臣也不作为。你虽无大恶,但不过是庸才。朕不要尸位素餐之辈,你也就不必留在身边,回原籍养老吧。”
2014…7…24 2254458413195
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于爵位
段达听李重九这么说,顿时面上青了红了一阵,他也知道自己确实不中用,年纪又老迈,李重九不将他如长孙安世那般流放,已是容情了。
段达颤颤巍巍地跪下叩拜道“多谢陛下。”
当段达步履蹒跚的走出大殿时,在场众臣不由露出一丝不忍之意。有赏有罚,让众臣见识到自己处事的手段,也是李重九的目的。人就是这般,若是一味封赏,那么赏赐的人,也不会觉得高兴了。
见了段达,长孙安世的下场,杜淹,薛德音方才还没什么,此刻都在心底暗暗庆幸。
到了这里,李重九看向虞世南和欧阳询二人,二人见李重九目光扫来,都是下意识低下头。他们都是宇文